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是鯨目海豚科瓶鼻海豚屬哺乳動物,又稱寬吻海豚。體紡綞形,頭小,額部呈棒球帽狀隆起;喙較長,但因額部大,外伸部分較短,喙與額間有明顯的凹痕;下頜略突出於上頜;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呈新月形;背鰭高,近背部中央,呈鐮刀形,前緣後屈,後緣微凹入;鰭肢位置靠前;尾葉後緣凹進,中央凹刻深,無點斑。背部周圍的體側、背鰭、鰭肢及尾葉上下均為灰黑色;體側淡灰色,腹面灰白色。因長鼻子往往會聯想到長頸瓶而得名。

瓶鼻海豚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地中海和黑海。在中國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海域。棲息於熱帶和溫帶海域的沿岸和近岸區。喜群居。以群棲性魚類為食。殖期多在春季,妊娠期11—12個月,每胎產1仔。生殖間隔約1.5—2年。

瓶鼻海豚是最聰明的動物之一,腦容量甚至比人類還要大。經過人工訓練,可以進行公眾觀賞表演。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近危物種;現為中國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行為,食性,溝通,天敵,分布範圍,水域範圍,國家地區,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返祖現象,

形態特徵

成年瓶鼻海豚的雌性身長為1.9~2.1米,體重為170~200千克,雄性體長為2.5~2.9米,體重為300~350千克。身體為流線型,中部粗圓,體背灰色或暗灰色,沿體側向下漸淡,腹面灰色或灰白色;背鰭、鰭肢、尾鰭色同體背;噴氣孔至前額有深色帶紋。喙為體長的1/21,額部大而隆起,喙基部與額界限分明;下領長於上頜;背鰭位於體中部,鰭肢為5指,位於體前約1/5處,約為體長的1/6,尾鰭寬為體長的1/5~1/4,後緣中央有缺刻上下頜每側有齒20~23枚。
頭骨顱長大於顱寬的2倍。吻基部寬,向前漸窄。吻長為吻寬的2.3倍,大於顱長之半。前頜骨的中部稍擴展,後部右側寬於左側。鼻孔稍偏左,鼻骨也偏左。上頜骨後部寬大,後緣前凹。顴骨細。齶骨平坦無縱溝,其前端不超過上齒符遙罪挨列後端的聯線。翼骨較寬,固著於頭骨。犁骨後端寬大於翼骨之寬。額骨被上頜骨蓋住大部,其下部未向後伸展。頂骨下部較寬。下頜骨髁狀突較小,聯合短於下領骨長的1/5。前2個頸椎癒合。肋骨一般為13對,其中有5-6對為雙關節頭肋。胸骨扁平,共3節。前6對肋骨與胸骨相關聯。
齒較大,呈圓錐形,長4-5厘米,直徑約10毫米。齒列前端的齒較小,齒尖均向內傾斜。
胎兒時期,上頜吻突部兩側有白色剛毛,出生後即消失。1959年10月28日在黃海北部得一胎兒標本,上頜左側生有剛毛6根,右側霸剃7根。

近種區別



瓶鼻海豚真海豚
體量
雌性身長為1.9~2.1米,雄性體長為2.5~2.9米
體長為2米左右
平均體長約2.3米
特徵
體紡綞形,頭小,額部呈棒球帽狀隆起;喙較長,但因額部大,外伸部分較短,喙與額間有明顯的凹痕;下頜略突出於上頜;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呈新月形
身體細而流線型。體色十分複雜而獨特,通常十字交叉型,黃褐色在前灰色在後,背面黑色向下延伸,在背鰭下面形成V形區域
雄性略大於雌性,中國海域雄成體的體長可達2.76米,雌成體可達2.54米。新月形的呼吸孔位於頭背後部中央。鰭肢梢端尖,後緣近基部處後凸
圖片
瓶鼻海豚
寬吻海豚
瓶鼻海豚
真海豚
瓶鼻海豚
南寬吻海豚

