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要素,新界說,界說,本質解讀,構成,環境規範文化,環境物態文化,民俗環境文化,環境美學,環境堪輿學,歷史,未來,在中國,在內蒙古,在校園,在城市,在西北,在中國的傳播,可持續發展,意義,做法,目的,
定義
“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社會實踐行為過程中,主觀意識的狀況和水平之群體性的反映樣態。環境文化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對自然的認識、對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認知狀況和水平的群體性反映樣態,由“
環境認知文化”、“環境規範文化”、“環境
物態文化”和“民俗環境文化”構成,四種文化交融互攝、循環擴展,形成一個動態的複合體。
(一)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概念溯源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詞源 “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
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發展了泰勒的文化定義,於20世紀30年代著《文化論》一書,認為“文化是指那一群傳統的器物,貨品,技術,思想,習慣及價值而言的,這概念包容著及調節著一切社會科學。我們亦將見.社會組織除非視作文化的一部分,實是無法了解的。”他還進一步把文化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即所謂“已改造的環境和已變更的人類有機體”兩種主要成分。
用結構功能的觀點來研究文化是英國人類學的一個傳統。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例如,父與子、買者與賣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只有在他們交往時才能顯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史特勞斯從行為規範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
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為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群人之中,……並易於與其它人群之行為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
不連續性”。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為,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會組織要素》一書中指出,如果認為社會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A.L.克羅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發表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種文化定義,然後他們對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藉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與傳播,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他們製造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克羅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義為現代西方許多學者所接受。
要素
上述各種文化定義,互有長短,反映了近現代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文化認識的歷史過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
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
精神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
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準。這個標準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讚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②語言和符號。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澱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社會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③規範體系。規範是人們行為的準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範之間互相聯繫,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社會關係。規範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範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範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範開始的。
④社會關係和社會組織。社會關係是上述各文化要素產生的基礎。生產關係是各種社會關係的基礎。在生產關係的基礎上,又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這些社會關係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創造文化的基礎。社會關係的確定,要有組織保障。社會組織是實現社會關係的實體。一個社會要建立諸多社會組織來保證各種社會關係的實現和運行。家庭、工廠、公司、學校、教會、政府、軍隊等都是保證各種社會關係運行的實體。社會組織包括目標、規章、一定數量的成員和相應物質設備在內,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會關係和社會組織緊密相聯,成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⑤物質產品。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環境和由人創造出來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飾、建築物、水壩、公園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們上面凝聚著人的觀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徵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
人類進化過程中衍生出來或創造出來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經過人類有意無意加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庫才是文化;石頭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後天習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遺傳本能,而是後天習得的經驗和知識。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親”或男女戀愛才是文化;前者是遺傳的,後者是習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從語言、習慣、風俗、道德一直到科學知識、技術等都是後天學習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類共同創造的社會性產物,它必須為一個社會或群體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為文化。純屬個人私有的東西.如個人的怪癖等,不為社會成員所理解和接受,則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文化既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
