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塞住耳朵。2. 指聲音充滿耳朵。3. 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聽。也叫“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充耳
- 拼音:chōng ěr
- 注音:ㄔㄨㄙ ㄦˇ
- 釋義: 塞住耳朵
基本資料,引證解釋,典故,
基本資料
詞目:充耳
引證解釋
1. 塞住耳朵。
《詩·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鄭玄 箋:“充耳,塞耳也。言衛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荀子·禮論》:“充耳而設瑱。”明 高攀龍《答袁節寰中丞》:“國家三空四盡,左支右吾之不給,孚號同於充耳,真如老公祖(袁可立)之教矣。”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其時列國離心,萬民嗟怨,趙盾等屢屢進諫,勸靈公禮賢遠佞,勤政親民,靈公如瑱充耳,全然不聽,反有疑忌之意。”清 錢謙益 《吳士熙授承德郎制》:“昔有宋青溪盜發,比疆連壤,褎如充耳。”
2. 指聲音充滿耳朵。
許地山《七寶池上底鄉思》:“你豈不聞這裡有等等妙音充耳;豈不見這裡有等等莊嚴寶相?”
3. 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聽。也叫“瑱”。
典故
在西周王朝至春秋、戰國時期,王室屬臣的官冠兩側皆有以絲繩垂墜的兩塊美玉,休息時用其塞住耳朵,又稱“充耳”,如同今日的耳塞。
平常上朝時,大夫們“冠配充耳”是一種禮制,諸侯、王公大臣站立堂下,要恭敬仰視君王,不得左右顧盼,若腦袋左右一晃,“充耳”即會以慣性擊打自己的耳廓和面頰,以示“自懲”。
“充耳”,是專職玉工用“琠”製作的,亦稱制琠。後來發展到王室廷下有專職內吏,“施內典,執琠刑”,就是在朝堂上用玉板懲罰有小過錯的臣子,稱琠史,名稱好聽,卻是專門受命打臣子們耳光的吏。“琠”是玉做的薄板,脆得很,稍用力就會斷裂碎掉,因此“琠刑”屬於“薄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