瑱

瑱是古時的一種耳飾,瑱的佩戴方式有三種說法,古代有注釋家認為是塞於耳中;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瑱是繫於筓簪,懸於耳側的方式佩戴;另有一些學者認為瑱是先在耳垂穿孔,穿孔佩戴的。大約可以分為男女兩式,男子的瑱則多稱為“充耳”“纊”。女子的瑱,較有特色的則是“簪珥”----將懸有瑱的絲繩繫於髮簪之首,插簪於髻,懸於耳際,故名。《詩經 鄘風 君子偕老》在刻畫衛宣姜時寫道:“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瑱
  • 拼音: tiàn
  • 注音:ㄊㄧㄢˋ
  • 出自:《說文
  • 五筆:g(王)f(十)h(具去八)w(八)
讀音及釋義,示例,古籍解釋,典故,

讀音及釋義

tián ㄊㄧㄢˋ
◎ 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的裝飾物,用玉、石、貝等製成。
◎ 美玉:“榮重饋兼金,巡華過盈~。”
◎ 古通“填”,填充:“金精玉英~其里。”
zhèn ㄓㄣˋ
◎ 鎮壓坐席的玉器:玉~。

示例

瑱,似玉充耳也。從玉,真聲。——《說文》。按,天子以玉,諸侯以石,字亦作磌。
玉之瑱也。——《詩·鄘風·君子偕老》。箋:“塞耳也。”
玉瑱——《周禮·弁師》
瑱用白纊。——《儀禮·士喪禮》
角瑱。——《禮記·檀弓
其又以規為瑱也。——《國語·楚語》
瑤席兮玉瑱——《九歌·東皇太一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其時列國離心,萬民嗟怨趙盾等屢屢進諫,勸靈公禮賢遠佞,勤政親民,靈公如瑱充耳,全然不聽,反有疑忌之意。”(瑱:塞)
補充說法:古玉器名。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其形如牌,二寸許,廣七八分,以紞懸當耳。天子以玉瑱,諸侯以石紞,用采織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甸切,音䀖。《說文》以玉充耳也。《詩·鄘風》玉之填也。《傳》填,塞耳也。《衛風》充耳銹瑩。《傳》充耳謂之填。天子玉填,諸侯以石。《禮·檀弓》練角填。《注》小祥後以角為之。
又《廣韻》玉名。《江淹·雜體詩》巡華過盈填。《注》盈填,盈尺之玉也。
又《郭璞·江賦》金精玉英,填其里。《注》填,他見反。填,謂文采相雜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刃切《正韻》之刃切,𠀤音鎭。充耳玉也。《釋名》填,鎭也。懸珠當耳旁,不使妄聽,自鎭重也。
又玉名。《周禮·秋官·小行人》王用填圭。《釋文》填,宜作鎭音。《楚辭·九歌》瑤席兮玉填。《注》填,音鎮。
又人名。《正韻》唐將來填。
又《集韻》他典切,音腆。玉也。
又堂練切,音電。玉名。
又《正韻》之人切,音眞。同鎭。
又玉充耳。
又音田。《後漢·班固傳》雕玉填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注》廣雅曰:填,音田。礩也。
又《𨻰琳·神女賦》紆𤣥靈之鬢髢兮,珥明月之雙填。結金鑠之阿娜兮,飛羽𥙞之翩翩。《韻補》葉亭年切,音田。 《說文》或作𦗁。《集韻》亦作琠𤩴。

典故

瑱一般都懸在冠/髮髻兩側,懸垂在耳際.因此被賦予了一種"虛心聽取意見"的禮義.女子褪去簪珥的行為是謝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國政,他的姜後自褪簪珥長跪於永巷,以勸政其夫君。此舉後,周宣王果然勵精圖治,開創了周室的中興局面;漢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亂國,於是賜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脫簪珥叩頭",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縊身亡。
《長沙發掘報告》記錄西漢後期的玉瑱:白色、無光澤,蕈形,一端較大,一端較小,中腰內凹;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細如喇叭形,中間穿一孔的。色有深藍、淺藍、綠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錐狀,下端成珠狀,身上無孔,無色透明像玻璃。 l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