生活習性

行為

瓶鼻海豚常在靠近陸地的淺海地帶活動,較少游向遠海,一般隨著水溫和食物分布的變化可備地糠作向岸或離岸的洄游。喜歡群居,常見有數百隻的大群出沒,有時許多個體並駕齊游,同時沉浮,雖受驚擾而不散。每分鐘呼吸2~3次。它的跳水本領很強,有時全身躍出水面一兩米高,特別是在暴風雨到來之前這種活動更為拒艱匪頻繁。群體成員之間的眷戀性也很強,如果一個個體受傷,其他成員並不逃逸,而是圍攏著受傷的同伴不忍捨棄。它游泳的能力也很強,疾速游進時可以達到每小時100千米,但消耗的能量並不多,因為它的能量有效利用率比船隻高出6~7倍。它不僅身體呈流線型,而且有特殊的皮膚構造,皮膚外表十永殃懂分光滑。裡面是海綿狀結構,有很多乳突,乳突之間充滿液體,猶如無數充滿流體的細管,當皮膚表面受到海水騙射燥紊流的壓力變化時,細管內的流體就隨著這種壓力的改變流出或流入,使紊流的部分能量被吸收,所以在高速遊動時不會造成嚴重的紊流,還能將紊流變成層流,大大地減少了水的摩擦阻力,使遊動時既省勁又快速。
瓶鼻海豚十分惹人喜愛,人們也常用它來象徵永恆的友誼。在一些海濱浴場,它還能與遊人一起玩耍,在人腿之間穿梭遊動,讓人們輪流用手撫摸它的身體……不僅如此,它有時還會拯救溺水的人。早在古代希臘人、羅馬人、玻利尼西亞人和摩阿里斯人的一些繪聲繪色的傳說故事中,它被賦予了高度的理智和思維能力,扮歸刪檔請演了“人道主義者”的角色。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有一位名叫阿里昂的音樂家,當攜帶著大量的錢財乘船返回希臘時,一些貪財的水手便要在船上殺死他。阿里昂祈求水手們允許他演奏完生平最後一曲,然後跳進波濤洶湧的大海。誰知這首優美動聽的音樂引起了一群瓶鼻海豚的注意,它們游過來馱起了阿里昂,並一直把他送到了海岸上。
事實上,瓶鼻海豚救人的行為純粹是出於本能,因為它喜歡推動海面上的漂浮物體,因此被救護的對象並不只限子人類。例如它常常愛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面,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對已經死去的同伴和幼仔,也幹得同樣認真。瓶鼻海豚的這種“救護行為”不僅表現在對同類中,而且對其他動物也是如此,甚至對各種無生命的物體,如大海中漂浮的烏龜屍體、碎木頭等,也表現出同樣的怪癖。因而一旦遇上了溺水者,就可能本能地將其當作一個漂浮的物體推到岸邊去,從而使人得救。
作為這種本能的基礎,是一種非條件性的泅出反射。即每當瓶鼻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面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並完成呼吸動作,這個非條件性刺激,在野生狀態下表現得尤為明顯。這種泅出反射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當在水下窒息的同伴受到死亡的威脅時,能夠前去營救,將其托出水面,而受難的同伴只要頭部露出水面,就會自動地激發起呼吸動作,從而獲得了生存的希望。這種本能是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建立的,對於保護同類,延續種族是十分必要的。
瓶鼻海豚平時性情溫和,尤其是被人馴服的海豚。有時候也表現出攻擊性。雄性瓶鼻海豚會因為爭奪地位和配偶而打鬥有時也攻擊鯊魚或其他小型海豚。在交配季節,雄性瓶鼻海豚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通過彼此撞擊頭部來展現力量。
瓶鼻海豚智力非常發達,比猴子要聰明許多。猴子要練習幾百次才學會的技巧,瓶鼻海豚只要訓練一二十次就能熟練運用。在海中覓食時,它們還懂得把海綿放在吻突上,以免被沙石刮傷。在海洋館中,它們可以做出許多高難度的表演動作。

