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現偉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魯山縣董周鄉
- 出生日期:1972年11月
- 職業:軍人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安徽省五四青年金質獎章獲得者
安徽省軍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安徽省軍區評為“優秀連長”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人物事跡,決不放棄—用真愛創造生命奇蹟,生死相依—用行動堅守如山諾言,知責思進—用心靈點燃青春火炬,個人榮譽,個人作品,人物言論,社會評價,新聞媒體報導及評論,軍人評論:他的精神,像本讀不完的書,大家眼中的王現偉,
人物簡介
王現偉,男,漢族,1972年11月生,中共黨員,安徽陸軍某預備役師步兵一團副參謀長。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個人履歷
1972年11月,王現偉出生在河南省魯山縣董周鄉鐵家莊村。
1989年底,王現偉和劉粹紅相識。
1990年底,王現偉參軍入伍。
1995年7月,王現偉被任命為12集團軍通信團1營接力有線電連士官站長。
199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7年7月,王現偉參加軍區通信專業比武獲得接力專業維修第二名,受到軍區通報表彰。
1997年10月,王現偉與劉粹紅步入婚姻的殿堂。
1998年7月,王現偉因成績突出,被提升為排長。
2003年5月,王現偉破格提升到該所任副營職所長。符合隨軍條件後,王現偉把妻子和兒子從河南老家接到部隊。
2004年初,王現偉被破格提拔到團修理所任所長。
2007年3月,組織上把他交流到安徽預備役師工作。
2008年,由於營長交流調整後缺編,時任副營長的王現偉承擔起了全營建設的重擔。
2008年,阜陽市潁州區孫永民妻子突患腦血栓並發肺動脈血栓,夫妻雙雙下崗,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支付巨額的醫藥費用,孫永民絕望至極,王現偉得知主動與他取得聯繫,以自身體會勉勵他戰勝困難,每逢節假日,還給孫永民送來生活用品。
2009年1月,劉粹紅的四肢慢慢有了知覺,逐漸地可以無需人攙扶能下地走路,也能開口說話了。
2009年8月,王現偉傾情照顧妻子的事跡在《阜陽日報》刊登。
2010年1月,任安徽預備役步兵師一團副參謀長。
2010年3月,王現偉自籌經費購買了一套維修器材,與3名現役戰士、6名預備役戰士組成“學雷鋒小組”,利用休息時間到部隊家屬樓和駐地附近的居民小區幫助維修水路、電路、家用電器以及打掃衛生。一年多來,共為民眾提供各類維修達20餘次,被民眾親切地稱為“新時代的活雷鋒”。
2010年5月,團隊首次承擔“千人百裝”實戰化演練任務。
2011年2月,阜陽市推選王現偉參加第二屆安徽省道德模範評選,僅三天時間,網上點擊量就達7萬餘次,最終王現偉高票當選。
2011年6月23日,王現偉將善款轉贈給了阜陽市困難職工郭武川和家庭困難的小朋友項銳。
2011年8月6日,當王現偉聽說福利院最近又收留了幾個孩子快沒有床住了的訊息後,直接找到鋼床加工廠,自己出錢為院裡做24張床。
人物事跡
一個患爆發性全身血栓的病人,被醫院5次下達病危通知書,卻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個癱瘓在床,被醫生定為終生不能起床的“植物人”,卻奇蹟般站立起來。而創造這生命奇蹟的人,是一名普通的軍人、一位深情的丈夫。2006年以來,王現偉懷著對家庭、對部隊的感恩之情,勇挑家庭重擔,不離不棄救治癱瘓妻子。
決不放棄—用真愛創造生命奇蹟
青年軍官王現偉創造了一個奇蹟。
1992年,王現偉與劉粹紅相識。
當時,王現偉家境貧寒,兄妹5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自己在煤礦打工。而劉粹紅是化纖廠正式職工、技術骨幹,年輕漂亮,父母均在國有企業工作,家境殷實。為了女兒的幸福,劉粹紅的家長自然堅決反對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
劉粹紅衝破門第觀念,與王現偉深情交往,這讓王現偉銘記在心。王現偉想參軍,劉粹紅就鼓勵他追求人生的夢想。1997年10月,帶著成熟與成功,帶著幸福與憧憬,還是一名士官的王現偉,與劉粹紅牽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6年11月20日,王現偉中午像往常一樣回到家中,看到眼前的場景,他驚呆了。妻子劉粹紅躺在廚房的地上,渾身抽搐。他趕忙撥通了120急救電話,把妻子送進了急診室,經過20多個小時等待,等到的是一張妻子患爆發性全身血栓的病危通知書——這是一種罕見的、難以治癒的疾病!