文化環境之中,並且自然地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了傳統文化。同時,每一代人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在傳統文化中注入新的內容,拋棄那些過時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階級性。一般文化是從抽象意義上講的.現實社會只有具體的文化,如古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現代文化等。具體文化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如有石頭,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樹,才有飲茶文化;有客廳和閒暇時間、才會有歐洲貴族的沙龍文化。文化具有時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階級性。自從民族形成以後,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現的。一個民族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養成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現。在分裂為階級的社會中,由於各階級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因而他們的價值觀、信仰、習慣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現了各階級之間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由各種
元素組成的一個複雜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結構上互相連結,共同發揮社會整合和社會導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時也成為社會變遷和人類自身發展的阻力。
“文化”一詞從古代到近代呈現出其內涵與外延被不斷拓展、演化的特點。自西漢“文化”蘊含的“以文教化”起,其含義隨時間和地域的變遷而不斷得以豐富。關於文化的認知,我們可以分析和借鑑中外近現代學者的精闢的論述。梁啓超認為:“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文化是包含人類物質、精神兩面的各種業果而言”[1],從中可以看出文化作為共業(而非一人之業)是類存在創業的結果,即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結果,此處“包含人類物質、精神兩面的各種業果”並不是說文化由物質文化與
精神文化兩方面構成,而是說文化由人類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兩方面活動而產生、涉及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兩個領域;蔡元培指出:“文化是人生髮展的狀況” [2],這表明文化代表了人全面發展和完善的狀態和程度。這種狀況只有通過主觀意識指導下的行為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可知,文化直接反映了人的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實質則反映了人的完善狀況和發展程度;梁漱溟在談論文化時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3],“不過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樣法罷了”[4]。他點明了文化在人類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表明文化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樣態;近代學者黃文山認為:文化的內容是“由人類過去的遺業所構成的,所謂遺業者,在性質上是累積的,而累積是一種客觀的、歷史的現象” [5]。這揭示了文化具有積累傳承性的特點,是一個歷史的範疇;美國人類學家克萊德·克魯克洪教授強調,“文化指的是某個人類群體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整套的‘生存式樣’”[6],“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7] ,他除了認為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反映樣態外,還點明文化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錢穆在《中國文化精神》一書中說:“文化即是長時期的大群集體公共人生” [8],也點明了文化的群體性的特徵。
新界說
(二)文化定義的新界說及內容闡釋
從幾位學者對文化的解讀中可以窺感其中文化含義的現代韻味。借鑑與整合前人對文化的解讀和目前文化研究的現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文化的本質性含義: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社會實踐行為過程中主觀意識的狀況和水平之群體性的反映樣態。對於上述文化的定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第一,文化是主體人的文化,即是主體人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反映。第二,文化是主體人行為的文化,即任何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都是與行為緊密相關的主觀意識的反映(包括直接反映和間接反映)。第三,文化是主體人行為過程中的文化,即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處於主體人行為過程當中,具有橫向的同化和類化的互滲性、縱向時間上繼前啟後的傳承性的特點。第四,文化是主體人行為過程中的群體意識集合的文化。能反映人類主觀意識的樣態未必一定就是文化,人類的主觀意識蘊含了文化,但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特定群體的意識集合才稱之為“文化”。
因為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所以對
文化構成的研究也應該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考察。文化是人類主觀意識的狀況與水平的反映狀態,以此角度出發可將文化的外延劃分為“認知文化”、“規範文化”、“物態文化”:(1)所謂“認知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對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對於認知對象“是什麼”、“可能是什麼”的主觀意識的反映樣態。它可能是主觀意識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樣態(如表現為各門科學知識),也可能是超現實虛幻的、虛假的反映樣態(如表現為宗教、占卜術、
風水術、神話傳說、文學藝術等);可以是經過理論化加工、系統化整理的(如理論學說、意識形態等),也可以是在特定群體中自發約定俗成(如大眾心理、風俗習慣等)。(2)所謂“規範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主觀制定的約束、調節自身行為的意識反映樣態,它以“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的形式約束和教化特定的群體成員。規範文化存在於倫理道德、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中以及禮節禁忌中。種種規範文化是特定群體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反映,是其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調節各種關係、避免矛盾衝突而專門制定或約定俗成的。(3)所謂“物態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非人格化、器物的直觀表現樣態。物態文化存在於特定群體的生活工具和生產工具、生活物態環境和生產物態環境當中(如家居建築、古蹟名勝、字畫古玩等)。物態文化產品是特定群體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的實體表現形式中,蘊含了文化並可以被直觀感知的客觀表現物。認知文化、規範文化和物態文化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和改造的深入程度,而且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狀況及實踐能力水平的反映。
文化作為一個有機體,本身處於一種循環之中。在實踐中考察某個群體的
文化構成卻很難說清諸多認知文化、規範文化、物態文化的產生孰先孰後。一旦循環的三要素具備、循環迴路構成,三種文化便進入一個交融互攝、緊密相連、不斷循環、擴展交織的動態過程。(如下圖所示)。
界說
“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社會實踐行為過程中主觀意識的狀況和水平之群體性的反映樣態。“環境文化”是特定群體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對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認知狀況和水平的群體性反映樣態。它是人們主觀意識的狀況與水平,在認識自然、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上的集中反映。環境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形成於人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觀實踐活動,又指導和影響人後續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環境文化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不僅是“自然人化”的過程,同時也是“
