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英

1923年出生於湖北黃梅,現任政協南京市委員會專員。1937年,14歲的王楚英參軍抗日,後任排長。1938年升任18軍軍長黃維的警衛連長,旋調任軍委會駐滇參謀團團長林蔚的機要參謀。12月15日,隨中國印緬軍事代表侯騰入緬,奉命赴毛淡棉英17師任聯絡參謀,組織“華僑抗日誌願隊”任隊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楚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簡介,基本信息,歷史背景,回憶日投降,勝利狂歡,日投降前奏,日投降見證人,英雄事跡,緬甸遠征兩次解救英軍,組建華僑志願隊,帶英軍衝出包圍,傳命令再救英軍,第一次羅店戰鬥,得名“娃娃排長”,第二次羅店戰鬥,

簡介

王楚英(1915-)湖北黃梅人,1940年04月成都中央軍校第十七期,原中國遠征軍上尉,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戰史的研究專家。
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考入18軍乾訓班,在短暫培訓後,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抗戰、武漢會戰及中國遠征軍。 1941年,王楚英隨中國駐緬甸軍事代表侯騰入緬,組織“華僑抗日誌願隊”並任隊長,協助英軍作戰,打響了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第一槍。1942年3月至1944年10月,王楚英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上將的聯絡參謀兼警衛隊長。1944年,黔南告急,王楚英被空運回國,參加湘西會戰,他多次率領突擊隊,深入敵後作戰,參加了對日的最後一戰。1945年8月,王楚英又以警衛負責人身份,親身經歷了中國戰區日軍從芷江洽降到南京簽降的全過程。先後6次獲由蔣介石頒發的忠勇勳章、海陸軍獎章等,曾榮獲英國政府的豐功勳章。1950年起王楚英任國民黨“陸軍總部”辦公室主任、高雄警備區及52軍參謀長等職。1952年被蔣經國調任總政治作戰部設計委員會秘書長,總政治部第5組代組長。1954年,王楚英借到香港考察之機起義回國,現為南京市政協委員。
王楚英
近年來,王楚英的“口述歷史”遭到有關研究人員的嚴重質疑,認為王楚英在《軍碑1942》一書中所描述的事跡 “......溫蓋特空難經過,與《溫蓋特傳》里描寫的完全不同......" ,另外兩段“顯赫”的經歷,淞滬會戰和南京的侵華日軍投降儀式,也只出現在其自己記述里,得不到相關歷史資料和在世現場親歷人士的旁證,有臆造歷史之嫌。

基本信息

姓名:王楚英
學籍:黃埔軍校第十七期黨籍:中國國民黨
王楚英王楚英
籍貫:湖北省黃梅
軍銜: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生卒:1923--
軍職:國民革命軍青年軍第296師師長

歷史背景

“開創中華民族復興偉業”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9日,毛澤東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指出對日戰爭已經到了最後階段,中國人民的一切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向中、美、蘇等國無條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廣播了由昭和天皇宣讀的日本向盟軍投降的“詔書”,裕仁正式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對日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說明勝利的意義及“以德報怨”政策。同日,蔣介石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名義,致電南京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指示投降原則。
王楚英王楚英
8月21日,日本中國派遣軍副參謀長今井武夫等八名投降代表飛抵湖南芷江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肖毅肅代表總司令何應欽接見了他們,並向他們提交《第一號備忘錄》。略謂“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之命令,接受在中華民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除外),台灣及越南北緯16度以北之地區內,日本高級指揮官及全部陸海空軍與其輔助部隊之投降”。並指示日軍投降應行準備之事項。
8月23日,今井武夫等離芷江飛回南京。8月27日,國民政府派陸軍副參謀長冷欣從芷江飛到南京,設立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同日,國民黨軍先遣部隊開始空運到南京上海北平開封等地。
9月2日,美國麥克阿瑟上將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密蘇里”號軍艦上主持了受降儀式,日本全權代表重光葵外相在投降書上籤字。
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黃埔路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舉行,蔣介石指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在南京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當日上午9時,何應欽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主持受降典禮,岡村寧次日本投降書上籤字。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廣播演說:“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的結果。我們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
日本投降圖片日本投降圖片
南京受降後,中國各戰區受降主官及其部隊亦分別到達指定地點,進行受降,共接受日軍投降官兵124萬人、偽軍95萬人。從1945年冬至1946年夏,國民政府將日俘、日僑213萬全部遣送回日本

