生態海綿城市

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逐步改善並恢復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以人和自然生態為優先原則,故定義為生態海綿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海綿城市
  • 外文名:CNLID
城市定義,建設內涵,

城市定義

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逐步改善並恢復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

建設內涵

滲、滯、蓄、淨、用、排
(一)生態海綿城市--滲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自然生態也面臨嚴峻的失衡。城市路面硬化,到處都是不透水材料鋪裝,改變了原有自然生態本底和水文特徵,因此,要加強自然的滲透,把滲透放在第一位。其好處在於,可以避免地表徑流,減少從硬化不透水路面匯集到市政管網裡,同時,涵養地下水,補充地下水的不足,還能通過土壤淨化水質,改善城市微氣候。而滲透雨水的方法多樣,主要是改用各種路面、地面透水鋪裝材料使其城市路面自然滲透,改造屋頂綠化,調整綠地豎向,從源頭將雨水留下來然後“滲”下去。
(二)生態海綿城市---滯
其主要作用是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例如,通過微地形調節,讓雨水慢慢地匯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通過“滯”,可以延緩形成徑流的高峰。具體形式總結為三種: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人工濕地。
(三)生態海綿城市---蓄
即把雨水留下來,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現在人工建設破壞了自然地形地貌後,短時間內水匯集到一個地方,就形成了內澇。所以要把降雨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而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塑膠模組蓄水、地下蓄水池。
(四)生態海綿城市---淨
通過土壤的滲透,通過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都能對水質產生淨化作用。因此,應該蓄起來,經過淨化處理,然後回用到城市中。雨水淨化系統根據區域環境不同從而設定不同的淨化體系,根據城市現狀可將區域環境大體分為三類:居住區雨水收集淨化、工業區雨水收集淨化、市政公共區域雨水收集淨化。根據這個三種區域環境可設定不同的雨水淨化環節,而現階段較為熟悉的淨化過程分為三個環節:土壤滲濾淨化、人工濕地淨化、生物處理。
(五)生態海綿城市---用
在經過土壤滲濾淨化、人工濕地淨化、生物處理多層淨化之後的雨水要儘可能被利用,不管是豐水地區還是缺水地區,都應該加強對雨水資源的利用。不僅能緩解洪澇災害,收集的水資源還可以進行利用,如將停車場上面的雨水收集淨化後用於洗車等。我們應該通過“滲”涵養,通過“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過淨化把水“用”在原地。
(六)生態海綿城市---排
是利用城市豎向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有些城市因為降雨過多導致內澇。這就必須要採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當雨峰值過大的時候,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避免內澇等災害。經過雨水花園、生態滯留區、滲透池淨化之後蓄起來的雨水一部分用於綠化灌溉、日常生活,一部分經過滲透補給地下水,多餘的部分就經市政管網排進河流。不僅降低了雨水峰值過高時出現積水的幾率,也減少了第一時間對水源的直接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