人類進化”的過程。“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活動,它同時也改造‘改造者’自身。人創造文化,同樣文化也創造了人”。“人類主體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界客體而逐步實現自身價值觀念的過程。這一過程成果的體現既反映了自然面貌、形態、功能的不斷改觀,更反映了人類個體與群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完善” [9]。所以
人類環境文化的發展狀況是主體人類發展狀況和水平的確證,也是文化孕育文明、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必要前提。
本質解讀
“環境文化是一個表征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歷史範疇”,環境文化的產生和變遷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古代——朦朧狀態的環境文化: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知識極為貧乏,人類在總體上對
自然界採取敬畏、膜拜的態度,但也曾閃露出天人合一的真知灼見。2.近代——異化狀態的環境文化:第一次產業革命以後,生產力獲得空前的發展,人類陶醉於自身干預自然界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界的勝利,盲目而貪婪地掠奪和消耗自然資源,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 3.現代——反思狀態的環境文化: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人們開始反思傳統的經濟成長理念和方式,開始從文化上探索人與自然
協同進化的途徑。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環境文化的產生、發展經歷了一個歷史性的過程,也說明“環境文化”作為一個概念包含了“落後”與“先進”的雙重內涵:“落後的環境文化”即“朦朧狀態”和“異化狀態”下的、消極的、不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利於人類自身長遠利益的環境文化;“先進的環境文化”是“反思狀態”下的、積極的、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利於人類未來良性發展的環境文化,也就是我們當前大眾話語系統中被共識和倡導發展的環境文化——“致力於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關係,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型態,即是環境文化” [11]、“環境文化就是人類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環境保護行為表象和
生態文明建設狀態”[12]。
從本質上分析“反思狀態”下的環境文化(即現代環境文化),它的產生是20世紀後半葉,西方國家高增長、高消費、高消耗的工業文明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人們生活協會平的提高,但掠奪式的開發消耗了大量自然資源,超負荷排放大量廢棄物打破了生態系統的自我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惡化的同時,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危機也日益凸現。出於自身的生存和健康的本能需要,在受到片面追求經濟成長帶來的陣痛和懲罰之後,人們開始對人與自然關係、人類的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進行從新審視,並進行了文化上的反思。可以說它是伴隨著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和惡化而被逐步重視的,並由開始的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升華到環境倫理層面:賦予自然以權利和內在價值,給與自然以人道的尊重和倫理的關懷。
文化概念的溯源及新界說
構成
關於
環境文化學的構成,借鑑上述文化外延的劃分,可劃分為“
環境認知文化”、“環境規範文化”、“環境物態文化”、“環境民俗文化”,環境文化學包含:
環境認知文化
(1)所謂“
環境認知文化”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自然過程中,對自然環境及人與自然關係“事實如何”的主觀反映樣態,它是環境文化發展的前提,主要以知識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是經過系統歸納和邏輯整理的
環境科學(環境心理學,環境哲學,
環境生態學、環境景觀學、
環境生物學、環境物理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等)、理論化的環保知識,也可以是自發約定俗成的環境常識(與自然環境有關的俗語、民間諺語等)。其存在意義在於為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協調人與自然關係提供知識和實踐能力。
環境規範文化
(2)所謂“環境規範文化”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自然過程中,對自然環境及人與自然關係“應該如何”的主觀反映樣態,它是環境文化發展保障,主要以規範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是“柔性”的環境倫理道德,也可以是“
剛性”的環境制度和法規。其存在意義在於,為了克服自身的自私、貪慾等人性弱點和協調關係而主觀制定出的內在和外在的約束,譬如:環境倫理學就是環境規範文化的一部分。
環境物態文化
(3)所謂“環境物態文化”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自然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以非人格化、器物的形式直觀表現出來的樣態,它是環境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主要蘊含在宗教建築、名勝古蹟、自然風光、生活周邊的生態環境之中。其存在意義在於,為環境文化的產生、傳遞和傳承營造客觀氛圍、提供物質載體。
民俗環境文化
(4)所謂“民俗環境文化”是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民俗環境文化,比如少數民族對自然的敬仰風俗文化、漢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堪輿風水文化。
四者之中,“
環境認知文化”和“環境規範文化”側重於主觀
環境意識水平的提高,而“環境物態文化”則側重於是環境文化的
客觀環境的營造和狀況的改善。“民俗環境文化”,則是前三個環境文化的最重要載體。這四種環境
文化構成一個文化有機體,並處於一種循環之中,三種文化交融互攝、緊密相連、不斷循環、擴展交織,形成一個動態的複合體,所以只有三種文化的共同發展、和諧發展,環境文化才能沿著一個積極、良性的方向發展,理清了環境文化的概念、實質和內容,才能為現實中的環境文化建設提供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科學的理論指導。
環境美學
環境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審美要求,環境美感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進而探討這種作用對於人們身體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響。環境美學的研究涉及到聲學、色彩學、化學、生理學、心理學、
生態學、造林與園藝、建築學及城鄉規劃(包括材料力學、動力學、
風水學)等許多
學科。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提供了方便,但也給環境贊成了巨大的影響。各種污染引起了環境的惡化和生態系統的破壞。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保存一個優美的環境是多么的重要。我們既要讓周圍的環境能長遠地為人們及至一切生物提供清新的空氣,又要為人們提供一個優美舒適的環境,這就是環境美學面臨的主要任務。研究環境美學的目的就是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終能夠健康長壽。
環境美學家柏林特(Arnold Berleant ) 為了應付環境向美學的挑戰而提出了一種新的審美模式,也就是所謂的介入模式,以區別現代美學所倡導的分離模式. 所謂分離模式,是18世紀現代美學確立以來所倡導的審美模式,它的典型特徵是無利害關係的靜觀(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 ) .用康德的經典表述來說,這種審美模式不涉及對象的任何功利,概念,目的,只涉及對象的純粹形式,更具體的說,就是對象的純粹形式所引起的想像力和知解力之間的和諧合作.
