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境中殺線蟲細菌次生代謝產物及功能研究

《特殊生境中殺線蟲細菌次生代謝產物及功能研究》是李國紅為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為依託單位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殊生境中殺線蟲細菌次生代謝產物及功能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依託單位:雲南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國紅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植物線蟲引起的病害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從特殊生境微生物資源中尋找新奇活性次生代謝產物是研發高效環保殺線蟲生防製劑的重要途徑之一。殺線蟲細菌是重要的線蟲生防菌。申請人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從特殊生境牛糞中分離到5株對線蟲有強毒殺作用的細菌。通過16S rDNA鑑定,分別為Achromobacter、Arthrobacter、Proteus、Pseudochrobactrum和Wautersiella屬的菌株。本項目擬在前期基礎上,套用現代色譜和波譜技術,發現細菌毒殺線蟲的活性化合物,分離鑑定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闡明5株細菌殺線蟲活性次生代謝產物及功能,為深入發掘特殊生境中殺線蟲細菌資源,發現結構新穎的殺線蟲活性化合物,開發高效新型環保殺線蟲生物農藥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通過本項目研究,從特殊生境分離篩選具有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從5株細菌以及其他微生物中鑑定化合物60餘個,其中具有殺線蟲活性的化合物11個,7個化合物(1H-indole-3-carboxaldehyde、cochlioquinone A、indole-2-methylcarboxylate、硫代丁酸甲酯、3-甲基-2-丁烯酸乙酯、對甲基苯甲醚和異戊酸丁酯)的殺線蟲活性為首次報導。闡明了細菌抵禦線蟲的一種新機制,即細菌可以動員線蟲天敵——捕食線蟲真菌捕殺線蟲,該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細菌、真菌、線蟲相互作用的一種複雜關係,該機制的揭示還可能為有害線蟲生物防治提供一種生防新思路,研究內容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通過項目研究,發表SCI收錄論文12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2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