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著名設計師)

王前(著名設計師)

王前,生於80年代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憑著個人的天分和敏銳的藝術觸覺在國際4A廣告公司與全球頂尖設計公司CBX打拚。他曾獲得多個國際國內設計獎項。現任意勢(BXDNA)創意總監、ADC紐約國際藝術指導協會會員、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聯合會會員、CDC中國包裝聯合會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第一屆紙上的舞台國際海報邀請展嘉賓,上海國際傳媒產業廣告創意主講嘉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前
  • 外文名:Wang Qia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黑龍江省牡丹江
  • 出生日期:1984年4月6日
  • 職業:設計師
  • 畢業院校黑龍江大學
  • 主要成就:紐約ADC國際藝術指導協會會員
    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會員
    CCII國際設計中心明星設計師
    CDC中國包裝聯合會會員
    首屆國際海報設計邀請展國際嘉賓
  • 代表作品:斯科拉中國行標誌
簡述,廣告生涯,個人發展,靈感來源,個人建議,個人觀點,

簡述

王前:中國黑龍江人,現在上海工作,紐約ADC國際藝術指導協會會員、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協會會員,他的廣告生涯始於中國上海,先後在BATES及CBX工作。曾參加的大型提案有可口可樂、松下、雪碧、貓人等。2003年創建國際品牌設計研究中心,2004年國畫作品《山高水長》獲中國冰雪畫藝術研究會優秀獎,並被於志學美術館收藏。2006年策劃國際設計大師勝岡重夫東北學術展,2008年 應邀設計亞洲第一潮牌雜誌《SO COOL》三周年LANDBAS海報、2009年海報作品《THE GATE》《HANDSHEAR》在美國德國科隆國際博覽會展出,並刊登於國際知名報紙《SewTrade》上,為NBA巨星斯科拉設計中國行標誌,紙上的舞台第一屆表演藝術海報設計國際邀請展嘉賓。上海國際創意產業主講嘉賓。
王前生於80年代初的黑龍江。小時候曾夢想當考古學家、天文學家。對恐龍及科幻類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國小經常逃課去郵票市場、舊書市場,一呆就是一天。對書籍非常熱愛(但不包括課本)學校放假的時候,他帶著學生去家裡辦報紙、雜誌。還自己在家辦起了恐龍博物館。老師把他稱為“賊王”。由於繪畫水平出眾,被選為校美術組,在學校舉辦的美術大賽中多次獲獎。但由於對繪畫的酷愛,使他在任何課堂都不忘畫畫。對繪畫不認可的老師認為畫畫是沒出息的。後來進入國中學習依舊倒數。老師判定考不上大學,如果能考上,他就退出教師行業。後來高中學的美術,最終考取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但在大學的專業是公共藝術,他對雕塑、陶藝並不感興趣,整天摔泥,做碗。活像一個民工。他甚至想逃避。但對平面設計和廣告卻非常感興趣,經常去圖書館看相關書籍。對他來說廣告是陌生卻充滿誘惑的。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廣告設計上。大三他參加台灣中國時報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金犢獎並獲得大陸入圍獎。這個獎項更加堅定了他的廣告之路。畢業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請他設計藝術學院畢業展海報。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學生設計的畢業展海報,並被學校收藏。

廣告生涯

王前曾在公共藝術系學習雕塑和陶藝,他的平面設計生涯始於美國CBX品牌設計公司,很多人都知道,CBX是一個全球聞名的設計公司,在60年代就是國際頂尖的包裝設計公司,設代表作有強生標誌、悉尼奧運會標誌、可口可樂包裝設計等。對人才的要求是非常嚴的,也是非常高的。王前何以以一個初生牛犢的白板進入的呢? 事後,王前這樣說,公司選擇新人才,你懂不懂平面設計並不重要,新人充滿激情,一張白紙更好培養。關鍵要有此靈性。2009年,他進入了國際4A廣告公司BATES。他服務過的廣告客戶,包括可口可樂、雪碧、松下、貓人、安踏體育、HELLOKITTY、漢堡王等等,近年來,在繼續服務於眾多國際品牌的同時,他又與多家本土客戶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致力於為他們做出國際水準的廣告,除了作品頻頻獲獎,繁忙工作之餘,他也以點燃內地年輕人廣告熱情為己任,應邀擔任第一屆國際海報邀請展嘉賓、上海國際廣告產業創意主講嘉賓。

