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格——歌德》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御。
基本介紹
- 書名:狂▲人格——歌德
- 作者:李御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定價:13 元
- ISBN:7535418678
《狂▲人格——歌德》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御。
《狂▲人格——歌德》是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御。...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
多爾夫(F.GundoK)教授,認歌德為“自我”思想的告知者,“不依繫於何物,自己完成自己,與為時間所制限的存在沒有關係,與目的也無關係的自律的人格”,更是極神秘之至。國社黨之也利用歌德來做他們的宣傳的工具,自不待說。例如在死後百年紀念時,國社黨的機關報《國民觀察報》(VolkischeBeobachter)宣稱歌德...
主人公與海倫之間的結合生產出了歐福良,表現出歌德希望18世紀的人們能夠找回古代那種完美的人格。浮士德飽學的形象代表著近代社會科學的極大發展給人們帶來的理性思維追求。而海倫則代表著歷史中那種無法通過理性邏輯推理了解的部分,無法征服。然而歐福良很快就夭折,以及海倫的離去表明了近代科學並非萬能,理性強行超越自己的...
他們三人都是歌德的崇拜者,稱歌德為“球形天才”,“人中之至人”。郭沫若在家鄉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拜堂成了親,到日本留學又結識了安娜,兩人情投意合,遂相愛而同居,並生有一子。可年輕的郭沫若總是有種負罪感,自譴為“罪惡的精髓”。他向好友田漢剖露心跡,“人格公開”,等待他...
而綠蒂,象徵了一種精神處於中間狀的人格,在理性的社會中,她無力反抗其實也無心反抗,然而她並沒有完全失去天真,美麗,熱情,這是她之所以吸引維特的重要原因。這裡,歌德對於綠蒂的潛意識有一定描寫“她思來想去,覺得哪個女朋友也配不上他,或許她的心裡只是想把他留給自己。”綠蒂的內心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
1825年4月27日(歌德埋怨澤爾特,說他不是“人民之友”)1825年5月1日(歌德為劇院賺錢辯護;談希臘悲劇的衰亡)1825年5月12日(歌德談他所受的影響,特別提到莫里哀)1825年6月11日(詩人在特殊中表現一般;英、法對比)1825年10月15日(近代文學界的弊病根源在於作家和批評家們缺乏高尚的人格)1825年12月25...
《德國文學的美麗花朵:歌德、海涅詩歌研究》共分6章。前4章主要以實證研究、對比研究和文本分析為方法論,從社會、傳統、自然、體驗、文本等不同層面對歌德和海涅,對歌德和海涅的作品,特別是對他們的經典愛情詩篇,進行多維考察和詮釋,探討兩位詩人的藝術和人格魅力,追尋他們在人生和藝術創作中的共同點或相似之處...
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普羅米修斯》。名言 1.“從母親那裡,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講故事的快樂。” ——歌德 2....
——宗白華的“人格”論 一、意境與人格的關係 二、人格建構——中國現代美學的一項使命 三、“超世入世”和“小己人格”——生命形象設計的藍圖 四、歌德的人格——生命本體的象徵 五、“晉人的美”——理想人格的標本 六、審美人格的限度——精神烏托邦 第五章古典形上學的現代轉型 ——宗白華《形上學》...
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
世界十大文豪全集,精選了十位文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莎士比亞文集》,《歌德文集》,《巴爾扎克文集》,《列夫.托爾斯泰文集》,《雨果文集》,《魯迅文集》等等。圖書評論 一、名家蠻聲世界 我們所選的這十大文豪,都是各個時期的文壇領袖,代表了歐、亞、美等各大洲文學的最高水平。他們分別是:"戲劇之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是2011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歌德。《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包括了夜、城門前、書齋、書齋、萊比錫奧爾巴赫地下酒店、女巫的廚房、街道、傍晚、散步、女鄰之家、街道、花園、園亭、森林和山洞、格麗卿的房間、瑪爾特的花園、井邊等。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
馬斯洛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並對歷史上和當時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如斯賓諾莎、貝多芬、歌德、愛因斯坦、林肯、傑弗遜、羅斯福等人進行個案研究,概括出了自我實現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徵。1.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意的關係 2.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為的自然流露 4.以問題為中心 5.超然的獨立...
牟宗三認為:“有了人格概念,先把自己的生命內在地客觀化,然後始能肯定人間的一切人文活動,見出其能完成人格的教養作用。這就是移向客觀主義”。所以,在歌德的基於人格的人文主義看來,人格的發展是個性,同時也是整全性。完全的個性,不能說不是“全人”,但不是全知全能,而是人的一切能力都得到充分而健全的...
七 《歌德之生活觀念》八 結論 第四編 席勒(1759—1805)精神之崇高性與超越性 第五編 宏保耳特(1767—1835)之人本主義 一 導言 二 宏保耳特之精神進展及其著作 三 宏保耳特所生之時代及時代精神 四 宏保耳特之思想 五 結論——宏保耳特之人格 第六編 薛德林(1770—1843):大橡頌歌 附錄 介紹...