回憶日投降

日軍投降儀式:岡村寧次印章蓋歪
“那是1945年9月9日上午9時07分,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籤了名字。”王楚英當時在南京受降儀式上擔任警衛組組長,時隔60年,他依然清晰地記得那時的情境。
王楚英王楚英
岡村寧次印章蓋歪了,”王楚英說,“可能是因為一時緊張,我看到他蓋完章後一驚,面部微露難色,接著站起來向何應欽點了幾下頭。我猜想他是在說,不好意思,章蓋歪了,同時又像在說,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我有幸參加了日軍投降儀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說到動情處,王楚英眼角充滿了淚水。

勝利狂歡

廣播里說日本投降了,教室沸騰起來,大家互相擁抱。聽到日本投降訊息的時候,王楚英正在昆明美軍參謀指揮學校受訓。已經8年了,王楚英親歷這8年的艱辛。“1937年,我14歲,從湖北省大中學生軍訓總隊考入陳誠的18軍乾訓班受譯電訓練,8月13日以準尉譯電員的身份趕赴淞滬戰場”。
“我在淞滬戰場上擔任了排長並多次完成艱險的任務,被18軍軍長羅卓英稱為‘不怕死、會打仗的娃娃排長’。”從淞滬戰場撤退後,王楚英隨部隊轉戰皖南,獲英勇勳章,在1939年初考入中央軍校,1941年畢業後,到雲南作戰,後隨中國印緬軍事代表侯騰入緬,組織“華僑抗日誌願隊”任隊長,協助英軍作戰。1942年2月,英軍在泰緬邊境錫唐河慘敗,“華僑志願隊”掩護英軍突圍立功,獲英國勳章。1942年3月,王楚英調任史迪威的聯絡參謀兼警衛隊長,隨其在印緬征戰兩年多。1944年史迪威被蔣介石排擠回國後,王楚英被調任新6軍14師作戰科長,參加湘西會戰。
王楚英王楚英
“當時是新6軍在湖南芷江地區整訓,軍長廖耀湘選派我到昆明受訓。”王楚英說。
“8月15日晚上,廣播通知有重要訊息,於是所有人集中到大教室里,聽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教室里沸騰了,奮戰了8年啊,大家都非常激動,徹夜狂歡。美國人用投影播放記錄電影核子彈爆炸的場面,大家邊看邊唱,互相擁抱,跳踢踏舞,學校買了很多糖果發給大家,很多人開始喝酒,都是威士忌葡萄酒。我沒怎么喝,但看到很多人醉了,盧醒、邱行湘都喝得醉醺醺的。”說到這裡,王楚英頓了一下,“盧醒後來在孟良崮死了,邱行湘在洛陽被陳賡俘虜”。
狂歡中的王楚英沒想到他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第二天,他接到廖耀湘電報,要他馬上回芷江軍部。到芷江後,廖耀湘對他說,“你不要回昆明了,有任務”。