“她才35歲啊,不管想什麼法子,你們一定要救救她!”在緊急搶救的那些日子裡,“沉睡”的劉粹紅每天輸液就有幾十瓶,只有心電監護儀才顯示她還活著,王現偉24小時守候在妻子的病房外。醫生破例讓他進重症病房探望,王現偉不停地對昏迷的妻子深情呼喚:“粹紅,你醒醒啊,你不能就這樣走啊……”
一份,二份,三份……醫院連續5 次下達病危通知,劉粹紅每天都處在死亡邊緣。住院治療,僅醫療費1天就達1萬元,20多天時間,王現偉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還向戰友借了10多萬元。
“放棄吧,活著也是苦難。”醫生、岳父岳母、妻子單位的工會領導了解劉粹紅的病情後,善意地勸慰王現偉。
但王現偉態度堅決,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只要妻子還有一口氣,就決不放棄!”
真愛創造生命奇蹟。終於,在王現偉的堅持下,搶救了30多天的劉粹紅睜開了雙眼。病房裡,王現偉欣喜若狂,淚如泉湧:“我的粹紅醒了!我的粹紅醒了!”
生死相依—用行動堅守如山諾言
當王現偉全部積蓄和借來的錢花光以後,他只能揣著醫囑,背著妻子回家。
妻子從生死邊緣撿回了一條命,但卻不能言語,不會動彈,喪失了生活能力。
為了照顧妻子,王現偉在繁忙的工作之間,將時間切成了“薄片”:每天很早起床料理家務,早操一結束,就飛奔回家準備早飯;上午急匆匆跑去上班,午飯後,他一遍又一遍給妻子做護理按摩,防止因長期臥床肌肉萎縮;下午下班後,他用輪椅推著妻子散步,幫助妻子練習走路,進行康復治療;晚上,他沒有一天睡過踏實覺,因為妻子大小便失禁,每次都是他動手擦洗乾淨,常常深夜為妻子換洗衣服和被褥……
一些親朋好友看到王現偉日夜操勞,就善意勸他:“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了這樣,你做得已經夠多了,這樣陪她啥時候是個頭啊,離了再找一個,也能更好地照顧劉粹紅。”就連岳父岳母也不忍心,勸他離婚再尋幸福,王現偉總是“巋然不動”。也許是王現偉那份對愛情的忠貞與堅守感動了上天。2009年元月,妻子的四肢慢慢有了知覺。後來,劉粹紅甚至可以無需人攙扶下地走路,這讓王現偉興奮不已。
2006年曾被醫生斷言可能一輩子癱瘓在床的劉粹紅重新站起來了。當年主治醫生在得知其恢復的過程後,驚嘆地說:“沒想到你能恢復得這么好,天下所有的良藥,都比不上真情更有效啊!”
