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牌屋》(英文:House of Cards)由奈飛公司(Netflix)出品的政治題材電視劇,改編自麥可·多布斯創作的同名小說,由詹姆斯·弗雷、大衛·芬奇等執導,鮑爾·威利蒙改編,凱文·史派西、羅賓·懷特、麥可·凱利、拉斯·米科爾森、凱特·瑪拉、克里斯汀·康諾利等主演。
該劇講述一個冷血無情的美國國會議員及與他同樣野心勃勃的妻子在華盛頓白宮中運作權力的故事。主人公弗蘭克·安德伍德是美國國會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職業政客,他堅信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及其幕僚背叛了他,於是發誓要將這一任總統趕下台,他不擇手段展開一系列部署。
《紙牌屋第一季》於2013年2月1日在Netflix網站上全球同步首播。《紙牌屋第二季》於2014年2月14日播出。《紙牌屋第三季》於2015年2月27日播出。《紙牌屋第四季》於2016年3月4日在美國播出,《紙牌屋第五季》於2017年5月30日在美國播出,最終季《紙牌屋第六季》將於2018年播出。
基本介紹
- 集數:六季共73集
- 每集長度:58分鐘
- 線上播放平台:搜狐視頻
- 製片地區:美國
- 類型:劇情,懸疑,政治
- 首播時間:2013年2月1日
- 導演:詹姆斯·弗雷、大衛·芬奇等
- 編劇:鮑爾·威利蒙、麥可·多布斯等
- 主演:凱文·史派西,羅賓·懷特,麥可·凱利,拉斯·米科爾森,內森·達羅,凱特·瑪拉,克里斯汀·康諾利,馬赫莎拉哈什巴茲·阿里
- 中文名:紙牌屋
- 外文名:House of Cards
- 其它譯名:棋牌館,能人背後有人能,眾議院要人
- 出品時間:2013年
- 出品公司:奈飛公司(Netflix)
- 拍攝地點:馬里蘭州哈福德縣
- 發行公司:Netflix,Imagica BS,NOTTV
- 上映時間:2013年2月1日
- 製片人:大衛·芬奇、達納·布努內蒂等
- imdb編碼:tt1856010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精彩長評,幕後花絮,播出信息,獲獎記錄,劇集評價,影片爭議,
劇情簡介
角色演員介紹
- 弗蘭西斯·安德伍德“弗蘭克”演員:凱文·史派西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第五國會選區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第一季眾議院多數黨黨鞭,在第二季中成為美國副總統,並在第二季季終時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角色名字來源於同名小說和英國版同名劇集主角弗蘭西斯·厄克特以及美國首任民主黨眾議院黨鞭奧斯卡·安德伍德。與英國版劇集主角相似,弗蘭克在劇中經常“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直接對話。
- 演員:羅賓·懷特弗蘭克之妻,負責運營一家非營利組織“淨水計畫”(Clean Water Initiative),在第二季中辭去此工作。她時常捲入其夫的政治行動中。
- 佐伊·巴恩斯演員:凱特·瑪拉《華盛頓先驅報》記者,後因與老闆產生矛盾而轉職到“頭條網”(Slugline)。在與弗蘭克初次見面後迅速與其建立了互相利用的關係,二人發生性關係,同時弗蘭克為她提供內幕新聞素材以打擊政治對手。
- 道格拉斯·斯坦普“道格”演員:麥可·凱利弗蘭克的幕僚長和親信,曾經有酗酒問題。發現彼得·羅素與瑞秋發生性關係,道格將其牽扯進安德伍德的政治行動中。
- 加勒特·沃克演員:麥可·吉爾第45任美國總統,前科羅拉多州州長。
- 彼得·羅素演員:寇瑞·斯托爾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第一國會選區的民主黨籍眾議員。因酗酒、吸毒、召妓等醜聞而受到弗蘭克要將其醜聞公之於眾的威脅,並因此對效忠。在弗蘭克幫助下戒酒後參選賓夕法尼亞州州長。
- 雷米·丹頓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曾在弗蘭克手下工作,隨後成為桑科天然氣公司的說客,後轉投雷蒙德·塔斯克,成為其代言人。
