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共犯,“一般共犯”的對稱。又稱“犯罪集團”。是指中國刑法對共同犯罪形式的分類。是由較多的人(通常三人以上)為了多次實行某種或幾種犯罪而建立的犯罪組織。特點是:(1)由三人以上所組成。(2)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即成員之間有領導與被領導的分工,亦即有首要分子與一般成員之分。(3)具有犯罪的目的性。即犯罪集團是為了實施一種或幾種犯罪而組織起來的。如果只是出於臭味相投,不是以犯罪為目的而結合在一起的,就不是犯罪集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殊共犯
- 別名:犯罪集團
- 定義:中國刑法對共同犯罪形式的分類
特殊共犯,“一般共犯”的對稱。又稱“犯罪集團”。是指中國刑法對共同犯罪形式的分類。是由較多的人(通常三人以上)為了多次實行某種或幾種犯罪而建立的犯罪組織。特點是:(1)由三人以上所組成。(2)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即成員之間有領導與被領導的分工,亦即有首要分子與一般成員之分。(3)具有犯罪的目的性。即犯罪集團是為了實施一種或幾種犯罪而組織起來的。如果只是出於臭味相投,不是以犯罪為目的而結合在一起的,就不是犯罪集團。
特殊共犯,“一般共犯”的對稱。又稱“犯罪集團”。是指中國刑法對共同犯罪形式的分類。是由較多的人(通常三人以上)為了多次實行某種或幾種犯罪而建立的犯罪組織。特點是:(1)由三人以上所組成。(2)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即成員之間...
換言之,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只是表現在不法層面,共同犯罪的立法與理論只是解決不法層面的問題;在責任層面,共同犯罪與單個人犯罪沒有區別。所以,必須以不法為重心認定共同犯罪。由於不法是指行為符合構成要件且違法,所以,在認定共同犯罪時,首先要判斷參與人中誰的行為符合什麼罪的構成要件,法益侵害結果由哪些人的...
潛在的同謀犯中的單方共同犯罪意圖並不違反共同犯罪意圖規則,它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共同犯罪意圖罷了。這就是說“共同”犯罪意圖是指犯罪意圖的“相同性質”,而未必都要“彼此知道”,只要幫助者知道他在幫助別人犯罪就算具備了共同犯罪意圖。由此可見,兩大法系在片面共同犯罪問題上雖然稱謂不同,但在承認片面共同犯罪...
本書堅持罪刑法定主義的基本原則,立足於主客觀相統一的基本立場,認為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一種行為類型,應屬於共同犯罪的特殊形態。單向意思聯絡是片面共犯的根本特徵,也是共同犯罪故意的最低標準。將片面共犯歸屬於共同犯罪的範疇,既不違背罪刑法定原則,又符合訴訟經濟原則。本書在此基礎上概括了片面共犯的構成...
一般共同犯罪是刑法學術語,以共同犯罪人之間有無組織形式標準進行的劃分。一般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間無特殊組織形式的共同犯罪。根據有無組織形式,可以將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簡稱一般共犯,又稱非集團性共犯,指沒有特殊組織形式的共同犯罪。對這種形式的共同犯罪而言,共同犯罪...
二、共犯教唆犯刑事責任認定的基本問題 三、共犯教唆犯刑事責任認定的特殊問題 第四節 脅從犯刑事責任的認定 一、脅從犯刑事責任的要素 二、脅從犯刑事責任的劃分 第六章 共同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一節 共同過失犯罪刑事責任研究的必要性 一、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爭議及析評 二、本書的立場 第二節 共同過失犯罪...
共同犯罪的體系化思考是中國政法大學的一篇論文。內容簡介 罪刑法定主義犯罪論體系下,研究共同犯罪問題的實質在於如何尋求多人參與犯罪的情況與刑法分則具體條文所規定的構成要件之間的連線點,將一系列不同於分則直接表述的犯罪修正形式解釋的符合於構成要件主客觀內容的要求,進而明確對共同犯罪人科處刑罰的規範基礎。我...
四、一般的共同犯罪與特殊的共同犯罪 第三節 法律上的共同犯罪形式 一、結夥犯罪 二、聚眾犯罪 三、集團犯罪 第四節 團伙犯罪 一、團伙犯罪的濫觴 二、團伙犯罪的性質 三、團伙犯罪的處理 第五章 共同犯罪人的分類 第一節 共同犯罪人分類的比較研究 一、共同犯罪人分類概說 二、共同犯罪人分類的立法例 三、...
如,甲乙兩人不約而同在同一倉庫盜竊,各偷各的,不屬於共犯,因為缺乏意思聯絡,屬於同時犯。同時犯,即二人以上沒有意思聯絡,對同一對象同時實施同一的犯罪行為。可分為一般同時犯和特殊同時犯。特殊同時犯又稱同時傷害,指二人以上沒有意思聯絡,在相同或相近的時間或地點,分別對同一被害人實施暴力、導致被害人...
