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科學院旱農所

甘肅農業科學院旱農所

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是主要從事旱地農業研究與開發的綜合性科研事業單位,2003年首批入選“甘肅省重點科研院所”,2006年首批入選甘肅省科技創新團隊之一現代旱地農業研究創新團隊,甘肅省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範推廣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農業科學院旱農所
  • 現有在職職工:44人
  • 現有試驗用地:110畝
  • 現有抗旱棚:800 M
基本情況,研發實力,現任領導,

基本情況

在農業部對“十五”全國1077個農業科研機構綜合能力評估中位居118位,居甘肅省省級農業科研機構第1名。先後榮獲團中央、全國青聯“青年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其中科技人員36名。高級職稱研究人員13人(其中研究員5人)。博士3人,碩士13人,入選甘肅省屬科研院所學科帶頭人1人,甘肅省“333” 科技人才工程4人,甘肅省“555”科技人才工程2人。現有各種科研儀器73台套;;智慧型人工氣候室10立方米;。
工作主要面向甘肅省的半乾旱、半濕潤偏旱和高寒陰濕三個不同類型區,針對黃土高原中、東部地區雨水高效利用、水土保持、環境改善和植被恢復、作物品種改良、GIS技術套用、測土配方施肥、作物抗旱生理、特色產業開發、新農村建設等熱點問題,開展旱作農業區的資源高效利用及關鍵技術研究。共取得科研成果81項,獲各類成果獎勵65項,其中獲國家級獎勵5項,省部級獎勵20項,地廳級40項。發表論文540餘篇,出版專著8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為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和建設小康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研發實力

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下設所辦公室、旱區農業生態研究室、旱地農業資源研究室、冬小麥育種室、高寒陰濕區農業持續發展研究室、區域發展與信息農業研究室、旱地水土資源實驗室、抗旱生理生化實驗室和節水技術研發中心,在鎮原、寧縣、慶陽、定西、莊浪和康樂建有4個長期綜合試驗站。
鎮原試驗站建在甘肅東部年降雨量500—550mm的半濕潤偏旱區,具有30多年的歷史,連續承擔國家“八五”、“九五”及“十五”農業科技攻關計畫,重點研究旱塬高效農業發展模式、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旱地冬小麥新品種選育。有20年歷史的定西試驗站建在甘肅中部降水量400mm左右半乾旱丘陵溝壑區,連續承擔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國家西部開發科技行動計畫專項研究課題,主要研究生態建設及雨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在年降雨量600mm左右的高寒陰濕區康樂建有10多年歷史的特色資源研究與開發試驗站。在莊浪縣水洛鄉進行生態環境恢復重建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節水技術開發中心重點從事節灌設備的研製與開發,對大田、溫室、果園、苗圃、草坪等進行灌溉工程設計、安裝與示範。同時提供工程設計、技術諮詢、人員培訓等項目服務。
全所現有資產35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99萬元,專用儀器94台(件),186.32萬元。在國家項目、省部級項目和省科技廳專項經費的支持下,裝備、購置了包括作物處理生態、土壤、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儀器設備和地理信息系統數據採集、分析、製圖等必需的軟硬體系統。房屋和建築物3349m2。定西試驗站占地20畝,鎮原試驗站占地8畝,試驗用地80畝。
目前所內在研項目9項:國家“十五”攻關專題“北方旱源區優質糧食產業化開發模式與技術研究”;國家科技部西部專項“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定西)高效生態農業研究與示範”;甘肅省“十五”攻關項目“甘肅省高產優質冬小麥新品種選育”;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協作參加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主持的“十五”攻關專題;協作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主持的國家863計畫項目;協作參加甘肅農業大學主持的國家863計畫項目。
旱地農業研究所在承擔科技攻關、研究示範的同時進行技術開發和諮詢服務工作。研究開發了當前市場上較緊缺的微灌首部設備、灌水器以及小型節灌設備連線件的生產模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施肥器,並進行批量生產,承接大田、日光溫室、塑膠大棚、果園、花卉、苗圃園林、城市綠化等節水灌溉工程。結合退耕還林(草)發展草產業和畜牧業;建有脫毒馬鈴薯網室繁育基地和原種生產基地;開展中藥材引種試驗研究和規範化、標準化栽培研究等工作。在旱地農業、新品種選育、畜禽良種繁育、流域治理、節水灌溉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領域進行項目合作,提供項目可行性論證、編寫可研報告、技術培訓和諮詢服務等。

