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外形特徵,分類,狍子,矮鹿,生活習性,保護級別,人工培育,選種關,適應關,飼餵關,防疫關,養殖技術,育成期,繁殖期,幼狍,疾病防治,養殖設施,引種注意問題,
歷史背景
因肉質純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星級賓館的高級野味佳肴,為此在產區因過量偷獵,造成野生資源稀少。
外形特徵
體長100~120厘米,尾長僅2~3厘米,體重25~45公斤。頸長,尾極短。公狍生茸長角,母狍無角,夏為栗紅色短毛,冬為棕褐色厚長毛。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
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
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厘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
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
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
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分類
狍子
是一種中小型
鹿類,體長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長僅2-3厘米,體重15-30千克;角短,長僅23厘米左右,角乾直,基部粗糙有皺紋,分枝不多於3杈;雄性略大。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
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厘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角在秋季或初冬時會脫落,之後再緩慢重生。
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夏毛紅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冬毛黃褐。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塊;幼狍有3縱行白斑點,當體重達11公斤左右時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
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矮鹿
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也是
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狍肉質純瘦,全身無肥膘,肉營養豐富、細嫩鮮美,是瘦肉之王。肝、腎等均可食,有溫暖脾胃、強心潤肺、利濕、壯陽及延年益壽之功能。其皮加工後是有名的狍皮"綢",非常珍貴,是制裘衣的上檔原料。在我國東北、西北和內蒙某些地區(如
鄂倫春族人),狍肉是他們的肉類主要來源。市場上,常有相當數量的狍肉出售。狍子毛皮可做墊褥,有防潮作用。夏皮缺少絨毛,被稱為“沙皮”,加工後,可製成春秋季穿的衣服,這是東北林區工作者所歡迎的衣服。如果把毛全剃光,剩下的皮板可用來做夏天衣服。冬皮絨毛多,適於製成禦寒的皮衣。此外,狍皮還可以製作多種皮製品,如皮靴、皮帽、皮包等。
生活習性
性格特點
狍子是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狍是草食動物,性情通順,可塑性強,人工馴化容易。狍子的好奇心很重,看見了什麼都想停下看個究竟,甚至追擊者突然大喊一聲,它也會停下來看。所以有經驗的獵人如果一槍沒打中狍子,也不會去追逃跑的狍子,因為狍子跑一段時間會顛顛跑回原地,看看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真的是“好奇害死狍”。
棲息地
棲山坡小樹林中。產於我國北方,肉可食。
食物
狍是純植食性動物。採食各種草、樹葉、嫩枝、果實、穀物等。
繁殖
狍為季節性發情動物。每年發情一次。
8~9月發情,8月底至9月初為交配高峰期。
孕期7.5~8個月,每胎1~2仔,偶有3仔。
1.5~2歲性成熟,壽命12~14年。
