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貓(葛亮著小說集)

瓦貓(葛亮著小說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瓦貓》是葛亮創作的小說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2月。

該書事關手藝,三段人生故事,一唱三嘆的人物命運,其中涉及古籍修復師、理髮師以及陶藝師三個傳統匠種,空間跨越三城三地,由南京、香港到昆明,從江南、嶺南再至西南,時間跨度則從當代溯至西南聯大時期。該書彰顯出“三城三地”時空跨越中傳承不息的匠人精神。不論是古籍修復,還是理髮(飛發),抑或製作瓦貓的陶藝,均可稱之為對傳統的無言堅守。固守的看起來是“舊”的一面,但其精神卻在時代的日新月異中被更多目光所注視,引人看向那一脈涓流的源源不絕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瓦貓
  • 作品別名:飛發
  • 作者:葛亮
  • 文學體裁:小說集
  • 字數:193千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了《書匠》《飛發》《瓦貓》三部作品,均為中篇小說。《書匠》寫新舊兩派“古籍修復師”跌宕的人生,故事橫跨南京、香港兩地,從“大逃港”時期寫到當代,是為“江南篇”;《飛發》被歸入“嶺南篇”,聚焦上海“理髮”與香港“飛發”的江湖爭奪及興衰起落,映照全球化時代香港的市井民心;《瓦貓》則將目光遠拓至西南邊地,在雪山冰川與西南聯大、昆明與德欽的歷史地理聯動中鉤沉瓦貓的來龍去脈,以此成就“西南篇”。

作品目錄

自序 物是
江南篇 書匠
嶺南篇 飛發
西南篇 瓦貓
附錄 一封信
後記 藏品

創作背景

該書的寫作緣起於葛亮參與祖父葛康俞教授的著作《據幾曾看》手稿的救護工作。因為祖父受損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觸了“古籍修復師”這個行當,並親自體會了一本書可以被完整修復的全過程。其中每一處細節都不可預見;每一處工作都具體而微。艱辛所在,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卻不一定能完成,而只有經驗老到的師傅才能攻克。這一經歷感染了葛亮,啟發他寫下“匠傳系列”首篇《書匠》。此後數年,葛亮深入尋訪各地工匠,接連完成《飛發》和《瓦貓》等作品。

人物介紹

老董
在少年毛果眼中,書匠老董是中國傳統民間古籍修復師的最後遺族,講究老祖宗立下的規矩,古風盎然。20世紀50年代,原北京琉璃廠肄業,雅堂裝裱修復學徒老董與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毛果祖父)因緣際會,毛館長起了憐才惜才之心,於是把老董帶回南京,留在金陵大學古藏部。毛館長冀望老董能夠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體悟的古籍修復技藝的傳人,著意栽培,並教其書法。然而,老董被捲入政治鬥爭,不得已寫了毛館長的黑材料,導致毛館長蒙冤,抑鬱而終。辜負相遇之恩後,老董在餘生以近乎贖罪的方式重新安頓生活——以修鞋為業,拒絕新的工作安排,並志願到金大圖書館培訓年輕人,教毛館長孫子毛果學書法。以隔代傳承的方式報恩,救贖,老董謹守的是善惡分明、恩怨相償的民間道德倫理。“修舊如舊”是老董古籍修復奉行的原則,也是情感創傷修復的期許。
榮瑞紅
榮瑞紅是20世紀40年代雲南的瓦貓製作傳承人,她在少女時代與在西南聯大就讀的寧懷遠相戀,在寧懷遠帶著一身的傷殘從遠征軍隊回來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寧懷遠結婚生子,幾年溫馨的家庭生活後,因為黑白顛倒的時局令寧懷遠失望透頂,他最終無聲無息地拋妻棄子離家出走。榮瑞紅在經過尋找、等待無果後,帶著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挑戰,在製作瓦貓的過程中經歷歲月的風霜,並在其中成長曆練為一位內心堅強、獨當一面的女性。她是不問世事的女兒、賢能的妻子、寬厚的母親、樂觀的祖母,在她身上體現了一個女子在面對命運諸種苦難時所表現出的無限韌性和高尚尊嚴。
翟玉成
翟家少爺翟玉成早年混跡香港娛樂業,明確自己不適合這一行之後,毅然在北角開了一家“孔雀”理髮公司。經營“孔雀”是翟玉成一生的高光時刻,他也因此見證了香港躋身“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與衰敗史。後來他因江湖紛爭,被人弄斷手指,與新婚妻子鄭好彩退居明園西街開了“樂群理髮”。翟玉成的理髮室,屬典型的廣東“飛發”,無論手法還是服務,都散發著粵港的“街坊精神”。得知兒子翟康然拜入上海理髮師傅門下,翟玉成以斷指明志,“兩父子,今後橋歸橋,路歸路”。
翟康然
翟康然自幼有“反骨”,崇尚的是西式風尚、時代潮流,他和父親反目的原因就在於對理髮這門手藝有著截然對立的體認。翟康然的師承為“海派”理髮,以追求時髦品味為能事,天然與講究務實的“廣式”飛發分庭抗禮。這自然不光是審美觀念的差異,也包括生存乃至生活的態度的不同。而在小說的最後,其父子的和解,不僅是代際,也便象徵著行業的兩支主脈,在時代的淘洗下殊途同歸。

