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獅泉河盆地
- 位置: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北部等
地理概況,氣候情況,生態建設,初步治理,再上台階,
地理概況
獅泉河盆地海拔4255米。新藏公路通過。
周圍是山,獅泉河通過缺口流向印度河。
獅泉河盆地在阿里的巴康塔木切隆山和孔龍琚山之間,是一個長30餘公里、寬5—10公里的狹長盆地。
盆地的東南邊緣有(朗曲流經的)加木村(其駐地南方附近有紅柳濕地公園)。
這裡有獅泉河鎮。1962年前,獅泉河盆地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紅柳灘,在地圖上也找不到獅泉河鎮。新藏公路通車後,阿里地區行政公署於 1966年從噶爾縣昆莎鄉遷入此地,獅泉河鎮由此誕生。噶爾縣政府也於1988年遷到獅泉河鎮。
氣候情況
獅泉河盆地年平均氣溫僅0.2℃,最冷時的月平均溫度為-12.1℃,極端氣溫-41℃。這裡降水稀少。
盆地在1966年之前是原始生態和氣候,在1980年代年降水量只有60—70毫米,極度乾旱,植物難以成活;這裡風力大,平均每年8級大風天約有113天。1994年起長期有效的造林綠化,大風天明顯減少,盆地無霜期從19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長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從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2017年的138毫米。
生態建設
初步治理
昔日的獅泉河盆地,1965年之前,從加木村到扎西崗鄉,獅泉河兩岸50公里長的方圓範圍全是原生秀麗水柏枝(紅柳)灌木林和錦雞兒灌叢,面積約15萬畝(而2012年11月7日新聞“西藏阿里生物防治沙工程共造林種草15000多畝_中國經濟網”說有1.5萬公頃即近23萬畝),每逢春夏季節,獅泉河盆地鬱鬱蔥蔥,綠意盎然,儼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1965年之後,阿里基巧辦事處、各機關陸續駐紮在獅泉河兩岸,由於缺薪少柴、無煤炭等礦物質燃料和可供取暖的電能,為了生活和工作,只能以原生秀麗水柏枝為冬季取暖和做飯的燃料,每年砍伐大量原生灌木。1971年衛星遙感照片顯示,該區域(的獅泉河鎮東西15公里的範圍里)的秀麗水柏枝及變色錦雞兒只剩下6萬畝;到了1983年,獅泉河盆地的原生秀麗水柏枝灌木林基本滅絕(只剩下一小片,2016年還在,是加木村駐地南方的紅柳濕地),生態環境也隨之惡化,獅泉河盆地逐步變成了沙漠荒地,風沙日趨嚴重,出現了“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終年不下雨,乾旱鬼神愁”的惡劣局面,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工作在獅泉河鎮的幹部職工及部隊官兵的生存環境。
以前的噶爾縣縣長尼瑪平措說:“當年,噶爾縣縣城內的道路,每年都需要推土機推沙兩次,幹部職工每年休假回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打水洗漱,而是借鐵鍬清理自家門口的積沙。”
為改善獅泉河鎮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緩解風沙對獅泉河鎮居民的危害,阿里地委、行署從1989年開始把獅泉河鎮盆地沙害治理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因種的樹很快就被夾帶著黃沙和礫石的狂風連根拔起吹走,一時找不到好辦法,1991年派行署副專員楊松)相繼幾次(兩次)赴蘭州邀請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治理所專家來獅泉河鎮考察,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縣城風沙形成因素和治理方案》及《西藏阿里獅泉河鎮風沙危害與整治規劃》,並逐步開始實施獅泉河盆地生物防沙工程,從此,獅泉河鎮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拉開了帷幕。1992年,阿里行署在獅泉河開始實施第一期治沙工程,面積約1350畝,施工效果不甚理想,雖然減輕了風沙災害,但沒達到預期目標,它帶有試驗性質,提供了寶貴經驗。鄒學勇參與過第一期工程,後來他設計障—林—草—渠的“四位一體”技術體系,取得了成效。(1994年正式開始有效的治沙工程即第2期工程)截至2014年12月,共實施三期生物防沙工程。為了徹底根除獅泉河鎮風沙災害,鄒學勇團隊受阿里行署委託,於2004年完成了第四和第五期治沙工程勘測設計。
