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烈(乾嘉時期的“關東才子”)

王爾烈(乾嘉時期的“關東才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爾烈(1727-1801),別名仲方,字君武,號瑤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慶年間遼寧省遼陽縣賈家堡子風水溝村(今蘭家鄉風水溝村)人。以詩文書法、聰明辯才見稱於世,乾嘉時期的”關東才子”。《遼陽縣誌》稱其“詞翰書法著名當世者,清代第一人”。

16歲時,詩文、書法就已經蜚聲遐邇了。26歲,參加了全州的童試,結果考中了拔貢生(秀才)。39歲,隨同好友常紀到北京參加京師會試,未能及第。44歲,再攀蟾宮,滿懷信心地參加了京師禮部主持的恩科會試,結果考中貢士。經過殿試,中二甲一名進士。至此,夙願已嘗。清廷任命他為翰林院編修、侍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爾烈
  • 別名:仲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陽縣賈家堡子
  • 出生日期:1727年2月20日(清雍正五年)
  • 逝世日期:1801年(清嘉慶六年)
  • 職業:政治家 文學家
少時聰穎,臥薪嘗膽,主考江南,晚年生活,美好姻緣,故居,紀念館,

少時聰穎

遼陽王爾烈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遼寧遼陽有一個傳說,王爾烈的曾祖在修魁星樓時,特意把魁星的筆尖對準了家鄉風水溝的方向,企圖在族人中點出個狀元來。天遂人願,王爾烈的祖父王天祿以及他的三個叔父,都在朝廷為官。
大清王朝雍正五年(1727年),古城遼陽出現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剛過正月十五的第八天,時任直隸深州學正的王縉家中就傳出了喜添貴子的佳訊。
王爾烈父親王縉學識淵博,王爾烈幼年在其父薰陶下開始了啟蒙教育。深受其父(王縉,深州學正)影響,自幼受嚴格家教,性行純靜,從小就喜愛讀書和研習書法,讀書勤奮。王家家風樸厚,家教嚴正,王縉雖常年不在家,但為其子積存下兩室圖書。所以王爾烈精深於文字,更酷好詩詞。據史料記載,王縉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曆代典籍甚豐,也為王爾烈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之源。王爾烈幼年塾師崔璨,拔貢出身,學富五車,為王爾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傳崔璨在授課中曾出過一聯:“天作棋盤星作子,朗朗乾坤誰個敢下?”聯出後眾學子無人敢對。唯幼小的王爾烈站起朗聲應答:“地為琵琶路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彈!”老師隨口又出一聯:“野外黃花好似金釘釘地。”王爾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見窗外遼陽城裡的白塔,頓時文思泉湧,答道:“城內白塔猶如玉鑽鑽天。”大家聽了,都為王爾烈的過人才華而折服。由此,王爾烈被譽為“遼陽神童”。
據說,王爾烈冬天戴著一頂草帽在院裡玩耍。有一商人笑他“穿冬裝戴夏帽胡度春秋”,王爾烈則回敬了一句“走南方竄北地混賬東西”。
王爾烈少年時拜海城拔貢劉廣濤為師,因其聰穎勤奮,為劉所賞識,學識日漸淵博。
乾隆十八年(1753年)王爾烈在遼陽城參加童試,考中遼陽州拔貢生(即秀才)。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奉天省城參加鄉試,中奉天鄉試第181名舉人。

臥薪嘗膽

據記載,歷史上王爾烈家族先後共出了30多名進士。在家族的薰染下,乾隆十四年(1749年),王爾烈負笈千山龍泉寺西閣學堂,並拜龍泉寺元空大師為師。從此王爾烈與龍泉寺留下了終身之緣,開始“兩字功名愁煞人”的寒窗生涯。
冬天的千山龍泉寺冬天的千山龍泉寺
千山龍泉寺西閣學堂坐落在龍泉寺淨瓶峰北人造平台上,為民式建築的瓦室三楹,檐下有長廊,兩側建有兩幢列脊鑽尖式小閣,中為別致庭院。看管王爾烈書房的高麗萍介紹說,西閣始建於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歷史上原本是三間茅草屋,翻蓋成了磚木結構。後經屢次擴建,規模日大,成為清代千山兩書院之一。我們到時,但見閣前瓶峰對峙,峰尖與閣尖齊舉;閣後萬松簇擁,風聲與濤聲共鳴,清幽至極。
古時,西閣向為高人名士習書潑墨之所,達官顯宦下榻之地。每逢夜闌人靜,燈火遠燭,樹影婆娑。“西閣客燈”以其獨具的風韻而載入史冊,成為著名的龍泉十六景之一。難怪王爾烈幾經遷徙求學,最終選中此閣求讀求學斷斷續續達22年。因愛其靈山勝境,得如情懷,王爾烈竟如醉如痴,常挑燈夜讀,通宵達旦,為日後名震中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西閣地處絕壁之上,其室狹長如舟,每逢晨起,霧海茫茫,狹室猶如一葉孤舟游弋在霧海之中,又如同雄踞霧海中的一座島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爾烈寓居龍泉寺西閣之時,在品定“西閣客燈”之後,又命之名為“瓊島虛舟”。龍泉寺也是王爾烈一生之中題字最多的地方,共有兩副匾、六副聯,今天賞讀它們時,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功成名就之後,對寒窗苦讀之所的濃郁的回報之情!他給瓊島虛舟題的是“室狹如舟蓬窗四啟峰圍岸;山深似島松生一派海生潮。”