日投降前奏

中國戰區的受降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蔣介石命令處理的。8月17日,岡村寧次在給蔣介石的電文中說:“津浦、平漢路和長江沿線,時有中國軍隊(既有國民黨軍也有八路軍新四軍)自稱奉上級命令,謀求解除日軍武裝,甚至進行武裝挑釁。因此日軍採取自衛行動”。蔣介石於是“命令”八路軍和新四軍“原地待命,不得接受日軍投降”。在蔣和岡村的電報往來安排下,日本中國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將率團到芷江接洽受降程式。
王楚英王楚英
王楚英的表哥鈕先銘是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二處少將處長,鈕對他說明了選擇芷江和新6軍的原因:接替史迪威擔任中國戰區美軍司令的魏德邁向蔣介石分析,日軍雖然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但不肯認輸,仍然很傲慢,而新6軍在緬甸徹底打敗過日軍號稱精銳之師的第18、第56、第53、第49、第2等師團,在日軍中影響很深,很有威懾作用。
8月19日,陸軍總司令部人員由陸軍總參謀長肖毅肅率領由昆明到達芷江,這個時候開始,王楚英和14師40團團長王啟瑞便一起受命負責洽降的警衛工作。
“21日這天”王楚英回憶,“風和日麗,萬里無雲,鈕先銘、王啟瑞和我,驅車各處巡視,檢查今井武夫住處的接待準備和警衛工作。芷江城到處彩旗招展,扎有巨大‘V’字的牌樓矗立在城門口和主要道路上。沿機場到城內陸軍總司令部所在地——萬壽宮的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並排站著武裝憲兵和新6軍士兵,精神抖擻、英姿颯爽。芷江的軍民在晨曦中即群聚街頭,歡慶抗戰勝利,都想親眼看一看日軍投降的場面。”
根據王楚英寫的回憶文章,8月21日11時正,今井武夫的飛機在中美空軍混合團三架野馬式戰鬥機的監護和引導下,飛臨芷江機場上空。20分鐘後,今井武夫的飛機停穩,機門打開,陸軍總司令部陳參謀上前迎接。今井武夫身穿黃色夏季日本陸軍制服,佩少將領章,立於機門旁,面帶戚容,立正向陳參謀詢問:“可否下機?”陳回答:“全部下機。”
王楚英走出中國戰區簽字受降儀式會場王楚英走出中國戰區簽字受降儀式會場
今井一行依次下機,並排肅立在舷梯旁,接受陳參謀查閱名單和證件,並由憲兵檢查隨身行裝。王楚英說:“他們一共8人,有參謀、機長、駕駛員、譯員。”檢查完畢,中外記者紛紛攝影,“今井默然無語,神態憂傷,舉止呆板,任人拍照。記者此前已接到通知,禁止對日本降使作現場採訪,所以沒有人向他提問。”
下午2時30分,今井一行前往萬壽宮晉見肖毅肅。“肖毅肅居中坐著,對面長桌預備給今井等人,其他中美軍官和中外記者百餘人,分坐大廳兩側,而我則在會場四處巡視檢查安全工作。”
洽降儀式進行了兩小時,雙方交換了無線電聯絡時間和呼號波長表,今井呈交有關圖籍表冊,肖毅肅宣讀了何應欽岡村寧次的第一號備忘錄。會見由中方翻譯王武少校譯述,中外記者紛紛拍照,還拍了記錄電影
8月23日,何應欽會見今井並作了接下去的一些安排,會見後今井飛往南京,空軍上校孫桐崗等人陪同前往,中方派6架戰鬥機護送。26日,何應欽發布命令,區分16個受降區並制定了受降主官。隨後他便到各個受降區視察。而主受降區設在南京,定於9月9日舉行受降儀式。27日,陸軍副總參謀長冷欣奉命前往南京設立前進指揮部,做準備工作,王楚英作為指揮部成員也隨同前往,部署安全相關工作。

日投降見證人

8月14日,王楚英在展示當年日本投降書的複印件。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中國政府商洽投降事宜,中國方面指定日軍代表到湖南芷江洽降,而當時國民黨新六軍正駐紮在芷江,當年22歲的王楚英擔任新六軍14師作戰科長,被委派負責洽降警戒工作,親身經歷了洽降的全過程。
遠征圖片遠征圖片
“經過十四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侵略者的頭目岡村寧次在這個地方向中國投降。這是讓我們非常感到驕傲、慶幸的時刻。”八十二歲的王楚英老人今天站在當年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的現場——他是媒體現在能找到的唯一歷史時刻的見證人。王楚英作為當年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的現場目擊者,今天特意來參加在南京黃埔路原中央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的“兩岸抗日軍人見面會”,他在會上向來自台灣和大陸在南京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軍人,介紹了六十年前親身經歷的侵華日軍在南京投降的情形。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定在上午九點舉行,地點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中央軍校大門上掛著一塊上貼‘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典禮會場’十四個金字的橫幅,正門上懸掛著中、美、英、蘇國旗,對面牆上掛著孫中山先生遺像,受降席、投降席後方各站立八名武裝戰士。”王楚英比劃著名說。“當時,我站在中外高級官員席旁,能看到整個會場。受降席一側是一些中國和國際高級官員,一側是記者席。樓上是中外一般官員觀禮席,大禮堂兩側各有一個簽到處,備有兩本簽名冊。”
“八點五十八分,中國戰區日本投降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率參謀長小林淺三郎中將、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將、中國派遣軍艦隊司令長官福田良三中將等七名日本投降代表來到大禮堂。他們低著腦袋,哭喪著臉,由岡村寧次領頭脫帽肅立,向受降席鞠躬。”王楚英激動地說:這是侵略者應有的下場。
“九點零四分,中國軍人在儀式開始前,就先將岡村寧次呈繳的那把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的指揮刀收繳。儀式開始後,何應欽命岡村呈驗簽降代表證件。接著,何應欽將日本投降書中、日文本各一份,交中國陸軍總參謀長蕭毅肅轉交岡村寧次,岡村用雙手捧接。”
遠征圖片遠征圖片
“九點零七分,由日軍投降代表簽字。岡村寧次拿起毛筆時,取筆蘸墨,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從上衣口袋內取出印章,蓋於名下。他把印章蓋歪了,會場一千多雙眼睛都注意到,他的手一直在抖。”
“這位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在投降書上籤字蓋章後,一動不動地低頭俯視很久,然後交由小林淺三郎送交給何應欽何應欽查閱無誤後,把其中一冊交還岡村寧次。”。
王楚英當年曾隨國民黨軍隊退往台灣,一九五二年從香港回到大陸。現在,王楚英還擔任著南京市政協專員的職務,從事抗日戰爭史尤其是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史的研究工作。王楚英告訴記者:就他所知,當年參加過日軍南京投降儀式的現場目擊者只有兩人在世,另一位已是九十高齡,目前在醫院里,現在只有他,還能在現場回憶當年的歷史性時刻。

