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樣紅斑

猩紅熱樣紅斑為一種急性全身性或限局性發疹性紅斑,發病前有發熱,咽喉痛等前驅症狀。典型皮疹為細小紅斑,相互融合成片,瀰漫性分布,疹後脫屑。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carlatiniform  erythema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病因:和藥物過敏(磺胺類、巴比妥酸鹽、青黴素、水楊酸鹽類等)有關
  • 常見症狀:皮疹往往突然出現,常伴有畏寒、高熱、頭痛、不適等症狀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部分病例和藥物過敏(磺胺類、巴比妥酸鹽、青黴素、水楊酸鹽類等)有關。其次為某些病毒、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後過敏或其毒素的作用所致。

臨床表現

皮疹往往突然出現,常伴有畏寒、高熱、頭痛、不適等症狀。開始為細小紅斑,密集成片,病相互融合,顏色猩紅,初起於腹股溝、腋窩等部位,皮疹1~2天內瀰漫全身,2~3天內可達到高潮,全身遍布紅斑,面部四肢腫脹,體無完膚,酷似猩紅熱的皮疹,尤以皺褶部位及四肢屈側更為明顯。但患者一般情況較好,全身症狀較猩紅熱輕微,無猩紅熱的其他症狀。少數病例紅斑僅局限於手掌和足跖,自覺瘙癢、刺痛和燒灼感。經2~6天后,病情開始好轉,體溫逐漸下降,皮疹顏色變淡,繼以糠狀或大片脫屑,重者頭髮和指甲也可脫落,鱗屑逐漸變小變細,皮膚逐漸恢復正常,病程一般較短,不超過一個月。本病通常無黏膜疹,也無內臟的損害。

檢查

針對病因檢查,疑為細菌感染時應取分泌物或從皮膚創口取材進行培養,可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病原體。

診斷

根據其典型臨床表現和病史,可以診斷。

鑑別診斷

需要與猩紅熱鑑別,後者全身症狀嚴重,口周無皮損,呈現蒼白圈,口腔黏膜潮紅、腫脹,有“草莓狀舌”,皮疹區用特異性鏈球菌抗毒素做皮內試驗,注射局部能使紅斑消退(Schultz-Charlton試驗陽性)。其次要與中毒性休克綜合徵鑑別,後者除有猩紅熱樣皮疹外,還有休克、多臟器功能損害等嚴重的全身症狀。

治療

治療應針對病因,若為藥物過敏,應及時停用可疑的致敏藥物,有感染時應進行抗感染治療。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全身症狀顯著時套用抗組胺藥,必要時系統套用糖皮質激素,補充維生素,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