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唐)釋玄奘譯,歸義軍時期寫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
基本介紹
- 書名: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 譯者:釋玄奘
- 主要榮譽: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館藏地點:國家圖書館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唐)釋玄奘譯,歸義軍時期寫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唐)釋玄奘譯,歸義軍時期寫本,漢文珍貴古籍,存藏於國家圖書館。1古籍級別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1...
《瑜伽追師地論(全九冊)》是200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彌勒菩薩 說/〔唐〕玄奘法師 譯。內容介紹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
《瑜伽師地論》,又稱《瑜伽論 》、《十七地論》,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及法相宗的根本論書,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經典。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漢傳佛教以此經為彌勒所造慈氏五經之一,藏傳佛教傳統上認定此論的作者為無...
西安文物保護所藏西夏文譯《瑜伽師地論》殘葉整理 山嘴溝石窟出土的幾件西夏文獻殘卷考證 英藏西夏文譯《貞觀政要》的整理與研究 一件英藏《天盛律令》印本殘頁譯考 西夏文藏傳佛教文獻整理編目工作綜述 試論西夏譯場對《掌中珠》編寫的啟示 西夏天葬初探——以俄藏黑水城唐卡X-2368為中心 從武器裝備看西夏儀衛...
而超越分段生死苦海,然卻未能斷除無明別惑,亦未能超越變異生死。又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一載,謂緣諸法相之智,或緣一切法體相之智,稱為相智,亦即盡智。此外,又為菩薩十地中,第六地所具七智之一。或指以世間之事相為對象之俗智。[四阿鋡暮抄解卷上、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四本]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等。陀羅尼,語譯作總持,故四陀羅尼又稱四種總持,略稱四持。此四陀羅尼之解釋,顯密不同。顯教之意,依《大乘義章》卷十一所釋雲∶(1)法陀羅尼∶謂聞持佛之教法而不忘。因聞而不忘,故又名聞陀羅尼。其修得方法有六∶先世之業因緣、現在之神咒力、藥力、現在之修習力、...
關於八寒地獄之名稱及解釋,諸經論所列舉,頗多異說,如:異說一 《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顯宗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等所舉:1、頞部陀:謂受罪眾生因嚴寒所逼,皮肉皰起;2、尼剌部陀:謂受罪眾生受寒苦所逼,皰即破裂;3、頞哳吒:謂受罪眾生因寒苦而唇不能動,僅能於...
《華嚴經》、《灌頂經》等。(高楊 元湛)《大乘百法明門論》五位百法、《瑜伽師地論-略錄名數》六百六十法 和上文五位七十五法類似,《俱舍論》的作者世親,回向大乘佛教以後,根據他所學的瑜伽行派的根本論典《瑜伽師地論》略錄名數部分將六百六十種法簡單得歸納出一百種,造論名為《大乘百法明門論》
故七地以前為一生所系之菩薩,八地以後則為最後身菩薩。[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見王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三授記品、菩薩地持經卷十、俱舍論卷五、卷十八、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卷四十七、顯揚聖教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七、瑜伽論略纂卷十一、法華經玄義卷四下、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
《長阿含經》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一;《正法念處經》卷三十七~卷六十三;舊譯《華嚴經》卷十;《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四、卷一三六;《三法度論》卷下;《雜阿毗曇心論》卷二;《大智度論》卷九、卷五十四;《立世阿毗曇論》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卷五;《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浙敦121(浙博096)《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校釋 浙敦122(浙博097)《大乘入伽經》卷第六《斷肉食品》第八校釋 浙敦123(浙博09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九十九《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二校釋 浙敦124(浙博099)《合部金光明經》卷第三《...
又依瑜伽師地論卷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等,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故不必如大毗婆沙論所說之三種劫,即以各中劫為唯一之增減劫。另如優婆塞戒經卷七所說,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還至十歲,如是增減滿十八反,稱為中劫。是為異說。中劫中定有刀兵災、疾疫...
此外,《彰所知論》卷上〈器世界品〉載,一小千世界有一小鐵圍山圍繞,一中千世界有一中鐵圍山圍繞,一大千世界有一大鐵圍山圍繞。其他資料 《長阿含經》卷二十一〈三災品〉;《起世經》卷九〈世住品〉;《立世阿毗曇論》卷十;《三法度論》卷下;《瑜伽師地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
斯三九二七瑜伽師地論卷第卅題記 斯三九二七背一丑年聽法題記 二雜寫 斯三九二九背+斯三九三七背節度押衙知畫行都料董保德等功德記抄 斯三九三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九七勘經題記 斯三九三五大集經卷第十八題記 斯三九四○背題名 斯三九四二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三九四八背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
此觀法是行者修八解脫、八勝處之後,於‘色’等得淨相,於所觀之中轉變自在,但仍未周遍,故更修此定。《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三雲(大正31·759b)︰‘依解脫故造修,由勝處故起方便,由遍處故成滿,若於彼得成滿,即於解脫究竟。’《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二謂依此觀行能成五事︰(1)由修習地遍處等...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大樓炭經卷二、起世經卷二地獄品、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大智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地獄特徵 等活地獄罪人互懷害心,彼此相見則如獵人遇鹿,互以鐵爪摑裂,乃至各個破截而死,獄卒亦來粉摧殘骨,但經冷風吹過等等因緣,忽然身形復生,再度受苦。相傳此地獄之...