現任領導

郭天文:男,1963年7月生,漢族,山西山陰縣(現朔州市)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88年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土壤農化系,獲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工作至今。現任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旱地農業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土壤學會理事,甘肅省土壤肥料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甘肅省第七、八屆農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甘肅省“333人才工程”和 “555跨世紀創新人才工程”第二層次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135”人才工程和“350”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旱農土肥專業學科組副組長。
郭天文同志長期從事土壤及土壤環境、土壤氮磷鉀素、有機肥料、配方肥料、農作物豐產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科研項目15項。其中1988-1990年參加完成省科技攻關項目“白銀市新灌區主要糧食作物豐產栽培模式研究”,總結出的經驗與數量化的基本模式具有快速實現豐產及經濟、穩定和適應性強的特點,具有廣泛的參考套用價值,完成示範推廣面積5267hm2,獲甘肅省農業科技改進二等獎;1990-1995年主持完成的省科技攻關項目“河西高產地區施肥結構研究”,為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以種植綠肥、養畜積肥的有機肥料建設為重點,研究、推廣先進的施肥技術,提高了養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對乾旱地區農業持續發展和創建“兩高一優”農業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和有效技術措施,完成示範推廣面積13156hm2,增產糧食2547.7萬kg,增加各類畜禽53.58萬頭(只),新增純收益5787.9萬元,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1999年主持完成“番茄、黃瓜、辣椒專用肥研製與套用”,研製出3種作物的7種專用肥,施用後增產、增收效果十分顯著,具有較大的套用前景,獲甘肅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8-2000年作為第二主持人主持完成國家“九五”科技攻關專題“甘肅省張掖市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研究與示範”,以節水和農業產業化開發為攻關突破口,構建了西北乾旱半乾旱灌區現代農業的發展框架,總結提出了持續高效的農業生產、農村經濟、農業生態環境、農村社會發展體系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張掖市持續高效農業的發展模式及技術體系, 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西一熟制灌區糧、經、飼三元結構研究與示範推廣”研究推廣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完成的“有機肥作用機理研究” 、“飼草‘一貯三化’調製技術整鄉示範推廣”、“高台縣農業生態區建設”、“河西內陸灌區糧、草、畜綜合效益最佳化模式的研究與示範”、“甘肅省主要土壤鉀素狀況及鉀肥套用前景研究”、都在理論與實踐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郭天文同志嚴謹認真、勤奮刻苦,在完成科研與管理工作的同時,先後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重點論述了農業結構調整,各類肥料對作物產量土壤性狀的影響以及土壤營養元素狀況及其有效性等,為合理施肥及農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其中“甘肅省幾種土壤鉀素熱力學參數的研究”一文,從熱力學角度研究論述了我省灰鈣土等8種主要農業土壤的鉀素有效性和鉀素容量的差異,為富鉀區土壤鉀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朱潤身:男,生於1955年8月,甘肅鎮原人。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土化系,土壤農化專業。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畢業。高級農藝師,現任省農科院旱農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兼院工會常務副主席。
朱潤身朱潤身
主要專業工作經歷:
1976.10—1986.12在省農科院糧作所從事生物技術、作物栽培工作
1987.1—1995.3在省農科院旱農所從事旱地農業研究、示範推廣工作;
1995、3—2002、12在省農科院從事科技宣傳、推廣工作;
2003.1至今在省農科院旱農所從事生態環境治理研究、示範推廣工作。
論文論著, 先後在省級以上期刊獨著和合作發表論文30多篇,代表作有:
(1)甘肅半乾旱區農田土壤水分動態及貯水效率分析. 水土保持通報,1990,(6)
(2)黃土高原半乾旱區集水高效利用技術體系的研究 . 農業現代化研究 , 1994,(3)
(3)旱地作物有限補充供水與覆蓋保水效果研究. 西北農業學報 ,1995 , (2)
獲獎情況 先後參加和主持完成科研項目9項,分別獲國家、省部和地級獎勵的有:
(1) “春小麥大面積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範”1985年獲省農業廳技術改進三等獎;1986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春小麥栽培技術研究”1986年獲省農業技術改進二等獎;1987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祁連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涼灌區百萬畝春小麥栽培技術體系研究與推廣” 1987年獲省農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4)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西丘陵溝壑區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研究” 1991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5)“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 1992年獲中科院技進步一等獎。
