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維特 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他告別了家人與好友,來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這位靠父親遺產過著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對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純樸的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靄、村童幼女……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煩惱。沒過多久,在一次舞會上,維特認識了當地一位法官的女兒綠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與綠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們兩個。雖然綠蒂早已定婚,但對維特非常傾心。舞會結束後,他們激動地站在窗前,綠蒂含著淚水望著維特,維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渦中,熱淚縱橫地吻著她的手。
從此以後,儘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維特卻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綠蒂。綠蒂的未婚夫阿爾伯特回來了,他很愛綠蒂,對維特也很好,他們常在一起談論綠蒂。那綠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飄浮的雲再也不能使他平靜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夢到綠蒂坐在身旁,早上醒來,床上卻只有他一個人,他只有嘆息命運的不濟。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他下決心離開心愛的綠蒂,離開那曾經給他帶來歡樂與幸福的小山村。
維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館當了辦事員。他儘可能使自己適應這份工作,然而官僚習氣十足的上司對他的工作吹毛求疵,處處刁難他,他的同事們也戒備提防,唯恐別人超過自己,這一切都使他產生許多苦惱。正當他深感百無聊賴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謙遜老實,博學多才,對維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給維特帶來一絲安慰。
一天伯爵請他到家中吃飯,不料飯後來了一群貴族,他們帶著高傲鄙視的神情看著維特。連和他認識的人也不敢和他說話了,伯爵前來催他趕快離開這裡,不管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聽到譏諷的話語,他一氣之下終於辭了公職。
他應一位侯爵將軍之邀,去了獵莊,期間他曾想從軍,但在侯爵的勸告下,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兒始終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懷念著綠蒂,在心的牽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雖然依舊,但人事全非。心愛的綠蒂早已成了阿爾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個個慘遭不幸。他去拜訪曾為他們作過畫的兩個孩子,但孩子的母親告訴他,她的小兒子已經死了;他去訪問向他講述過內心秘密的農夫,恰好在路上遇見他,農夫說自己被解僱了,原因是他大膽地向女主人表示了愛情,她的弟弟怕他搶走了姐姐的財產而解僱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擁抱綠蒂,哪怕把她壓在心上一次,內心的空隙也就填滿了,可是見到她卻不敢伸手。
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涼。他看到了因愛戀綠蒂而丟了工作並發瘋的青年,不禁驚愕。後來得知那位被解僱的農夫殺了人,維特很是同情,想要救他,竭盡全力為他辯護,結果遭到法官的反對。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窮途末路,痛苦煩惱到極點,任憑感情驅使自己朝著可悲的結局一步步走去。
聖誕節前的一天,他又來到心上人綠蒂的身邊,作最後的訣別。此時即將熄滅的愛情之火瞬間又放射出光芒,他對綠蒂朗誦奧西恩的悲歌,同時緊緊擁抱著她。兩天后,他留下令人