所謂共同過失犯罪,通常認為是指二人以上的過失行為共同導致一定的危害結果,因而分別構成犯罪的情況。儘管從實質意義上講,共同過失犯罪已不屬於共同犯罪之範疇,但它與共同犯罪有著千絲萬縷的客觀聯繫。法律規定 (一)共同過失犯罪的定罪 如前所述,共同過失犯罪在客觀、主觀等幾個方面均有別於共同犯罪。這也決定了...
犯罪集團是3人以上為實施一次或多次犯罪,經事前通謀而建立的犯罪組織。共同犯罪的一種特殊形式。主要特點:(1)具有一定的組織性,有領導、有組織、有計畫地進行犯罪活動。(2)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為實施一種或多種犯罪而組建。(3)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組織紀律比較嚴密,一般有實施多次犯罪的計畫,有些甚至以...
刑法中有一理論“實行過限”,是指共同犯罪中的實行犯實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為。實行過限,指在共同犯罪中,原共同犯罪中某一或數個共同犯罪人,實施了超過原共同謀定的故意範圍以外的犯罪行為。實行過限的犯罪行為由過限行為實施者自己承擔,對過限行為沒有共同故意的原共同犯罪人,不對過限行為負刑事責任。
三、共謀共同正犯論引進之爭(457)四、單一正犯體系下的共謀共同犯罪(465)第五節 過失共同正犯論之否定(468)一、過失共同正犯肯定說及其弊病(469)二、過失共同正犯否定說及其缺陷(482)三、我國刑法的規定與肯定說和否定說不相容(486)四、單一正犯解釋論下的共同過失犯罪(491)第七章 犯罪參與論所涉特...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於窩藏、包庇罪的法定刑,也應以共同犯罪論處。(二)本罪與偽證罪的界限 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1)本罪為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限於證人、鑑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2)...
共犯問題 根據刑法第25條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二人以上的共犯人必須對共同實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為,才能對共同實施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轉化型搶劫罪共犯的認定,應當僅僅圍繞行為人對當場實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主觀意志和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之目的進行運用證據,...
即此種共犯的規定,在於由於他人之實行而從屬於其犯罪。因為身份犯罪只能由具有一定身份或特定關係者實行,無此身份或關係者只能成立共犯,而不成立直接正犯。由此假設“不能構成直接正犯者,只能構成共犯”。但由於間接正犯的特殊性質,該假設的成立必須考慮“不能構成直接正犯者,能否構成間接正犯”的問題。為解決這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條的規定,放縱走私罪,是指海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法律規定,明知是走私行為而予以放縱,使之不受查究,情節嚴重的行為。走私犯罪涉及面越來越廣。走私犯罪涉及單位,人員越來越廣,共同犯罪呈上升趨勢;走私犯罪涉及地域越來越廣,內地走私趨於嚴重;走私物品的種類越來越廣...
其中比較特殊的規定主要有:(1)將犯罪分為重罪和違警罪,對二者規定了不同的主刑。(2)根據主觀罪過形式將犯罪分為三種,即故意犯罪、過失犯罪和超意圖犯罪。後者是指行為人的作為或不作為所產生的損害結果超過了行為人意欲達到的程度。這是一種介於故意與過失之間的罪過形式。(3)對共犯採取所謂統一的共犯概念。而...
《網路連結行為的刑法規制》是2021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隨著網路連結技術的飛速發展。連結行為涉及的網路違法犯罪案件已在我國出現多起。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於提供***站以及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連結行為可以按照片面共犯或者正犯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後,可以直接按照...
事後搶劫罪是指犯盜竊、詐欺、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於行為時實施暴力或者脅迫的行為。理論上,稱為準搶劫罪或事後搶劫罪。事後搶劫的犯罪主體、犯罪實行行為、犯罪的停止形態的判斷、共犯的成立均迥異於一般搶劫罪。事後搶劫認定 根據刑法規定,對這種行為應認定為搶劫罪,而不能定事後搶劫罪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英國刑法中還存在作為共同犯罪的教唆犯情形,即任何幫助、唆使、勸誘或者促成任何一種可訴犯罪的人。[②]有論者認為這也是教唆罪的一種情形,即共同犯罪範疇中的教唆罪。[③]在此持否定態度,這其實是對教唆犯的一種誤解。普通法上的教唆罪是一種未完成之罪形態,是一種犯罪形態。而論者所主張...
《刑事法評論2007(第21卷)》是2007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內容簡介 《刑事法評論2007(第21卷)》為《刑事法評論》第21卷,將“共同犯罪研究”作為一個主打欄目,對海峽兩岸及美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理論進行了深度探討。陳子平的《論共犯之獨立性與從屬性》一文,結合大陸法系以及台灣地區立法...
二 研究教唆犯是深化共犯理論的需要 第三節 要注意劃清兩個界限 一 教唆犯罪與撥弄是非的界限 二 教唆青少年犯罪與向青少年灌輸剝削階級思想的界限 第三章 中外刑法史中的教唆犯問題 第一節 中國刑法史中的教唆犯問題 一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關於教唆犯的律例 二 我國近代以來及國民黨時期關於教唆犯的刑事立法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