食性

瓶鼻海豚的食物主要包括帶魚鮁魚鯔魚沙丁魚等群棲性的魚類,偶爾也吃烏賊蟹類,以及其他一些小動物。瓶鼻海豚釘子狀的牙齒可以咬住獵物但是不能咀嚼食物。當瓶鼻海豚發現一群獵物時,會集體行動把獵物包圍,也會搜尋那些在下層水域單獨行動的魚類。瓶鼻海豚也會用尾鰭擊打獵物甚至把捉到的魚拋出水面,然後自己也跳出水面,在空中再把魚咬住。

溝通

瓶鼻海豚沒有聲帶,一般通過身體的運動和噴氣孔下方的6個氣囊發出的聲音來交流。每隻瓶鼻海豚都有獨特的聲音特徵。海豚的聲音如同人類的指紋,是個體識別的重要標誌,每一個海豚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不同家庭的小海豚會在一起玩耍,這時候識別母親的哨聲就顯得非常重要。早在臨產前幾天,母海豚就會開始“胎教”。母海豚臨產期的時候,總是獨自發出叫聲,起初科學家誤以為它是在和同伴交流,後來發現附近沒有其他海豚。這是讓胎兒熟悉自己的聲音,傳遞著類似“我是你媽媽”的意思。可是海豚媽媽對胎兒進行胎教的時候也會時常遇到干擾,別的海豚的叫聲會讓胎兒產生混淆。因此,海豚媽媽要反覆強化,才讓胎兒明確自己的聲音。小海豚在出生後還需加以練習,大概一周以後才能區分。

天敵

虎鯊、黑鯊、公牛鯊還有同為海豚屬的虎鯨等會捕食瓶鼻海豚,章魚偶爾也會攻擊瓶鼻海豚。小海豚的幼年成長期充滿著危險,最具威脅的天敵就是虎鯊。幼年的小海豚必須跟著媽媽寸步不離,一旦離開媽媽的照顧,它們幾乎沒有生存的可能。此外,其他的群體成員會一起給小海豚保駕護航。
大洋洲西部的鯊魚灣是3000多隻瓶鼻海豚的家。每年夏天,數以千計的虎鯊來到這裡覓食,瓶鼻海豚的幼崽性命堪憂。母海豚通過一系列的策略來降低風險:一是很多雌海豚選擇在鯊魚到來的高峰期之前繁殖,這能給小海豚幾天的時間來練習游泳和平衡呼吸,學會貼緊母海豚來躲避危險;二是小海豚剛出生的幾天,母海豚緊緊看著它,只在淺海灘處活動,而害怕擱淺的鯊魚不敢到這裡來;三是依靠家族的力量來禦敵。
即便有鯊魚夠膽敢追小海豚,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會衝過來擋住。這些家庭成員圍成一圈,把鯊魚包在中間,然後用嘴去撞擊鯊魚,直到把它趕走。而這時,母海豚就帶著小海豚安全撤離了。其他海豚或許會遭受鯊魚的攻擊,在身上留下咬痕(事實上,大概80%的海豚身上都有鯊魚咬過的傷痕),但是這樣的代價,救下的是群體中的一條小生命。

分布範圍

水域範圍

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紅海等溫帶和熱帶海洋中。在中國分布於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等海域。

