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延

玉延

玉延是山藥的別名,玉延是為薯蕷科植物山藥的塊莖。分布於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地區。 宋《本心齋疏食譜》記載。炊熟片切,漬以生蜜:山有靈藥,錄於仙方。削數片玉,漬百花香。【煮熟切片,加沾蜂蜜吃。山藥既是美味食品,也是仙方靈藥,切幾片山藥可抵百花的清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延
  • 外文名:Common Yam Rhizome Winged Yan Rhizome
  • 別稱:藷藇、署預、薯蕷山芋
  •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山谷林下
別名,英文名,生態環境,植物栽培,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生藥材鑑定,性狀鑑別,顯微鑑別,粉末特徵:,中藥化學成分,

別名

藷藇、署預、薯蕷山芋、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藥懷山藥、蛇芋、白苕、九黃、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英文名

Common Yam Rhizome Winged Yan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Yam

生態環境

生於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或雜草中;或為栽培。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野生於山區向陽的地方,喜溫暖,耐寒,在北方稍行覆蓋可以越冬。由於山藥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故栽培地區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蔬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土壤酸鹼度以中性最好,若土壤為酸性,易生支根和根瘤,影響根的產量和質量;過鹼,其根部不能充分向下生長。因此,在我國南部地區栽培,於較酸性土壤上應施適量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

栽培技術

主要用蘆頭和珠芽(山藥豆)繁殖。
蘆頭繁殖:每年10月份將地下根挖出,將山藥上部蘆頭15-25cm長折下,於日光下略曬,使其水分蒸發,經過日曬2-3d,傷口癒合,放入室內或室外挖坑貯藏。坑的深度及蓋土厚度以不使蘆頭受凍為度,河南坑深為40cm,蓋土6cm,天冷時覆土至10cm。保持濕潤。翌年4月(清明至穀雨)取出,在畦內按行距30-45cm,株距18-20cm,開溝栽種,將蘆頭順序平放於溝內,蓋土。
珠芽繁殖:4月中旬將上年秋天採收珠芽(山藥豆)從坑中取出,稍曬,即可進行栽種,行距30cm,株距10-15cm,溝深6cm,將珠芽放入溝內,覆土6cm,約1個月左右的時間,可出芽。

田間管理

出苗後,應設支架,以使莖蔓向上生長,支架材料不限,竹竿、秫秸稈及樹枝均可。在5-8月期間,應分次追肥,以糞水及廄肥為主,可結合澆水施用或撒布於根旁。澆水後遇雨,土壤過濕,會使根不向下生長而形成叉根,因此,雨季應注意排水工作,澆水要適量。澆水過多也容易引起鏽病,使早期落葉,影響根的產量。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鏽病、褐斑病。白鏽病於春季發生;褐斑病夏季發生。
防治:①搭支架,使通風良好,不能在險濕積水的地方種植;②用波爾多液1:1:14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蠐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發生時用毒餌誘殺。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1)毛山藥 略呈圓柱形,稍扁而彎曲,長15-30cm,直徑1.5-6cm。表面黃白色或淺棕黃色,有明顯縱皺及栓皮未除盡的痕跡,並可見少數鬚根痕,兩頭不整齊。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顆粒狀,粉性,散有淺棕黃色點狀物。無臭,味甘,微酸,嚼之發粘。
(2)光山藥 呈圓柱形,兩端齊平,長7-16cm,直徑1.5-3cm,粗細均勻,挺直。表面光滑,潔白,粉性足。均以條粗、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

顯微鑑別

塊莖橫切面:基本組織中粘液細胞類圓形,直徑34-85μm,長85-115μm,內含草酸鈣針晶束,長約52μm。維管束散在,外韌型,四周有一列薄壁性維管束鞘;後生木質部導管直徑約至50μm。樹脂道分布在薄壁細胞間,內充滿黃褐色樹脂物。本品薄壁細胞含眾多澱粉粒。

粉末特徵:

白色或淡黃色。
①澱粉粒多單粒,類圓形、長圓形或卵形,直徑6-17μm,長17-31μm,臍點點狀、飛鳥狀,位於較少端,大粒層紋明顯。
②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針晶長80-240μm。
③導管為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也有螺紋及環紋導管,直徑12-48μm。
④篩管分子復篩板上的篩域極為明顯,排成網狀。
⑤纖維少數,細長,直徑約14μm,壁甚厚,木化。商品規格 商品分光山藥和毛山藥。

中藥化學成分

山藥塊莖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0。012%,多巴胺(dopamine),鹽酸山藥鹼(batatasine hydrochloride),多酚化酶(polyphenoloxidase),尿囊素(allantoin)止杈素(abscisin)Ⅱ。又含糖蛋白(glucoprotein),水解得:賴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酷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蛋氨酸(methionine)。
還含包括上述胺基酸胱氨酸(cyst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在內的自由胺基酸,另含具降血糖作有用的多糖,並含由甘露糖(mannose),葡萄糖(glucose)和半乳糖(galactose)按摩爾比6.45:1:1.26構成的山藥多糖,又含鋇、鈹、鈰、鈷、鉻、銅、鎵、鑭、鋰、錳、鈮、鎳、磷、鍶、釷、鈦、釩、釔、鐿、、鋯以及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鋁、氧化、氧化鈣、氧化鎂等。
根莖含多巴胺、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以及膽甾醇(chole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粘液中含植酸(phytic acid),甘露多糖(mannan)Ia,Ib和Ic;有人說粘液含多糖40%,蛋白質2%,磷3%和灰分24%,多糖部分由80%的甘露糖和少量的半乳糖,木糖(xylose),果糖(fructose)及葡萄糖所組成。
珠芽(零餘子)含5種分配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命名為山藥素(batatasin)Ⅰ、Ⅱ、Ⅲ、Ⅳ、Ⅴ。還含止杈素,多巴胺和多種甾醇:膽甾烷醇(cholestanol),(24R)-α-甲基膽甾烷醇[(24R)-α-methyl cholestanol],(24S)-β-甲基膽甾烷醇[(24S)-β-methyl cholestanol],(24R)-α-乙基膽甾烷醇[(24R)-α-ethyl cholestanol],膽甾醇,菜油甾醇,(24S)-β-甲基膽甾醇[(24S)-β-methyl cholestanol],24-亞甲基膽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β-谷甾醇,豆甾醇,異岩藻甾醇(isfucosterol),赬桐甾醇(clerosterol),24-亞甲基-25-甲基膽甾醇(24-emthylene-25-methyl cholesterol),7-膽甾烯醇(lathosterol),8(14)-膽甾烯醇[cholest-8(14)-enol],(24R)-α-甲基-8(14)-膽甾烯醇[(24R)-α-methyl cholest-8(14)-enol],(24S)-β-甲基-8(14)-膽甾烯醇[(24S)-β-methyl cholest-8(14)-enol],(24R)-α-乙基-8(14)-膽甾烯醇[(24R)-α-ethyl cholest-8(14)-enol]。
同屬植物日本薯蕷塊莖含三萜皂甙,尿囊素,膽鹼(choline),17種胺基酸(比山藥塊莖所含的自由胺基酸缺γ-氨基丁酸)及無機化合物(比山藥塊莖所含的無機化合物缺鑭)。又含修養降血糖活性的日本薯蕷多糖( dioscoran ) A、B、C、D、E、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