大乘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 注釋:“大乘”:表示非小乘,因為小乘只有七十五法。“百法”:包含心法八種、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種,共有一百種。這一百法為天親菩薩從瑜伽師地論的六百六十法中,擷(xié)取出來而成。因為天親菩薩見論中六百六十法,實在不是...
《顯揚聖教論》為無著菩薩所造,是顯揚《瑜伽師地論》要義最重要的論著,古稱瑜伽論十支之一,也是唯識宗十一論之一。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唐太宗貞觀二十年正月十五日,玄奘法師於弘福寺譯成此論。《顯揚聖教論》,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本共二十卷。《顯揚聖教論》是顯揚《瑜伽師地論》要義最重要的論著...
《瑜伽師地論》中曾經對觀想和修持方法作了兩種歸納:一為“有分別影像”,一為“無分別影像”。譬如密宗的各種觀想,以及白骨觀的修法,都是先藉意識的“有分別影像”起修,也就是先經過“作意”,和“想”的專一修持,等到“觀”想境界現前時,就是“無分別影像”的境界了。一般修學顯教或密教的行者,碰到...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在《法相辭典》中的解釋 瑜伽八卷三頁云: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
瑜伽十一卷二十頁記載:“復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賢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
(一)地獄趣攝,據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大樓炭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二等所舉,在閻浮提之南,大金剛山內,有一閻羅王宮,其主名閻羅王,此王雖君臨地獄界,然亦同其他罪人一樣,於晝夜三時仍須受火熱之苦。(二)鬼趣攝,或餓鬼趣攝,據正法念處經卷十七、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俱舍論卷十一等所舉...
斫迦羅山(梵Cakrava^d!a ),又作斫訖羅、遮迦和,譯為輪圍或鐵圍。高三百由旬,頂闊亦同,圍繞毗那多迦山,是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虛。二山間之海水,闊六百由旬。又俱舍論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等所傳與上之述說稍有不同。[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光記卷十]。八海 以上...
《瑜伽師地論》卷27:“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復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密宗的主張,借用佛教阿含經典所說六界名詞,以四大和空界配比金剛界,識配比胎藏界。參考文獻 《清淨道論·第十一品》:“堅硬相的是地界……於此...
九、《大寶積經·無量壽會》,唐·菩提流志譯,選卷十七、十八(十一冊)。呂澄有校勘說明。十、《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全七卷。十二、十三冊。呂澄有校勘說明。十一、《雜阿含經·緣起誦》,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選卷十一、十二;附《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四〈攝事分中契經事緣起食諦界擇...
於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合併資糧、加行二階位,稱為信樂位。十三種資糧道 另於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二舉出十三種資糧道,即:(一)自圓滿,謂得人身而諸根無缺,已得淨信,遠離諸業障。(二)他圓滿,謂遇諸佛出世,聞正法而證之,並能對他人教授一己之所證。(三)善法欲,謂聞正法而得淨信,其後即出家學道。...
此蓋以聖者之威德勝定乃為一種無漏定,由無漏定所變現之色法即為實色;然若以小乘如說一切有部等之觀點而言,則如極略色、極迥色,乃至受所引色等,皆為具有實體之實色。[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三十七、順正理論卷三十五、成唯識論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
斯一六四九 勝鬘夫人經卷上題記 斯一六五三背 一 某寺付面歷 二 雜寫(惟願以慈)斯一六五五背 白鷹呈祥詩二首並序 斯一六六一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一六六二 佛說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六七四 雜抄(三種三寶、金剛五禮文、五陰山詩)斯一六八三 瑜伽師地論卷第廿七勘經題記 斯一六八三背 寺名 斯一...
留學印度十九年,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佛教之重要譯經師。論題 “大乘”:表示非小乘,因為小乘只有七十五法。“百法”:包含心法八種、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無為法六種,共有一百種。這一百法為天親菩薩從瑜伽師地論的六百六十法中,擷(xié)取出來而成。因為天親菩薩...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第十八 ^ 《成唯識論卷》八(大三一·四二中):“士用,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順正理論卷十八、雜阿毗曇心論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五 ^“凡是由因所生之一切有為法均可稱為產生士用果《俱舍論講記》”^《顯揚論》(十八)^《俱舍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