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甘肅農業科學院)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甘肅農業科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成立於1958年,是甘肅省綜合性省級農業科技創新機構,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科學院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套用,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支撐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主要有農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保存利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等研究領域。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有工程中心(實驗室)18個,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9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和13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有職工1811人,在職職工889人;有博士研究生導師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4人,碩、博士23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25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 外文名: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簡稱:甘肅省農科院·GAAS
  • 成立時間:1906年
  • 主管部門:甘肅省人民政府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 類別:省級社會公益性研究機構
  • 現任院長:吳建平
  • 機構地址:蘭州市安寧區農科院新村1號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備資源,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院旗院徽,農科精神,建院方針,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甘肅省在蘭州西貢院設南北農業試驗場,翌年在蘭州小西湖設試驗外場。
清宣統三年(1911年)兩場停辦。
民國二年(1913年),西貢院農試場重新開辦。
民國十七年(1928年)以西貢院農試場為基礎,改設為第一農事試驗場,並在天水、平涼、武威、張掖、酒泉分別設立第二、三、四、五、六農事試驗場,在蘭州廟灘子設河北農事試驗場。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經甘肅省政府核定將經濟部西北種畜場、甘肅省第一農事試驗場、蘭州小西湖苗圃等機構合併改組成立甘肅省農業改進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甘肅省農業改進所所址遷入蘭州雁灘農場。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甘肅省農業改進所與行政院農產促進委員會合作辦理農業推廣事宜,所內增設農業推廣處,並設榆中農推試驗縣辦事處及天水、涇川、臨洮3個農業推廣所,1月,在岷縣、平涼、張掖分別設第一、二、三區農試場。
民國三十年(1941年),甘肅省農業改進所下增設皋蘭農試場和蘭州農業推廣所,並從浙江大學農學院聘請一批農業科技人員來甘肅工作。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為增強推廣事宜,所下增設酒泉、清水、靜寧3個農業推廣所。
1949年8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甘肅農業改進所,同年10月25日,甘肅行政公署第一次專員聯席會議決定恢復甘肅農業改進所。
1950年2月後改名為甘肅省人民政府農林廳農業改進所。
1962年5月,經濟作物研究所併入糧食作物研究所,改為作物研究所。
1964年經國家農業部批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甘肅農業科學院共同在甘谷建立了“甘谷小麥鏽病試驗站”(1966年“文革”開始後撤銷)。
1965年9月院部又遷到邱家灣玻璃廠舊址,與園藝、植物保護兩個研究所一起辦公,並在此基礎上建設新院址。
1966年,“文革”開始後,農科院的科技人員大多集中在院部參加“文化大革命”,科研工作基本處於停頓狀態。
1967年2月5日,農科院職工民眾組織奪了院、所的領導權,由院、所職工民眾推選代表組成“甘肅農科院臨時生產管理委員會”,領導全院的科研生產工作。
1968年4月11日,甘肅省革命委員會批准將“甘肅農業科學院”改稱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並成立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革命委員會。同年10月31日,按照省革命委員會指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又遷回武威黃羊鎮。
1969年2月4日,甘肅省革命委員會決定,撤銷甘肅省農業科學院。
1969年10月,在原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甘肅省農牧業管理局下屬的甘肅省農業科技工作隊(縣級)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
1972年12月,在甘肅省農業科技工作隊的基礎上恢復縣級建制的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隸屬省農業局領導。
1973年7月3日,根據甘肅省農業局指示,中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委員會研究決定,恢復糧食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護、園藝4個專業研究所,民勤治沙站也劃歸省農科院領導。
1975年,建立經濟作物和林業兩個研究所,張掖九公里園藝場全部劃歸省農業科學院。
1975年6月,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由縣級改為地級,隸屬省農業廳領導。
1978年8月,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在《甘肅農業科技》編輯組和圖書資料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科技情報研究所;同時將林業科學研究所和民勤治沙站劃歸省林業廳領導。同年10月,將園藝所分解為果樹研究所和蔬菜研究所。
1979年1月,經中共甘肅省委批准,撤銷省農科院革命委員會,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分工負責制。同年4月,院水產組擴建為水產研究所。
1982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農科院院址再次由武威黃羊鎮遷回蘭州市安寧區劉家堡。
1985年,甘肅省農科院的蘭外各專業所均已遷入蘭州,基本完成了集中建院任務。
2001年4月30日,組建“甘肅省農科院生物技術中心”和“甘肅省農科院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中心”。
2006年11月4日,撤銷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農業測試中心和蘭州試驗場。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有職工1811人,在職職工889人;有碩、博士23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25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國家級優秀專家3人、省優專家13人、省領軍人才39人,享受國務院特貼36人,有省科技功臣1人、隴人驕子2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1人、崗位科學家10人、綜合試驗站站長12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44人。
國家級優秀專家(3人):王吉慶、秦富華、黨占海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黨占海、高世銘、樊廷錄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王吉慶、邱仲華、李守謙、唐修文、秦富華、周文麟、馬天恩、朱福成、劉桂英、呂福海、李隱生、李秉衡、陳效傑、金紹齡、於英先、孟鐵男、孫志壽、劉積漢、宋遠佞、徐宗賢、黃文宗、韓靖國、歐陽維敏、黨占海、賈尚誠、吳國忠、雍致明、陳明、王效宗、宋尚有、高世銘、王蘭蘭、張永茂、王一航、張國宏、呂和平
甘肅省優秀專家(13人):宋尚有、高世銘、金社林、周文麟、馬天恩、劉積漢、李守謙、李秉衡、金紹齡、邱仲華、蘭念軍、郭天文、杜久元
甘肅省科技功臣(1人):王一航
隴人驕子(2人):王一航、王蘭蘭

