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功能區劃圖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圖是在全國生態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區域生態特徵、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敏感性空間分異規律,確定不同地域單元的主導生態功能而制定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對中國生態空間特徵進行了全面分析,對生態敏感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重要性進行了評價,確定了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提出了詳細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

發布背景,生態功能區劃的目標,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作用,區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發布背景

人類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還只能算剛剛起步。但在生態與環境問題的巨大的國內外壓力下,中國選擇了先行一步。在2007年7月31日,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聯合發布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圖216個生態功能區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圖216個生態功能區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是基於生態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的重要決策依據。這本《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對中國生態空間特徵進行了全面分析,對生態敏感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重要性進行了評價,確定了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提出了詳細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據此方案,全國被劃分為216個生態功能區。其中,具有生態調節功能的生態功能區148個,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8%;提供產品的生態功能區46個,占國土面積的21%;人居保障功能區22個,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
從這些數據描繪中,可以大膽地想像一下,如果各級政府嚴格按照此次區划去管理、布局和發展,未來中國的產業格局、城鎮群落和生態分布等等一系列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將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答案,可以據此繪製出一個如何令人欣喜的“地圖”。

生態功能區劃的目標

從2001年開始,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全國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在此基礎上,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甘肅省為試點開展了省級生態功能區劃研究工作,並編制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規程》。之後,按步驟陸續啟動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生態功能區劃工作。
初稿完成後,先後召開了多次全國性技術分析協調會和專家論證會。來自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和相關研究單位的100多位專家,包括幾十位院士參加了專家論證會,於2006年10月,形成《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徵求意見稿。其後,將《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徵求意見稿傳送國務院各部門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徵求意見,並作進一步修改。修改稿完成後,又徵求了部分院士的意見,於2007年5月形成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
《全國生態功能區劃》課題負責人、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歐陽志雲,在撰寫課題報告時指出:生態功能區劃的目標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明確全國不同區域的生態系統類型、生態環境問題、生態敏感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類型及其空間分布特徵,提出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明確各類生態功能區的主導生態服務功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對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起關鍵作用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域;二是強化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和生態系統管理思想,改變按要素管理生態系統的傳統模式,以保護生態功能為基礎,增強各功能區生態系統的生態調節功能,實現區域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三是以生態功能區為基礎,指導區域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為區域產業布局、資源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
此次生態功能區劃的論證專家組認為,該區劃客觀反映了我國生態系統生態功能空間分布規律,明確了我國不同區域生態系統生態調節、產品提供和人居保障的功能。
環境部副部長吳曉青對此的評價是:“為有效管理生態系統提供了基礎和手段。”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作用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食品、醫藥、木材及工農業生產的原材料產品的生產功能,以及保持土壤、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淨化環境、減輕自然災害、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的生態調節與生態支持功能。
此次將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分為3個等級。首先根據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和所具有的主導服務功能類型,將全國劃分為生態調節、產品提供與人居保障3類一級生態功能區。其次,在生態功能一級區的基礎上,依據生態功能重要性劃分二級生態功能區,生態調節功能包括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洪水調蓄等功能。產品提供功能包括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和林產品。城鎮人居保障功能包括都市帶和城鎮群功能區等。最後,在二級區的基礎上,按照生態系統與生態功能的空間分異特徵、地形差異、土地利用的組合來劃分三級生態功能區。
課題組根據對我國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10類生態服務功能,即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等,將全國三級生態功能區進行歸類,分析各類生態功能區的空間分布特徵面臨的問題和保護方向。對具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的生態功能區,按主導生態服務功能進行歸類。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說:“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是當前國際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該區劃力求符合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以及我國國情的特點,為國家主體功能區的劃分、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區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中提到的“生態功能類型區實施的保障措施”。一個規劃無論多么完美,它都要具備可操作的空間。
這一區劃是否能夠如研究人員和環保部所願,在各級政府起決定性作用。因為各級政府在制定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社會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各項專項規劃時,是否能夠完全依據生態功能類型區,充分考慮生態功能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才真正體現區劃的價值。
在《全國生態功能區劃》中對保障措施提出:各級政府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在制定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時,要根據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定位,確定合理的生態保護與建設目標、制定可行的方案和具體措施,促進生態系統的恢復、增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區域生態安全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生態基礎。
尤為重要的是,經濟社會發展應與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定位保持一致。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應當符合生態功能區的保護目標,不得造成生態功能的改變;禁止在生態功能區內建設與生態功能區定位不一致的工程和項目,對全部或部分不符合生態功能區劃的新建項目,應對項目重新選址、重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已建成的與功能區定位不一致的工程和項目,應根據保護生態功能的要求,明確停工、拆除、遷址或關閉的時間表,逐步改造或搬遷,並提出恢復項目所在區域生態功能的措施,依照執行。
還有一個一直以來比較敏感、糾纏不清的問題——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也再次被列出來。該區劃提出:對國家生態安全有重大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土壤保持、防風固沙、蓄洪防澇等重要生態功能區,應建立國家級的生態功能保護區。各級地方政府應根據本區域生態安全保障的需要,對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對重要生態功能區,要加大國家財政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吳曉青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要充分發揮《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的作用,使之逐步納入國家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主體功能區管理體系,成為區域開發和經濟發展的準入條件,成為指導資源開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依據,成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推動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有力手段。”
可以說,這次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雖然還不具備足夠的約束力量,只能算是給各級政府的一個參考或者是建議資料,但從長遠看,它無疑將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產業布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