主考江南

據說,他本可考中頭名狀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場,名列第四。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對換一下名次。後乾隆見王文卷甚佳,即拜王為“侍讀”,留宮教授太子顒琰,故有“老主同場少主師”之說。 王爾烈家學淵源,名聞遐邇,本人有“三江才子”之稱,兄弟亦負盛名。在東北各地,傳說著他的許多詩對故事。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王爾烈以會試第一百零二名的身份參加殿試,果然中了個二甲一名的進士,就是排在狀元、榜眼和探花之後的傳臚。從此,王爾烈真正意義上開始走上仕途,直至正四品大理寺卿
王爾烈曾隨乾隆皇帝數次出巡江南塞北,留下了無以計數的名詩佳聯。這之中還有一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即他主持三江(江蘇、浙江、江西)會試———“主考江南”時的故事。當時,三江是全國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有許多江南的才子盛氣凌人,往往使考官難堪。王爾烈到三江地區後,以“學而時習之”為題,命眾考生按八股文形式連作三篇,眾考生皆為所難,勉強應試,第一場尚可力成一章,第二場則文不成章,到第三場眾考生自嘆才盡,面面相覷,盡難潑墨。考試之後,眾考生皆不服氣,便請王爾烈自作三篇以難之,哪知王爾烈文不加點,揮毫而就,字字珠玉,郎若晨星,而且立意新穎,眾人為之傾倒,驚問翰林之才何得如此之高,真可謂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王爾烈又揮筆寫下一首詩戲曰:“天下才子數三江,三江不如我家鄉。吾鄉才子數吾弟,吾為吾弟改文章”。
有一江南才子認為王爾烈的文章必是事先有備而作,不足以證其才,於是他寫了一上聯貼在王爾烈居所的楹柱上,意欲以突發之勢試試王翰林的才華和應變能力,聯曰:“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爾烈出門望見,命人取筆立對下聯曰:“塞北一天一地一聖人。”此聯一天指皇帝,一地指皇后,聖人乃孔子也。那位才子見狀脫口又吟:“江南烏紗氣流暖”,王爾烈應聲而對“塞北錦袍風無寒”。一天,幾個江南才子邀王爾烈到郊外野遊,還想考考他。在一座廟前,出聯道:“萬瓦千磚百日修成十字廟。”這時候在廟前的河中正有一隻小船從橋下搖過。王爾烈見狀對道:“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孔橋。”又一人出聯道:“冰涼酒一點兩點三點。”王爾烈扭頭看橋旁一叢丁香花開的正盛,脫口而出:“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至此,眾才子對王爾烈的才智與機敏盡皆嘆服,王爾烈的名字也伴隨著“壓倒三江”考生的故事傳遍了中華。

晚年生活

乾隆三十八年,又委任他四庫全書纂修官並三通館纂修官,從事四庫全書的纂修工作。過了二年,清廷又特任為京師會考同考官。
乾隆四十二年,已是五十歲的王爾烈邀約家鄉詩友十餘人重遊千山,他在《游千山約》中寫到“盤餐唯資果腹,何事珍饈”。出於這樣樸實的基調,千山詩會特別成功,王爾烈不僅本人得到了“高山天作帝王州,長白尊居望莫由”的詩句,他還把詩友們的六十幾首詩匯成一冊《同游千山詩錄》,後經著名學者金毓黻苦心蒐集,得以傳世。《瑤峰集》就是金先生專門為王爾烈所編,並被列入《遼海叢書》之中。
54歲時,又被派遣到陝西道監察御史,負責稽查滿清王朝在該地的鑄幣情況,分理陝西的一些刑事案件等。
乾隆五十三年,時年61歲,清廷考慮到他已經過了耳順之年,遂調回京師,擔任順天府(今北京)丞。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讓位給十五皇子嘉親王顒琰,委任王爾烈為內閣侍讀學士,並恩賜他千叟宴,御賜詩、《集古三星圖》、如意鳩枝等。清顒炎嘉慶四年王爾烈72歲時,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遼東,在盛京掌教瀋陽書院。74歲(嘉慶六年,1801年)病逝,葬於家鄉遼陽縣風水溝村的南山山麓。