科研部門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下屬14個研究所,在蘭外設有3個試驗場、3個專業試驗站;有國家級與省部級工程中心(實驗室)18個,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9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和13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在全省不同生態類型區建有22個綜合試驗站。
國家級科研平台(4個):國家農業技術轉移示範平台、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國家甲級資質工程諮詢中心、國家綠色農業蘭州研究中心
農業部科研平台(8個):農業部學科群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國家油料改良中心胡麻分中心(農業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胡麻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果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農業部)、農產品加工預警監測體系甘肅分中心(農業部)、國家大麥改良中心甘肅分中心(農業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與耕作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蘭州)(農業部)
國家發改委科研平台(1個):西北優勢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國家發改委)
科技部科研平台(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科技部)
甘肅省科研平台(8個):甘肅省油用胡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甘肅省農產品貯藏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科技廳)、甘肅省優勢農作物種子工程研究中心(省發改委)、甘肅省旱作區水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省科技廳)、甘肅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實驗室(省發改委)、甘肅省無公害農藥工程實驗室(省發改委)、甘肅省中藥材種質改良與質量控制工程實驗室(省發改委)、甘肅省小麥種質創新與品種改良工程實驗室(省發改委)
下屬研究所(14個):作物研究所、馬鈴薯研究所、小麥研究所、旱地農業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林果花卉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所、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經濟作物與啤酒原料研究所(加掛中藥材研究所牌子)、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

設備資源

  • 數據資源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圖書館館藏中文圖書5.4萬多冊,中文期刊1328種,電子圖書1.0萬冊,外文圖書3290冊,外文期刊22026冊、合訂本685冊;該院以及農業系統技術報告、成果彙編等內部文獻約1.6萬冊;每年訂購中文期刊100種左右,其中《甘肅農業科技》保存較為完整。
  • 種質資源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院內有14類品種作物種質資源。
小麥
玉米
馬鈴薯
胡麻
油菜
向日葵
棉花
大麥
小雜糧
豆類
蔬菜
西甜瓜
果樹
中藥材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1年12月31日,科學院鑑定驗收並登記的科研成果為974項。自1978年以來獲獎成果442項(凡重複獲獎者,均以最高獎計),其中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24項,國家發明專利27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4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3項; 甘肅省科技功臣1人,獲得省部級獎289項,市、廳級獎151項 ,院獎42項,社會力量頒獎14項。24項國家級獎勵中,主持8項,協作參加16項。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獎項等級
1978年
春小麥甘麥8號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小麥條鏽病流行規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研究(協作)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98年
太谷核不育小麥的發現、鑑定與初步利用(協作)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5年
中國小麥光溫特性的研究(協作)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8年
中國小麥條鏽病的流行體系(協作)
國家發明二等獎
1985年
地膜覆蓋技術的引進、試驗研究和套用(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年
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研究(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
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5年
我國研製的新土壤殺蟲劑-甲基異柳磷(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
我國研製的新土壤殺蟲劑-甲基異柳磷(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
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總體研究(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年
中國北方冬小麥抗旱節水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利用(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8年
祁連山北麓海拔1700-2300米冷涼灌區100萬畝春小麥栽培體系研究與推廣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
高抗枯萎病豐產穩產胡麻新品種隴亞7號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
GS 隴糜4號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年
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穴播栽培技術(地膜小麥)研究與示範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1年
基本查清中國獼猴桃資源(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年
我國核試驗下風向地區農業環境中放射性水平的調查評價(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
繁6及其衍生系小麥抗條銹性變異及對策研究(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9年
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繁種和農藝學性狀鑑定(協作)
國家科技攻關成果獎
1996年
定西丘陵溝壑區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與發展研究
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獎
1996年
隴東高原半濕潤偏旱區(鎮原)農業發展研究
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獎
1996年
高產、多抗、優質小麥新品種選育(協作)
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獎
以上僅列出國家級獲獎成果,詳細請查看官網,參考資料來源

學術期刊

  • 《甘肅農業科技》
甘肅農業科技》於1996年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收錄,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2015年起被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及中國終身教育學術研究資料庫收錄。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註:博士、碩士研究生為科學院與大學聯合培養,官網未列出具體招生專業與大學名稱)
  •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農學(招收旱農生態、作物育種、農產品加工、植物保護四個專業)

教學建設

  • 研究生培養
根據2017年11月機構官網顯示,科學院有碩、博士230人;有博士研究生導師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4人。
  • 博士後待遇
科學院對進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給予每年5萬元左右的科研經費支持,科研經費的來源為院撥付50% ,博士後研究人員所在項目組匹配50%,負責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具體管理部門可從科研經費中提取3%的經費用於博士後管理工作的必要開支。博士後研究人員工資及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由所在項目組支付。博士後研究人員的院撥科研經費由計財處列入專項管理。
  • 研究生獲獎
2007年,科學院有1篇研究生論文獲得《甘肅農業科技》優秀論文一等獎,2篇獲得二等獎。

文化傳統

院旗院徽

院徽為綠色雙環互相圍繞,中心有綠色苗狀圖案,圖案下方有科學院英文縮寫,代表該機構服務三農,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院旗中底色為深綠色,院徽與院名均為黃色,院徽位於左上角,中間偏方有院名中文題字與英文拼寫。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甘肅農業科學院)

農科精神

服務三農、吃苦耐勞、開放包容、求實創新

建院方針

科研立院、人才強院、創新興院、產業富院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
吳建平
黨委書記
魏勝文
黨委委員、副院長
陳明、李敏權、賀春貴
副院長
郭奇志、馬忠明、宗瑞謙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