現在,妻子的吃喝拉撒,依然全靠王現偉一人操心。妻子的一日三餐,往往是主食和副食拌在一起,味道要鮮美,但不能油膩,否則不利於消化。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熱了,容易燙傷口腔;涼了,容易鬧肚子。妻子很長時間嘴巴合不攏,不能咀嚼食物,每次都是王現偉先把東西嚼碎、嚼爛了,再一勺勺餵給她。
一天,十天,一百天……一年,兩年,三年……日復一日,王現偉始終保持著如初的耐心和細緻。劉粹紅長期臥病在床,不能說話,在用紙筆交流的基礎上,王現偉專門給劉粹紅買來“大鍵盤”手機,手把手教會妻子用簡訊交流……
面對人生的苦難,王現偉說得很明白:“對我來說,這不是終生的煎熬,而是人生的考驗!”
知責思進—用心靈點燃青春火炬
王現偉對妻子的愛不是孤立的。他有一顆向善的心,更有一種軍人的魂。在妻子眼裡,王現偉是個負責任的好丈夫。在官兵眼裡,王現偉也是矢志精武的好男兒。
阜陽地處皖北平原,淮河穿境而過,自然災害時有發生。2007年7月,一場特大洪水洶湧襲來。組織上考慮王現偉家庭困難,讓他留守營區。不料王現偉決意申請參加“黨員抗洪突擊隊”,他一邊請來親戚照顧妻子,一邊毅然踏上抗洪征程。
抗洪中,王現偉率領“黨員抗洪突擊隊”,腰系背包帶頭跳入湍急污濁的洪水中,打木樁、下石籠、投沙袋……用忠誠和生命守護遇險堤壩的安全。連續3個晝夜的奮戰,手上磨出了血泡,眼球里布滿了血絲,背部被石塊劃出的一條7厘米長、半厘米深的傷口被水長時間浸泡發白髮腫……王現偉參加這樣的抗災搶險任務不知有多少回。
2010年8月,擊退洪水後,受災的安徽省潁上縣15戶農民敲鑼打鼓來到預備役團駐地,給王現偉送上一面大紅錦旗:王家壩上,拚命三郎一展風采;淮河岸邊,共產黨員再建新功。
“工作擔子再沉,也勇於知難而進;家庭困難再大,也能夠負重前行。”這是戰友們對王現偉心靈的描摹,也是王現偉的人生指南。
王現偉的履歷表中,記錄著一串普通卻不平凡的人生軌跡:當兵19年,經歷過12個不同崗位,每個崗位都幹得出色精彩,即使是在妻子生病這幾年期間,王現偉也連續3年帶出“基層建設標兵連”,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被南京軍區表彰為“優秀連長”、“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新聞人物”、“優秀共產黨員”。王現偉的所有文憑裡面,“含金量”最高的只有中專學歷。1995年,分配到某通信團有線電連時,他苦學、苦練、苦鑽、苦幹,僅僅兩年後,他參加軍區通信維修專業比武就一舉奪得第二名,為此他榮立個人三等功並被破格提乾。此後他又作為唯一的基層代表,參加陸地與艦載通信互通互聯重難點攻關專家組。
擔任連主官後,王現偉發揮“領頭雁”作用,不斷提升打贏能力。2006年,他用3個月時間,將團通信裝備修理所30多種裝備1萬多個零部件逐件登記造冊,建起“裝備維修管理系統”資料庫,實現通信裝備管理科學化、系統化、信息化。
面對困難,王現偉從不畏懼,知難而進。某新型通信車車載電源不穩定,一度成為部隊通信保障能力的瓶頸,王現偉經過8個月刻苦鑽研,一舉攻下難關。交流到預備役部隊後,他又先後帶出120餘名業務骨幹,先後4次被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2次被評為“優秀現役幹部”。
王現偉用軍人的榮譽,證明了什麼是愛;用切成“薄片”的時間,證明了什麼是情。他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個人榮譽
2011年9月,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榮立二等功1次;
榮立三等功2次;
安徽省“五四青年金質獎章”獲得者;
被安徽省軍區評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
被安徽省軍區評為“優秀連長”;
被安徽省軍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優秀四會教練員”;
“師優秀現役幹部”。
個人作品
發表軍事學術論文12篇。
2009年,他撰寫的了10萬字《預備役部隊基層工作手冊》被師、團列為示範教材。
人物言論
“一個不重視學習的幹部不是一個好乾部,一個不熱愛學習的軍人更不配是新時期的好軍人”。
“付出也意味著收穫、也會得到快樂”。
