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琴(班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琴)

玻璃琴(班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琴)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玻璃琴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社會活動家、音樂家富蘭克林發明的一種樂器,於1761年問世,以義大利文命名為Armonica。富蘭克林將發聲的單體由高腳杯改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狀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後橫臥於琴架,以腳踏板驅動的傳動軸上(類似老式縫紉機);演奏者坐在樂器後方,邊踩著踏板,以沾濕的手指碰觸玻璃碗的邊緣,即可發出如杯琴般的聲音。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稱;包括莫扎特、貝多芬在內的音樂家,都曾為玻璃琴譜寫專屬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更讚嘆道:“這是天堂的聲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玻璃琴
  • 外文名:glass harmonica
  • 拼音:Bōlí qín
  • 發明者班傑明·富蘭克林
  • 發明國家:美國
  • 義大利文:Armonica
  • 問世時間:1761年
簡介,名稱,發明者,特色音質,再次復興,流行一時,玻璃風險,當代復興,玻璃文化,音樂,電影,文學,發明時間,市場評價,

簡介

玻璃琴(glass harmonica)
玻璃琴拼音Bōlí qín;擦奏體鳴樂器。流行於德意志奧地利等歐洲國家。外型如小型簧風琴,通常無鍵盤。1784年在德國改為鍵盤演奏。

名稱

玻璃琴(亦稱“和音琴”,“玻璃碗琴”)最初由它的發明者美國著名科學家、社會活動家、音樂家班傑明·富蘭克林命名為“armonica”。該名來源於義大利詞“armonia”,意為“和聲”。這一樂器最早由孟文濤在《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1989年4月出版,第64頁)一書中以“玻璃琴”一名譯介到中國,書中介紹道:它將不同音高、由大漸小的玻璃杯盤側向排列,穿於一水平軸上,軸端以槓桿連踏板,踩動踏板使半浸於淺水槽中的玻璃杯盤旋轉,以手指摩擦濕潤的杯盤上部邊緣發音。

發明者

1762年, 在一次倫敦的集會中, 富蘭克林偶爾聽到朋友演奏玻璃樂杯,這是他首次耳聞目睹這種新奇的樂器:朋友將許多不同型號的玻璃杯一個一個地固定在桌子上,然後根據杯子的大小,或多或少地倒些水並調好音,只要用手指敲著杯的邊緣就能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玻璃樂杯的音質柔美、清脆, 使富蘭克林立即對它發生了興趣。
為了更方便演奏,富蘭克林對玻璃樂杯進行了重新設計。新樂器由37個大小不同的杯子組成, 它們都是中間挖孔的特製的半圓形玻璃杯。一個鐵軸通過杯子中間的孔, 將37個杯子由大至小依次排列組合為一體。部分小杯子還外套大杯子, 但相互間不能碰觸。穿好樂杯的鐵軸平行地放在有四條腿支撐的長箱子裡。演奏者坐在樂器前面, 腳踩踏板, 轉動鐵軸, 用手彈敲移動的樂杯, 發出不同的音。
這種樂器較以前的玻璃杯樂器優越了許多。它足以彈敲3個音階及其全部半音, 其音調甜美動聽。而且這種樂器比其他琴容易掌握, 只要通過打磨樂杯的邊緣, 就可以永久地定音, 不必像弦樂器那樣經常地調試定音。
玻璃琴發明後, 曾在歐洲流行了數年。根據富蘭克林的設計, 一些倫敦人複製了這種琴, 最高價格售到40 個金幣, 這個價錢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音樂家們紛紛在英國、義大利和維也納的帝國宮廷里演奏。由於它是在英國發明的, 所以,直到1764 年12 月才傳到費城, 並首次在美國議會大廳進行演奏。這種樂器在德國和奧地利最為流行,著名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也曾為這種樂器作曲。不過這種樂器也有缺陷:彈奏時,杯子隨著鐵軸的轉動, 容易磨損演奏者的手神經。根據這種琴的原理, 世界各地又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進。在今天的樂壇演奏中, 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人們在彈敲玻璃杯、玻璃瓶組成的樂器。