美好姻緣

美景潤佳人,秀水育才子。千山不僅陶冶了王爾烈的才情,同時也成就了王爾烈的一段美好姻緣。這段姻緣,在遼陽王爾烈紀念館中也得以印證。
王爾烈從小與一少女陳月琴青梅竹馬,後因其母從中作梗二人勞燕分飛。王爾烈在千山龍泉寺西閣學堂讀書時,偶然一次相遇夢中人陳月琴。原來二人姻緣不成後,陳月琴被情所傷萬念俱灰,恰好其姑姑釋玄子禪師乃千山木魚庵住持,故看破紅塵剃度為尼,削髮來到木魚庵出家。
也許是兩人紅繩未斷緣未了,竟在千山重逢相遇,先悲喜交加,後破涕為笑,相依相偎於一起從此再不分開。時間長久元空大師和釋玄子禪師看出端倪,請本地德高望重名士出面斡旋,終於使雙方父母冰釋前嫌,陳月琴還俗,二人結成秦晉之好,一段姻緣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局。而陳月琴的祖父是清代著名學者陳夢雷
王爾烈作為首屈一指的關東才子,一生結交甚廣,無論是其母九十壽辰,還是他本人的七十大壽,從兩扇由王爾烈後人捐贈的壽屏上可以看出,許多清朝的當朝大員都和他交往頗深。紀昀評價王爾烈是鶴立霜林,神骨聳秀……悠然物表,望之如仙。對於這位詳校了165冊367卷《四庫全書》的同僚,在這幾句簡短的評價中,看得出君子之交的淡然和景仰。
劉墉贈予王爾烈的詩詞“骨氣乃有老松格,聲名須共古人期”恰到好處。事實上,在我們實地考證的過程中,關於王爾烈的“壓倒三江”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但大多人還是寧願相信那些杜撰演義過的情節。時至今日,王爾烈不再單單是一個人,一個名字,而是一種文化符號。這符號可能包含他的為人、為學、為官方方面面。解讀一代才子王爾烈的過程,也是我們後人從中自省,給出答案的時候。

故居

遼陽市老城西門裡路南有一座人稱“翰林府”的老宅子,他的主人就是兩百多年以來人們口傳不斷的人物———關東才子王爾烈。
王爾烈為龍泉寺書房親筆提名“瓊島虛舟”王爾烈為龍泉寺書房親筆提名“瓊島虛舟”
翻開《遼陽縣志》,上面有關於王爾烈家族的幾段記載:王爾烈,字君武,號瑤峰,乾隆三十六年二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
翰林府”在1991年復建中,被遼陽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90年11月到1991年,半年多的時間裡,王爾烈故居建成並基本完成了內部陳列。正門對面的房子是王爾烈生平陳列室。屋子裡有當時四品官員的官服、帽子,還有當年科考所用的食籃、器物。很多東西都是專家們查閱大量歷史文獻並進行研究、考證、編輯、收集、整理出來的。詳實的歷史資料和與王爾烈息息相關的實物將王爾烈的家世出身、求讀科考、入仕為官等經歷展現出來。

紀念館

王爾烈紀念館遼陽市老城西門裡翰林府胡同,今屬遼寧省遼陽市白塔區翰林委。它是清嘉慶皇帝賜建的府第。
王爾烈紀念館王爾烈紀念館
這座翰林府第在建築布局上,不同於封建時代那種對稱封閉式官宦人家的公館,府第並不大,東西兩院,房屋20餘間。西院為住宅,東院為書房、花園。門朝南開,門上有馬石、影壁,一間小門樓,外掛“太史第”,內掛“傳臚”兩匾,藍地金字,由大學士王傑題寫。
門裡第一趟5間前廳,房脊左右斜插“鋼剎壽”,表示為官顯赫。第二趟5間後堂,是祭拜祖宗之所,堂里收藏王爾烈畫像和譜書,王爾烈七十和其母九十大壽兩架壽屏,在夾壁牆裡收藏,作為王氏世代傳家之寶。兩架壽屏,珍藏在遼陽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