國家地區

  • 世界
現存(常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薩巴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博內爾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維德角、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中國、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島、賽普勒斯、象牙海岸、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法羅群島、斐濟、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根西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曼島、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澤西島、肯亞、吉里巴斯、韓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摩納哥、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荷蘭、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波多黎各、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留尼旺島、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新加坡、聖馬丁島(荷蘭部分)、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利南、敘利亞、坦尚尼亞、泰國、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現存(季節性不確定):聖誕島、厄利垂亞。
存在不確定:巴林、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約旦、朝鮮、科威特、澳門、模里西斯、蒙特塞拉特、諾福克島、卡達、獅子山、蘇丹、東帝汶、托克勞、吐瓦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家和地區。
現存(流浪):加拿大(紐芬蘭島)、挪威。
  • 中國
中國的廣西、廣東、台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遼寧各省近海都有分布。遼寧沿海以海洋島漁場至大連近海、遼東灣南部漁場發現較多。
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瓶鼻海豚的腹部有兩條裂口,前面的一個包著陰莖,後面的一個包著肛門。雌性瓶鼻海豚的陰道和肛門在一個裂縫裡。瓶鼻海豚每年2~5月交配和產仔。雄性瓶鼻海豚和雌性瓶鼻海豚在求偶期間會互相追逐,輕輕地觸碰、磨蹭或用嘴咬對方的身體。
雄性瓶鼻海豚在交配期,會聯契約伙搶奪雌瓶鼻海豚,有時候會強迫不情願的雌海豚進行交配。此外,瓶鼻海豚還有殺嬰行為,雄性會殺死那些不願與其交配的雌性的幼崽。這是一種繁衍策略,能使雌海豚在失去幼崽的數月內受孕。對於瓶鼻海豚來說,同性交配與異性交配的頻率幾乎相同。雄性瓶鼻海豚一般都是雙性戀,都會經歷同性戀時期。。
交配之前有很長時間的前戲,然後兩隻瓶鼻海豚腹部相對,雄性將陰莖伸出口,並插入雌性的陰道。一次交配過程持續10~30秒,並反覆進行多次,每兩次交配之間有數分鐘的間隔。交配時雄性瓶鼻海豚不時地發出叫聲。瓶鼻海豚可以同其他種類的海豚交配,在自然界和圈養狀態下都有這種情況發生。懷孕後的雌海豚回到自己的雌性群體,和雄海豚不再往來。
雌性瓶鼻海豚的懷孕期為11~12個月,生殖間隔為2年左右。通常在淺水區生產。每次產仔大約需要1刻鐘到2小時,這時群體中的其他雌性瓶鼻海豚都會圍在一旁觀看,準備隨時給予幫助,也同時防止鯊魚等進行攻擊。幼仔出生時體長為1米左右,體重9~11千克,不用任何幫助就能向水面游去,進行第一次呼吸。
幼仔的尾葉在剛出生時捲成筒狀,背鰭貼在身上,但只要一開始遊動,尾葉和背鰭就伸展開來,變得富有彈性。母瓶鼻海豚的身體下方有兩個裂縫,位於生殖器的兩側,裡面各有一個乳頭,可以分泌乳汁。幼仔的哺乳時間為12~18個月,並和母親一直生活到6歲。雄性瓶鼻海豚不參與哺育幼仔。雌性瓶鼻海豚在5~12歲時性成熟,雄性稍遲,在10~12歲。雌性的壽命在40年左右,雄性很少能活過30年。幼仔壽命30~35年。

下級分類

3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瓶鼻海豚拉希勒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gephyreus
Lahille, 1908
瓶鼻海豚黑海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ponticus
Barabash-Nikiforov, 1940
瓶鼻海豚指名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列入《生境指令》——附屬檔案二和附屬檔案四。
列入《伯爾尼公約》——附屬檔案二。
列入《巴塞隆納公約》SPA/BIO議定書——附屬檔案二。
列入《波恩公約》——附屬檔案二。
列入《大西洋鮪魚養護規劃協定》。

