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結合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意見實施,總體要求,有序建設,創新機制,完善體制,強化保障,

意見實施

甘政辦發〔2015〕13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61號),加快推進我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帶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有關部署,按照“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總體思路,結合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建設,在白銀市探索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模式、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基礎上,初步建立幹線管廊、支線管廊和纜線管廊協調發展的格局,為全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供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到2017年,全面推進全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立足實際,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有序推進,切實提高建設和管理水平。
2堅持規劃先行,明確質量標準,完善技術規範,滿足基本公共服務功能。
3堅持政府推動,加大政策支持,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三)實施步驟及目標。
1啟動實施。2015年,按照適度超前、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的要求,以白銀市列入國家試點城市建設為示範和引領,高標準編制完成項目規劃設計,儘快完成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確保2015年底前開工建設。
2重點推進和總結經驗。2016年—2017年,綜合考慮全省城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根據實際需要,按不同類別實施梯度推進。在白銀市全面完成建設目標任務並確保地下綜合管廊實現試運營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為全省全面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供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在蘭州市、金昌市、天水市、武威市、慶陽市、隴南市、臨夏州進行重點推進,其他有條件的城市視具體情況逐步開展。
3全面推進。2017年—2020年,全省各市州政府所在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城均啟動實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爭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並投入運營,反覆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明顯改善,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架空線,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

有序建設

(一)科學編制工程建設專項規劃。各城市政府要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在完成地下管線普查的基礎上,統籌各管線的實際需要,組織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專項規劃;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結合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下管線、道路交通、供水、供熱、城鎮燃氣等相關規劃,合理確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域和布局、入廊管線種類、斷面形式、平面位置、豎向控制等,明確建設規模和時序,綜合考慮城市發展遠景,預留和控制有關地下空間。建立項目建設儲備制度,明確2015年—2020年項目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畫,積極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二)合理確定建設區域。各城市政府要根據所在地的區域現狀、規劃資料及管線需求信息,系統評估道路等級、道路維護頻率、管線種類和數量、管線密度和可靠性要求、周邊重大工程建設等內容,合理確定建設區域。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統籌考慮地下空間開發、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改造、老工業區搬遷、軌道交通建設、人防和地下綜合體建設,優先考慮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對交通流量大或地下管線較多的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綜合體等建設工程地段,以及城市核心區、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高強度成片聯網集中開發區、重要廣場、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匯處要優先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並加快既有地面城市電網、通訊網路等架空線入地工程。
(三)最佳化工程設計方案。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完善和提高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抗震防災等標準。綜合管廊工程設計方案要包括總體設計、結構設計和附屬工程設計,並符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範》等標準要求。總體設計主要包括管廊走向選線、納入管線種類及數量、管廊斷面形式及尺寸等內容。結構設計應綜合考慮工程現場的水文地質條件,確定結構形式、防水措施、施工方法及工程措施等內容。附屬工程設計包括消防、供電、照明、通風、排水、標識、監控、安全與報警、智慧型管理等。
(四)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管理。要進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標、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等監管機制,建立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永久性標牌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中的材料應根據結構類型、受力條件、使用要求和所處環境等選用,並考慮耐久性、可靠性和經濟性,主要材料宜採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鼓勵推廣使用省內建築材料。切實做好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各方主體責任,嚴格責任追究,保證生產安全。

創新機制

(一)明確建設運營主體。鼓勵入廊管線單位入股共同組建或與社會資本合作組建股份制公司,或在城市政府指導下組成地下綜合管廊業主委員會,招標選擇建設、運營管理單位;鼓勵社會資本組建項目公司參與建設運營;鼓勵施工企業和建材企業入股參與,投資建設運營地下綜合管廊;鼓勵由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地下綜合管廊。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最佳化契約管理,確保項目合理穩定回報。
(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對我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支持,省政府有關部門要通過現有渠道籌措安排資金,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所需資本金給予適當支持。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年度預算和中期財政規劃中優先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資金。對管廊運營初期不能通過收費彌補成本的,城市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有條件的城市可對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給予貸款貼息。
(三)加大金融信貸支持。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甘政發〔2015〕74號)加快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積極協調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我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貸款支持,爭取在資本金比例、貸款定價、貸款期限等融資方面給予傾斜。積極開展特許經營權、收費權和購買服務協定預期收益等應收賬款進行質押擔保的融資探索。鼓勵商業銀行提供資本金及中長期信貸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企業發行企業可續期債券和項目收益債券,專項用於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推動設立省、市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融資平台,鼓勵民間資本採取私募方式設立投資基金。

完善體制

(一)創新管理體制。加快推進管線建設運營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管理一體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要求,整合職責,明確管理部門,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管理法規政策。
(二)強化運行管理。各城市要制定綜合管廊管理辦法,對管廊建設運行管理進行監督指導。地下綜合管廊運營單位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管廊正常運行,應與管線單位簽訂入廊協定,明確入廊管線種類、時間、費用和責權利等內容。建設運營單位要維護好地下綜合管廊本體及附屬設施,各管線所屬單位要強化對入廊各管線的設施維護及日常管理工作。管廊管理單位與入廊管線管理單位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做好突發事件處置和應急管理等工作。
(三)推進信息化管理。各城市政府在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和運行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省、市、縣三級信息化管理平台。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部門在管廊項目建設時應儘量統一信息系統的接口標準,將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及時上傳到管理平台。
(四)切實發揮管廊效益。入廊管線單位要向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單位交納入廊費和日常維護管理費,收費標準要統籌考慮建設和運營、成本和收益的關係,由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與入廊管線單位根據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確定。入廊費主要參照各入廊管線在綜合管廊全壽命周期內單獨敷設以及更新改造成本(含建設工程費用、道路占用挖掘費用等)確定,日常維護管理費參照占用地下綜合管廊空間比例、對附屬設施使用強度等因素確定,公益性文化企業的有線電視網入廊,有關收費標準可適當給予優惠。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省建設廳制定指導意見,引導規範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收費標準,形成合理的收費機制。
(五)嚴格實施入廊管理。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區域內所有規劃入廊管線必須入廊;凡已在管廊中預留管線位置的,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既有管線應根據實際需要結合管線改造逐步將管線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對已規劃入廊的新建管線,規劃部門不得再另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以外的位置,建設部門不予施工許可審批,市政道路部門不予掘路許可審批。各行業主管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和省屬企業,應積極配合城市政府做好各自管線入廊和入廊費用交納工作。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及管理事項要及時告知各地下管線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便於做好管線入廊工作。

強化保障

(一)明確各方責任。城市政府作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主管部門,建立協調機制,紮實推進項目建設;要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定期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省建設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協調機制,抓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工作,儘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項目;各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管理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二)推進產業發展。要認真研究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產業園區,通過實施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拉長產業鏈條。引入規劃設計機構、研發機構、工業構件生產商、設備生產商、建設管理等關聯單位,形成對地下綜合管廊的全方位產業支撐。同時,通過工程建設扶持一批建材、新型管線和機械設備等省內生產企業。積極培育一批管廊預製拼裝、纖維塑膠筋、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工業構件等新興產業。通過公開招標,鼓勵優先選用本省符合資質條件、有實力的建築隊伍,培育一批設計、施工、安裝、控制系統和運營管理的新型隊伍。
(三)加大宣傳力度。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各類媒體,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及時報導工作進展情況,宣傳經驗做法,使社會各界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達成強烈共識,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並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年9月2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