特色音質

玻璃琴聲音優雅超凡,而它那有些令人迷失的聲音特質則部分原因是由於人類感知和定位聲音的範圍的方式。當聲音超過4000赫茲時,我們主要通過音量來在左右耳間進行辨別,從而通過雙耳效應來確定聲源的位置;當聲音低於1000赫茲時,我們使用聲波到達左右耳的“位相的不同”來確定聲源的位置。玻璃琴的多數音色都在1000赫茲到4000赫茲這一範圍之內,這和我們大腦“不太能夠確定”的聲音範圍一致,所以從空間上我們難以確定這一聲音是從哪兒來的,也難以辨別出用以產生這一聲音的材料和技巧。
班傑明·富蘭克林將玻璃琴的音色描述為“無與倫比的甜蜜”。在一封寫給一位名叫詹巴迪斯塔·貝加利亞(Giambattista Beccaria)的義大利的一位神父的信上,他是這樣說的:“這一樂器的優勢在於它的音色比起其他樂器是無與倫比的甜蜜,它的音色可以通過指尖力度的變化隨意地增強減弱並且可以無限延長,而且你只需要為這一樂器校一次音”。

再次復興

流行一時

玻璃琴在十八世紀曾經名噪一時。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理察·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和其他一百多位作曲家為玻璃琴譜過曲。其中一些曲目經過改編可以在更為傳統的樂器上演奏,所以完全保留了下來。
歐洲的最高統治者們沉迷於玻璃琴,就連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都從小師從瑪麗安·戴維斯(Marianne Davies)學琴。卡米爾·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在他的動物狂歡節系列室內樂組曲中(第七樂章和第十四樂章)用了玻璃琴這一打擊樂。

玻璃風險

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羅赫利茨(Friedrich Rochlitz)的德國音樂學家在《普通音樂期刊》(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中舉了一個例子:
玻璃琴會過度刺激神經,使演奏者陷入不安的抑鬱以及苦悶的沮喪之中,使得他傾向於自我毀滅。如果你正遭受著神經紊亂的折磨,那你不應該彈玻璃琴;即使你還沒有生病,那你也不應該彈玻璃琴;如果你感到沮喪,你更不應該彈玻璃琴。
瑪麗安·戴維斯(Marianne Davies)是一位年輕的長笛演奏家、鋼琴演奏家,據說她是富蘭克林的親戚。她演奏玻璃琴的技藝爐火純青,可以進行公開表演。可是瑪麗安·戴維斯和她著名的歌手姐姐搭檔進行了多年巡迴演出之後,據說是由於玻璃琴悲傷的音色,她得了憂鬱症,飽受折磨。
瑪麗安·基希格斯納(Marianne Kirchgessner)是一位玻璃琴演奏家,她在39歲時死於肺炎或是和肺炎及其類似的一種疾病,據說玻璃琴在其中也起了作用。 但是包括富蘭克林在內的其他演奏家們卻都很長壽。到1820年,玻璃琴從常見的公開演出中消失了,它的美妙聲音完全聽不到了。這可能是因為音樂時尚改變了——音樂,走出了莫扎特時代相對較小的貴族大廳,走進了貝多芬和他的繼承者們越來越大的音樂廳。
玻璃琴曾風靡一時。但像很多流行的東西一樣,最終它退出了流行。它的發聲機制無法產生足夠大的能量來使聲音填滿大廳,而這些大廳卻正是演奏現代弦樂、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的演奏之地。更何況玻璃琴是玻璃製造的,很容易破損,這也是它不再流行的原因之一。
關於“危險的玻璃琴”這個流言的最新解釋是因為玻璃琴是用鉛玻璃做的,所以鉛中毒威脅到了演奏者的生命。但是“觸摸鉛玻璃就能導致鉛中毒”這一理論並沒有已知的科學基礎。此外,艾施(Eisch)的仿製品使用了所謂的“白水晶”,有比鉛含量更高的鉀;許多現代製品,比如芬肯貝納公司(Finkenbeiner)製作的那些,則是用純石英玻璃製作的。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鉛中毒在玻璃琴的演奏者和非演奏者中是都是很常見的,這是因為醫生會給許多得了小病的病人開含鉛的複方藥,同時鉛或者氧化鉛會在炊具和餐具中被用作防腐劑。在富蘭克林時期,玻璃琴的演奏者們從他們的樂器上獲得的鉛遠遠不及他們從其它來源獲得的鉛。

