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665年,五世
達賴喇嘛給扎錫崗的
舉巴扎倉頒發了
封地文書(1737年第七世達賴喇嘛重新換髮),扎西崗處於舉巴扎倉治理之下。
1960年,噶爾縣設立扎西崗區,屬噶爾縣。扎西崗區轄4個鄉,其中扎西崗鄉(轄2個村委會)、典角鄉(轄3個村委會)、朗瑪鄉(轄2個
村委會)、加木鄉(轄2個村委會)。
1972年,噶爾縣實施鄉改公社。扎西崗鄉、典角鄉、朗瑪鄉、加木鄉分別改設扎西崗公社、典角公社、朗瑪公社、加木公社,屬扎西崗區。
1985年11月,噶爾縣開展“撤社建鄉”工作,全縣設12個鄉,改社為村。撤銷扎西崗
公社、典角公社、朗瑪公社、加木公社,分別復置扎西崗鄉、典角鄉、朗瑪鄉、加木鄉,屬扎西崗區。
1996年,扎西崗區轄4個鄉,其中扎西崗鄉(轄2個行政村)、典角鄉(轄3個行政村)、朗瑪鄉(轄2個行政村)、加木鄉(轄2個行政村)。屬扎西崗區。
1999年,噶爾縣實行撤區並鄉。原加木鄉改
加木村併入屬
獅泉河鎮。原扎西崗鄉、典角鄉、朗瑪鄉
行政區域合併置扎西崗鄉,縣直轄。
行政區劃
行政代碼
扎西崗鄉:542523203
地理環境
地處喜馬拉雅山支脈阿依拉山脈北端,獅泉河下游地區,是噶爾縣唯一的邊境鄉,邊境線長98公里,有通外山口2個。
自然資源
全鄉國土總面積3008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1996年,扎西崗鄉
人口約0.09萬人。2000年,全鄉
常住人口729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861人(六普)。
2013年,全鄉258戶共843人,其中典角村45戶共163人、扎西崗村111戶共332人、魯瑪村102戶共348人。
農村經濟
2012年,全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292.32元。
2015年,扎西崗鄉扎西崗村通過開展扶貧項目、“雨露計畫”培訓、致富帶頭人幫扶結對等措施,有8戶、32人脫貧。
基礎設施建設
扎西崗鄉交通便利,國道G219線公路北部過境,連線噶典公路(噶爾縣-扎西崗鄉-典角村)。
文化教育事業
2015年3月,全鄉共有學校1所(扎西崗鄉幼稚園),有專任國小教師2名。共有高中在校生16名,國中在校生56名,國小在校生84名。
文化體育事業
設有扎西崗鄉幼稚園。
2016年6月,噶爾縣廣電局到扎西崗鄉免費發放100多件衛星電視接收機。
社會保障、扶貧
2018年5月7日,噶爾縣公安局幹部民警到扎西崗鄉,對扎西崗村、典角村、魯瑪村共41家貧困戶進行入戶慰問。
精神文明建設
2015年12月31日,噶爾縣扎西崗鄉組織全鄉在職幹部職工及周邊村民,在鄉政府院內、周邊及公路沿線進行了大規模環境清理。
基層組織建設
2015年3月,全鄉共有黨員154名,其中鄉機關黨員20名,魯瑪村黨員56名,扎西崗村黨員45名,典角村黨員37名。
法制建設
扎西崗鄉完善村級民主法制建設領導機構 ,明確職責,充分發揮作用,把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標,做到與各項工作、項目同時布署、同時規劃、同時實施;鄉黨委、政府領導在各項工作實行掛鈎聯繫、責任分工時把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工作納入其中,做好指導工作。全鄉加強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力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鄉人大緊緊圍繞鄉總體工作,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認真實施工作監督,深入開展調研,年初深入所轄三個村對村集體經濟、代表發揮作用情況、小康示範村建設情況開展了1次專題調研,對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提高了監督的針對性;積極組織代表活動,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之家平台,在鄉人大代表之家組織了1次學習活動,村級人大代表之家組織了2次學習活動,完善代表意見建議交辦、督辦機制,提高辦理率和辦結率,讓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駐村工作
扎西崗鄉各駐村工作隊嚴格按照自治區黨委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自治區提出關於強基惠民“5+2+1”工作任務,結合各村的發展實際,廣泛深入宣講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各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強化了各項維穩措施,積極主動為民眾辦好事、做實事,有力提高了農牧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紮實推進了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環境保護
扎西崗鄉場鎮垃圾採用車廂式壓縮垃圾箱收集,設定2個5m3車廂式壓縮垃圾箱,並通過車廂可卸式壓縮垃圾箱車運送至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採用厭氧衛生填埋工藝,並配套建設相關公用設施及環保設施等。
風景名勝
扎西崗鄉
名勝古蹟有
扎西崗寺、拉多寺等,扎西崗寺是噶爾縣境內歷史最悠久、建築規模最大的寺廟。
西部領土
扎西崗鄉
典角村境西部的巴里加斯(Parigas)東南部碟木綽克(Demchok)一帶約450
平方公里領土,現被
印度侵占並實控。
地圖信息
地址:阿里地區噶爾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