環境美學家卡爾松 (Allen Carlson) 主張一種對自然的哈審美模式或簡潔為環境模式.卡爾松的主張與柏林特的主張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但卡爾松的論證顯然要具體和細緻的多. 卡爾松反對當代環境美學中流行的形式主義主張,即對自然的審美欣賞主要是欣賞自然物的形狀和顏色等外在形式,他認為對自然的審美欣賞主要是欣賞自然物的表現形式,比如,我們對鯨的欣賞不是欣賞它的優美曲線,而是欣賞它的宏偉.卡爾松進一步主張,為了正確地欣賞自然物的表現性質,我們需要有關於自然物的相關知識,需要將自然物放在它的正確範疇下來感知.比如,我們只有將鯨放在"哺乳動物"的範疇下來感知,才能感受到它那宏偉的表現性質,如果將它放在"魚"的範疇下來感知,我們就會感到笨拙和可怕.那么,是什麼東西決定鯨的正確範疇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呢? 卡爾松認為,是自然史和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和生態學.
環境堪輿學
所謂“環境堪輿學”是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民俗環境文化,比如少數民族對天地自然的敬仰風俗文化、漢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堪輿風水文化。
四者之中,“環境認知文化”和“環境規範文化”側重於主觀環境意識水平的提高,而“環境物態文化”則側重於是環境文化的客觀環境的營造和狀況的改善。“民俗環境文化”,則是前三個環境文化的最重要載體。這四種環境文化構成一個文化有機體,並處於一種循環之中,三種文化交融互攝、緊密相連、不斷循環、擴展交織,形成一個動態的複合體,所以只有三種文化的共同發展、和諧發展,環境文化才能沿著一個積極、良性的方向發展,理清了環境文化的概念、實質和內容,才能為現實中的環境文化建設提供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科學的理論指導。
「
感應地理學」與「
行為地理學」也是環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感應地理學」與「
行為地理學」是上世紀八○年代初建立並活躍在西方地理學界的一門科學。研究人們對不同地理的反應特性、形成過程及相互關係的科學稱為「
感應地理學」,它著重研究不同居民集團對環境的感應認識過程,也研究規劃決策人、旅行者,生活在特殊環境下的感應特點。研究不同集團、階層,對不同地理環境的行為、決策的科學稱為「
行為地理學」,它不僅研究各地居民的行為,還著重研究決策人的規划行為,例如企業經營的
區位選擇行為。(以上和以下文引用自國際東西方大學研究員
董斌所著《現代風水精鑒》)
現代社會人們過份注重金錢和物質利益,無止境的追求物慾的滿足和感官的享受,造成社會關係日益緊張和自我身心失衡。這些問題已開始影響和威脅著人類進一步的和諧發展,西方的有識之士已開始注意這一問題,並試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他們把目光投向東方,企圖在古老的東方典籍里尋覓完美的答案。在東方,古老文化曾經造就了古老的文明和古老的輝煌。某些有價值的、曾經產生過生存的智慧和影響華夏先民幾千年風俗觀念的人文現象,已引起世人的足夠重視。揚棄其可能導致的消極影響方面,並給予現代意義的闡釋和發揮,對於人們更好的處理自身和環境,自身的身心關係如何協調互動,都將有所裨益。
歷史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科學家 錢學森 曾在論述氣功的文章中講到,人體科學要研究「人天觀」(指人和環境、人和宇宙的學問),學習和認識
風水學並不很困難,萬事就怕問為什麼?很多的風水學者研究風水理論,注重的是現成的東西,現成的拿起來就可以消化,可以解決飢餓(實惠)的問題;但一門學說如果不從學理上認識它,就會導入歧途,歧路就會亡羊,大家就會說這是「偽學說」。更有一些學者,對於原文有勉強的曲解,這都是常識上的欠缺。哲學的辯證能帶來一門學問「質」的飛躍,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易理哲學家,國際易經學會主席、東西方大學校長、美國夏威夷大學 教授 成中英 教授在易學的生活實用方面有獨到的認識:
「學者們在沒有對之好好進行了解之前顯然不應持簡單拒斥的態度,而應予以理性的分析和說明,使其種種實際套用能與現代文化的健康潮流相配合,相適應,從而仍能在現代世界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因為若能從理性的方面對實用易學進行分析和說明,就可以發現,堪輿 風水 的方術中顯然也包涵了對生命 生態,對天人整體的環境生態的很有價值的學說。」
未來
堪輿〝風水〞如果能跟隨科技昌明的時代腳步一統步伐,結合精密的科學、再配合著固有的倫理、與著精神的信仰,三者相輔相成、唇齒相依、擷長補短、將大自然的環境生態,能融洽吸收、消化、合併、創造出更明亮、更美麗、更莊嚴、更肅穆、更雄偉、更壯觀、更自然的〝風水〞環境生態景觀,這才是無法使人忘懷、而能長遠流存的〝新風水〞的環境文化景觀,也才能在未來科技昌明的科學世界裡發光、發熱、發亮!
在中國
在內蒙古
內蒙古“環境文化周”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場舉行。旗政協主席馮占平,旗委副書記鐘烏拉,旗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尤俊寶,旗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武永平,旗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樹旺,旗政府副旗長額尼熱圖出席了啟動儀式。