當代復興

玻璃琴演奏的音樂在1820年後並不廣為人知,儘管葛塔諾·多尼采蒂想要用玻璃琴為他1835年的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中詠嘆調“Il dolce suono”伴奏,而理察·史特勞斯在他1919年的歌劇《沒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中也詳述了此樂器的用法。直到20世紀30年代,德國演奏大師布魯諾·霍夫曼(Bruno Hoffmann)重新興起對以高腳酒杯為樂器演奏的興趣,並在他震撼人心的演出中為其命名為“玻璃豎琴”。他用“玻璃豎琴”(Eisch傳統式的玻璃杯放置在內置共振室的箱子中)改寫了眾多原為機械樂器譜寫的曲子,也使當代作曲家為他這高腳杯式的樂器譜寫新曲。
富蘭克林的玻璃琴在1984年由玻璃吹制工及音樂家格哈德·芬肯貝納(Gerhard B. Finkenbeiner)(1930-1999)改制。他經過30年的試驗製作出的樣品由透明玻璃和普通玻璃組成,後模仿18世紀裝飾添加上金條紋。這些裝飾的金條紋相當於鋼琴上的黑鍵,簡化了富蘭克林的白色碗搭配多色碗邊的設計。在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芬肯貝納研究所如今繼續製造玻璃琴並用於商業買賣。
法國樂器製造者及藝術家巴舍兄弟(Bernard and François Baschet)於1952年發明了現代版本的克拉德尼,叫做“水晶風琴”(英語名為crystal organ或義大利名為Cristal di Baschet)。它由52根半音相差的金屬共鳴棒組成,演奏者可以用濕潤的手指摩擦連線其上的玻璃棒子由此牽動這些金屬共鳴棒。水晶風琴與其他玻璃樂器的主要區別在於玻璃棒子之間水平的間距和厚度完全相同,並且玻璃棒與可調音的金屬柄連線。金屬柄中添加了金屬塊以提高共鳴度。因此,演奏者通常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自然聲效果。
通過一個形如火焰的多調諧長金屬物,玻璃纖維或錐形金屬殼被固定到木塊上,因此聲音可以被顯著放大。在樂器的下部有一些金屬細線,能夠加強高頻率音高的聲效。
丹尼斯·詹姆斯(Dennis James)錄製了一張全玻璃器樂演奏的專輯《Cristal: Glass Music Through the Ages》。製作人還有琳達·朗絲黛(Linda Ronstadt)和格萊美製作人獲獎者約翰·波耶蘭(John Boylan)。 James在CD中用玻璃琴,水晶風琴和撒拉弗Seraphim演奏了莫扎特、加布里埃爾·福萊等人的作品的原始版本以及玻璃器樂改編版本。 James為電影《心理陷阱》(“the Minus Man”)(1999) 和《奪命高校》("The Faculty")(1998)所作的配樂,就是用玻璃器樂演奏馬可·貝爾特拉米(Marco Beltrami)的配樂作品 。他年幼時就愛上了玻璃琴:“我六歲時參觀費城的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玻璃器樂。在城裡著名的科技博物館裡,班傑明·富蘭克林的玻璃琴就放置在進口圓形大廳的陳列櫃裡。我現在還清晰記得當時被深深迷住的情景。”

玻璃文化

音樂

  • 葛塔諾·多尼采蒂的歌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最著名的“瘋狂一幕”(Mad Scene)里有專門為玻璃琴譜寫的樂曲。玻璃琴與其他的樂曲共同為人聲伴奏。例如2009年大都會歌劇院製作的歌劇版本(片名角色為安娜·奈瑞貝科(Anna Jur'evna Netrebko))中,就有玻璃琴獨奏音樂家Cecilia Brauer的伴奏。在另一紐約大都會劇院現場版本(納塔莉·德賽(Natalie Dessay)飾演劇中角色)中,丹尼斯·詹姆斯(Dennis James)彈奏了由玻璃琴演奏的完整的部分。
  • 在比約克(Björk)1997年專輯《Homogeni》里, 《All Neon Like》整首歌曲由阿拉斯代爾·麥萊(Alasdair Malloy)用玻璃琴伴奏。
  • 在琳達·朗絲黛(Linda Ronstadt), 桃莉·巴頓和愛美蘿·哈里斯(Emmylou Harris)1999年的專輯Trio II 里, Dennis James用玻璃琴為歌曲《After The Gold Rush》伴奏,並且在歌曲間奏中有單獨的演奏。
  • 美國的新金屬樂隊KoRn在其2006年的專輯《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中為一些歌曲使用玻璃琴伴奏,包括歌曲《Tearjerker》 和 《Seen it All》。在2007年的MTV不插電演唱會中,他們在歌曲《Creep》以及《Falling Away From Me》中運用此樂器。
  • 空中鐵匠(Aerosmith)的歌曲《Janie's Got A Gun》中,玻璃琴彈奏了前奏部分,營造出怪異的氛圍。

