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離

生境分離

生境即是生存環境,生境分離意思是生存環境或棲息地分離,即同一地區內的不同群體因生活在不同的小生境而造成的隔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境分離
  • 外文名:habitat segregation
  • 領域:生態學
  • 別名:棲地分離
簡介,獸類生境分離,底棲動物生境分離,生境分離的生態影響,主要原因,人為因素,過程,影響,

簡介

生境分離又稱棲地隔離即棲息地隔離,在地球歷史上,棲息地的自然片段化、隔離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可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人類歷史上,尤其是最近幾百年間人類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對大多數動物生活環境的影響是空前的,其破壞性遠勝於自然力。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動物正面臨著自然棲息地片段化~喪失~隔離~完全喪失~絕種的連鎖反應。然而人類的理性早已覺察到了這一連鎖反應可能會對自身產生的影響,並試圖切斷這一鏈條,或延緩其進程。人類活動影響下,獸類的演變,概括地是大型的獸類減少,有的甚至處於瀕危狀態;小型的種類增多。近年來,毛皮等獸類產品的下降,鼠害的頻繁發生與日趨加重,正是這種狀況的反應。

獸類生境分離

棲息地的喪失與隔離對不同的脊椎動物分類群所產生的影響不同。一般來說,體型大、代謝效率高、擴散能力低的獸類遭到棲息地喪失與島嶼化的影響而滅絕。當種群變小並與同類相互分離以後,它們的生存不僅受到環境的惡化與亂捕濫獵的威脅,更面臨著一些種以及遺傳的危險。
雖然不同的獸類種群在同一生態隔離區中存活、繁衍 衰退直至絕滅的過程不盡相同,但幾乎面臨著同樣的命運。由於種群的隔離,小種群的近親交配和遺傳漂變是難免的。蘇北沿海獐(Hydropotes inermis)幼仔的初生體重比鄱陽湖、舟山的獐都低,可能就是近交衰退引起的。賀蘭山的馬鹿種群已出現退化現象,如公母鹿年齡過大,老弱病殘鹿較多,公鹿茸角畸形,母鹿多年不育等,與賀蘭山長期以來處於隔離狀態不無關係。隔離小種群極易受各種隨機因素,如種群統計特徵隨機性、環境隨機性、自然災害的影響而走向絕滅。梅花鹿(Cerrus nippon)的幾個隔離種群只要稍有放鬆隨時有可能絕滅。蘇北沿海獐核心區、海豐、蹲門、瓊港4個隔離小種群在100年記憶體活的機率分別為85 、0.50% 、17%。

底棲動物生境分離

生物棲息地的隔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底棲動物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由於棲息地發生變化和底棲動物在隔離區底質之間的遷移受到限制,底棲動物結構組成在隔離區內發生變化, 其密度、豐度和多樣性均顯著降低,且隔離程度越高,降低越明顯。
從底棲動物的組成來看,蜉蝣目和雙翅目的相對密度在隔離區中顯著降低, 蜻蜓目和雙殼綱的相對密度在隔離區中顯著增加。由於水生昆蟲在成蟲階段的飛行和擴散,隔離區與天然河流之間仍存在較高的底棲動物流通,但隔離區內的動物組成並不完全是天然河流動物組成的嵌套子集。
河段被隔離後,底棲動物群落經過4 周的波動期後才表現規律性的變化趨勢。溶解氧含量在各水域中變化趨勢不一致,溶解氧值的波動幅度隨隔離強度增大而減小。
建議逐步恢復沿江湖泊與河流的連通性,加強小面積斑塊與周圍棲息地的連通,建造必要的生物通道等措施修復破碎化的河流系統,不斷提高和保護河流生態和水生生物多樣性。[2]

生境分離的生態影響

(1)一些需要幾種棲息地類型才能生存的物種因棲息地異質性減少而導致種群瀕危或滅絕。
(2)擁擠效應,隔離的棲息地的某些物種可能增加密度,對棲地的物種的種群造成危害,促使其瀕危。
(5)隔離效應,一些需要季節性遷徙的物種可能會因棲地的隔離而無法正常遷徙,導致種群瀕危或滅絕。例如,修建大壩可能妨礙許多水生動物的繁殖或破壞其季節性的遷徙模式,如三峽大壩的建立,可能對中華鱘、白鰭豚白鶴的生存構成威脅。

主要原因

人為因素

棲地碎裂化(habitat fragmentation)是指在自然干擾或人為活動的影響下,大面積連續分布的棲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積不連續的棲息地斑塊的過程。這種干擾可以形成多種空間模式,從棲息地被小範圍的中斷到殘餘斑塊在已經轉變了的基質中的零星散布,都屬於棲地碎裂化。

過程

棲息地的破碎化可定義為對連續性棲息地的擾動過程,而這種擾動又可產生一系列的空間格局,無論是過程還是格局都處於動態之中。在理解棲地碎裂化時首先要界定什麼樣的棲息地是破碎的和什麼樣的棲息地不是破碎的,描述了棲地碎裂化過程及其不同階段的空間格局,可以看出哪些棲息地是未破碎的、哪些棲息地是破碎的以及哪些棲息地是嚴重破碎的,即棲地碎裂化程度的梯度變異。以往的研究經驗告訴人們破碎化程度可以通過測量斑塊面積和隔離度而獲得,這種研究方式隨著景觀生態學的滲透理論的套用而得到補充和加強。在具體問題研究過程中,往往將未破碎的棲息地稱為同質的棲息地,並於尺度關係密切,棲地碎裂化格局隨著研究尺度的改變而變化。梯度是連續的,而不是單獨的以隔離度為基礎任意地分為“已破碎的”和“未破碎的”,因為棲地碎裂化是一連續的動態過程。
動物種群對棲地碎裂化過程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反應,即動物種群對棲地碎裂化的反應受時間動態的影響。在棲地碎裂化初期,由於對某一地段的習慣,有些個體對棲息地的變化不會立即做出反應,這一現象容易隱藏和掩蓋破碎化效應,從而對某些動物種群形成“生態陷阱”。另外,在棲地碎裂化過程中,個體間的替代作用和種群中的漂泊者會產生類似的效果。有些物種對棲地碎裂化的反應是快速地進入殘餘的棲息地斑塊中,所以殘餘的棲息地斑塊中暫時增加了物種豐富度和個體密度。在破碎化棲息地中,群體的社會吸引力也能改變個體的分布模式從而在對棲息地變化的反應上產生時滯。然而,隨著棲地碎裂化過程的持續和時間序列的變化,破碎化效應對動物種群的各種不良後果會相繼出現。

影響

棲地碎裂化(habitat fragmentation)是指在自然干擾或人為活動的影響下,大面積連續分布的棲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積不連續的棲息地斑塊的過程。這種干擾可以形成多種空間模式,從棲息地被小範圍的中斷到殘餘斑塊在已經轉變了的基質中的零星散布,都屬於棲地碎裂化。因此,棲地碎裂化既可以理解為棲息地斑塊的空間模式,也可以理解為產生這種模式的過程。最初的棲地碎裂化概念既包括原棲息地面積的喪失也包括棲息地空間格局的動態變化,近年來,多數學者主張將棲息地喪失與空間格局的變化這兩個概念分開,主要原因是棲息地喪失與空間格局變化的物理結果不一樣,並且二者對野生動物的生態學效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棲地碎裂化概念用於特指棲息地空間格局的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