- 琳達·瓦斯奎茲演員:沙基納·賈弗里沃克總統的白宮幕僚長,曾是弗蘭克的在總統身邊的鐵桿盟友,幫助弗蘭克登上副總統位置,但在第二季中與安德伍德產生矛盾,被迫辭職。
- 艾德華·密查姆演員:內森·達羅美國國會警察,負責安德伍德的安保和司機工作。第二季中加入美國特勤局,負責安德伍德就任副總統後的安保。
- 克里斯蒂娜·加拉格演員:克里斯汀·康諾利國會職員,與彼得·羅素有私情,後成為總統私人助理。由於其身份可能威脅到弗蘭克的政治生涯,在第二季中被克萊爾通過總統夫人的私人關係,令總統將其辭退。
- 簡寧·斯高斯基演員:康斯坦斯·齊默《華盛頓先驅報》記者,後轉職到“頭條網”,對佐伊的突然成功懷有疑心,最終仍加入頭條網與佐伊同事。與佐伊一同調查弗蘭克,後搬離華盛頓到其母處居住。
- 盧卡斯·古德溫演員:塞巴斯蒂安·阿塞勒斯《華盛頓先驅報》(The Washington Herald)編輯,佐伊·巴恩斯的同事。第二季中,懷疑佐伊的死與弗蘭克有關,在調查弗蘭克時被道格設計,最終因涉嫌網路恐怖活動而入獄。
- 瑞秋·波斯納演員:雷切爾·布羅斯納安曾是妓女,與彼得·羅素髮生性關係後被道格·斯坦普牽扯進安德伍德的政治行動中,因曾與其他人會面而被道格懷疑其忠誠度。
- 雷蒙德·塔斯克演員:傑拉爾德·麥克雷尼富商,經營數家企業,在核工業方面掌握重要地位,與沃克總統私交甚篤,對總統的決定有重要影響,舉薦弗蘭克擔任副總統,最終與弗蘭克與沃克總統鬧翻,他的證詞導致沃克總統下台。
- 演員:雷格·E.凱蒂在弗蘭克的幫助下,經營一家小烤肉店,弗蘭克是其二十年的老顧客,弗雷迪因為讓媒體曝光了弗蘭克這副總統是他的老客戶變成客似雲來,但隨之而來的一些列麻煩,卻導致其也只能把店鋪賤賣4.5萬美元,到老一場空。
全部
[角色演員介紹來源]
幕後花絮
- 《紙牌屋》作為流媒體網站Netflix推出的網路劇,不同於在電視上播出、需要劇迷們守著“追”著看的傳統美劇,該劇在2013年2月1日這天以一整季13集的規模,一股腦兒被放在了網上。
- 《紙牌屋》由英國同名小說改編,場面宏大、製作奢華,是在BBC電視台的一個短篇連續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讓Francis頭痛了一整集的“大桃子”,那個桃子形狀的水塔是真實存在的,位於南加州的加夫尼市,有四層樓、150英尺高。值得寬慰的是,真正的“大桃子”附近並沒有發生與劇中情況類似的交通事故。
- 美國總統歐巴馬發推說:“明天看《紙牌屋》,請大家別劇透。”同時艾特了《紙牌屋》官方推特,對方卻只是無評論地轉發。而這令凱特·瑪拉激動不已,迅速轉推說:“這事兒剛剛發生了!”
[幕後花絮來源]
播出信息
播出/發行時間 | 播出平台 | 備註 |
---|---|---|
2013年2月1日 | Netflix網站 | 第一季全球首播 |
2014年2月14日 | Netflix網站 | 第二季全球首播 |
2013年5月7日 | Showcase頻道 | 澳洲Showcase頻道的持有者,付費電視公司Foxtel將影片以視頻點播方式為Showcase的訂閱客戶提供本劇節目 |
2013年11月26日 | 台灣公共電視公視主頻 | |
2014年 | 紐西蘭TV3頻道 | |
2014年2月14日 | 搜狐視頻 | 搜狐視頻將本劇引進中國大陸,第二季全部13集與Netflix同步播出 |
2014年2月20日 | 印度Zee Café頻道 | 以標清和高清兩種格式播出 |
2014年2月24日 | 俄羅斯第一頻道 | 播出第二季 |
2013年6月11日 | Netfix | 第一季的藍光光碟和DVD版本 |
2015年3月 | Netflix網站 | 第三季全球首播 |
[播出信息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獎項類別 | 類型 | 提名/獲獎方 |
---|---|---|---|---|
2015 | 劇情類最佳劇集 | 提名 | ||
2014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
劇情類最佳客座男演員 | 雷格·E.凱蒂 | |||
劇情類最佳客座女演員 | ||||
劇情類最佳編劇 | Beau Willimon | |||
劇情類最佳導演 | Carl Franklin | |||
2014 | 電視類-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獲獎 | ||
