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耶女經

玉耶女經

《玉耶女經》:漢傳佛教阿含部經典,為印度高僧曇無蘭譯。該經又稱《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主要敘述佛陀向長者須達的媳婦玉耶講法。因玉耶恃豪富而失婦德,佛陀講述婦德教示,玉耶女聞過悔之並接受十戒。該經文中,佛陀把人妻者分為七種(母妻、妹妻、師妻、婦妻、婢妻、仇妻、殺人妻),其中前五種客群人敬愛,為家族興盛之基;後二種為惡。

基本介紹

簡介,原文,譯文,

簡介

該經另有三個翻譯版本:
《玉耶女經》,為西晉時譯[1];
《阿遬達經》,為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東晉僧伽提婆譯。
此外,南傳佛教中為《七婦經》,位於《巴利大藏經》中的增支部,第2卷第59章。

原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憍豪驁(ào)慢。不以婦禮承事姑嫜(zhāng)夫主。給孤獨家議曰。其婦憍慢。當以何法而教訓之。若以杖捶chuí非善法也。若無訓教。其罪日增長者。唯佛大聖善能教訓。辦供設齋食。明日請佛。佛即受請。明日佛來將諸徒眾。給孤獨家盡出禮佛。玉耶不出。佛即放大光明紫磨金色。照玉耶室內。佛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玉耶見佛光明相貌。即大驚怖。生畏懼心便出禮佛。
佛告玉耶。女人之法。不當以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為端正。唯心行端正。人所愛敬。是為端正。不得以倚面貌端正憍慢自恣。後生卑賤為人走使
佛告玉耶。女人之法。有三鄣(zhāng)十惡。不自覺知。玉耶白佛。何等三鄣十惡。
佛告玉耶。一者小時父母所鄣。二者出嫁夫主所鄣。三者老時兒子所鄣。是為三鄣。何等十惡。一者生時父母不喜。二者養育無味。三者常憂嫁娶失禮。四者處處畏人。五者與父母別離。六者倚他門戶。七者懷妊甚難。八者產生時難。九者常畏夫主。十者恆不得自在。是為十惡。
玉耶聞佛說三鄣十惡。身心戰悚(sǒng)白佛言。唯願世尊。教我作婦之法。佛告玉耶。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
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
佛告玉耶。奉事姑嫜夫主。亦有五善三惡。玉耶白佛。何等五善三惡。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嗔。四者矜莊誡慎。恆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何者三惡。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嗔反見嫌罵。二者好食自啖。惡食便與姑嫜夫主。奸色欺詐妖邪萬端。三者不念生活。遊冶世間。道他好醜求人長短。斗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是為三惡。
玉耶聞佛說五善三惡。信敬歡喜心生慚愧。白佛言。弟子愚痴。未見佛時。未聞法時。施自[億-音+(夫*夫)]咎無量。及諸障礙不自覺知。今復聞說。開悟意解。乃知先來所行為非。自今已去。改往修來順尊所說。不復敢違。唯願聖尊。慈愍救濟聽我懺悔。得除[億-音+(夫*夫)]咎。受我五戒得為弟子。
佛言。善哉玉耶。聽汝懺悔。莫復更作。垂賜戒法敬奉修行。佛言。諦聽善思念之。玉耶言。唯然世尊。願樂受持。
佛告玉耶。持一戒者。身手不殺恩及群生。持二戒者。清淨仁讓不盜。減己濟眾。持三戒者。貞潔不淫行無沾污.持四戒者。不得妄語乃至戲笑。持五戒者。遠酒不飲不犯眾惡。護持禁戒。如救頭然。自觀身形不得久住。危命如電速。如風過庭。少壯必衰。莫恃姿容。當勤精進棄捨世榮。如菩薩法。汝今修行。可得至佛。佛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聽。吾今得佛。稱善所致大乘教。無男無女。樂聞法者。隨願所得。
玉耶白佛言。世尊。其善婦者。當得何榮。其惡婦者。當得何咎。佛告玉耶。其善婦者。現世榮譽親族敬念。受福生天。天上壽盡還生世間。王侯子孫在所生處。一切尊敬。其惡婦者。是人憎嫉無不厭患。欲令早死。命終當墮地獄畜生奴婢。展轉其中無有出期。
玉耶聞說善惡婦法。心生畏懼。懇側修行即得道跡。雕刻錦繡作珠寶帳。懸繒幡蓋燒眾名香。繞塔歌唄bài聲徹十方。見者隨喜稽首廟堂。阿難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佛言。此經名教化女人。名玉耶經。若女人得聞此經。受持讀誦如法修行。舍是女身不得更受。說是經時。大眾歡喜。作禮奉行