不忍卒讀 的遺書,午夜時分,他一邊默念著“綠蒂!綠蒂!別了啊,別了!”,一邊拿起她丈夫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煩惱。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8世紀,德國的啟蒙運動在
文藝復興 成果的影響下,提出了博愛、平等和自由,這對歐洲當時的封建專制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段時期,封建貴族專橫暴虐、腐朽沒落,人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思想也受其壓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狂放突進運動”的發生就是對這一點的充分證明。
這次運動的矛頭直指封建等級觀念和封建制度對婚姻、對個性的束縛,是德國的進步青年對封建專制制度一次最激烈的反抗。他們崇尚自然,追求主觀情感的抒發;他們要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採取多種形式對社會醜惡現象和專制暴改進行抨擊和揭露;他們歌頌生命,歌頌自由,讚美愛情。這次運動具有強烈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對德國的社會現狀的改善和民族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維特》正是受這次運動精神的影響,在作品中極大的表現了具有時代性的狂熱突進精神。
個人背景
小說的情節在極大程度上是自傳性的:當年歌德的確遇到過一叫綠蒂的女孩,那是他青年時應聘到魏瑪共和國做官。並在一次舞會上結識了美麗的少女綠蒂。綠蒂的父母早早雙亡,長女嬌弱無能,於是家庭的重任便落到了綠蒂的身上。綠蒂相貌動人,勤勞能幹,是歌德很快便愛上了她。但是綠蒂早已同他人訂婚,她的未婚夫知道歌德喜歡綠蒂,但是他並不嫉妒,而是同情,他甚至還考量過綠蒂和歌德在一起會不會更幸福。但是綠蒂始終沒有給歌德他想要的愛,更多的只是友誼。綠蒂也深深地明白歌德的痛楚,並多次勸說他離開自己,即便這樣,歌德仍是猶豫不決,而他對綠蒂的愛又一天天的加深。因此,在痛苦不堪的情況下,歌德還是主動離開了。
後來當歌德在
韋茨拉爾 (Wetzlar)的帝國最高法院實習期間,他結識了年輕的夏洛特·布夫,並愛上了她。但夏洛特已經和一位名叫約翰·克里斯蒂安·凱斯特納(Johann Christian Kestner)的法律工作者訂了婚。在夏洛特的父親看來,凱斯特納顯然比年輕、有著藝術方面抱負的歌德更加穩重可靠;歌德在那時就已經更想成為一名藝術家而不是律師。歌德倉促地離開了夏洛特。後來,他又認識了一位樞密顧問的女兒馬克西米利安娜·馮·拉·羅歇。歌德把兩個女子給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綠蒂的形象中。據歌德本人說,他在四周的時間內寫出了這部
書信體小說 ,以抵消愛情的痛苦並使自己從自殺的念頭中擺脫出來。
小說中的一部分情節,特別是結尾的部分,不同於歌德的經歷。維特自盡了,歌德卻沉浸在痛苦與寫作中。小說中自殺的情節是受到了一位年輕的同事耶路撒冷的激發而產生的。耶路撒冷確實因為巨大的愛情上的不幸而自殺,他在
韋茨拉爾 的墓地成了不幸的年輕戀人的朝拜聖地。
卡爾·威廉·耶路撒冷 (Karl Wilhelm Jerusalem)是歌德的
泛泛之交 ,他於1772年10月自殺。此事是
凱斯特納 告訴歌德的。具有悲劇性的是,耶路撒冷用來自殺的手槍是凱斯特納借給他的。這使歌德把他自己在1772年夏天的經歷和耶路撒冷的命運混合起來,而在小說的第二部分,耶路撒冷的命運越來越多地成為敘述的主要對象。歌德將
耶路撒冷 的許多性格特點和其他特徵轉移到他的維特形象上。為了更近地了解耶路撒冷自殺的情況,歌德於1772年11月初再次短暫地來到
韋茨拉爾 。他以與熟悉耶路撒冷的人的談話,以及他自己對耶路撒冷的記憶構成了小說的基礎。他甚至原文引用了凱斯特納對耶路撒冷之死的報告的一些段落。
人物介紹 維特
維特是一個性格率真、感情細膩豐富、才思敏捷、愛憎分明的青年形象。他熱愛優美壯麗的大自然,崇尚純真的人性,同時才華橫溢,追求個性解放和情感的自由。但維特作為一個“第三者”的形象卻與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他厭惡虛榮無聊的小市民、矯揉造作的貴族和保守迂腐的官場,儘管面對無處不在的排斥、指責和打擊,以致時時在感情的痛苦和心靈的矛盾中掙扎,他仍義無反顧地反抗世俗和傳統,追求純真的愛情。
綠蒂
綠蒂是個人如其名的妙齡少女。而對比維特的年少衝動、激情四溢,從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情緒,綠蒂作為他一心傾慕的對象卻顯得格外的理智、冷靜和內斂。這與她本身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有著很大關係,綠蒂出身於一個鄉村法官家庭,但早年喪母,作為長姊一直擔負著撫養幼小弟妹的工作,這使她的性格里具有了異常強烈的道德觀念和責任感,這也成為了束縛她本身愛情表達的根源。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維特》雖然描述的是一個少年的愛情故事,但是其本質體現的是對封建勢力的反抗,這是對歌德所生活的時代的生活本質最真實的反映,同時還體現了狂熱突進的時代精神,是德國絕大多數進步青年的心戀體現。
