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慰伯

王慰伯(1894~1948年), 男,漢。江蘇崑山南鄉星賣村王氏,世以擅治傷寒溫病名聞鄉里。自濟堂公以來,代有傳人,傳至慰伯公醫名更著,遠近求治者甚眾。其治病法度,頗為嚴謹,辨辯證精確,用藥果斷,多中肯綮,每挽危救殆於旦夕間,是以聲譽卓然。抗戰前一年,應章太炎、曹亞伯諸賢之邀,遷滬行醫道,設診海上。翌年八。一三抗戰,合家去鄉定居滬濱。慰伯公因診務繁忙,常利用下鄉診病乘舟楫之暇,整理歷代名家醫論,參以臨診心得,著有《醫學匯觀》廿冊,因於戰禍,未及付梓。王氏醫學以王慰伯氏的學術思想為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慰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4
  • 逝世日期:1948
  • 性別:男
學術觀點,論病首重邪氣,攻病宜早,達邪務盡,傷寒,溫病一爐共治,新感、伏邪論,證治經驗,風溫辨治,濕溫辨治,

學術觀點

王氏治學、上師仲景,不宗葉薛,師古而不混古,嘗曰: “讀古人書,要全面領會,更要結合是臨證,要活看不能死看。”其對外感論治,推崇張子和六門三法。其論病重邪氣,主張“攻病宜早、達邪務盡”。其崇尚“傷寒溫病一爐共冶”,提出“新感、伏邪在於辨證,定名不拘四對,識證須分清六氣”的觀點。

論病首重邪氣

王氏服膺張子和“因邪致病”、乃“論病重邪”的觀點。其云:“六淫外感,邪也;七情鬱結,亦邪也;飲食內傷,亦邪也;氣滯血瘀,亦邪也,攻病達郁之法多端,汗吐下其一也,解結開郁,消食導滯,行氣活,利水軟堅,無一非攻邪之法,只在善用之耳”。並指出,醫者必須善辨邪正虛實,方能正確施治。

攻病宜早,達邪務盡

王氏崇尚張子和“治病當用藥攻,養生當用食補”的觀點。對外感熱病的論治,主張“攻病宜早,達邪務盡”,邪去則下復矣。其曰“邪盛則正衰,正勝則邪卻”,此一定理也。邪氣入侵,多由正氣先虛,但正氣雖虛,如無邪氣入侵。雖虛未必病出;猶國之貧弱,如無敵寇之侵入,尚不致傾覆;病者亦然”。其認為,醫者在學習《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理論的同時,必須了解“虛處受邪,其病則實”的含義。經云:“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王氏認為,當邪氣方侵,正氣未奪之際,應及早攻病達邪,切勿坐失時機,善痛貽患。其云:“大病如大敵,必須集中兵力,挫其銳氣”。對虛人感邪,主張先達邪後扶正,其云:“治病猶滌衣也,衣垢當用皂,衣敝當用漿,但必須先滌後漿,反之何能去垢”。其見有人喜服補藥,每於邪未盡撤之際,即要求臣者用補,對之深為感嘆,嘗曰:“補劑誤人,人之不覺,反頌醫名,過去富貴之家,朝夕進補,豈能卻病耶”。
王氏雖主張有邪當早攻,邪去則正復,但並非濫用攻法。其用攻,並不廢補。嘗云:“攻邪要辨證精,又要掌握分寸,邪去即當安正”。凡溫病汗後熱不解,喑怖不透,懊(忄農)nao虛煩不寐,脈見細軟者,用梔豉湯加黨參、小麥;家實正氣虛者,用黃龍湯或調胃承氣湯,下後即用參、術調之;虛人如廁,先啜稀粥以防其脫;溫病前後都非常重視保存陰津。

傷寒,溫病一爐共治

王氏認為,仲景《傷寒論》乃宗《內經》《難經》之旨。總結漢以前外感熱病治療經驗的專論。論中包含溫病治療的理法方藥。溫病學說是在《傷寒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者雖證候不同,學派各異,但均屬外感時邪。傷寒以六經分類,溫病以衛氣營血、三焦立論,然辨證用藥、理法則一,可以互取所長,融會貫通。若能掌握各個階段的主證,則理法方藥有所遵循。故云:“傷寒、溫病乃一爐共冶”。王氏認為,要統一傷寒、溫病學說,必先從外感熱病的分類正名入手,主要根據六淫邪氣所表現的證候來定名,不必拘泥於四時。但時令季節都有其一定的特點,可作為辨證用藥的依據。吳鞠通《溫病條辨》歸納溫病為四類,以風溫、溫熱、溫毒、冬溫為一類,暑溫為一類,濕溫為一類,秋燥為一類。王氏則將其歸為五類:即傷寒(感受寒邪為主,證候較重者)、傷風(感受風邪為主,證候較輕者)、風溫(溫病肺經證候為主)、濕溫(感受濕熱之邪、腸胃證候為主),中暑(感受炎夏暑熱之邪、發熱驟急)。至於春溫、冬溫、伏暑、秋燥,其見證不出風溫、濕溫範疇;此外,瘧疾、痢疾、白喉丹毒等,屬外感熱病範疇,但均已單獨定名,不必牽入其中。這樣分類,眉目清楚,綱舉目張,符合學術發展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規律。