旗委副書記鐘烏拉在儀式上宣布了“環境文化周”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上政府副旗長額尼熱圖作了講話,他指出,在
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走向低碳化時代是大勢所趨。從我旗來看,低碳經濟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農村牧區環境治理才剛剛起步,加之開工落地項目規模大、數量多,環境管理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污染反彈。因此,我旗低碳產業要早規劃、早實施,更要把低碳經濟作為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及時找準切入點。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污染減排、倡導綠色生活的信心和決心。為此,我旗要從迎大慶、促發展、保民生的工作實際出發,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本次主題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著力抓好煤層氣勘探開發、風電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清潔煤電基地建設,提高清潔能源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引導和鼓勵廣大農村牧區居民大力發展戶用沼氣,讓低碳經濟發展步入全市前列。同時,積極加快城鄉統籌環境保護建設步伐,以旗委、政府提出的“生態立旗”戰略為理論指導,在綠色發展的大潮流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進一步提升鄂前旗“中國綠色名旗”品牌影響力,以實際行動迎接建旗30周年大慶。
啟動儀式上,旗教育局表彰了鄂前旗中學118班等14個 “綠色班集體”和斯慶等55名“環保小衛士”。還舉行了與會人員和廣大青少年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承諾簽名活動。
在校園
環境是潛移默化的“春雨”,教育環境是產生潤物無聲效果的“濕地”。
從“金蘋果”雕塑到整體環境的“人文化”,建平旨在讓每堵牆都能“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瀰漫教育的芳香。
建平追求物化環境與精神環境的和諧,追求自然環境與教學環境的最佳化。在一種春風喜度的環境中,讓師生達到物質的賞心悅目和精神的志存高遠。
珍貴畫面環境文化的“天池”
與優美的環境相適應,建平所構建的跨時空立體宣傳網,成為環境文化的“天池”。
走進校園,兩幅大型電子顯示屏格外引人注目,每天滾動播放師生成果、榮譽以及學生推薦的格言警句;校內兩處宣傳櫥窗每月更新一次,及時反映國家重大時事要聞與校園熱點。
在城市
我們生存的環境,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別。生態環境是其中的一方面,它包含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環境反映了文化的積澱,文化也在慢慢的影響環境。固定的城市環境,包括建築、燈光、噴泉、草坪、雕塑等是靜態的,但是當人融入其中,融為一體的時候,人景兩旺,就有了流動性,人與環境的交流,可以帶走環境文化,對人的理念也產生影響,這就是動靜相生的關係。 在城市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這樣的現象,生活在潔淨優雅社區環境中的人們,其言談舉止、道德修養、精神狀態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文明水平,相反有些生活社區環境髒亂不堪,甚至基本生活條件都不能保障,人們情緒不振、焦躁不安,其文明水平和生活質量都較差,這說明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西北
陝西省婦聯、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在西安聯合啟動“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護衛行動”,陝西省婦聯主席劉麗鴿、省精神文明辦主任沈卡利、省教育廳副巡視員王海波出席活動並講話,愛知中學家長和兒童代表向全省廣大家長及少年兒童發出倡議:做“家庭護衛行動”的倡導者、參與者和監督者,最佳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促進形成健康良好的社會風尚。
“家庭護衛行動”由舉報監督行動、親職教育指導行動、社會實踐行動、輿論宣傳行動四大行動組成,以營造文明和健康的網路文化環境為主題,以服務家長、未成年人為核心,以家庭成員的自主參與為特點,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目標,號召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覺抵制網際網路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和低俗有害信息,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在中國的傳播