第四期工程(規劃)對灌叢沙地實施造林種草、退化草地人工改良、濕地嚴格保護,此外還進行土生植物種的恢複試驗。由此構成礫石沙障、班公柳林帶、片狀灌木林地、牧草帶和輔助措施相結合的防護體系,增強整體防護功能,全面控制工程區的風沙活動。
20年時間,獅泉河鎮生物防沙工程總投入資金達6418.39萬元,完成生物防沙面積25076畝,其中營造防風固沙林18999.24畝,種草6076.76畝。2015年實施第四期工程。
除了工程造林,還有義務造林:
阿里林業部門長期在3月的全國義務植樹節期間(因高原氣候特殊而推後幾天)推行義務造林活動,其中,2009年造林規模較大,開展獅泉河鎮治沙工程植樹造林活動里,參與人數達2萬1千人次,植樹造林3000畝,13萬株,植樹品種以班公柳、紅柳為主;在北京路、繁森路、象雄路的城鎮周邊植樹740棵,其中班公柳240棵、新疆青皮楊500棵,對219國道“八公里”路段的道路綠化進行補植補栽,道路綠化800米,補植樹苗300株;(全地區)庭院綠化及單位四周馬路旁(房前屋後綠化帶建設)102畝,植樹20400株,參加植樹人員達850人次。
見效明顯——
獅泉河盆地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風沙帶來的危害明顯減少,年大風天數大幅減少,氣候日趨好轉,“風沙圍城,飛沙走石,一丈之內不見人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緩解,城鎮居民生存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實施生物防沙工程後獅泉河鎮的無霜期由1994年的83天延長到2014年的170天,年降雨量由1994年的76.5mm增加到2014年的120mm。
另外,2016年之前的20多年植樹,也有紅柳,而且,有的溝渠旁邊自然生長了個別紅柳,顯示生態得到一定的恢復。
獅泉河盆地是阿里地區防沙治沙工程的重點區域,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矗立在獅泉河鎮,情況不斷好轉。2013年7月西藏林業廳新聞:實施生物防沙工程後,獅泉河鎮的無霜期由1994年的83天延長到2013年的170天,年降雨量由1994年的76.5毫米增加到2012年的130毫米。2018年4月西藏林業廳新聞:(1994年起)24年來,這裡通過工程項目造林和義務植樹兩種方式,累計造林3.4萬畝,植樹500餘萬株,風沙得到有效遏制,數據顯示,獅泉河盆地無霜期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年均117天延長到目前的299天,年均降水量從1990年代的73毫米增加到目前的138毫米。
再上台階
陝西援藏的噶爾縣書記溫江城把人工種草成為解決噶爾縣農牧業發展瓶頸的突破口,2005年春從原單位爭取了49萬元資金,購買了種子、地膜等等,從家鄉聘用農牧業技術員(韓俊文)和幾個顧工,來到噶爾縣,在昆莎鄉噶爾村(後改名噶爾新村)開展種草實驗,溫江城—韓俊文團隊最終選定了紫花苜蓿作為牧草及防沙治沙植物重點推廣種植(這改進了盆地相關工程點的生態)。2014年,韓調到噶爾縣林業局全面負責林業工作,後來成功地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引進青海楊進行種植,開創性地提出溝狀式種樹法(防風又利於灌溉)。
2016年8月,以噶爾縣委書記高寶軍(陝西省援藏幹部)為班長的噶爾縣黨政一班人,成立由縣四大班子成員為組長副組長的綠化工作專班(依據高寶軍此前擔任普蘭縣三年書記期間從陝西移植6百多株毛頭柳到海拔3850-4200米的普蘭縣現代農牧業示範園及三個鄉鎮和部分寺廟而全部成活並長勢良好的成功經驗),下鄉村、入農戶、測水質、驗土壤,組織技術人員到氣候條件與阿里相似的青海、甘肅、內蒙古和陝北等地綜合考察,求教於園林綠化專家,並多次召開論證會進行討論,歷時四個月編制好《 噶爾縣綠化工程規劃設計》。2017年春季,在他的帶領下,按照“城市田園化、街區景觀化、單位園林化、村鎮綠蔭化、小區公園化”的“五化”理念,採取“種大樹、大種樹”和“精植花、廣種草”為主的試栽試種路子,噶爾縣獅泉河鎮城區19條街道、5個公園廣場、40多家機關庭院總計栽植毛頭柳、青海楊、國槐、山杏、雲杉等10類樹木6.1萬棵,種植波斯菊、月季、蜀葵等花草9類5萬多平方米。如今,走進街市,一排排毛頭柳在街頭。2017年9月,在新栽苗木中,毛頭柳、班公柳、榆樹、國槐、新疆楊和山杏的成活率都達到95%以上;青海楊和紅柳的成活率是90%以上;雲杉、雪松和沙棘的成活率也在80%以上;2019年2月,兩年來新的綠化工程,包括青海楊、毛頭柳等的10多類樹42萬餘株,越冬兩次或一次的,成活率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