電影

  • 傑克·尼采(Jack Nitzsche)先後在《終極手段》(Cutter's Way)與《刀鋒》中運用玻璃琴,由Bruno Hoffman在兩部電影原聲帶中為其演奏。
  •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在1982年的電影《星際旅行II:可汗怒吼》中的史巴克主題音樂中運用了玻璃琴和排簫(pan flute)。。玻璃琴還被用在1991年的電影《星際旅行VI:未來之城》的電影原聲中,依舊錶現史巴克主題音樂。
  • 阿拉斯代爾·麥萊(Alasdair Malloy)彈奏玻璃琴為眾多電影原聲配樂,其中有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普羅米修斯》以及《曼斯菲爾德莊園》。
  • 在傑里·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的電影《閃電奇蹟》(“Powder”)中有大量的玻璃琴的配樂。
  • 卡通片《黑執事第二季》中第6話曾有過出現
  • 在2013年美國電視劇《斷頭谷》第8集中出現過。
  • 在2015年伊恩·麥克萊恩主演的電影《福爾摩斯先生》中出現過。
《斷頭谷》第8集中的玻璃琴《斷頭谷》第8集中的玻璃琴

文學

  • 托馬斯·品欽1997年創作的小說《梅森和迪克遜》中藝術性地描繪了富蘭克林的玻璃琴:“若鳴鐘私語,若旋律消逝,其靈漂泊人間……若鬼靈在他們的舞會上盡歡,當玻璃破碎,他們想要的正是這般美妙音樂,這般控制激動情感,內心的激動即將爆發。”
  • Louise Marley於2000年創作的《玻璃琴(The Glass Harmonica)》, 是一部關於玻璃琴的推理性歷史小說。小說中描寫了班傑明·富蘭克林關於玻璃琴的發明,由Marianne Davies演奏的玻璃琴首秀以及玻璃琴“小莫扎特”與此樂器的經歷。下一個故事的主線是關於此樂器在當地的復興、其影響神經的迷信。它的有聲小說選用了Dennis James的演奏作為插曲。
  • 在Mitch Cullin於2005年創作的小說《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中,歇洛克·福爾摩斯調查了一個哀痛的女人。她對於玻璃琴的音樂有強烈的愛好。

發明時間

發明於十八世紀的一種樂器,發出聲響的地方,是一個水平紡錘狀的玻璃座,裡面充滿水,演奏者用腳踩踏板,使它迴轉錘里的水,再以沾濕的手指,巧妙的摩擦玻璃進而產生高低分明的樂音。Glass Harmonica 玻璃琴的聲音質地細膩、材質堅固且澄澈,其發出之樂聲充滿綿密的情感。當玻璃琴在歐陸被廣泛演奏的時候,也正好是愛爾蘭民族被迫遷徙的年代,玻璃琴由於它琴音的特殊,用來描繪慘遭迫害的愛爾蘭人是相當貼近內心深處的。

市場評價

用玻璃杯研製成一種“玻璃琴”,據說象貝多芬(1770—1827)、格林卡(1804—1857)、莫扎特(1756—1791)等大作曲家都為這種樂器譜過曲。玻璃,這種以氧化鈣、碳酸鈉和二氧化矽熔融而成的透明材質,早在四千多年前就被人類製造出,漸次套用於生活器具與建築材料。敲擊後能發出清脆響聲的玻璃,被各民族用於音樂演奏,亦有久遠歷史;集合各種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視需要加水調整音高,就形成別具一格的打擊樂器;富蘭克林代表北美殖民地,前往英國進行殖民地稅法談判期間,在倫敦聽到了這種樂器的演奏,深深為它柔軟、純粹的樂音所著迷,熟稔音樂及物理學的他決定要開發一種全新的樂器,以改進杯琴體積龐大、演奏不便的缺點。富蘭克林將發聲的單體由高腳杯改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狀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於橫臥於琴架,以腳踏板驅動的傳動軸上(類似老式縫紉機);演奏者坐在樂器後方,邊踩著踏板,以沾濕的手指碰觸玻璃碗的邊緣,即可發出如杯琴般的聲音。富蘭克林把這架1761年問世的新樂器以義大利文命名為Armonica,自己經常帶著玻璃琴於各種社交場合親自演奏。玻璃琴在英國及歐陸受到熱烈的喜愛,亦廣被研究、生產與演奏。玻璃琴另有Glass 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稱;包括莫扎特、貝多芬在內的音樂家,都曾為玻璃琴譜寫專屬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噶尼尼更讚嘆道:「這是天堂的聲音!」。
富蘭克林表示,在他所有的發明中,玻璃琴帶給他最大的滿足。據說富蘭克林回到位於賓州的自宅時,趁夫人睡著於閣樓演奏他發明的新樂器;當富蘭克林太太被她從未耳聞的玻璃琴樂音驚醒,恍惚間還以為自己以經去世,到了天國呢!想聽聽這種天使的樂聲嗎?找個高腳酒杯,以沾濕的手指試試吧!或者,下回逛網路或實體唱片行時,嘗試著發現富蘭克林的音樂傳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