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轄行政村。
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緊鄰國道317線,距離獅泉河城區8公里。是離獅泉河鎮最近的行政村。
2016年,加木村共有92戶277人。
2016年,加木村人均收入達到9124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加木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
- 電話區號:0897
- 地理位置:獅泉河鎮一個行政村
- 人口:92戶277人(2016年)
- 車牌代碼:藏F
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紅柳濕地公園,人口民族,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事業,文化體育事業,生態、環境保護,基層組織建設,歷史記憶圖片,
沿革
1960年,設加木鄉,屬噶爾縣左左區。
1966年,改建東風人民公社。
1984年,復為加木鄉,轄加木、塘咔那布、蘇若甲瑪3個村。
1999年9月,噶爾縣進行“撤區並鄉”工作以後,改為村,並劃入獅泉河鎮。
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轄行政村。
2013年,加木村下轄2個作業組。
地理環境
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緊鄰國道317線,距離獅泉河城區8公里。
在朗曲的下游。
紅柳濕地公園
加木村留存著噶爾縣乃至阿里地區最大的一片紅柳林,國家還投資建起了紅柳濕地公園。
在朗曲下游的加木河谷中——有阿里地區或獅泉河盆地天然留存的最大一片紅柳林,如今被噶爾縣改造成了加木紅柳濕地公園,成為獅泉河鎮民眾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依託於這片上天賜予的難得的禮物,坐落在紅柳濕地公園旁的加木村從2006年開始,就把改善人居環境列入村級日常工作的重點,黨員帶頭引導民眾大力開展植樹活動。在村子周邊先後種植紅柳(秀麗水柏枝)、班公柳500餘畝,成為阿里最早開始大規模種樹的行政村。去年,村里向縣林業部門出售紅柳苗木收入15萬元,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人口民族
2003年,加木村共有205人。
2013年,加木村共有農牧民82戶248人。
2016年,加木村共有92戶277人。
農村經濟
2006年,全村勞務收入達到80萬元。
2007年,全村勞務收入達到93萬元。
2008年,加木村爭取投資120萬元蓋起了6個溫室大棚;發揮村邊的紅柳林地,辦起度假村,當年度假村共增加全村收入2萬多元。
2012年,加木村黨支部組織民眾通過自籌和貸款總計60萬元,成立了扶貧綜合合作社。
2012年至2017年6月,加木村先後在獅泉河鎮和村里開辦商店,蓋門面房;(在噶爾縣建設昆莎現代農牧科技示範園的幾乎同時)建起了奶牛養殖和飼草種植示範基地,種植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4000畝,年均奶製品銷售收入5萬元;新建占地500畝的溫室蔬菜大棚160個,試種枸杞100畝,年產蔬菜300噸;開發紅柳灘休閒度假村,打造牧家樂品牌,動員民眾退牧還草4000餘畝,建設紅柳生態保護區15平方公里,僅門票一項每年為全村帶來12萬元的集體經濟收益。
2016年,加木村人均收入達到9124元,成為噶爾縣第一個整村脫貧的行政村、名副其實的“小康建設第一村”。
基礎設施建設
2006年,加木村安居房正式交付使用,總投資560萬元,村民全部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至2008年,加木村已通了水、電、路、通信、廣播等。
2017年,加木村民眾自籌117萬元、噶爾縣政府補助36萬元,對村里18條、8400餘平方米的路面全部進行了水泥硬化,水泥道路直通每戶門口,還種上了柳樹、楊樹、沙棘和花草,對民居按照“紅檐黑邊白牆灰牆裙”的阿里風格進行了改造,建起了民族團結、脫貧攻堅文化牆。
文化教育事業
加木村建有幼稚園。
文化體育事業
2015年6月,加木村民眾與加木村幼稚園師生表演鍋莊舞、獨唱、舞蹈、遊戲等節目,共度“六一”兒童節。
生態、環境保護
2018年6月8日,噶爾縣黨建辦、縣婦聯協助組織黨員幹部和巾幗志願者在加木村濕地公園開展了撿垃圾環保公益活動。
基層組織建設
2013年,加木村共有黨員34名。
2017年6月,全村有37名中共黨員。
2017年,加木村已按照“十二有”標準,設定黨務公開欄、村務公開欄、政策宣傳欄、新舊西藏對比欄、信息發布欄等配套設施,強化基層黨組織功能建設。同時,制定出台村“兩委”議事規則、民主決策、“四議兩公開”“三會一課”、發展黨員等23項黨內制度。
歷史記憶圖片
在此留下加木村往日的記憶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