作品鑑賞

該書彰顯出“三城三地”時空跨越中傳承不息的匠人精神。“不遇良工,寧存故物。”這是明代周嘉胄裝潢志》中的一言。將之投映到當代的匠人精神中,亦可見其精髓。匠人的可貴之處,正在於能摒除周遭的喧譁與吵鬧,保留自己眼、耳、心、手的清醒與靜默,依然故我地堅守住眼前“大巧若拙”的手藝淨土。不論是古籍修復,還是理髮(飛發),抑或製作瓦貓的陶藝,均可稱之為對傳統的無言堅守。固守的看起來是“舊”的一面,但其精神卻在時代的日新月異中被更多目光所注視,引人看向那一脈涓流的源源不絕中。這其中就有葛亮的目光。
《瓦貓》篇中,作家以房子坡頂上的瓦貓為引,憑藉一個筆記本走進了昆明姑娘榮瑞紅的情感世界,緩緩走過了一位瓦貓陶藝師的一生。瓦貓之靈性,或許全賴於陶藝師的虔誠與專注,從榮老爹到榮瑞紅,再到榮寧生,血脈傳承的同時,更凝結了一家幾代的情感寄託,賡續的是一城一地的民俗民情與文化傳統。跟隨作家筆觸見證匠人記憶的讀者,也在見證這門古老手藝的生生不已。瓦貓靜立於昆明鄉村人家的屋頂上,匠人雖已去,但匠人的精神卻在日復一日的打磨中被世代傳承下來。
“走訪匠人,於不同的行業,去了解他們手藝和背後的故事。他們多半樸訥,不善言辭。或許也便是這一點‘拙’,建造了和塵世喧囂間的一線壁壘。”而這壁壘,正是葛亮試圖在寫作中打破的。他對匠人精神的書寫,不是停留在器物或是技藝身上,而是緩緩挪開,聚焦於製造器物或是修補器物的人身上,手藝與人之間的百轉千回,令人動容。《書匠》講述的是“我”在祖父學生歐陽教授的引領下尋求古籍修復師簡的幫助,參與到簡與學生樂靜宜波折糾纏的故事中。因為簡的一句話,讓“我”回想起國小時結識的一位古籍修復師老董。在歷史與時代的耦合中,老董始終帶著愧疚過活,在修鞋與修書中找尋自身的“救贖”。
“餵呀呀!敢問閣下做盛行?君王頭上耍單刀,四方豪傑盡低頭。”《飛發》中的翟康然因與父親翟師傅的嫌隙,從廣東飛發師的兒子變為上海理髮師的徒弟。彼此爭鬥多年的翟師傅和莊師傅,在時事變遷中最後和解,二人的手藝之爭、生意之爭、意氣之爭最終在對往日輝煌的回望中被放下。古籍修復師簡和老董,廣東飛發師翟師傅和上海理髮師莊師傅,學子寧懷遠、製造瓦貓的榮老爹和榮瑞紅,無一不是有著豐滿故事的“手藝人”——從手藝器物移轉至匠人情感,關注他們過往的經歷與故事,領略時代變遷中匠人關於美的手工傳承,或許是作家葛亮新作《瓦貓》閃光的魅力之所在。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書入選2021年3月文藝聯合書單、《中華讀書報》“2021年度不容錯過的20種文學好書”。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瓦貓》
2021年2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6904-7
《飛發》(港版)
2022年10月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978-962-04-4936-9

作者簡介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文學博士,在高校擔任教席。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問米》,文化隨筆《小山河》等。作品譯為英、法、意、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台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等獎項。長篇小說代表作兩度入選“《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亦獲“中國好書”獎、“華文好書”評審會特別大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