電視類-劇情類最佳劇集 | 提名 | 《紙牌屋》 | ||
電視類-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
電視類-最佳男配角 (劇情類&喜劇類&迷你劇&電視電影) | ||||
2013 | 第65屆艾美獎 | 艾美獎-單鏡頭劇集最佳攝影 | 獲獎 | Eigil Bryld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導演 |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系列劇最佳選角 | Laray Mayfield、 Julie Schubert | |||
艾美獎-單鏡頭劇情類劇集最佳剪輯 | 提名 | 柯克·巴克斯特 | ||
艾美獎-系列劇最佳音樂創作 (原創配樂) | ||||
艾美獎-最佳原創主題曲 |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最佳劇集 | 《紙牌屋》 |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 | ||||
劇情類劇集-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 | ||||
2017 | 第69屆艾美獎 | 劇集類最佳音樂創作 | 獲獎 | |
2019 | 第2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演員 | 獲獎 |
劇集評價
與《白宮群英》的浪漫主義和《新聞編輯室》的理想主義不同,《紙牌屋》冷峻壓抑,是完全的批判現實主義風格。凱文·史派西飾演的政客弗朗西斯是一本活動的政治教科書,善於運作權力:他用權力使議員從酒駕案中脫罪,又用權力讓在居民區開槍的保全免於被開除的厄運,並由此收穫了兩名忠誠的下屬。也許你以為這司空見慣,但對於西方世界,這是足以令這位眾議院多數黨黨鞭下台的腐敗醜聞。(新京報評)
這類似一部智力火力權力更密集更殘酷的“白宮甄嬛傳”,過招相當給力。每一天,他都在“布局下棋”,更多的兩面三刀、背信棄義、暗渡陳倉、合縱連橫隨時都在發生,張力十足的政治遊說場景滿足了中國觀眾對“美國宮廷戲”的獵奇。相比之前的《白宮風雲》,《紙牌屋》更注重講人的故事,而不是故事裡的人,所以即使最初不懂美國精英政治的觀眾,也會很快開動腦筋,沉浸於戲中——而最牛掰的還在於,現實中的華府內資深人士也被劇集吸引,表示“還真有一定操作可行性”!(精品購物指南評)
一部政治劇的骨架是個人爬行史,血肉就是構成“如何面對權力、野心和墮落”的各種細節。第二部雖然歸攏了主線,主題也更集中,故事卻沒有像第一季那么緊湊完美。新加入的人物和情感戲也生硬了,比如接過安德伍德的槍、擔任黨鞭的女政客傑奎琳·夏普,本來更適合與安德伍德夫人分庭抗禮,但是她的性格不夠充分,無論是與雷米的感情,還是政治上的殺伐決斷,都顯得差一點,不如第一季里同樣分擔戲份的女記者形象出色。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總統沃克和安德伍德的第一政敵斯塔克身上。安德伍德越披荊斬棘捨身歷險,總統沃克就越可疑,這么孱弱是怎么混上的總統? 好在男女主角的表現沒有讓人失望,聰明才智加鐵石心腸,就是一對志在橢圓辦公室的邦妮和克萊德。凱文·史派西依然霸氣十足。(南方都市報評)
《紙牌屋》第二季仍然是一部八分美劇,承接了上季精彩,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嘗試。但這並不能掩蓋很多細節缺憾,部分不必要的噱頭反為整體減分。《紙牌屋》想要爪子更鋒利,最終成為經典,還需繼續努力長大。凱文史派西的演技無需多提,他就是那個全身上下每個毛孔都滲透著“陰謀”二字的政客,精彩到無可挑剔。但就人物設定來說,再理智的政治家,總應有他人性的一面。在第二季他更像個政治機器,不斷排除障礙,擊垮敵人。“弗蘭妻”羅賓懷特第二季大放異彩。第一季中我們只是看到她嚴於律己,關心丈夫,一度迷茫,對事業要求極高。但是第二季中作為副總統夫人,她的自我要求與他人期許不斷提高,更多的細節、旁枝人物補充進來,我們對她了解的越多,這個人物就更加有血有肉。(新浪娛樂評)