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槃》、《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代表作詩集《女神...
而著名的《十一月》受到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夏多布里昂的《勒內》和繆塞《一個世紀兒的懺悔》等作品的啟發,主人公是一位18歲的少年,載滿揮之不去的失望情緒、朦朧的欲求,他厭棄世俗、嚮往無窮,有著揮之不去的自殺念頭。這些早期作品所涉及的題材都充滿了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如哲理故事、荒誕故事、...
——歌德 5·愛情確實有一種高尚的品質,因為它不只停留在性慾上,而且顯出一種本身豐富的高尚優秀的心靈,要求以生動活潑,勇敢和犧牲的精神和另一個人達到統一。——黑格爾 6·愛情是生命的桂冠,搖擺就會讓它落地,因為我們的靈魂沒有愛情,生活下去就會很消沉。所以,要修正人格,昂起愛情的頭顱,自然會時時愛...
歌德藉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表達了他本人對人類未來的遠大而美好的理想。《新概念·新課標·新閱讀:浮士德》主要講述了,在廣闊的天庭上,靡非斯托和上帝為了人類的代表——浮士德,展開了一場爭論。靡非斯托說他欲望無窮,不知道滿足,一定不會有好下場,而上帝堅信浮士德在追求中難免會有一些失誤,但在理性和智慧...
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
整個狂"飈突進"運動最典型的表現,莫過於赫爾德的呼聲:"我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感覺,在生活!"或"心靈!熱忱!鮮血!人性!生活!"法國的理性思維是蒼白而虛幻的。正是這種觀點,激勵著歌德在七十年代對霍爾巴赫的《自然體系》做出了反應,說它是一本"可惡的、陰暗的、殭屍般的"著作,它和斯特拉斯堡的哥德式大...
幫助讀者真正走近名人,與他們進行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切身感受到名人的人格魅力,從他們的成才經歷中獲得改變命運、實現夢想的力量。在表現形式上,《中外名人成才故事大全集》通過多種欄目設定從不同側面立體展現名人風采,“名人簡介”介紹名人成長經歷和主要成就;“成才啟示”深度解析名人成才原因;“相關連結”講述...
——莎士比亞《麥克白》的精神動力學分析 孤島餘生 ——《魯濱孫漂流記》之創傷後應激障礙分析 一顆被蒙蔽的心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偏 見形成的心理分析 厚重人格面具下的靈魂 ——司湯達《紅與黑》中於連個性化心理分析 生命,為何輕言放棄 ——歌德筆下少年維特自殺的心路歷程 浴火重生的鳳凰 —...
———歌德 29、希望是不幸之人的第二靈魂。———歌德 30、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樑。———克雷洛夫 31、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司湯達 32、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雪萊 33、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
感傷主義(sentimentalism)亦稱“主情主義”、“前浪漫主義”。是近代西方文藝流派。18世紀中後期,起源於英國,流傳至法、德、俄。代表作家斯特恩,他的兩部著名小說《項狄傳》和《在法國和義大利的感傷的旅行》都以極其奇怪的結構,極其瑣屑的情節寫成。隨後,擴展到歐洲各國,像盧梭的《新愛洛綺絲》、歌德的《少年...
哈勒爾在與赫爾米娜、帕布洛、瑪麗亞等幾個重要人物之間的相互交往中走向了人生的兩難,陷入了生命的絕境;最終他又從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啟發,擺脫絕望,重新回到現實生活。小說幻想色彩濃郁,象徵意味深遠,被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荒原狼》的時代是一個信仰缺失的墮落時代,黑塞在作品中充分...
七 《歌德之生活觀念》八 結論 第四編 席勒(1759—1805)精神之崇高性與超越性 第五編 宏保耳特(1767—1835)之人本主義 一 導言 二 宏保耳特之精神進展及其著作 三 宏保耳特所生之時代及時代精神 四 宏保耳特之思想 五 結論——宏保耳特之人格 第六編 薛德林(1770—1843):大橡頌歌 附錄 介紹《五十年...
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柏遼茲稱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帕格尼尼的手是不可思議的,一般小提琴家必須在高把位才能用1、3指在兩條弦上拉出八度音,但據說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在四條弦拉出四個八度,這相當於在手掌彎曲狀態下,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
儘管如此,但是只有當他投身於魔鬼時,他的人格才會顯現出“惡魔性”的創作之源。這也就是萊維屈恩第二次遭遇魔鬼的真正意義所在。也可以說,這一次是對第一次遭遇魔鬼所呼喚出的“惡魔性”的強化與鞏固,用魔鬼的話來說就是,這一次只是萊維屈恩行的一次“堅信禮”。從此以後,萊維屈恩投身於魔鬼,以放棄一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