譯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為四輩弟子說法。
時給孤獨家,先為子娶婦長者家女,女名玉耶,端正姝好而生憍慢,不以婦禮承事妐姑夫婿。給孤長者夫妻議言:“子婦不順,不依法禮。設加杖捶,不欲行此;置不教訶,其過轉增。當如之何?”
長者曰:“唯佛大聖善能化物,剛強弭伏[1],無敢不從。請佛來化!”
妻言:“大善!”
明旦嚴服,往詣佛所,頭面著地,前白佛言:“我家為子娶婦,甚大憍慢,不以禮節承事我子。唯願世尊明日自屈,將諸弟子到舍中飯,並為玉耶說法,令心開解,改過行善。”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
給孤長者聞佛受請,歡喜禮佛,接足而去。歸舍齋戒,供辦中飯。
明日,佛與千二百五十弟子到長者家,長者歡喜,迎佛作禮。佛坐已定,大小皆出,禮佛卻住;玉耶逃藏,不肯禮佛。佛即變化,令長者家屋宅牆壁,皆如琉璃水精之色,內外相見。玉耶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紫金色,光明暉暉。玉耶惶怖,心驚毛豎,即出禮佛,頭頂懺悔,卻在右面。
佛告玉耶:“女人不當自恃端正,輕慢夫婿。何謂端正?除卻邪態八十四姤,定意一心,是為端正。不以顏色、面目、發彩為端正也。女人身中有十惡事。何等為十?一者女人初生墮地,父母不喜。二者養育視無滋味。三者女人心常畏人。四者父母恆憂嫁娶。五者與父母生相離別。六者常畏夫婿,視其顏色,歡悅輒喜,嗔恚則懼。七者懷妊產生甚難。八者女人小為父母所撿錄。九者中為夫婿所制。十者年老為兒孫所呵。從生至終,不得自在,是為十事,女人不自覺知。”
玉耶長跪,叉手白佛:“稟受賤身,不閒禮儀,唯願世尊,具說教訓為婦之法。”
佛告玉耶:“婦事姑妐[2]夫婿,有五善三惡。何等為五善?一者為婦當晚臥早起,櫛梳發彩,整頓衣服,洗拭面目,勿有垢穢。執於作事,先啟所尊,心常恭順。設有甘美,不得先食。二者夫壻呵罵,不得嗔恨。三者一心守夫婿,不得念邪淫。四者常願夫婿長壽,出行婦當整頓家中。五者常念夫善,不念夫惡。是為五善。何等為三惡?一者不以婦禮承事姑妐夫婿,但欲美食,先而啖之;未冥早臥,日出不起;夫欲教呵,嗔目視夫,應拒猶罵。二者不一心向夫婿,但念他男子。三者欲令夫死,早得更嫁。是為三惡。
玉耶默然,無辭答佛。
佛告玉耶:“世間有七輩婦:一婦如母,二婦如妹,三婦如善知識,四婦如婦,五婦如婢,六婦如怨家,七婦如奪命,是為七輩婦。汝豈解乎?”
玉耶白佛:“不知七婦盡何所施行?願佛為解之。”
佛告玉耶:“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何等為母婦?母婦者,愛念夫婿,猶若慈母,侍其晨夜,不離左右,供養盡心,不失時宜;夫若行來,恐人輕易,見則憐念,心不疲厭,憐夫如子,是為母婦。
“何等為妹婦?妹婦者,承事夫婿,盡其敬誠,若如兄弟,同氣分形,骨肉至親,無有二情,尊奉敬之,如妹事兄,是為妹婦。
“何等為善知識婦者?侍其夫婿,愛念懇至,依依戀戀,不能相棄;私密之事,常相告示;見過依呵,令行無失;善事相敬,使益明慧;相愛欲令度世,如善知識,是為善知識婦。
