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環頸山鷓鴣雄鳥額、頭頂和後頸深栗色,
眼先、頰和眉紋黑色;具有寬而長的黑色眉紋,往後一直延伸至後頸。耳羽棕栗色向後延伸至頸側。上體從背至尾橄欖褐色,背具黑色半月形斑腰和尾上覆羽具黑色箭形或三角形斑;肩和內側
覆羽具寬闊的栗色羽緣和黑色次端斑點;
初級飛羽暗褐色,
外翈後端具窄的淡栗色羽緣;
次級飛羽黑褐色,外翈邊緣栗色,綴有黑褐色斑;三級飛羽棕褐色,羽基和羽端栗色,具黑色次端斑。頦、喉黑色,綴有白紋,尤以喉部白紋較顯,顎紋較短而寬,白色;胸淡灰色或橄欖灰色;前額與上胸之間有一白色橫帶將頸與胸分開;腹中央白色,兩側灰色,兩脅亦為灰色,具寬的栗色羽緣和白色中央紋,且地末端擴大成滴狀;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和橄欖色橫斑。
雄鳥和雄鳥相似,但上體較棕,黑色橫斑較寬;頭頂為棕褐色或橄欖色,具黑色羽乾紋;
耳羽暗褐色或橄欖褐色;眉紋、頰、頸側、頦、喉栗棕色而綴有黑色斑點;喉與胸之間有栗色寬頻;胸橄欖棕色,具黑色橫斑。
虹膜雄鳥褐色至紅褐色,雌鳥褐色。嘴黑色,眼周皮膚紅色,腿、腳橄欖褐色或鉛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325-430g,♀261-386g;體長♂260-285mm,♀269-285mm;嘴峰♂18-20mm,♀17-18mm;翅♂143-155mm,♀134-140mm;尾♂59-78mm,♀58-70mm;
跗蹠♂41-46mm,♀39-43mm。(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環頸山鷓鴣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上常綠闊葉林中,尤以林下植被豐富,林間空曠或成塊狀和片塊分布的櫟樹林、竹林以及山溪和山谷地帶的稠密常綠林中較為常見,有時最高可到海拔4200米左右的常綠森林和灌叢中。
生活習性
環頸山鷓鴣是留鳥。常成對或成3-5隻的小群或家族群活動,性情機警,善於藏匿。在地面上奔跑迅速,受驚後常以奔跑逃避敵害,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時才起飛,但飛不多遠又落下,很快又鑽入草叢、灌叢或竹叢中逃走。
叫聲是哀傷的哨音,重複數次,接以3-6個雙哨音do-eat, do-eat,叫聲越升越高如鷹鵑。有時為響亮而清脆的,近似振弦聲音的“吱—吱”雙聲。在二重唱時,若雌鳥發出kwik, kwik, kwik, kwik, kwik叫聲,雄鳥則回以一連串的do-eat叫聲,高潮後驟然停止。
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葉、根、芽、漿果和種子等為食,也吃昆蟲和各種小型無脊推動物,通常在林下落葉層較厚的地方刨食,並且一邊刨食時發出的類似家雞的“咯、咯、咯......”的拉長的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越南、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和越南。
中國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
中國西部西藏的東南部,雲南的
騰衝、永德、龍陵、瀘水、貢山和景東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份,營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營巢於林下,巢主要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上刨一個小坑即成。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每窩產卵3-5枚。卵純白色,呈尖卵圓形,卵的大小平均為40.6×31.9mm,最大44.2×33.6mm和43.8×34.0mm,最小為35.6×28.7mm和35.8×27.4mm。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警戒和協助雌鳥孵化和照料雛鳥。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行走和跟隨親鳥活動。孵化期24天。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環頸山鷓鴣滇西亞種 | Arborophila torqueola batemani | Ogilvie-Grant, 1906 |
---|
2 | 環頸山鷓鴣越南西南亞種 | Arborophila torqueola griseata | Delacour & Jabouille, 1930 |
---|
3 | 環頸山鷓鴣亞種 | Arborophila torqueola interstincta | Ripley, 1951 |
---|
4 | 環頸山鷓鴣印度亞種 | Arborophila torqueola millardi | E. C. S. Baker, 1921 |
---|
5 | 環頸山鷓鴣指名亞種 | Arborophila torqueola torqueola | Valenciennes, 1825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