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⑴
胡人吹笛戍樓間⑵,樓上蕭條海月閒⑶。
借問落梅凡幾曲⑷?從風一夜滿關山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⑶蕭條:寂寞冷落;凋零。海:一作“明”。閒:這裡有清幽之意。
⑷借問:猶詢問。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凡幾:總計多少。
⑸從風:隨風。關山:這裡泛指關隘山嶺。
白話譯文
胡人吹起羌笛響在戍樓之間,戍樓之上景象蕭條月光幽閒。
借問悠悠的落梅樂曲有幾首?長風萬里吹拂一夜灑滿關山。
創作背景
高適曾多次到過邊關,他兩次出塞,去過遼陽,到過河西,對邊塞生活有著較深的體驗。這首詩是高適在西北邊塞地區從軍時寫的,當時他在哥舒翰幕府。根據岑仲勉《唐人行第錄》所載,此詩是對王之渙《涼州詞》的酬和之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衛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
汪中《述學·內篇》說詩文里數目字有“實數”和“虛數”之分,近世學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高適在這首詩中寫景就有“虛景”與“實景”之分,他用明快、秀麗的基調,豐富奇妙的想像,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著幾分田園詩的風味。
此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但首先卻展現出月光下的廣袤胡天,然後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在荒漠塞外與故鄉春色的鮮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縷縷鄉思。但這鄉思卻略無哀怨,而是隨著一夜風吹滲滿整個關山,以可見的壯偉景觀的實態體現出巨大的內在顯現力與藝術包容力。
全詩開篇就呈現出一作邊塞題材詩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圍,這主要是通過前兩句的實景描寫表現的。在笛聲和月色中,邊塞一片祥和,瀰漫著一種柔和明朗的氛圍。下面兩句寫的是虛景。在這裡,詩人寫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寧靜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著風傳滿關山,構成一種深遠的意境。
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實寫,後兩句虛寫,寫法獨特,文字優美,意蘊無窮。虛實相生,搭配和諧,共同營構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盡。在諸多的唐代邊塞詩歌中,此詩獨樹一幟,堪稱佳作。
名家點評
明代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評:因“牧馬還”而有此笛聲,摹寫得妙。
清代黃生《唐詩摘鈔》:“間”讀作“閒”始妙。因大雪胡馬遠去,故戍樓得閒,二語始喚應有情。同用落梅事,太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說硬說,此二句是婉說巧說,彼老此趣。
清代范大士《歷代詩發》:聞笛用落梅,如《子夜歌》之喻蓮子已成習套,而供奉、常侍詩至今猶新脆,固其氣厚,亦洗髮不同也。
近代朱寶瑩《詩式》:題為“聽吹笛”,首句從吹笛者起,則“聽”字方有根。二句樓上自蕭條,海月自閒,故聽得吹笛之聲。而“聽”字又有春落。(按此詩首聯作“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閒”)三句從聽字轉,四句發之,純寫聽字之神。凡下字最要斟酌,如末句下“關山”二字,並上“借問落梅凡幾曲”,句亦切題矣,若易以“江城”二字,便是黃鶴樓聽吹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