個人發展

王前在大學時學的是公共藝術設計系,一開始他並不清楚這個專業到底是學什麼的,迷迷糊糊的進了這個專業,後來才知道是象民工一樣的苦差事。整天摔泥鋸木頭,身上經常受傷,穿的衣服也是滿身的泥點子。不承認是民工別人都不信。他一直對平面設計很感興趣,每天空閒的時候都去圖書館看平面設計類的書。當時有一節創意雕塑景觀的課,當時老師要求每個學生都交三張手繪創意稿。他當時竟然想出了幾十個創意,當時班裡有的學生連一個創意都沒想出來。後來獲得全系最高分,老師勸他做廣告創意,因為這是能讓他施展更多創意的舞台。那時的他並沒有買電腦,只能去網咖包宿做設計,可能這么說很多人都不會信。但當時他真的狂熱到了這個地步。大學的時候他獲得了30多個國際國內重要廣告創意獎項。他立志要做一個有影響力的設計師。當時很多人都嘲笑他。在大三的一次偶然機會上,他見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台灣廣告大師LAWRENCE。後來他很幸運的被廣告大師LAWRENCE招到了上海,開始了他的廣告生涯。那時的他只是覺得設計特別好玩,他說即使不給錢也願意去做。一路走來他還算比較順利,從開始受到廣告大師的細心教導,到後來進入國際4A擔任創意組長。雖然做廣告很苦很累,但是廣告帶給他的快感是任何娛樂項目無法代替的。後來他和朋友合力創建了中國第一家以創意趨勢為核心的互動公司,其實這正是他大學時的夢想。曾經BATES的創意群總監說他長的太小,提案氣勢壓不住,後來創業的時候確實也遇到了這些問題。直到他與新加坡某著名設計公司比稿勝出後,客戶對他才刮目相看。他從小就喜歡塗塗畫畫,上課時不聽講,把本子畫的都是卡通人物,老師多次找他家長說:“你家孩子總畫畫,不聽我講課,畫畫能當飯吃嗎?他性格里喜歡創新的東西,而廣告創意可以不斷的創造,設計是創造的最好工具,他說並不想獲多少獎項,那只是取悅評審的設計,他希望能做實用的設計,設計師應該幫助客戶解決銷售中的問題。要用策略和藝術手段來提高客戶的品牌知名度與銷量。這才是應該真正追求的。記得有一次客戶打電話非常激動的對他說:“在德國展銷的東西不到一上午就賣斷貨了,非常感謝他設計的海報和包裝。幫他們提升了銷量。這個鼓勵比他得任何獎項都成就感。他希望通過設計幫助更多的企業。所以選擇了設計這個行業!

靈感來源

王前說從事商業廣告設計,主要是為了客戶解決在銷售中的問題,客戶付錢給廣告公司,主要是為了在市場上有良好的收益,或者更現實一點,是為了讓廣告公司創造出作品,作品的成功在於其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多看多感受美好的事物,把你認為美的東西都記錄下來。必須象衛星接收器那樣,時時刻刻瞄準那多姿多彩、變幻不斷的風格與形式。必須關注今天的趨勢、昨天的走向。可以從電影、服裝、汽車、紡織品、音樂、歷史、時尚、家具、包裝、美術品、建築、書籍等等獲取你的靈感。多看書,不光要看設計方面的書,其它方面的書也要涉獵。看優秀的視覺電影。站在導演的角度,影視美術指導的角度,如果是你會怎么做?他哪裡是值得我們學的?哪裡又做的不夠好,這都是需要考慮和訓練的。電影職員表或設計上乘雜誌所用的字型;音樂CD的包裝設計;汽車、機車和腳踏車的式樣。注意吸收信息,關注潮流,觀察不同人對不同事物的反應。這些東西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才能靈活的運用到我們的設計中。

個人建議

建議年輕設計師
王前也是從助理設計師過來的,深知做這行很不容易,不可否認有天賦的存在。但比例占得非常少。他認為要做優秀的設計師是興趣+努力+執著。剛走出校門的學生與剛入行的設計師,應該象海綿一樣吸取設計精華,多看好的設計,模仿並加入自己的想法。不能閉門造車,覺得看別人的設計是可恥的。會使自己陷入巨大的壓力中。結果導致進步緩慢,壓力過大。剛出生的嬰兒也是通過周圍的人,來學習說話的。不要認為大學學了四年平面就會做設計了。大學的教育與社會的實戰永遠是有距離的。他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想自己原創。後來弄的我筋疲力盡。那位設計大師對我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原創,畢卡索的繪畫都是跟兒童學習,跟雕塑家學習得來的。畢卡索的立體主義其實是受一個雕塑家的作品啟發而得來的。你看很多設計師很快就能做出好設計。但你要知道他們已經經過了大量的抄襲和借鑑,設計的規律能夠靈活能用了。剛畢業腦子空空又怎么原創?俗話說要先學會規則才能打破規則。著重培養的是興趣,加上腳踏實地的努力與執著,把設計當成生活的一部份。拿到案子先不要急著動手去做,先思考。把客戶提供的資料要仔細研究,不開電腦,先畫大量的草圖。如果在你的創意遇到瓶頸時,不要繼續做下去,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放鬆大腦之後再回來處理。有時間要多聽講座、多旅遊、多跟不懂設計的人交流、聽他們對你作品的意見。

個人觀點

對中國創意產業的觀點
王前說:“創意為公,設計立國”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是個重大課題。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很多人也把他稱為山寨大國。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盜版機構,從光碟、手機、電視機到服裝食品等等都能看到山寨的影子。在中國你能找到肯德基的夫人和孩子,還能找到許多肯德基的親戚例如肯得起、肯能飽等等。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當全球都在期盼ipone5的時候,中國已經領先全球的出現了ipone5。鱷魚品牌是山寨最成功的例子。光山寨鱷魚就能看到上千個。如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所有創意產業應該思考的問題。 CCII提出這個理念,看的夠大、夠遠;要做到“創意為公,設計立國”這與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相關的。英、韓、日、美等已開發國家已經高舉“創意興國”的旗幟,日本一開始是學習歐美先進的設計理念與設計視覺,後來演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日本現在已經成為創意強國。中國欠缺的就是盲目抄襲,少了一份思考的空間。而今作為我們年輕一代設計師必須視野開闊,領悟全球時尚、創造自己的文化,顯現民族性格。傳承了“中國精神”的精髓,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敢於創新,扮演著文化創造和傳播者的角色,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創意為公,設計立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