(6)“旱地黃綿土培肥增產技術研究” 1995年獲省農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7)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定西丘陵溝壑區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與發展研究” 1995年獲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8)“旱地農業增產機制與技術研究” 1996年獲定西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9)“豌豆根病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2000年獲省農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楊封科:男,漢族,1964年11月出生,甘肅合水縣人。1988年獲甘肅農業大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甘肅農業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先後主持和參加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2項。其中獲省部級、地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l項。先後在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出版專著4部。入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135”人才工程第三層次。
楊封科楊封科
教育與繼續教育: 1985 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作物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8 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 ,獲農學碩士學位。 2002 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 , 獲農學博士學位。
科學研究:
1985-1990 ,參加《定西黃土丘陵溝壑區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研究》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專題的攻關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旱農增產技術研究。
1991-1995 ,參加省列重點項目《甘肅省高寒陰濕區康樂縣八松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研究》的科研工作。負責糧油作物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和農技示範推廣工作。
1993-1998 ,參加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援華旱農項目 UNDP / CPR / 91/114 的科研工作。 1996 年元月 6 日至 1996 年 7 月 2 日 赴加拿大阿爾伯特省全加第一大農業試驗站進修農業推廣。
1996-2000 ,參加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專題《隴中丘陵區 ( 定西 ) 作物抗旱豐產與經濟綜合發展研究》的科技攻關研究工作。主持集水高效農業技術體系研究子課題。協助主持並參與環境改善與農業綜合發展子課題。
1996 年 -1997 ,負責實施省政府高泉集雨節灌中心試點的建設研究工作。
1996-1998 ,負責實施《甘肅旱地集雨節灌高效農業試驗示範項目》高泉點的建設研究工作。
1999-2001 ,參與並主要負責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中之重項目《天然降雨富集灌溉類型區農業高效用水模式與產業化示範》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主要負責集雨灌溉技術的節水農機具配套的研究與示範工作。
2001 至今,主持國家西部開發計畫專項課題“黃土高原半乾旱區(定西)高效生態農業研究與示範”,主要出事雨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王 勇: 男,漢族, 1964 年 7 月生,甘肅莊浪人,大學本科,副研究員,中共黨員,甘肅省農科院“ 350 ” 人才,甘肅省“ 555 ” 創新人才,甘肅省作物學會會員,慶陽市科技特派員。先後榮獲甘肅省農科院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稱號。 現任省農科院旱農所副所長。
王 勇王 勇
主要專業工作經歷及獲獎情況: 已主持和參加完成科研項目 21 項,獲科技成果獎 19 項,其中省部級獎 4 項,獲地、廳級 11 項。“八五”期間參加完成的國家科技攻關“隴東高原半濕潤偏旱區農業綜合發展研究”專題, 1996 年獲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和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的“旱塬糧油作物持續增產技術研究” 子專題, 1996 年獲慶陽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九五”期間主持完成的“旱地冬小麥地膜周年覆蓋栽培技術研究”,首次提出並研究了夏休閒期覆膜微地形集水技術,使降雨蓄保效率提高 1 倍。組建的“旱地夏休閒期覆膜秋播冬小麥高效用水技術”,增產 54.5% ,水分利用效率達到 0.76kg /mm ·畝,在旱地農田高效用水研究上取得了技術突破。 1998 年獲甘肅省慶陽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隴東旱地降水富集高效利用技術研究”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共同主持完成的“甘肅省集雨節灌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課題,系統研究和成功運行了旱地集水高效農業的有效模式,提出了旱地小麥、玉米關鍵生育期一次低量灌溉具有超補償效應的節水補灌技術思路。 2003 年獲國家農牧漁業部豐收計畫二等獎。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的“甘肅省旱地集雨節灌高效農業試驗示範”項目, 1999 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國家“十五”攻關《北方旱塬區優質糧食產業開發模式與技術研究》課題把秋覆膜保水技術與玉米氮肥秋施及養分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旱地玉米高效用水和品質調優的技術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還參加完成了“抗銹豐產優質旱地冬小麥新品種隴鑒 196 ” 和“多抗豐產優質旱地冬小麥新品種隴鑒 127 ” 品種選育,分別在 1996 年、 2003 年獲甘肅省科技步一等獎。現主持甘肅省中青年基金《甘肅省優質麵條冬小麥遺傳資源研究》等課題研究與科技示範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在同類地區累計推廣 2000 多萬畝,增產糧食 3.9 億 kg ,新增經濟效益 8.6 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