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黑斑病

甘藍黑斑病

甘藍黑斑病主要是由甘藍鏈格孢引起的、發生在甘藍的病害。主要危害甘藍的葉片,莖、葉柄、花梗和種莢也能受害。發病初期在葉面產生水漬狀小點,逐漸變成灰褐色近圓形小斑,邊緣常具暗褐色環線,以後向外發展形成淺色或浸潤狀暗綠色暈環,隨病害發展,病斑呈現同心輪紋,最後發展略凹陷較大型斑。

甘藍黑斑病是甘藍的一種主要病害,分布廣泛,在中國各地均有分布,發病率30%左右,嚴重時達100%,可明顯影響甘藍的產量和質量。甘藍生長中、後期,遇連續陰雨天氣,或肥力不足時發病重。

甘藍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實行輪作;增施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及時摘除病葉,減少菌源等。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藥劑防治,間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藍黑斑病
  • 外文名:Cabbage Alternaria leaf spot
  • 別名:黑霉病
  • 病原:甘藍鏈格孢、芸薹鏈格孢
  • 為害作物 :甘藍
  • 為害部位:葉片、莖、葉柄、花梗和種莢
簡介,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簡介

甘藍黑斑病的病原為甘藍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brassicicola (Schweinitz) Wilt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5根束生,褐色至暗褐色,上下色澤均勻,基部細胞膨大,不分枝或少數分枝,正直或彎曲,具0—2個膝狀節,1—6個隔膜,長短懸殊。分生孢子褐色至欖褐色,棍棒形至長橢圓形,無喙狀細胞極短,具2—8個橫隔膜,0—3個縱隔膜,分隔處縊縮。
甘藍黑斑病
1芸薹鏈格孢;2甘藍鏈格孢
此外,該病病原還有芸薹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 Sacc.)。

為害症狀

甘藍黑斑病主要危害甘藍的葉片,莖、葉柄、花梗和種莢也能受害:
  • 葉片染病,受害多從外葉開始,初為水漬狀小點,後漸擴大發展為褐色至黑色小點,在潮濕氣候條件下病斑5—30毫米的圓形,有明顯同心輪紋,病斑周圍出現黃色暈圈,發病後期病斑上長出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嚴重時,病斑密布全葉,使葉片枯黃致死。
  • 莖和葉柄染病,病斑長梭形,呈暗褐色條狀凹陷,具輪紋。
  • 花梗和種莢感病,出現縱行的長梭形黑色病斑,潮濕時,病部也長黑霉;種莢發育不全,種子弱小乾秕且發芽率低。

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殘體上、留種株上及種子表面越冬,成為第2年初侵染源。病菌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在土中可存活3個月,在土表存活1年。病原借氣流傳播,形成再侵染,使病害蔓延。

流行規律

氣候條件與發病:該病病原在10—35℃都能生長發育,但常要求較低的溫度。在有一定菌源的條件下,遇連陰雨天,排水不良,或雨前雨後灌水,播種的密度過大,對病害的流行都可起促進作用。
栽培管理與發病:肥力不足,大田改種甘藍類蔬菜,發病重。

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增施基肥,增強寄主抗病力,注意氮、磷、鉀配合,避免缺肥;及時摘除病葉,減少菌源;與非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
  2. 種子處理:播種前可用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拌種。
  3.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噴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5%聖克(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45%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40%三唑酮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美消(甲基硫菌靈+乙霉威)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80%好意(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春雷黴素250—300倍液,間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