每年11~12
月角脫落,2~3月生茸,4~5月角長成。
狍妊娠期278天左右,每年8~9月交配,翌年6月產羔。幼狍出生後5分鐘左右就會吃奶,2
周齡左右即能採食鮮嫩青飼料,2月齡斷奶。狍年產一胎雙羔,多者3~4羔,公母各半。幼狍5月齡左右,體重可達15公斤,各方面已發育較成熟。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CITES)Ⅱ。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China Key List —Ⅱ級。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Mammalia:哺乳綱 - Artiodactyla:偶蹄目 - Cervidae:鹿科 -Capreolus:
學名: Capreolus capreolusLinnaeus
中文名:
狍
中文拼音: Páo
分類等級: 種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是
人工培育
選種關
選購優良種狍是養狍成功之母。許多新的養狍戶由於不懂狍的基礎知識和質量標準,從一些養狍戶手中低價購買種狍,結果損失慘重。如黑龍江五常市養殖戶花了13萬元購進34隻種狍,途中死亡3隻,又因種畜手續不全途中被罰款5000元,到家後發現一半不合格,因瘦弱體小兩年不發情,損失很大。豐寧縣
南關兩戶農民因嫌優質種狍價格高,私下到縣城內包圈買回了10餘只不合格的瘦弱種狍,結果在家養殖4個月後全部
死光,損失2萬多元。為了避免前車之鑑,在選擇家養種狍時一定要切記:
一定要到有資質的場家引種,最好先考察,了解養狍的基礎知識和購種狍標準。選種時要認真掌握標準:個體中等、有精神、反應靈敏、前腿直、
後腿弓、毛片光順、膘情中等、無病無殘,年齡以當年產的5~6月齡的育成狍為好,購懷羔狍以經產1~4胎(可產16胎)的為佳。切不可貪圖便宜從
二道販子手中購種狍。購種狍的公母比例以1公2母為好,也可成對購買。因母狍一年只發情一次且發情時間集中,所以公狍不宜過少,以防個別公狍因餵養等原因性能差不能配種時輪換用。購育成公母狍時,最好搭配少量2~3歲齡的公狍。
適應關
把住引種入圈飼餵管理適應關也是成功的基礎。種狍從抓入籠、運輸到新居繁育生活,由於新人、新環境,新購的種狍一時很難適應。因此,必須精心管理,以使種狍儘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購種前應當建好適宜的圈舍。種狍入舍前,應在舍內事先備好1個晝夜的飼草料(以樹葉為主,適量搭配玉米面和麥麩)及清潔飲水,以使狍不受驚動、熟悉環境,一般經過1個晝夜種狍就能適應新的環境了。引種入圈初期應設專人飼養,禁止生人看訪,以防種狍受驚。在入圈初期要注意防上種狍因水土不服和飼餵不當引起拉稀。約10天后逐步轉入正常飼養。在種狍的飼料中以楊、柳、柞、樺、榆、杏、果、
槐等闊葉樹葉為主(夏天以樹枝代葉或擼葉;秋後收集乾樹葉備冬春食用),每天每隻約600克左右,另加300克左右的混合精料:玉米面150克、麥麩75克、葵花餅或
豆餅75克、
高梁谷面50克,分3次餵給。
飼餵關
狍在人養,成功在人餵。供足全面營養、增強狍體質是養狍成功的根基。
在引種入圈適應飼餵基礎上,以狍體質、
膘情實際為依據,少量增減混合粗、
精飼料。依據農村山場樹葉多少而定,以各種闊葉樹葉為主、有條件的可補給無毒的
青椒、
茄子秧葉、向日葵盤、青綠豆棵,
牧草、芝麻、花生、紅薯秧等適量,兼補充混合精料。狍子的粗飼料以樹葉為主,也可加工粗草粉或秋割穀草、
豆秸、豆皮、向日葵稈、玉米秸等,用量為40%,另加玉米面25%~30%、麥麩15%、
豆餅或向日葵餅15%、
高粱穀子面5%~10%拌勻,每天每隻成年狍500克左右,分3次添喂,每次150克左右,餵前20分鐘用水拌成半乾半濕狀,以狍子吃飽爬臥反芻、有少量余料為原則。平時要注意保持食槽清潔,冬季要少加水防凍。
為適應狍的夜食習性,每晚要增添適量樹葉類,冬春可添給現割的毛柴、樹枝等,讓其自食保肥扶壯。圈舍要常備清潔飲水,以使狍能隨時飲用。夏季每天要對水桶清洗消毒1次,中午換水;冬季白天給水,夜晚收桶防凍,也可放冰塊讓其自舔。狍和
牛羊鹿一樣,也需要補充礦物質和食鹽,可購買鹿用的舔磚掛在圈內供狍自由舔食。
注意控制體況,種狍不能太胖,保持正常
膘情為好,對個別體弱狍應單獨餵養。
防疫關
雖然野狍的抗病力強,很少生病,但家養狍也應採取綜合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
把住病從口入關。狍食用的飼草、葉、精料等必須無腐爛、無殘毒,飲水要保持清潔春、夏、秋應每天清掃