在維特身上體現了歌德的世界觀、宗教觀、審美觀,以及他對德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期望。維特所嚮往和追求的正是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維特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定向了悲劇的結局。他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同時還是階級的悲劇和社會的悲劇。《維特》所描述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悲劇愛情故事,而是深刻地揭露了18世紀德國的封建統治階級對德國普通階級人民的壓迫和摧殘,人們的精神和思想都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苦悶的內心渴望獲得解放,但是又由於自身的軟弱性而普遍存在的消極、頹廢情緒的生活狀態。而維特就是這個時期德國的覺醒青年,他對人生和社會都有著深刻而清醒的認識,對現實的不滿和憎惡讓他充滿了攻擊性,但是鬥爭力量的缺乏又使他感覺力不從心,這種矛盾深深的折磨看他,讓他的情緒從激憤、焦慮逐漸轉變為憂鬱和苦惱,直至最後感到絕望,通過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與這個醜惡腐朽的社會做了徹底的決裂。他的死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他對自己和社會的關係沒有認識清楚。《維特》以一種特殊的藝術方式對社會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揭示,並對造成這種社會弊病的根源進行了揭露和抨擊,是整個時代的痛苦和憧憬的縮影體現。
在愛戀綠蒂的過程中,維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作為人性弱點與自我內心不可逾越的糾結。他醒悟“要是人不那么孜孜不倦地馳騁自己的想像力,追憶以往的不幸,而是漠然地看待眼前的境遇,他們的痛苦就會減少。”發現了人人固有的與他人比較著尋求幸福最終失落在自己的妒忌之心中的弱點,直到受盡愛的折磨,維特看盡了一個人生的必然:“人生不過是受苦受難,飲盡杯中酒罷了。”這一系列發現的過程,都是主人公愛中探索自我、探索人性的過程,對自我的重新思考和認識。又一次彰顯了作品對於自我和精神的發掘這一主題。
維特之死,是主人公實現自我、升華自我的一個最終途徑。維特說“但願我能夠享受到為你去死,為你犧牲的幸福。”維特之死,是對於自我的堅持,對自然性情以及自我摯愛的終極追求。在理性與節制的時代,維特的愛情與理性背道而馳;維特之死,是對理性的一句抗議,也是主人公實現自我的唯一途徑。
作品中的“外界”有兩重,一是廣闊的自然,一是自我難以融入的理性社會。關於自我與外界的關係,歌德認為內心應當回歸自然,兩者相融合,不是將自我泯滅於違背自然的理性中。在作品的開篇,維特沉浸在村莊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人情風物中,怡然自得。然而作為現實中的,文明社會中的人,完全擺脫世俗生活而全然投身於自然懷抱卻不現實,維特面對世俗與理智的衝撞,無論在政治事業還是感情生活中都難以融入適應。
作品中另外兩個重要人物,阿爾貝特和綠蒂,是理性人的象徵,也是不同程度失去自我意識的象徵。作者對阿爾貝特內心情感的抒發卻鮮有著墨。讀者看到了他對綠蒂的占有對維特的謙和有禮,卻看不到他的內心世界,塑造阿爾貝特這個人物某種程度上講是對時代主流以及失去自我的不完全人性的控訴。而綠蒂,象徵了一種精神處於中間狀的人格,在理性的社會中,她無力反抗其實也無心反抗,然而她並沒有完全失去天真,美麗,熱情,這是她之所以吸引維特的重要原因。這裡,歌德對於綠蒂的潛意識有一定描寫“她思來想去,覺得哪個女朋友也配不上他,或許她的心裡只是想把他留給自己。”綠蒂的內心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但是理性在她的頭腦中是占踞上風的。綠蒂的兩種特質吸引也傷害著維特。維特普經抱有過幻想,但是他最深愛的兩個人卻站在了理性的一方與他隔岸遠對,幻想破滅,讓他再也無法在生活下去。