種群現狀

  • 全球
據估計,在該物種分布的幾個部分,瓶鼻海豚的豐度很高。將現有估計數相加,全世界最低豐度估計數為750000頭。
  • 西太平洋
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最近的調查(Hayes等人,2017年)估計,在墨西哥灣北部有97964隻瓶鼻海豚,在大陸架以外的海洋水域有51192隻,在沿海水域有39734隻,在海灣和河口有1232隻。在北美東海岸附近大約有110000隻瓶鼻海豚(包括近海水域的77532隻),沿海水域的31212隻,海灣和河口的1209隻。美國太平洋水域的種群評估報告顯示,在加利福尼亞沿海水域有453隻瓶鼻海豚,在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近海水域有1924隻((Carretta等人,2017)。這些種群評估包括夏威夷水域個體種群的豐度估計值:可愛島/尼豪島(147隻)、瓦胡島(594隻)、4島(153隻)、夏威夷島(102隻)和夏威夷中上層(5590隻)(Carretta等人,2017)。對熱帶太平洋東部的調查估計為243500隻(韋德和Gerrodette,1993年),但考慮到這一估計值已超過25年,應謹慎考慮這一估計。
  • 東太平洋
尚無日本水域中常見瓶鼻海豚的最新豐度估計(Kasuya 2017)。1993年之前的日本調查顯示,在東經180º以西的西北太平洋估計有168000隻,其中包括日本沿海水域的36791隻(Miyashita,1993)。在蘇祿海東部,Dolar等人(2006年)估計1994-1995年有2628隻瓶鼻海豚。
  • 西大西洋
2016年對歐洲大西洋水域進行了大規模調查(SCANS-III),從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到北部的62°N,並向西延伸到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專屬經濟區(EEZ)的200海里界限(Hammond等人,2017年)。最終的勘測區域不包括葡萄牙的近海水域以及愛爾蘭南部和西部(由愛爾蘭ObSERVE項目測量),包括挪威北部至Vestfjorden的沿海水域。總共估計有27700隻瓶鼻海豚(Hammond等人,2017)。作為愛爾蘭專屬經濟區ObSERVE航空測量的一部分,2016-2017年夏季(2016年5月至6月)和冬季(11月至2月)在波弗特海≤4州進行了8700千米的線狀剖面航空測量。瓶鼻海豚的生境利用和豐度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冬季(0.626隻/平方千米)的密度與夏季(0.257隻/平方千米)相比增加了約2.5倍。夏季豐度估計為87330隻(Rogan等人,2017)。在蘇格蘭水域,從馬里灣到法夫的豐度估計為195隻和赫布里底群島的45隻,得出的結論是200-300隻瓶鼻海豚棲息在蘇格蘭的近海沿海水域(Cheney等人,2013)。在英吉利海峽的諾曼諾-布列塔尼灣記錄了420隻海豚的群落(Louis等人,2015)。2010年,在愛爾蘭西部香農河口對瓶鼻海豚進行了照片識別調查,結果發現豐度估計為107隻(Berrow等人,2012)。

返祖現象

2006年11月,日本現當地漁民在上個月捕到的一隻瓶鼻海豚上竟然多出一套鰭,可能是尚未進化完全的後腿殘餘,這一發現也許會提供海洋哺乳動物曾經生活於陸地的進一步證據。東京鯨類動物研究所科學顧問大隅精二認為,多出來的鰭可能是海豚古代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的殘餘物。第二套鰭比海豚前鰭要小不少,約有人手大小,位於海豚下腹部尾巴附近。據太極捕鯨博物館稱,這條海豚身長8.92英尺,大約5歲。異常基因突變可能造成海洋哺乳動物的這種古代特徵“復活”。
瓶鼻海豚十分惹人喜愛,人們也常用它來象徵永恆的友誼。在一些海濱浴場,它還能與遊人一起玩耍,在人腿之間穿梭遊動,讓人們輪流用手撫摸它的身體……不僅如此,它有時還會拯救溺水的人。早在古代希臘人、羅馬人、玻利尼西亞人和摩阿里斯人的一些繪聲繪色的傳說故事中,它被賦予了高度的理智和思維能力,扮演了“人道主義者”的角色。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有一位名叫阿里昂的音樂家,當攜帶著大量的錢財乘船返回希臘時,一些貪財的水手便要在船上殺死他。阿里昂祈求水手們允許他演奏完生平最後一曲,然後跳進波濤洶湧的大海。誰知這首優美動聽的音樂引起了一群瓶鼻海豚的注意,它們游過來馱起了阿里昂,並一直把他送到了海岸上。
事實上,瓶鼻海豚救人的行為純粹是出於本能,因為它喜歡推動海面上的漂浮物體,因此被救護的對象並不只限子人類。例如它常常愛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面,或者抬起生病或負傷的同伴,對已經死去的同伴和幼仔,也幹得同樣認真。瓶鼻海豚的這種“救護行為”不僅表現在對同類中,而且對其他動物也是如此,甚至對各種無生命的物體,如大海中漂浮的烏龜屍體、碎木頭等,也表現出同樣的怪癖。因而一旦遇上了溺水者,就可能本能地將其當作一個漂浮的物體推到岸邊去,從而使人得救。
作為這種本能的基礎,是一種非條件性的泅出反射。即每當瓶鼻海豚的頭部露出水面時,就會自動地打開噴水孔,並完成呼吸動作,這個非條件性刺激,在野生狀態下表現得尤為明顯。這種泅出反射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當在水下窒息的同伴受到死亡的威脅時,能夠前去營救,將其托出水面,而受難的同伴只要頭部露出水面,就會自動地激發起呼吸動作,從而獲得了生存的希望。這種本能是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建立的,對於保護同類,延續種族是十分必要的。
瓶鼻海豚平時性情溫和,尤其是被人馴服的海豚。有時候也表現出攻擊性。雄性瓶鼻海豚會因為爭奪地位和配偶而打鬥有時也攻擊鯊魚或其他小型海豚。在交配季節,雄性瓶鼻海豚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通過彼此撞擊頭部來展現力量。
瓶鼻海豚智力非常發達,比猴子要聰明許多。猴子要練習幾百次才學會的技巧,瓶鼻海豚只要訓練一二十次就能熟練運用。在海中覓食時,它們還懂得把海綿放在吻突上,以免被沙石刮傷。在海洋館中,它們可以做出許多高難度的表演動作。