圈舍1~2次,達到不積糞便,不積水、尿。狍臥處墊曬乾消毒的乾淨土。冬季不掃圈,以利保暖。
養殖技術
育成期
狍食物來源廣泛,各種闊葉樹葉、野生雜草、農作物秸稈、蔬菜、水果皮等都是其喜愛的飼料。飼料比例以粗料占95%、精料占5%為宜。當狍處在性發育和體成長的重要時期,日糧要全價,保證餵飽餵好。
繁殖期
8月底至9月底為種狍交配期,種公狍會出現食慾下降,食量減少,有時出現爭母斗架現象,應加強飼養管理,供給全價飼料。公狍出現發情現象可進行交配。母狍發情一般表現為多動。將母狍放入公狍圈內,母狍便自願接近公狍,一般在2天內交配2~3次即可懷孕,妊娠期180天左右,到次年4~5月份產仔,每胎產1~3仔。母狍在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要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及富含蛋白質的飼料。6月至8月末為母狍哺乳期,青綠飼料應滿足供應,特別是“夜草”不能少。狍羔7天后有吃上的習性,要選半陰地乾淨土約一筐,堆放於舍內供其自行採食,狍羔約15天開始採食,60天脫離母乳。
幼狍
幼狍指2月齡至6月齡的小狍子。剛離開母狍的狍羔,要耐心護理,一般3~5天后可恢復正常。剛斷奶的狍羔,要選擇鮮嫩、易消化、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青綠飼料,少給勤添,不限量。斷奶第2周開始,逐漸提高飼餵量。以後青飼料缺乏,可在混合飼料中補充胡蘿蔔等多汁飼料,每天添加兩次乾樹葉,數量以每次有少量剩餘為度。
農家庭院養狍數量少,也可讓狍羔隨母狍一同生活,自然斷奶,母仔親和共食。要注意提高日糧質量,照顧到幼狍的營養需要。幼狍14月齡後可按成年狍一樣的要求飼養管理。
疾病防治
狍抗病力強,很少生病。每天打掃圈舍,清除糞便。春夏時節,狍棚每周用火鹼或20%的石灰乳劑消毒1次,每天要刷洗食槽、水槽。不能餵霉爛變質飼料,不能餵水草。狍的常見病有腹瀉、發炎等,一旦發現可按常規治療.
養殖設施
圍牆:農家庭院的院牆如果低於2米,必須加高到2米。如果沒有院牆,就用磚石建造2米高的圍牆。一是防止狍驚嚇逃竄,二是防止被人偷竊。
狍圈:有條件的可用磚、石、
水泥建造,也可就地取材,用木棍、樹枝條、燒柴、竹竿、廢板皮等材料圍成1.6米高圈牆,在圈正面或一側留門,方便管理,每對種狍飼養面積應在6平方米以上,以大為好,有利於狍活動,促進其生長發育。
棚舍:可用各種瓦建造,也可就地取材,用稻草、
麥秸和野草搭棚。棚舍以建在圈的北面為宜,棚檐高1.7米以上,以方便飼養人員進出。棚舍可按每對狍2平方米搭建,供狍乘涼反芻、餵食產子用。
地面:磚或粗砂地面均可。磚鋪地面便於清掃,雨天也不泥濘,粗砂地面讓狍直接與大地接觸,有利於保持狍的自然品質。不要鋪水泥地面,因為水泥地面發滑不滲水,狍易滑倒,不利於狍的活動。地面應留一定坡度和幾個出水口,防止雨天積水。
小圈:飼養規模較大者,應建部分小圈,供母狍產子哺乳用,或發情期飼養公狍,可臨時將大圈分隔成幾個小圈使用,也可建造固定小圈。
料槽:可用木板、鐵皮或水泥製作,槽深20厘米,大小可視飼餵數量而定,一般放置於棚內一邊,方便飼喂,以不妨礙狍活動為宜。
水桶:狍飲水不定時,一般用膠皮桶較好,不怕碰撞,也不生鏽,冬天不怕凍,四季可用。
其他設備:較大規模養狍,如有條件,也可購置小型
飼料粉碎機、鍘草機等設備。
引種注意問題
(1)狍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規模飼養,應向當地縣以上林業、畜牧部門諮詢需要辦理哪些手續、證件。到外地引種應辦理出境、運輸、檢疫手續,一般由供方協助辦理。
(2)引種前應學習了解有關養狍的詳細技術,如能參加技術培訓最好。我從事特種養殖業十幾年,接觸調查了許多養殖戶,許多農民養殖失敗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不懂技術、不重視技術造成的。
(3)人工養狍剛開始,種狍奇缺,引種一定要慎重,不要從狍販子手中購狍作種,任何種用動物都不能從販子手中購買。也不要購買偷獵的野狍作種。其原因有二:一是捕獲的野狍未經馴化、家養,長途運輸死亡率很高,也就是獵人所說的“氣死了”。二是野生動物只有經過一定的馴化過程,人工馴化成功後,才能在家養條件下生活繁殖。野生動物馴化技術比飼養馴化成功後的動物難度要大得多,而且馴化過程並不是全部成功,失敗的比例很大,死亡率也很高。
(4)種狍奇缺,一般需從外地長途引種,應選擇好運輸路線,不要在途中耽誤時間,一般3天左右到達,途中不需飲食。儘量辦理火車、飛機快件託運,既節省運費,安全係數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