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隋唐玉門關)

玉門關(隋唐玉門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漢代長城關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境。史籍記載,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闢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關閉,漢塞隨之廢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門關
  • 外文名:Yumen pass
  • 關址:敦煌西北遷至敦煌以東瓜州晉昌縣
  • 南北:160米
  • 東西:155米
隋唐關址,關址遷移,文物保護,

隋唐關址

隋唐時,玉門關關址由敦煌西北遷至敦煌以東的瓜州晉昌縣境內。唐慧立彥棕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玄奘法師西行求經,於貞觀三年(629年)九、十月間抵達瓜州晉昌城(今甘肅安西縣鎖陽城),在當地詢問西行路程,有人告知:從此北行五十餘里有一葫蘆河,“下廣上狹,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門關,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玄奘遂在瓜州找了一位胡人嚮導,於半夜三更到達河邊,遙見玉門關。“乃斬木為橋,布草填沙,驅馬而過”。葫蘆河即今流經玉門布、安西縣等地的疏勒河。這裡標明瓜州晉昌城以北五十餘里的葫蘆河上置有玉門關。《隋書·西突厥傳》、《元和郡縣圖志》亦記載玉門關在瓜州晉昌縣境。據此,學界普遍認為隋唐時期的玉門關位於鎖陽城北30公里許(約合唐里50餘里),即安西縣城東50公里處的疏勒河岸雙塔堡附近,已移至漢玉門關東約240公里之處。這裡正處交通的樞紐地位,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鎖陽城),西北與伊州(哈密)相鄰。且傍山帶河,形勢險要。其四周山頂、路口、河口要隘處今仍存古烽燧11座,如苜蓿烽、亂山子七烽等。關址於1958年修建雙塔水庫時被淹,每年冬季枯水時可露出水面。關牆已坍,夯築,殘寬3.5—4米,殘高0.3—0.75米,南北160米,東西155米,開東、西二門,四周環以護城河。關牆內外散落大量素麵灰陶片、碎磚塊、花崗岩石條、殘石磨等,均系隋唐時期遺物。

關址遷移

唐邊塞詩人岑參曾作《玉門關蓋將軍歌》:“玉門關城迥且孤,黃沙萬里白草枯。南鄰犬戎北接胡,將軍到來備不虞。五千甲兵膽力粗,軍中無事但歡娛。……”形象地描繪了玉門關的重要地位。守關甲兵多達五千,其規模之大可以想見。隋唐玉門關為何東徙瓜州?這與當時伊吾路,即由瓜州經玉門關徑趨西北直達伊州(今哈密)的道路之開通有關:此路之名始見於北周。《周書·高昌傳》:“自敦煌向其國多沙磧,道里不可準記,唯以人畜骸骨及馬糞為驗。又有怪異。故商旅來往,多取伊吾路雲。”這條道路在敦煌唐人寫卷中又稱之為“第五道”。它的開通使瓜州與伊州直接連通起來,無須再繞行敦煌又往,縮短了驛程,玉門關自然亦隨之東徙瓜州。

文物保護

2016年6月23日,國家文物局批覆甘肅省文物局《關於呈報玉門關遺址景區基礎設施環線道路工程文物保護方案修改稿的報告》(甘文局發〔2016〕71號),意見如下:
一、修建環線道路的必要性不足,不利於玉門關遺址環境風貌和濕地生態的保護。補充玉門關遺產相關保護管理規劃中有關展示和道路設計的相關內容。參觀線路設計應有利於遺產價值的闡釋、體驗和遺產風貌的保護。
二、進一步最佳化道路選線,儘可能遠離遺址。建議充分利用現有遊覽道路,局部改為雙向車道,並規劃遊人步行道路,避免對遺址和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三、道路修建建議選用與遺址地表相同的砂礫石材料壓實固化,或對地面進行適當平整,直接壓實形成遊覽道路,同時避免道路過度平直,儘可能弱化人工痕跡,最大限度延續玉門關遺址荒涼、遼闊的歷史氛圍。應進一步斟酌完善跨越長城基址處的設計,並補充必要的遺址標識說明;如確定採用木棧橋形式跨越,應進一步弱化其尺度和體量感。
請你局組織相關單位,根據以上意見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後另行報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