食性

瓶鼻海豚的食物主要包括帶魚鮁魚鯔魚沙丁魚等群棲性的魚類,偶爾也吃烏賊蟹類,以及其他一些小動物。瓶鼻海豚釘子狀的牙齒可以咬住獵物但是不能咀嚼食物。當瓶鼻海豚發現一群獵物時,會集體行動把獵物包圍,也會搜尋那些在下層水域單獨行動的魚類。瓶鼻海豚也會用尾鰭擊打獵物甚至把捉到的魚拋出水面,然後自己也跳出水面,在空中再把魚咬住。

溝通

瓶鼻海豚沒有聲帶,一般通過身體的運動和噴氣孔下方的6個氣囊發出的聲音來交流。每隻瓶鼻海豚都有獨特的聲音特徵。海豚的聲音如同人類的指紋,是個體識別的重要標誌,每一個海豚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不同家庭的小海豚會在一起玩耍,這時候識別母親的哨聲就顯得非常重要。早在臨產前幾天,母海豚就會開始“胎教”。母海豚臨產期的時候,總是獨自發出叫聲,起初科學家誤以為它是在和同伴交流,後來發現附近沒有其他海豚。這是讓胎兒熟悉自己的聲音,傳遞著類似“我是你媽媽”的意思。可是海豚媽媽對胎兒進行胎教的時候也會時常遇到干擾,別的海豚的叫聲會讓胎兒產生混淆。因此,海豚媽媽要反覆強化,才讓胎兒明確自己的聲音。小海豚在出生後還需加以練習,大概一周以後才能區分。

天敵

虎鯊、黑鯊、公牛鯊還有同為海豚屬的虎鯨等會捕食瓶鼻海豚,章魚偶爾也會攻擊瓶鼻海豚。小海豚的幼年成長期充滿著危險,最具威脅的天敵就是虎鯊。幼年的小海豚必須跟著媽媽寸步不離,一旦離開媽媽的照顧,它們幾乎沒有生存的可能。此外,其他的群體成員會一起給小海豚保駕護航。
大洋洲西部的鯊魚灣是3000多隻瓶鼻海豚的家。每年夏天,數以千計的虎鯊來到這裡覓食,瓶鼻海豚的幼崽性命堪憂。母海豚通過一系列的策略來降低風險:一是很多雌海豚選擇在鯊魚到來的高峰期之前繁殖,這能給小海豚幾天的時間來練習游泳和平衡呼吸,學會貼緊母海豚來躲避危險;二是小海豚剛出生的幾天,母海豚緊緊看著它,只在淺海灘處活動,而害怕擱淺的鯊魚不敢到這裡來;三是依靠家族的力量來禦敵。
即便有鯊魚夠膽敢追小海豚,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會衝過來擋住。這些家庭成員圍成一圈,把鯊魚包在中間,然後用嘴去撞擊鯊魚,直到把它趕走。而這時,母海豚就帶著小海豚安全撤離了。其他海豚或許會遭受鯊魚的攻擊,在身上留下咬痕(事實上,大概80%的海豚身上都有鯊魚咬過的傷痕),但是這樣的代價,救下的是群體中的一條小生命。