該劇對傳統電視業“制播分離”的生產模式提出挑戰。《紙牌屋》不是由製作機構進行的單純藝術創作,而是基於奈飛公司網站儲存的3000萬用戶收視行為的大數據,分析了網民的“搜尋”“收藏”習慣後製作的。對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後,確定了最具輿論影響力和市場價值的主力客群群為“中年男性專業人士”,根據他們的收視行為偏好,“量身定製”了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和“政治驚悚劇”等元素組合的電視劇。該劇的播出打破了以往由電視台陸續推出集目的傳統模式,由奈飛公司網站將每季的集目在一天之內一次性推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觀眾的收視習慣。客群的深度參與。藉助大數據技術,客群能夠參與到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推廣等各個環節。該劇播出過程中,專業技術人員對用戶的收視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挖掘,幫助製作團隊根據客群反饋進行相應調整和修改。第二季當中,為了吸引中國觀眾,還特別增加了涉及中國的元素。此外,網站訂戶利用社交媒體對該劇進行口碑行銷,出現了“我推故我看”的效應。(人民日報評)
劇中黨派的腐敗無疑是吸引觀眾的一點,觀眾樂於看到,這些‘擦槍走火’的細節在電視劇中呈現。現實中,國會的那些宏偉的計畫和美妙的藍圖總是那么不可信,所以HBO的劇集《副總統》中所展現的政治混亂和個人慾望的膨脹才更像人們眼中的華盛頓”。他認為,《紙牌屋》讓觀眾喝彩的人物或場景並非只是誇張的虛構,“靈魂人物安德伍德以及和他一樣邪惡的妻子克萊爾,並不僅僅是莎士比亞似的戲劇舞台上藝術化的角色”。《紙牌屋》令人備受心靈折磨,體力上筋疲力盡,也在考驗人們究竟能承受多大的痛苦,比如劇中展現的政治黑暗。(華盛頓郵報記者漢克·斯特福爾評)
《紙牌屋》第二季擁有和第一季一樣的優缺點。第二季人物設定開始走向模式化,劇中人物全是一些外表堅硬內心脆弱的人,講著一些不好笑的笑話。唯一的例外是男主人公安德伍德,他也許並不可愛,但至少是劇中唯一有趣的角色。但不幸的是,到了第二季,安德伍德曾經激昂動人的獨白,也變成了陳詞濫調。如果安德伍德不對周圍的一切有這么高的決定權就好了,沒有人看起來能夠和安德伍德旗鼓相當,無論是敵人,還是被他蒙在鼓裡、傻傻遭利用的人。第一季末尾的一瞬間,看起來大亨雷蒙德·塔斯克能跟史派西匹敵,但最後也敗下陣來。 (時代周刊著名撰稿人詹姆斯·波尼沃澤克評論)
影片爭議
2015年1月,美國Netflix公司在網路上公開了將於2月27日上映的電視劇《紙牌屋》第三季的預告片。其中一個重要角色酷似俄羅斯總統普京。該預告片一出,俄羅斯反應強烈。有俄羅斯專家認為,美國這是在故意影射普京。
2015年1月15日,俄羅斯紐帶新聞網報導稱,該劇的一個情節是:“美國總統”弗蘭克·安德伍德坐在桌子旁與一名長相酷似普京、名叫彼得洛夫的人交談,但此人拒絕與美國總統握手。雖然劇中人叫彼得洛夫而非普京,但兩人背後可以看到俄羅斯國旗和雙頭鷹國徽。另外還有一個彼得洛夫充滿激情親吻美國總統妻子的情節。
這些情節在網上公開後,在俄羅斯社會引起熱議。其中名為“季娜”的俄羅斯網民認為,電視劇中這些情節是在為美國外交政策服務,目的是影射和醜化俄羅斯總統普京,以此表達對普京對美國實施強硬立場的不滿。俄羅斯《文學》雜誌主編蘇里科夫表示,這一角色可能是以普京總統為原型,不知他們出於何種考慮要演繹到普京身上?雖然電視台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情節更吸引人,但這種行為只會讓俄羅斯人對美國感到厭惡。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科克特什也認為,這些情節是在影射普京,“這是一個政治醜聞,因此這就是一部標準的政治劇”。但也有俄羅斯網民不同意這一觀點。
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一電視劇是在烏克蘭危機發生前拍攝的,所以很多情節早已經是設定好的,因此很可能並沒有政治目的。莫名其妙的聯想和過度的猜測是沒有必要的。畢竟政治是政治,電視劇是電視劇,一個是現實,另一個則是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