“在服務奉獻別人的人生本分中,你會得到心靈的充實和滿足”,“因為你們的愛,我覺得很幸福。”聽到大家的種種讚譽與評價,王現偉笑著說:‘我沒有那么偉大,我的生活也沒有大家想像得那么糟糕,我很普通,但我一直覺得很幸福。“面對不幸的命運,我也曾在家裡摔過板凳,在沒人的地方發泄過……”王現偉說,但在戰友、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的感召下,他最終認識到:這個世界上,自己不是無助的,還有人陪伴他和要他陪伴,還有那么多富有愛心的人關心著他,這讓他的心裡充滿了幸福感。
社會評價
新聞媒體報導及評論
王現偉一千多個日夜守護病妻生命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2011年9月14日至15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21家中央媒體54名記者來到阜陽,採訪報導王現偉先進事跡。作為安徽省唯一的軍人參評對象,王現偉在2011年“安徽省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中獲得紙質選票325萬餘張,網上投票1547萬餘次,被省推選為全國第三屆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候選人。2011年5月31日,入圍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的正式候選人317人揭曉,阜陽市4人候選,王現偉位列其中。經過紙質、網路、組委會、公眾代表評選,王現偉入選孝老愛親道德模範。2011年8月,中央領導在其事跡材料上批示“事跡感人,應予弘揚”,中宣部、總政治部決定在全國全軍宣傳、學習王現偉典型事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
2011年9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唱片通訊報導《愛的證明—全國道德模範、安徽某預備役團副參謀長王現偉的故事》。同時,配發“短評”:全國道德模範王現偉的事跡十分感人。妻子病危,他不離不棄;妻子臥床,他悉心照顧。他用執著,把妻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他用真情,讓妻子重新站立起來。王現偉照顧妻子不是偶然的,也並非孤立。他有一顆向善的心。對家人如此,對戰友、對人民民眾也是如此。這樣的人,遇到親人不幸,或者碰到民眾有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去換取他人的幸福。王現偉是軍隊培養的典型。從他身上,我們感受到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力量,感受到共產黨人大愛的魅力。
2011年9月26日,《經濟日報》第4版頭條發表《不離不棄 創造奇蹟—記全國道德模範、安徽某預備役團副參謀長王現偉》。
2011年9月26日,《解放軍報》頭版頭條發表《安徽某預備役團副參謀長王現偉:柔情在心 使命在肩》。同時,配發短評《標註時代的道德高度》:“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當執著的愛情喚醒了“沉睡”的妻子,當深沉的責任打破了醫學的結論,王現偉在幫助癱瘓妻子重新站立的同時,也標註了這個時代的道德高度。培根說:“厄運最能顯露美德”。當命運的風暴襲來,王現偉沒有躲閃,更沒有逃避。他深知,人生的真諦不在於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拿到一副“壞牌”也能贏。因此,他以“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的積極心態,與死神展開了對妻子的爭奪。他的精神因苦難的磨礪而愈加堅韌,他的美德因厄運的考驗而愈加純粹。德是人之基,也是國之基。一個不願對家庭負責的人,很難指望他為國盡責、為黨分憂。王現偉一撇良心、一捺責任,既有柔情在心,更有使命在肩,對妻子盡心與對工作盡責相互兼容、融為一體。一串閃光的“足跡”和榮譽,見證了他對使命的擔當、對軍隊的熱愛。如果人人都用這種責任去愛護他人、乾好工作,那么,還有什麼困難不可以克服?還有什麼奇蹟不可以創造?現在,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社會的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重金錢不重感情、重利益不重道義、重能力不重品德的現象有所滋長。道德的滑坡,必須用道德的力量來阻止;道德的力量,必須用道德的傳遞來放大。王現偉標註在真情中的道德高度,必將堅定人們道德追求的信心與決心。我們為人民軍隊有這樣的道德模範而驕傲,為當今時代有這樣的優秀分子而自豪!