分布範圍

水域範圍

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紅海等溫帶和熱帶海洋中。在中國分布於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等海域。

國家地區

  • 世界
現存(常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薩巴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博內爾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維德角、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中國、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島、賽普勒斯、象牙海岸、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法羅群島、斐濟、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根西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曼島、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澤西島、肯亞、吉里巴斯、韓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摩納哥、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荷蘭、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波多黎各、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留尼旺島、聖赫倫那、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新加坡、聖馬丁島(荷蘭部分)、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利南、敘利亞、坦尚尼亞、泰國、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西撒哈拉、葉門。
現存(季節性不確定):聖誕島、厄利垂亞。
存在不確定:巴林、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約旦、朝鮮、科威特、澳門、模里西斯、蒙特塞拉特、諾福克島、卡達、獅子山、蘇丹、東帝汶、托克勞、吐瓦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家和地區。
現存(流浪):加拿大(紐芬蘭島)、挪威。
  • 中國
中國的廣西、廣東、台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遼寧各省近海都有分布。遼寧沿海以海洋島漁場至大連近海、遼東灣南部漁場發現較多。
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瓶鼻海豚的腹部有兩條裂口,前面的一個包著陰莖,後面的一個包著肛門。雌性瓶鼻海豚的陰道和肛門在一個裂縫裡。瓶鼻海豚每年2~5月交配和產仔。雄性瓶鼻海豚和雌性瓶鼻海豚在求偶期間會互相追逐,輕輕地觸碰、磨蹭或用嘴咬對方的身體。
雄性瓶鼻海豚在交配期,會聯契約伙搶奪雌瓶鼻海豚,有時候會強迫不情願的雌海豚進行交配。此外,瓶鼻海豚還有殺嬰行為,雄性會殺死那些不願與其交配的雌性的幼崽。這是一種繁衍策略,能使雌海豚在失去幼崽的數月內受孕。對於瓶鼻海豚來說,同性交配與異性交配的頻率幾乎相同。雄性瓶鼻海豚一般都是雙性戀,都會經歷同性戀時期。。
交配之前有很長時間的前戲,然後兩隻瓶鼻海豚腹部相對,雄性將陰莖伸出口,並插入雌性的陰道。一次交配過程持續10~30秒,並反覆進行多次,每兩次交配之間有數分鐘的間隔。交配時雄性瓶鼻海豚不時地發出叫聲。瓶鼻海豚可以同其他種類的海豚交配,在自然界和圈養狀態下都有這種情況發生。懷孕後的雌海豚回到自己的雌性群體,和雄海豚不再往來。
雌性瓶鼻海豚的懷孕期為11~12個月,生殖間隔為2年左右。通常在淺水區生產。每次產仔大約需要1刻鐘到2小時,這時群體中的其他雌性瓶鼻海豚都會圍在一旁觀看,準備隨時給予幫助,也同時防止鯊魚等進行攻擊。幼仔出生時體長為1米左右,體重9~11千克,不用任何幫助就能向水面游去,進行第一次呼吸。
幼仔的尾葉在剛出生時捲成筒狀,背鰭貼在身上,但只要一開始遊動,尾葉和背鰭就伸展開來,變得富有彈性。母瓶鼻海豚的身體下方有兩個裂縫,位於生殖器的兩側,裡面各有一個乳頭,可以分泌乳汁。幼仔的哺乳時間為12~18個月,並和母親一直生活到6歲。雄性瓶鼻海豚不參與哺育幼仔。雌性瓶鼻海豚在5~12歲時性成熟,雄性稍遲,在10~12歲。雌性的壽命在40年左右,雄性很少能活過30年。幼仔壽命30~35年。

