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青嵐山鄉

青嵐山鄉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東部,距市區17公里,G312線穿境而過,羅(漢洞)定(西)高速公路在境內(長30公里)開工建設,屬典型的純山區乾旱鄉。青嵐山鄉總流域面積222.8平方公里,耕地10.3萬畝,人均5.3畝,實現了梯田化。青嵐山鄉轄20個行政村,12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15戶,總人口19321人。現設基層黨組織52個,其中黨總支部6個,黨支部46個,有黨員713名。地處乾旱山區。農業主產小麥豆類馬鈴薯胡麻等。畜牧業以牧羊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肅省定西市青嵐山鄉
  • 地理位置: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東部
  • 人口:19321人
  • 總流域面積:222.8平方公里
青嵐山鄉-歷史沿革,青嵐山鄉-行政區劃,青嵐山鄉-鄉鎮發展,青嵐山鄉-基礎設施,青嵐山鄉-生態環境,青嵐山鄉-支柱產業,青嵐山鄉-社會事業,青嵐山鄉-基層建設,

青嵐山鄉-歷史沿革

青嵐山鄉屬定西縣轄鄉。1949年設青嵐鄉,1958年改為公社,1980年更名為青嵐山公社,1983年改置鄉。位於縣境東部,距定西縣城17公里。

青嵐山鄉-行政區劃

青嵐山鄉轄青嵐任川、青灣、王家灣鄭溝紅莊、付家、郭川、青義、榆林、賈川、廟坪、車門川、下灣、趙家岔、原坪、大坪、花岔、上坪、打鹿岔20個行政村。

青嵐山鄉-鄉鎮發展


青嵐山鄉大坪村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坪人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用肩扛背挑的辦法硬是把2717畝山坡地修成了梯田,成為“農業學大寨”改造山河的一面旗幟,時任大坪村黨支部書記的冉桂英當選為中共十大代表,十一屆中央侯補委員。青嵐山鄉因有大坪村而輝煌,成為當時定西縣的先進典範。進入八十年代以來,青嵐山鄉人民在中央、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青嵐山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了“重樹大坪新形象,再創青嵐新輝煌”的品牌意識,緊緊圍繞洋芋、畜草、勞務三大產業,以農民增收為主線,以共建小康社會為目標,抓項目、促發展,實現了基層組織建設與農村經濟建設的有機結合,特別是胡錦濤溫家寶吳官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蘇榮王憲魁等省上領導的視察關懷,給了青嵐山鄉人民的極大鼓舞,從2002年開始,青嵐山鄉又一次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4年,青嵐山鄉人均產糧430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600元(報表1556元)。

青嵐山鄉-基礎設施


青嵐山鄉
青嵐山鄉是較早實現梯田化的鄉之一,但農村道路狀況較差,洋芋等農副產品運不出鄉,生產資料運不村,民眾的生產生活極不便利。近三年來,青嵐山鄉多方爭取項目資金,共完成鄉村道路建設投資410萬元,新修農二級鄉村道路12條238公里,使南北貫通,方便了民眾;改造鋪油28公里,大坪村也成為安定區第一個專通油路的村;鄉村道路管護,按照村民“一事一議”,實行以糧代賑,此做法得到省交通廳的充分肯定,總結經驗在甘肅省推廣;2004年9月,甘肅省委王書記情系民眾,在青嵐山鄉花岔流域考察洋芋產業時,協調投資40萬元,為花岔村田河築起橋涵一座,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普遍讚譽。工程現已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青嵐山鄉道路狀況大為改觀,農網改造已全面完成,通電戶達到100%,戶均3眼水窖,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

青嵐山鄉-生態環境

青嵐山鄉完成退耕還林(草)2.55萬畝,配套荒山造林4.4萬畝,實現了青嵐山鄉整體滅荒;建成了花岔、響河、鄭溝等三個綜合治理示範流域,實現了青嵐山鄉封禁管護;積極探索並創立了“種草、養畜、沼氣肥田、增收”的生態循環大坪模式,實現了庭院住宅小康化、圈舍養殖標準化、農村能源潔淨化、農業生產無公害化的三個文明和諧發展,使大坪村民眾率先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生態經濟之路,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730元。

青嵐山鄉-支柱產業


農民喜獲洋芋
2004年青嵐山鄉洋芋(人均純收入1100元)畜草(人均純收入400元)、勞務(人均純收入600元)三大支柱產業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100元(報表1150元)。2005年,青嵐山鄉種植洋芋6萬畝,人均3畝。洋芋產業在擴充總量的同時,主要是在標準化生產、引進優良品種、貯藏窖體系建設上下功夫,通過創新機制、提高科技含量,規範運行種植、行銷協會,提高了農民收入。引導澱粉加工龍頭企業建設自己的原料基地,科研單位賒供優良品種,協會保底簽訂訂單,農民實行標準化生產,積極探索創立了“科研單位+龍頭企業+農戶(基地)+協會”的良性互動共贏的馬鈴薯種植、經營模式。依託行銷協會大戶,建成萬噸貯藏窖群2處,千家萬戶貯藏小窖(10噸左右)1000眼,實施“隴上大坪”品牌行銷,實現較上年人均增收200元的奮鬥目標。畜草產業以大坪種羊場為龍頭,引進薩福克、道賽特、波德代等世界優質品牌純種肉羊24隻,利用常溫人工授精技術,對青嵐山鄉1.2萬隻小尾寒羊進行二、三元雜交改良,新建標準化圈舍600間,建成定西市畜草產業科技強鄉,肉用種羊繁殖第一鄉。勞務產業以大坪村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基地為陣地,牢固樹立“安定技工”品牌意識,年輸出剩餘勞動力5400人(次),人均純收入突破600元。

青嵐山鄉-社會事業


新建的校舍
教育工作,青嵐山鄉有24所中國小,教職工202人。有1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964人;校舍建築面積10392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4820平方米,占46.4%。2002年以來,先後對5所危房學校校舍進行了整體翻新,排危面積達1200平方米,但由於歷史欠帳大,青嵐山鄉校舍危房比重仍然較大;對大坪等3所學校組裝配套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安裝電腦122台。青嵐山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衛生工作。鄉上設有衛生院,各村都有衛生室,計畫免疫婦幼保健開展正常,民眾就醫有保障。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美德在農家”和“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活動,政務、村務、財務公開,民主法制建設順利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青嵐鄉屬無毒鄉鎮,青嵐山鄉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了135個護莊隊,積極推行“組戶六聯”責任制,既:治安聯防,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計生聯管,推動婚育觀念轉變;經濟聯合,加快小康建設步伐;生活聯幫,以解弱勢群體燃眉之急;信貸聯保,強化困難戶誠信意識;生態聯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004年大坪村被評為甘肅省民主法制示範村。

青嵐山鄉-基層建設


領導幹部慰問村民
一是抓關鍵,建班子。按照“雙推一選”和“公開直選”的辦法對村班子進行了最佳化調整,選用了43名工作經驗相對豐富、文化程度較高、年富力強、工作有魄力的致富型能人擔任村幹部,進一步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目前,青嵐山鄉60名村幹部平均年齡為42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1人,其中大專4人。同時青嵐山鄉黨委通過加強自身建設,成為安定區領導青嵐山鄉經濟能力較強的班子之一。二是抓隊伍,樹形象。2003年以來,鄉黨委啟動實施了“百名黨員輪訓工程”,對青嵐山鄉黨員進行一次為期15天的短訓,強化黨員宗旨意識、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模範;強化發展意識,做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排頭兵;強化科技意識,做講科學、用科學、謀發展的先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