藝術特色 《維特》的一個成功之處在於書信體的運用,作者採用第一人稱的形式進行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通過這種書信體的形式,仿佛走進了主人公的內心,傾聽他的言談笑語和啼泣悲嘆,甚至能夠窺見他那顆跳動著的、敏感的、柔軟的心。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讓讀者產生這封信就是寫給自己的錯覺,運用濃郁詩意的多重抒情,給讀者帶來深刻的感受,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抒情主要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形式。
在《維特》這部小說中,大多數還是採用的直接抒情的方式,主人公通過內心的獨白,直抒胸臆,將自己的奔湧出來的喜怒哀樂直接向讀者傾訴、宣洩,如洶湧的洪水一般,讓人不禁為其淋漓盡致而震撼、而感動。《維特》中的直接抒情在小說的情感表達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維特與作者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有利於作者情感的表達和抒發,揭示作者內心深處的秘密,另一方面在維特和讀者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讓維特能夠直接與讀者進行交流,有利於讀者更加深入的體會維特的思想和情感。
另外,小說中,還有以“編者語”的形式進行直接抒情也是小說抒情手法的一個突出的特點。鑒於日記和信件內容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穿插了編者語,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進行了抒情描寫。編者語以細膩的筆調對維特的情感進行傳遞,形成維特藉助編者進行情感抒發的真實效果,不僅能夠對維特的內心世界的變化進行客觀深入的描寫,還能以外觀者的角度對其心理變化對未來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行預測和鋪陳。
《維特》中作者採用的間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寓情於景,二是寓情於事。寓情於景是通過對環境或者景色的描寫來進行情感抒發的方式,這種抒情方式中的景物描寫起的是烘托的作用,主要表現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動,往往充滿詩意。
作品影響 《少年維特的煩惱》被視為
狂飆突進運動 時期最重要的小說。這部小說獲得了那個時代相當高的印數,並且是引發所謂的“閱讀熱”的因素之一。
為了記錄所謂的“維特熱”,在
韋茨拉爾 ,除了一本珍貴的第一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外,被展示的還有它的戲仿作品、模仿作品、爭鳴文獻和多種語言的翻譯本。
這部小說激起了批評家和支持者們極為熱烈的反應。其中的原因在於,歌德以維特作為他小說的中心人物,而這個人物完全違背了
市民社會 的規則。市民大眾將維特視為一個和睦婚姻的破壞者,一個反叛者,一個無神論者,他與市民大眾的觀念完全相悖。他們期待的文學,更多的是“實用的東西”和“娛樂的東西”,而歌德的小說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上述兩者中的任何一種。他們直接在故事中尋找“實用的東西”,他們希望有一個他們能夠認同的人物,並從他的行為中得到學習。特別是小說充滿了優美的抒情格調,文字潔淨明快,很值得稱道。但這部小說卻是以自殺告終的——從市民的價值標準來看這不可想像。許多市民批評這部小說僅僅因為它的主要人物不符合他們的觀念,還威脅到他們的價值標準。他們認為《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本和傳統文學決裂的書,這種決裂是他們不希望看到的。他們認為這本書頌揚了與他們的利益相悖的價值標準,讚美了自殺的行為。
針對這部小說對自殺的讚美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教會和一些同時代的作家,因為,據說許多青年模仿了自殺行為。實際上的確有模仿性的自殺行為,但其數量遠遠低於教會宣稱的數量。在一些地方(如:
萊比錫 、
哥本哈根 、
米蘭 )這本小說甚至受到了封禁。歌德的反駁大意如下:他以自己的生還給出了最好的例子:人們必須寫出內心的痛苦。歌德對指責自己誘惑他人自殺的馮·戴爾比(von Derby)主教和
布里斯托 (Bristol)爵士做出了辛辣、諷刺的回應:
現在你卻把一個作家托來盤問,想對一部被某些心地偏狹的人曲解了的作品橫加斥責,而這部作品至多也不過使這個世界甩脫十來個毫無用處的蠢人,他們沒有更好的事可做,只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殘焰。
