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原名稱:張掖工業園區)是經2004年全國開發區清理審核後,甘肅省政府於2006年3月批覆為省級開發區,並更名為甘肅張掖工業園區。園區位於張掖市甘州區,總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由東北郊科技產業區、高載能工業區和兔兒壩電力生化工業區組成,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總體發展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 地理位置:位於張掖市甘州區
  • 總規劃面積:51平方公里
  • 原名稱:張掖工業園區
園區介紹,發展狀況,園區管理,

園區介紹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所在地為“絲綢之路”重鎮,有“塞上鎖鑰”之稱,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通道,張掖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東經97°20′至102°12′,北緯37°28′至39°57′,東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關、酒泉,南與青海省接壤,北和內蒙古毗鄰。海拔1200-5565米,年平均氣溫4.1℃,年平均降水量351毫米,無霜期78-140天,區內河流眾多,日照充足,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是全國商品糧、蔬菜瓜果生產基地之一。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境內交通便利,蘭新鐵路和312、227國道橫貫全境,連霍GZ45線、省道213線與城區二環路相互交匯,中等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郵電通訊方便快捷,西、蘭、烏光纜貫通全境。已初步形成“兩縱六橫”路網框架,綠化覆蓋率達35%,新興城區的雛形已初步形成。

發展狀況

截至2005年底,園區內企業總數達43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7戶,各類企業完成產值14.2億元,其中完成工業產值5.9億元,完成增加值4.3億元,其中完成工業增加值2.2億元。實現行銷收入12.25億元,實現利潤7125萬元,完成稅金4343萬元,占甘州區的29.6%。區內企業從業人員達13180人。
園區已培育出中種、有色金屬公司等4戶銷售收入上億元和華瑞、天業節水等5戶銷售收入上5000萬元的骨幹企業;培育出華辰建材市場、金張掖汽車交易市場2戶交易額上億元的大型專業市場。“甘綠”脫水菜、“崑崙雪”澱粉、正大種子等產品已成為甘肅省知名品牌。
初步形成了輕工食品、有色冶煉、化工建材、種子加工等產業群體。特別是正大、甘綠、崑崙公司等21戶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成投產,大大增強了本地農產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園區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成為張掖市、區招商引資的視窗、產業發展的平台和工業強市的重要載體。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 - 園區管理

園區管理

甘肅張掖工業園區區位優勢明顯、投資環境優越、辦事機構健全、運行機制靈活、服務優質高效。在日常運作中張掖市、區政府授予園區管委會縣級綜合管理權和地級項目審批權,授予了園區開發建設的十項權利和十項職能,並依據管委會職能和許可權,設立了項目引進部、土地規劃建設部、財政分局、黨政辦公室、農村工作部等8個科級建制的職能機構,全面負責園區的開發建設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園區提出的發展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一園三區”開發建設經營全局,堅持國家對開發區“以發展工業、利用外資、出口創匯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促進開發區向多功能和綜合性產業區轉變”的發展方針和要求,以科技產業為龍頭,以資源和能源轉化為依託,以盤活土地資產為手段,搭建融資平台,適度舉債經營,市場化運作;以優惠政策為導向,擴大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經營;在挑戰中捕捉機遇,在創新中破解難題,整體推進“一園三區”提速發展。真正把園區辦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集中區、吸引外資(區外)的集聚區、體制改革的先導區和循環經濟的示範區,力爭建成全省一流開發區。在項目引進中本著“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原則,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意識,以營造優良的投資發展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優美的生態環境為目標,認真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省、市、區進一步擴大開放、鼓勵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搭建有利於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服務平台,努力樹立規範行政、熱情服務的全新形象,大力簡化工作程式,全面推行了“少環節、快節奏、高效率、低成本”的辦事原則和“一個視窗對外,一枚印章生效,一支筆簽字決策、一條龍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和落實了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項目跟蹤負責制和政務公開公示制等各項規章制度和服務承諾制度。全面推行了“陽光政務”和“誠信工程”,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水平,為投資客商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