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簡介
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成立於2007年,是在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的基礎上,整合原經濟作物研究所育種力量成立,主要從事春小麥、
玉米、油料、糜谷、豆類、棉花等作物新品種選育、繁殖及推廣;科技扶貧開發、農作物品種資源收集、保存及研究等科研工作。單位現有在職職工72人,其中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15人(含高級農藝師)。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博士2人,碩士11人,在讀博士6人。有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入選甘肅省“555”人才工程,1人入選甘肅省“333”人才工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建所以來共取得各類成果200多項,育成農作物新品種80多個,其中甘麥8號、隴春8號、隴春15號、隴春19號、隴鑒196、隴糜4號、5號、啤酒大麥法瓦維特、甘啤3號、隴薯3號等年推廣面積均超過100萬畝。甘麥8號獲全國科技大會獎;祁連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涼灌區百萬畝春小麥栽培技術體系研究、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研究、早熟優質糜子新品種-GS隴糜4號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冬小麥新品系隴鑒196、創新糜子新品種隴糜5號、甘肅省主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糧食作物大面積畝產超千斤試驗示範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春小麥大面積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範、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小麥栽培技術研究、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及創造高蛋白種質資源79668F3-2、甘肅省灌區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模式研究與利用、穀子新品系隴谷5號、啤酒大麥新品種——法瓦維特、旱地春小麥新品種隴春12號、多抗、豐產、優質、穩產、耐鹽鹼、耐瘠薄春小麥新品種花培764、優質穀子隴谷6號、高澱粉馬鈴薯新品種隴薯3號、隴谷5號大面積示範推廣、甘肅省高寒陰濕少數民族貧困區糧食作物豐收工程暨試驗研究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隴糜4號大面積示範推廣、啤酒大麥新品種法瓦維特大面積推廣、甘肅省高寒陰濕區糧油作物豐產技術試驗研究與大面積示範推廣分別獲農業部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十五”期間,我所選育的創新糜子新品種隴糜5號、優質高產啤酒大麥新品種甘啤3號分別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穀子新品種隴谷8號、高澱粉馬鈴薯新品種隴薯3號、春小麥新品種隴春20號、玉米雜交種引進和新品種選育分別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甘肅省貧困地區馬鈴薯優質種暑脫毒快繁體系建設、蘭州核不育小麥及其4E-ms雜交小麥生產體系、春小麥細胞工程研究及新品種選育、蘭州市優質名牌農產品發展戰略研究 分別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旱地高蛋白春小麥會寧18號推廣套用獲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
“十五”期間,馬鈴薯新品種“隴薯6號”通過國家級審定,成為我省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馬鈴薯新品種。隴薯5號、隴春23、隴春24、隴單3號、甘啤4號、隴谷10號、隴糜7、8號分別通過省級審定。春小麥新品種隴春9143通過技術鑑定。
領導介紹
黨占海,男,研究員,漢族,1955年6月生,甘肅省會寧縣人,中共黨員,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
1982年1月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先後入選甘肅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長期從事經濟作物品種資源、品種選育、良種繁殖、示範推廣和栽培技術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參與完成科研成果11項,其中1項達國際領先水平,6項達國內領先水平,6項獲國家、省部和地廳級獎勵。其中參與育成的“高抗枯萎病豐產穩產胡麻新品種隴亞7號”先後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亞麻生態適應性與栽培技術研究和示範”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選育成功的“優質、豐產、多抗胡麻新品種隴亞8號”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抗生素誘導亞麻雄性不育系研究”獲2004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承擔的國家863項目子專題啤酒原料作物節水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中,研究出啤酒大麥壟畦溝灌栽培技術,節水效果顯著,國內外未見報導,有很好的套用前景。目前主持農業部科技教育司 948項目“亞麻主要病害防治綜合技術引進推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溫敏型雄性不育亞麻的溫光敏特性及遺傳機制研究”,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亞麻溫光敏核不育系的培育及雜交種選育”,甘肅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及套用開發項目“抗生素誘變亞麻雄性不育系套用研究”,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亞麻溫敏型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標記研究”。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合作翻譯出版《世界油料作物專著》。
喬小林,男,漢族,196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甘肅省農業科學作物研究所書記。1986年7月—2002年11月在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從從事旱地農業研究、示範推廣、科研管理等工作。2002年12月—2005年8月在甘肅省農科院人事處任副處長。2005年9月至今在甘肅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任副書記、書記。
楊天育,男,漢族,1968年10月生,甘肅渭源縣人,中共黨員,研究員,1990年畢業於甘肅農業大學農學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99-2002年8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2009-2010年赴美國喬治亞大學做訪問學者。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穀子品種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雜糧分會理事,甘肅省作物學會、遺傳學會會員,甘肅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入選甘肅省農科院“350人才工程”、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和“千名領軍人才”。現為甘肅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國家穀子產業技術體系栽培生理崗位專家。曾被授予甘肅省“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獲蘭州市“首屆青年科技獎”、甘肅省第五屆“青年科技獎”。
1990年6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穀子、糜子、蕎麥等小宗糧豆作物品種改良、種質資源、品種推廣和栽培技術研究工作。先後參加和主持完成國家、省、地科研項目十五多項,主持和參加育成穀子品種9個、蕎麥品種1個、糜子品種3個,獲得省級、地廳級科技獎勵10項。
其中主持育成的“穀子新品種隴谷8號”和參加育成的“優質穀子新品種隴谷6號”、“早熟穀子新品種隴谷5號”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優質豐產抗病穀子新品種隴谷10號”和“適宜救災的豐產早熟糜子品種隴糜8號”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完成的“優質穀子隴谷6號大面積推廣”、“蘭州市優質名牌農產品發展戰略研究”、“雜糧(玉米)主食化研究”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完成的“小秋糧食作物示範推廣”獲甘肅省農業推廣二等獎。主持完成的“蘭州市糧食可持續發展的支持系統與目標定位研究”獲蘭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時,先後在《作物學報》、《西北植物學報》、《農業現代化研究》、《高原生物學集刊》、《乾旱地區農業研究》、《植物遺傳資源學報》、《作物雜誌》等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作為副主編出版《旱地農業生產與開發》專著1部,參編出版《中國小雜糧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小雜糧產業發展指南》專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