《維特》一出版,很快譯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種文字,有些國家還出版了幾種不同的譯本。在青年中間掀起了一股“維特熱”,他們穿上維特式的藍色燕尾服,黃色背心,講著維特式的話,模仿維特的一舉一動,極少數人甚至仿照維特的自殺方式,一槍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股熱浪不但在德國流行一時,還波及到英國、法國、荷蘭和北歐諸國。在各個階層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中國,
郭沫若 所譯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在1922年出版後,馬上引起巨大的反響,當時正值“五四運動”之後,參與反封建鬥爭的中國青年在《維特》一書中發現與中國現實有很多雷同之處,產生了共鳴,這本書在國內廣泛流傳,僅就抗日戰爭以前的情況而言,到抗戰前夕,由泰東、聯合、現代和創造社四家書店先後再版重印,共達37版之多。
作品評價 德國思想家恩格斯:“《少年維特之煩惱》用藝術手法揭露了社會的全部腐敗現象,指出了社會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維特之煩惱》,建立了一個最偉大的批判的功績。”
丹麥批評家勃蘭兌斯:它(《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價值在於表現了一個時代的煩惱、憧憬和苦悶。
匈牙利美學家、文藝批評家盧卡契《論〈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不僅宣告了革命的人文主義理想,而且同時完整地表現了這種理想的悲劇性矛盾。《少年維特之煩惱》不僅是18世紀資產階級文學的一個高峰,而且是19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問題文學的第一各偉大先鋒。資產階級文學史如果把夏多布里昂及其同夥看作是《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文學摹仿者,那么,它是在故意貶低《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意義。繼承《少年維特之煩惱》真實傾向的不是反動浪漫而是十九世紀裡人文主義理想悲慘的衰亡的偉大描述者者巴爾扎克和司湯達。”
翻譯家楊武能:“在表現形式上,《維特》受了一度在德國很流行的英國理查生的小說和盧梭的《新愛露綺絲》的影響。
出版信息 歷史版本 第一版出版於1774年。
70年代
1774年出現了一部法語譯本,此譯本
拿破崙 讀了七遍。
1775年德語本重印了七次。
此後出現了
荷蘭語 譯本(1776年),英語譯本(1779年),義大利語譯本(1781年)和俄語譯本(1788年)。
80年代
1787年歌德出版了小說的修訂版。
中文譯本 1975年,《少年維特的煩惱》,
周學普 譯,志文出版社
1981年,《少年維特的煩惱》,楊武能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2年,《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勞人、董文樵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7年,《少年維特的煩惱/親合力》,韓耀成、洪天富、
肖聲 譯,譯林出版社
2002年,《少年維特之煩惱》,仲健譯,
灕江出版社 2004年,《少年維特之煩惱》,成皇譯,中國華僑出版社
2005年,《少年維特之煩惱》,
張佩芬 譯,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少年維特的煩惱》,任宣怡譯,
華文出版社 2010年,《少年維特之煩惱》,王朋譯,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德國詩人,歐洲啟蒙運動後期作家。他生於法蘭克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後在萊比錫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學法律,也曾短時期當過律師,但主要志趣在文學創作方面,是德國“狂飆突進”的中堅,1775~1786年他為改良現實社會,應聘到魏瑪公國做官,但一事無成,他不但沒戰勝德國市民的鄙俗氣,“相反,倒是鄙俗氣戰勝了他”(馬克思)。於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義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1788年回到魏瑪後只任劇院監督,政治上傾向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寧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著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飛躍,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