20世紀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加速推進了工業文明發展進程,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性的
環境污染和
生態危機。由於各種污染基本上都不受地域限制,再加之目前環境保護和治理相對滯後,使得人類生存的環境不斷惡化。
大氣污染、水域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以及農藥和其它工業化學用品的污染等,都已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和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萬人中75%是由於環境惡化所致。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與倫嘉公司深刻反思當今世界和我國面臨的現實環境危機,聯合發起了這次“環境友好與人體健康社區行”大型公益活動,旨在普及生態環保知識,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倡導
生態倫理,傳播環境文化,同時,呼籲更多的政府機構、企業以及民眾團結起來,為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是中國環境文化領域唯一的國家一級社團,它以“弘揚
生態文明,傳播環境文化”作為宗旨,開展環境文化理論和生態文明理論的研究,編輯出版環境保護雜誌,管理環保公益網站,承擔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環保系統在環境方面的評獎、展覽展示、精神文明建設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開展環境文化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國家環保總副局長潘岳,還擔任促進會會長之職,他撰寫的有關環境文化方面的著述頗豐,在傳播環境文化,倡導
生態文明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不斷在各種場合宣講和傳播:“環保事業起源於公眾,環境文化發展的最終動力,也必然來源於公眾。弘揚
生態文明,傳播環境文化,不斷擴大環境保護的民眾參與基礎,是我會堅持不渝的宗旨!”
可持續發展
意義
環境文化建設是一個新的課題,也是一個新的領域,它使環境保護直接面對民眾,意義十分重大,值得認真思索。傳統的發展模式所形成的文化價值觀,片面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認為文明就是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物質財富,把生活水平的提高歸結為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導致人們距離與自然相和諧的道路越來越遠。因此,我們一定要有環境憂患意識,努力構建新的環境文化,逐步消除環境的潛在危機。
做法
因此,要樹立長遠觀點,克服短視行為,要有給子孫後代的生存、繁榮留下一個良好的環境空間的意識,切不可以當代人的利益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後代人利益,拼優勢、拼資源,掠奪自然。要以有限的資源滿足無限的需求,關鍵是要在經濟發展中,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使再生性資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資源不致過度消耗且能得到替代資源的補充,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強化產業的環保素質,對能源消耗高、污染嚴重的企業,要限制發展,並逐步關閉。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環境,在保護環境中促進開發”方針,實現經濟社會與
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目的
循環經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是人類重新認識
自然界、尊重客觀規律、探索新經濟規律的產物,需要用新的系統觀、新的經濟觀、新的價值觀、新的生產觀和新的消費觀來正確認識和把握。環境文化所倡導的生產方式,就是要使傳統農業的循環法則和傳統工業的增長法則成功地結合起來,使資本收益率與自然資源收益率的提高統一起來。所以我們應以循環經濟理念為統領,逐步建立符合自然規律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具備駕馭環境的能力,從追求單純的經濟成長引導到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將環境文化的理念從單純的環境保護擴展到教育、科技、企業經營及廢物處理等諸多環節之中。必須注重發展循環經濟的有關技術和相關知識的宣傳,引導企業儘可能推進清潔生產,減少廢物排放,引導社會進行綠色消費,保持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環境教育、環境立法、環境稅收、環境標誌、環境審計、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等手段,使管理的鏈條從設計規劃開始,經過生產,到廢物重複利用這個終端,實現完全的物質
能量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