軍人評論:他的精神,像本讀不完的書
安徽省預備役師政委張兵用四句話總結了王現偉的精神:面對困難挫折,他用行動詮釋生命的價值;面對崗位轉換,他用信念書寫了不平凡的業績;面對種種誘惑,他用行動展示了驚人的毅力;面對民眾關愛,他用大愛表達了人間的真情。作為一名軍人,張兵深深地被王現偉的事跡所感動。“得知他的事跡後,自己的心靈深受震撼,久久不能平靜。”張兵說,王現偉在家庭遭遇重擊時,沒有被困難所打倒,仍然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對信念的堅守以及對命運的抗爭,並經過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一份事業,這遠遠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張兵認為,王現偉的精神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的價值觀。他對妻子的不離不棄,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對社會的感恩與回報,應成為全國、全軍學習的榜樣。
南京軍區聯勤部第105醫院政委何建武:他始終帶著感恩之情和責任之心,思考和做事,所以,他始終微笑,他帶給我們感動。
安徽省軍區阜陽預備役團政委朱顯清:“在王現偉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革命軍人最可貴的品質:對黨的忠誠、對家庭的忠貞和對事業的忠心。”
大家眼中的王現偉
他是盡職盡責的好丈夫、好父親
王現偉鄰居王秀英:他對妻子的好,對孩子的教育,對工作的認真,對社會的愛……我都看在眼裡。我曾對他說,他是個好人,我來幫他和粹紅(王現偉的妻子)說,讓他再娶一個,過新生活,但他拒絕了。他說,不僅因為“一日夫妻百日恩”,更因為他堅信妻子會好起來——這些年,他從未有過怨言,我覺得他是盡職盡責的好丈夫、好父親。
他用堅強的力量織出大愛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網路中心主任張寶印:在父母面前,他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好兒子;在妻子面前,他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好丈夫;在軍人面前,他是一個剛強的好戰士。他在整個事跡當中表現出一種大愛,而這種大愛是他用一種堅強的力量織成的,讓我們深受感動。
女婿也是貼心小棉襖
王現偉岳父劉進良: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今天我要說,女婿也是咱的貼心棉襖。這些年,如果不是現偉照顧,我女兒應該早就……因為她連最基本的吸氣、呼氣、吃飯都不能夠。是現偉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她有了今天。不僅如此,現偉對我們老兩口也很好,雖然我們當年嫌他是山里來的窮孩子,反對他倆的婚姻,但他一點也不介意——他自立自強,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他的道德情懷應成為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石
農民日報編委會辦公室主任助理張鳳云:看到王現偉默默地站在妻子身邊,用手攬著妻子的肩膀,我非常感動。一是感動他幾千個日日夜夜的堅守,再一個就是感動他在家庭和工作中兩頭兼顧的這種不易。這種道德情懷,應成為我們這個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石。
年輕人從他身上學到愛和責任
解放軍報網路部編輯盧建霞:前段時間,關於新婚姻法的出台,全社會對愛和責任,有了一種新的討論。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婚姻、對責任理解很淺,別說是有病了,就是家庭生活的瑣碎小事,也可能導致他們婚姻破裂。我想,年輕人能夠從他身上得到很多啟發。
他將人生活出了哲學意味
工人日報要聞部主編楊連元:面對這些苦難,他仍能把工作做好,仍能笑得發自肺腑,我覺得他把人生哲學研究到了極限,他也許比我們都更懂得生命的價值、人生的價值。很感動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