“何等為婦婦者?供養大人,竭誠盡敬;承事夫婿,謙遜順命;夙興夜寐,恭恪言命。口無逸言,身無逸行;有善推讓,過則稱己;誨訓仁施,勸進為道。心端專一,無有分邪,精修婦節,終無闕廢。進不犯儀,退不失禮,唯和為貴,是為婦婦。
“何等為婢婦者?常懷畏慎,不敢自慢;兢兢趣事,無所避憚;心常恭恪,忠孝盡節;言以柔軟,性常和穆;口不犯粗邪之言,身不入放逸之行,貞良純一,質樸直信;恆自嚴整,以禮自將。夫婿納幸,不以憍慢;設不接遇,不以為怨。或得捶杖,分受不恚;及見罵辱,默而不恨;甘心樂受,無有二意。勸進所好,不妒聲色;遇己曲薄,不訴求直。務修婦節,不擇衣食;專精恭恪,唯恐不及;敬奉夫婿,婢事大家,是為婢婦。
“何等為怨家婦者?見夫不歡,恆懷嗔恚;晝夜思念,欲得解離;無夫婦心,常如寄客。狺狺斗諍,無所畏忌;亂頭墜臥,不可作使。不念治家,養活兒子。或行淫蕩,不知羞恥。狀如犬畜,毀辱親里。譬如怨家,是為怨家婦。
“何等為奪命婦者?晝夜不寐,恚心相向;當何方便,得相遠離。欲與毒藥,恐人覺知,或至親里,遠近寄之;作是嗔恚,常共賊之;若持寶物,僱人害之;或使傍夫,伺而殺之。怨抂[3]夫命,是為奪命婦。是為七輩婦。”
玉耶默然。
佛告玉耶:“五善婦者,常有顯名,言行有法,眾人愛敬。宗親九族,並蒙其榮;天龍鬼神,皆來擁護,使不抂擴。萬分[4]之後,得生天上;七寶宮殿,在所自然;侍從左右,壽命延長;恣意所欲,快樂難言。天上壽盡,下生世間,當為富貴侯王子孫,端正聰慧,人所奉尊。其惡婦者,常得惡名,令現在身,不得安寧;數為惡鬼、眾毒所病,臥起不安,惡夢驚怖,所願不得,多逢災撗[5]。萬分之後,魂神受形,當入地獄、餓鬼、畜生,展轉三塗,累劫不竟。”
佛告玉耶:“是七輩婦,汝欲行何?”
玉耶流涕,前白佛言:“我心愚痴,無智所作。自今以後,改往修來,當如婢婦,奉事妐姑夫婿,盡我壽命,不敢憍慢。”
佛告玉耶:“善哉善哉!人誰無過?能改者,善莫大焉!”
玉耶即前,請受十戒,為優婆夷。佛告玉耶:“持一戒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偷盜,取他人財物;三者不得淫他男子;四者不得飲酒;五者不得妄語;六者不得惡罵;七者不得綺語;八者不得嫉妒;九者不得嗔恚;十者當信作善得福,作惡得罪,信佛、信法、信比丘僧。是為十戒優婆夷法,終身奉行,不敢違犯。”
佛說經已,諸弟子皆悉作禮,給孤長者,姑妐大小,及其玉耶,盡行澡水,供養佛百味飲食。佛告玉耶:“當信布施,常得其福德,後世當復生長者家。”
玉耶言:“諾!”
佛飯畢竟,噠嚫[6]咒願[7]:“五十善神擁護汝身。”
佛告玉耶:“勤念經戒!”
玉耶言:“我蒙佛恩,得聞經法。”皆前為佛作禮而退。
——[東晉]竺曇無蘭
【注釋】
[1]弭:停止、平息、消除。伏:降服、調伏。弭伏:不能降服,難以調服。
[2]妐:音zhong,稱謂:一、用以稱丈夫的哥哥。二、用以稱丈夫的姊姊。
[3]抂:音wǎng,同“枉”,冤屈義,或“曲”義,如:撟抂過其正。
[4]萬分:是“極度”義,在此應指生命之終極,即死亡。
[5]撗:音héng,古同“橫”。災撗,即災橫,指意外的災禍。
[6]達嚫,巴利語dakkhi?ā,又作噠嚫、嚫,譯為財施、右手。乃於齋食之後,齋主以財物施僧;僧以右手受施,並說法以回報之。又稱為“施頌”。
[7]咒願,祝禱,表白心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