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英文名:Mpox virus,簡稱:MPXV)屬於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為基因組全長約197kb的雙鏈DNA病毒。該病毒可導致人、獸患猴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猴痘病毒
  • 外文名:Mpox virus 
    MPXV 
  • :痘病毒科 
  • :正痘病毒屬 
  • 傳播途徑:皮膚或黏膜傳播,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及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感染傳播 
  • 潛伏期:5-21天,多為6-13天 
發現過程,病原學特徵,流行病學特徵,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臨床特徵,潛伏期,傳染期,早期症狀,皮疹和黏膜疹,病程及嚴重程度,防控情況,

發現過程

1958年首次在猴子中發現該病毒。
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標本中首次分離到猴痘病毒,為首例確診的人類猴痘病例。

病原學特徵

猴痘病毒分為兩個進化分支:(1)分支I,曾稱為中非分支或剛果盆地分支;(2)分支II,曾稱為西非分支,進一步分為IIa和IIb分支。其中引發2022年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區猴痘暴發疫情的毒株為IIb分支。IIb分支目前已出現較多亞分支,包括A.1、A.2和B.1等亞分支,2022年9月我國報告首例輸入性猴痘病例以來,各地報送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毒株序列均屬於IIb分支。
猴痘病毒耐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土壤和衣物、床上用品等物體表面可生存數月。該病毒對熱敏感,加熱至56℃30分鐘或60℃10分鐘即可滅活。
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等常用消毒劑及紫外線可有效滅活病毒,對過氧化氫次氯酸鈉戊二醛鄰苯二甲醛等敏感。

流行病學特徵

傳染源

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確,目前認為非洲嚙齒類動物(非洲松鼠、樹松鼠、甘比亞袋鼠、睡鼠等)可能為其自然宿主。傳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嚙齒類動物、猴和靈長類動物

傳播途徑

猴痘病毒主要經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亦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長時間近距離吸入病例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及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感染傳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種過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
據《猴痘公眾防護指南(2023)》顯示,猴痘感染的高風險人群包括與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與之有密切接觸(包括性接觸)的人,比如男男性行為人群;接觸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衛生工作者;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臨床特徵

潛伏期

猴痘病毒的潛伏期為5-21天,多為6-13天。

傳染期

病例出現症狀後至皮疹結痂自然脫落並形成新皮膚前具有傳染性。有調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現症狀前1-4天存在傳染性。

早期症狀

可出現發熱、頭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結腫大等。

皮疹和黏膜疹

通常在熱退後出現,有些病例可出現在全身症狀之前。皮疹發生常經過斑疹丘疹水皰膿皰結痂痂皮脫落幾個階段,不同形態皮疹可同時存在,可伴有明顯癢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門生殖器結膜角膜等。痂皮脫落後可遺留紅斑或色素沉著甚至瘢痕,瘢痕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

病程及嚴重程度

猴痘病程約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較長。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例症狀會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發生,主要為兒童、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防控情況

2023年6月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先後報告多例猴痘病例。
2023年7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精準防控、快速處置”原則,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堅持發現一起、控制一起,及時阻斷疫情傳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