新感、伏邪論

王氏認為,溫病的新感與伏邪,是以臨床證候為辨證用藥依據,二者的基本區別在於:一者感邪即發,一者感邪不即發。其發病,與感邪之深淺和正氣之強弱有關。蓋邪之入侵,或由正氣先虛;或由邪氣過盛;或由虛邪賊風,猝防不及,或由反覆感受,正不勝邪。正虛者固易病,強者有時亦不免於病,一旦邪氣入侵,正氣必從而抗之。體實而感邪淺者,往往潛而不發,即使發病,其勢亦輕;體實而感到邪深者,每多邪伏而不即發,發則其勢較甚,體虛之人,每多隨感即發。感不即發者為伏邪。伏邪之發,所以春秋為多者,因暑必扶濕之故。溫為粘膩之邪,中人往往不即發病,不同於風溫中人而即病也。故云:“風溫多新感,濕溫多伏邪”。至於伏邪潛伏的部位,王氏認為,感自皮毛,蘊於腠理,戀於腸胃,發於肌表。蓋伏邪以腸胃受病為多,後期每發疹喑。至於新感和伏邪的發病情況,王氏認為,城市多新感,農村多伏邪。蓋農民終年早出暮歸,風雨寒暑勞動于田野,感邪較深。農忙季節暑濕元氣正盛,感之者往往不即發病,一旦交秋復感新涼,引動伏邪內發,故農村伏邪多於城市。而城市勞苦大眾的發病情況與農民相同。此出說明體質之藜藿與膏粱,在辨證施治上有重要意義,應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證治經驗

王氏擅治外感熱病名聞遐邇,茲僅就風溫、濕溫的辨治經驗,簡述於下:

風溫辨治

王氏認為,風溫雖系感受春令之邪而發,但四季皆有,而以春冬二季為多。風溫之治,清。葉天士論之最詳,其主用辛涼解表,清肅上焦。王氏云:“辛涼解表,乃眾所周知,但運用得恰到好處,並非所易。蓋辛能泄風,涼可解熱,偏於辛則溫易化熱,偏於涼則邪不得透。故疏風之品宜輕清,清溫之品勿苦寒”。其認為,葉氏之方清解有餘,辛透不足。王氏對風溫各個時期的用藥,有其一定的順序。初期透表,每以前胡為君,常於葉氏方中加入前胡、蟬衣、制僵蠶、蒺藜等以宣肺泄風;若惡風頭痛、苔白、脈浮等外感症候顯著者,則參用梔豉湯加荊芥以透表達邪,甚者不忌麻黃;一旦化熱,由肺及胃,則以石膏為君,配合前胡等清泄氣分之熱。邪傳氣分者,加重用石膏。王氏認為,風溫之邪,由表而入。其出,亦以從肺衛外達為順。且風為陽邪、溫易化熱;故用宣透之品,不宜辛散,用清溫之劑,不可過於涼潤,惟前胡入肺經,能解表泄風,清熱不滌痰,無辛散之弊。若邪重熱盛、鳴喘息,則以麻杏石甘湯為主方,佐以清熱豁痰之品。麻黃、石膏二味的劑量,則視表邪與里熱之輕重而定。其認為,石膏辛甘性寒,《本經》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難和息”,既能清溫泄熱,又能解肌透邪,故用於風溫,最為適合。若邪熱傳心包,神昏譫語則應辨清風溫與濕溫。風溫內隔,多挾痰內閉,必以滌痰清熱為主;濕溫神昏多由濕熱蒙蔽清竅,當以開竅為主。開竅方中,王氏最賞用萬氏方,以萬氏方藥簡潔,無香竄之品,並用竹瀝送服,可奏滌痰開竅之功。對小兒患者則常用猴棗散、羚羊角粉,因小兒痰熱易升,風易動。若順傳陽明,出現胃家實,大便秘結者,善用急下存陰,釜底抽薪之法。