英雄事跡

緬甸遠征兩次解救英軍

1941年,盟國根據反法西斯形勢需要發布《聯合國家宣言》,要求中國軍隊入緬援英抗日。但印度英軍總司令韋維爾認為緬甸是英國的重要屬地,也是印度的屏障,如果讓日軍占了,將來英國還可以從戰後的“和會”上把它收回來。若是讓中國軍隊來緬甸,那么英國就無法趕走中國人。因此韋維爾最初拒絕中國軍隊入緬作戰,只是請中國派人入緬組建華僑抗日誌願隊。

組建華僑志願隊

這種背景下,王楚英被英軍選為駐英軍17師聯絡官,並奉命組建緬甸華僑抗日誌願隊,任指揮官。對於英軍為何選中19歲的自己,王楚英分析說:“也許他們是認為我年紀小,軍銜低,能夠成為傀儡。”不過,王楚英沒有給中國人丟臉,他組織起了一支數百人的華僑抗日誌願隊,在經過簡單軍訓後,1942年1月6日,志願隊在毛淡棉破獲了日軍的一個情報站,偵破了日諜要炸毀英艦“奧馬哈號”的陰謀,保全了英第17師數千官兵的生命

帶英軍衝出包圍

1942年2月23日,英第17師被日軍兩個師團圍困在錫唐河東岸,當時河上橋樑已被炸毀,滔滔河水斷了退路。王楚英回憶說:“當時,英軍支撐不住,打算投降,我連忙找到史密斯,表示決不投降,一定要突圍。隨後,我駕駛裝甲車第一個沖向日軍陣地,在志願隊的帶領下,英軍也緊隨其後突圍。這突然的襲擊,把日軍打得暈頭轉向,他們被迫後退7、8公里。包圍圈被撕開一個大口子,英17師最後全部突圍。事後,英國政府授予我勳章,並發了10英鎊的獎金。”

傳命令再救英軍

談起另一場解救英軍的仁安羌大捷,王楚英說,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來緬,調我當他的聯絡參謀兼警衛隊長。4月,英軍第1師已退守仁安羌。17日,日軍將英軍步兵第1師及裝甲第7旅戰車營包圍在仁安羌北面一帶地區。英軍糧盡彈絕,危急萬分,孫立人調派唯一的裝甲兵團第113團,星夜趕往英軍被圍前線。4月17日傍晚,第113團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經過兩天激烈苦戰,第113團收復仁安羌,除英軍第1師官兵外,還解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國軍人、美國傳教士及新聞記者500多人,並把被日軍奪去的一百多輛輜重汽車和一千多匹戰馬交還英軍。當中國遠征軍官兵出現在他們面前時,英軍官兵狂熱地與中國士兵緊緊抱在一起。

第一次羅店戰鬥

23日下午,王楚英所在的18軍33旅11師到達唐家灣。當晚7點半,日軍開始反撲。8點多,旅長派人把王楚英叫去,命他接替犧牲的特務排排長周大鵬。第一次參加戰鬥的王楚英成了代理排長。在戰鬥中,他組織部下用手榴彈炸毀了敵人三輛裝甲車

得名“娃娃排長”

18軍軍長羅卓英得知這個訊息,高興地摸著王楚英的頭:“這個娃娃喔,不怕死,還能打仗。這個娃娃排長。”從此,王楚英“娃娃排長”的稱呼就傳開了。

第二次羅店戰鬥

27日拂曉,11師與其他三個師第二次攻打羅店。羅卓英親自來到前線,一定要去河邊看個究竟。我發現有亮光,這時機關槍響了,羅卓英就在我的身後,我一下子把他按下來。”第二次羅店戰鬥,以失敗告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