下級分類

3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瓶鼻海豚拉希勒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gephyreus
Lahille, 1908
瓶鼻海豚黑海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ponticus
Barabash-Nikiforov, 1940
瓶鼻海豚指名亞種
Tursiops truncatu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列入《生境指令》——附屬檔案二和附屬檔案四。
列入《伯爾尼公約》——附屬檔案二。
列入《巴塞隆納公約》SPA/BIO議定書——附屬檔案二。
列入《波恩公約》——附屬檔案二。
列入《大西洋鮪魚養護規劃協定》。

種群現狀

據估計,在該物種分布的幾個部分,瓶鼻海豚的豐度很高。將現有估計數相加,全世界最低豐度估計數為750000頭。
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最近的調查(Hayes等人,2017年)估計,在墨西哥灣北部有97964隻瓶鼻海豚,在大陸架以外的海洋水域有51192隻,在沿海水域有39734隻,在海灣和河口有1232隻。在北美東海岸附近大約有110000隻瓶鼻海豚(包括近海水域的77532隻),沿海水域的31212隻,海灣和河口的1209隻。美國太平洋水域的種群評估報告顯示,在加利福尼亞沿海水域有453隻瓶鼻海豚,在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近海水域有1924隻((Carretta等人,2017)。這些種群評估包括夏威夷水域個體種群的豐度估計值:可愛島/尼豪島(147隻)、瓦胡島(594隻)、4島(153隻)、夏威夷島(102隻)和夏威夷中上層(5590隻)(Carretta等人,2017)。對熱帶太平洋東部的調查估計為243500隻(韋德和Gerrodette,1993年),但考慮到這一估計值已超過25年,應謹慎考慮這一估計。
尚無日本水域中常見瓶鼻海豚的最新豐度估計(Kasuya 2017)。1993年之前的日本調查顯示,在東經180º以西的西北太平洋估計有168000隻,其中包括日本沿海水域的36791隻(Miyashita,1993)。在蘇祿海東部,Dolar等人(2006年)估計1994-1995年有2628隻瓶鼻海豚。
2016年對歐洲大西洋水域進行了大規模調查(SCANS-III),從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到北部的62°N,並向西延伸到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專屬經濟區(EEZ)的200海里界限(Hammond等人,2017年)。最終的勘測區域不包括葡萄牙的近海水域以及愛爾蘭南部和西部(由愛爾蘭ObSERVE項目測量),包括挪威北部至Vestfjorden的沿海水域。總共估計有27700隻瓶鼻海豚(Hammond等人,2017)。作為愛爾蘭專屬經濟區ObSERVE航空測量的一部分,2016-2017年夏季(2016年5月至6月)和冬季(11月至2月)在波弗特海≤4州進行了8700千米的線狀剖面航空測量。瓶鼻海豚的生境利用和豐度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差異,冬季(0.626隻/平方千米)的密度與夏季(0.257隻/平方千米)相比增加了約2.5倍。夏季豐度估計為87330隻(Rogan等人,2017)。在蘇格蘭水域,從馬里灣到法夫的豐度估計為195隻和赫布里底群島的45隻,得出的結論是200-300隻瓶鼻海豚棲息在蘇格蘭的近海沿海水域(Cheney等人,2013)。在英吉利海峽的諾曼諾-布列塔尼灣記錄了420隻海豚的群落(Louis等人,2015)。2010年,在愛爾蘭西部香農河口對瓶鼻海豚進行了照片識別調查,結果發現豐度估計為107隻(Berrow等人,2012)。

返祖現象

2006年11月,日本現當地漁民在上個月捕到的一隻瓶鼻海豚上竟然多出一套鰭,可能是尚未進化完全的後腿殘餘,這一發現也許會提供海洋哺乳動物曾經生活於陸地的進一步證據。東京鯨類動物研究所科學顧問大隅精二認為,多出來的鰭可能是海豚古代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的殘餘物。第二套鰭比海豚前鰭要小不少,約有人手大小,位於海豚下腹部尾巴附近。據太極捕鯨博物館稱,這條海豚身長8.92英尺,大約5歲。異常基因突變可能造成海洋哺乳動物的這種古代特徵“復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