濕溫辨治

王氏認為,濕溫雖屬外感時令之邪,但必先內蘊濕熱。其發於夏者,多挾暑熱;發於秋者,多由新涼引動。其認為,濕溫的病機特點,一為濕熱交蒸,一為邪滯互阻。臨床辨證應分析濕熱之偏勝,邪滯之深淺;其論治,以分化濕熱、消導腸滯為要。其認為,濕不化則溫不解,滯不導則邪不撤,此外,更應分辨表里傳變,邪正盛衰,宿恙兼病等。王氏在辨滯、導滯方面,尤有深入的研究。在濕溫病治療過程中,又十分重視存陰保液。
(1)辨滯:主要是觀察大便,察舌驗齒。觀察大便色澤形態,可知濕熱邪滯蘊阻情況,推論病勢趨向和轉歸。濕溫輕症或暑濕內阻,大便色澤形態一般無變化。,或僅略有燥結,或色澤始終較深者,治以芳香疏化,即能熱解病退;濕溫較重者,大便多見溏垢粘膩,色澤深褐。邪熱越甚則色澤尤深,質更粘膩而膠著腸壁,中間稀薄者排出,狀如便泄,實乃濕滯膠結,治擬瀉下導滯。前人云:“熱病便泄稀薄,腸滯不清,仍宜應下法”。若便泄純屬稀水,日夜頻繁、色褐或黃者,系協熱不利,為逆候;若下利不止,津液內奪,勢必導致神昏內隔,須先止其利,以回津液,後導其滯。王氏認為,察舌驗齒對辨滯的意義尤大。舌苔黃膩厚濁,口苦氣臭、矢氣頻傳、脘腹拒按,均為里滯內結之徵。若舌乾唇焦、必有里滯;唇焦齒板互見,則熱極滯甚,將次傳營而昏厥,如藥後腸滯逐漸下達,則唇紅唇焦亦逐步消退,而且一般都從上唇開始消失,熱勢亦隨之下降。
(2)導滯:王氏治濕溫邪滯,主張趁早攻導腸滯,使濕熱之邪無所憑藉,既可削弱病勢,又可控制出血趨勢。導滯之法,則根據各階段的不同表現,採用不同方法。早期表邪未達,里滯已結,則用表里雙解,一般先用枳實梔子豉湯加檳榔、山楂、六曲;滯甚加大黃、芒硝、雲明粉。若邪已傳里,濕已化熱,證屬陽明腑實,則以急下存陰之法。若症已逾旬,糞便粘著腸壁、非攻導之劑所能下,則用堅腸清熱,化滯緩導之法,常用之藥有黃連、黃芩、枳實炭、山楂炭、銀花、芍藥等。旨在使糞便逐漸乾燥,脫離腸壁,茲後若見矢氣頻轉,為腸滯逐步下行之兆;若藥後仍無大便,可用豬膽汁或蜜煎導灌腸;若所下不多,切勿躁急,可稍增劑量,若大便稀泄,色褐如水,次數頻多,則必須先止其泄。一般先用六一散、赤苓、扁豆衣、白芍炭、通草等以利小便實大便,甚則參用堅腸清熱之劑加炙粟殼以止泄。王氏治療協熱下利,每用熟石膏、生甘草二味,其效甚著。蓋熟石膏能清熱斂腸,生甘草能解毒固液,二味協同,具有清熱止泄之功。乃固液止泄,以守為攻之法,旨在保津導滯。在病勢鴟張複雜的情況下,能正確掌握,辨證套用,可轉危為安。王氏總結導滯經驗為:“旬日前可用攻導,旬日後要堅腸清導。攻導宜早,遲則多變;消導宜緩,峻則不去”。
(3)存陰保液,回陽固脫
王氏對濕溫病各個階段,都非常重視陰液之保存。其早期套用達邪導滯法,旨在減少陰液之絕失。熱盛極期,唇燥舌絳,劫津化燥,每用大劑三鮮、五汁、增液湯等救治。另以石斛、生地、沙參、蘆根、茅根等煎湯代茶,或用西瓜汁、銀花露等代茶,日夜頻頻給服,不得中斷。若津液得復,每能出險入夷。若患者素體虛弱,濕溫早期發汗過多,後期每易出現亡陽之變,王氏常以獨參湯加紅棗煎服。甚者加附子、龍骨、牡蠣回陽固脫。嘗日:“溫病之亡陽,與傷寒不同,多為陰液先絕,陰不斂陽而致陽氣續脫,待陽氣一回,仍須氣陰兼顧耳”。可見,王氏治療濕溫病十分重視保存陰液,固攝陽氣。
此外,對濕溫病腸出血,王氏亦有獨到之經驗。凡熱盛正氣未衰者,每用犀角地黃湯加熟大黃;體虛脈細軟者,用黃連阿膠湯,另用蒲黃、地榆末吞服,每獲良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