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哲學思想

王安石的哲學思想

《王安石的哲學思想》是賀麟所著作品,出自於《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安石的哲學思想
  • 作者:賀麟
  • 作品出處:賀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儒家的人所尊崇的政治家,大約不外兩型:一為伊周型,一為蕭曹型。前一類的政治家,同時即是聖賢,道德文章兼備,言行均可為世法則,治平之業好像只是他們學問道德文章的副產。三代以下這一類型的政治家甚為沒落,惟有那“伯仲之間見伊呂”,被宋儒稱為“有儒者氣象”的諸葛孔明,比較接近此一類型。後一類型的政治家,大都有才能,建事功,平叛亂,維治安。他們似乎是政治本位,事功本位的政治家,以政治上建立功業為惟一目的。他們雖可稱為賢臣賢相,然而究不能說是道德學問文章兼備的聖賢。漢唐的盛治,都是這一類型的政治家的表現。漢的蕭、曹、霍光,唐之房、杜、姚、宋,都是這一類型的代表。伊周類型的政治家當然要行王道,實現大同之治。蕭曹類型的政治家,當然免不了參雜些霸道和申韓之術,只能達到小康之治。如果用現代話來說,前者代表政治上的理想主義,後者代表政治上的現實主義,傳統儒家的政治思想一貫地憧憬大同的理想。
宋朝以尊重儒者,不殺文臣定為祖宋家法,初期胡璦、孫復之講學亦開造成伊周式的政治家的先河。而後來理學家程朱的歷史觀,亦一致地貶斥漢唐、推尊三代理想政治。宋朝的政治家如、、等都是以道德學問文章著稱,接近伊周型的政治家。即、雖偏以文章見長,其最後理想亦在於為三者兼備的政治家。在歷代培養文治的傳統下,在傑出之士皆以達到道德學問文章兼備為政治家的理想的風氣下,不過是最傑出、最完美的代表而已。安石的詩文皆卓然自成為大家。他的人格,陸象山稱其“潔白之操,寒於冰霜”。他的生平志事,陸象山稱其“道術必為孔孟,勳績必為伊周”。所以他實在具備了種種條件,使他成為三代以下,伊周型的政治家中最偉大的(雖說是一個失敗的)代表。據說,當他初見神宗時,神宗問他,“如何?”他答道:“陛下當法堯、舜,何以太宗為哉?”又說:“陛下誠能為堯、舜,則必有皋、夔、稷、契,彼魏徵、者何足道哉?”許多人都認為安石這番話未免大言欺人,狂妄無忌憚。殊不知這確是表現他多年來所懷抱的根本立場。神宗原來憧憬著漢唐的現實政治,他要把神宗轉變為趨向三代伊周式的理想政治。神宗當時接受了他的根本主張,稱他為“責難於君”,並嘉勉他“悉意輔辟,同濟此道”。於是他才秉難進易退之節,得君行道。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賀麟(1902—1992)先生,字自昭,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並以研究與翻譯斯賓諾莎、黑格爾哲學著稱於世。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後留學於美國(奧柏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和德國(柏林大學),抗戰前夕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大等學府。賀麟治學凡六十餘年,中西會通、古今會通,在諸多思想和學術領域均有重大建樹。尤其是早年力求“儒家思想的新開展”,自創“新心學”,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基礎上,融匯歐陸唯心論,發揚陸王心學之菁華,自成一個體系,與馮友蘭、金岳霖、熊十力等人的新儒學,鼎足而立,一起構成了一代中國儒家思想的新圖景,對後世中國思想之發皇,影響深遠。編者簡介高全喜,賀麟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62年生,江蘇省徐州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法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現任教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同時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西方思想史、法理學和憲政理論。有《休謨的政治哲學》(2004)、《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現象學〉研究兩篇》(2005)、《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2009)、《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2011)等多部著作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