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譜-R”天體物理觀測台總重3.6噸,計畫由俄“聯盟”或“天頂”系列運載火箭送入軌道,其軌道遠地點距離地面33萬公里,近地點距離地面600公里,在軌運行時間將不少於5年。
“頻譜-R”天體物理觀測台總重3.6噸,計畫由俄“聯盟”或“天頂”系列運載火箭送入軌道,其軌道遠地點距離地面33萬公里,近地點距離地面600公里,在軌運行時間將不少於5年。
特別天體物理觀測台是一個天文學術語。俄羅斯拉沃奇金科研生產聯合體日前宣布,俄計畫於11月向地球高橢圓軌道發射名為“頻譜-R”的天體物理觀測台。“頻譜-R”天體物理觀測台總重3.6噸,計畫由俄“聯盟”或“天頂”系列運載火箭...
阿切特里天體物理觀測台 阿切特里天體物理觀測台是天體物理名詞
“光譜-UV”天體物理觀測站,原定於2025年10月自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使用“安加拉-A5”火箭發射升空。2021年8月27日,俄新社援引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訊息稱,俄方擬於2025年後發射“光譜-UV”天體物理觀測站,對地面天文望遠鏡觀測不到的紫外線光譜區進行觀測。簡介 該觀測站的技術能力接近美國哈勃空間望遠鏡。科學...
卡塔尼亞天體物理觀測台 卡塔尼亞天體物理觀測台是位於卡塔尼亞的天體物理觀測台。內容簡介
高新X射線天體物理觀測台 中文名稱 高新X射線天體物理觀測台 英文名稱 AdvancedX-rayAstrophysicalFacility;AXAF 中文名稱:高新X射線天體物理觀測台;英文名稱:AdvancedX-rayAstrophysicalFacility;AXAF;定義1:美國宇航局研製中的新一代X射線天文衛星。;應...
自治領天體物理觀測台是加拿大境內的天文觀測站,建立於1917年。發展歷程 1917年,位於加拿大西部城市維多利亞的自治領天體物理觀測台建成後,取代自治領天文台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天文觀測站。加拿大第一個國家級大型天文觀測台--加拿大自治領天文台(DOMINION OBSERVATORY)。加拿大自治領天文台建成於1905年,它的主要功能就...
克里米亞天體物理觀測台 克里米亞天體物理觀測台(Crime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位於Krymskaya Oblast, 331414 Nauchnyy,建於1948年,屬前蘇聯科學院,從事太陽、恆星及行星研究,並包括氣體星雲和塵埃星雲的研究。
《觀測天體物理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皮埃爾·萊納,丹尼爾·魯昂,弗朗索瓦·勒布倫,弗朗索瓦·米尼亞爾 內容簡介 巴黎天文台P.Lena院士領銜,五位專家聯合打造第三版《觀測天體物理學》,由大陸台灣兩地天文學家精心翻譯,盡窺觀測天體物理學之大貌。 . 本書是原書的第三版,在原書的基礎上...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與日本國立天文台聯合啟動搜尋有行星系統恆星項目。雙方利用探測主星視向速度變化的方法,在400顆中等質量的紅巨星周圍搜尋系外行星系統。利用中國興隆觀測站2.16米光學望遠鏡和日本岡山天體物理觀測所1.88米光學望遠鏡對HD173416進行多次跟蹤觀測。最終確認HD173416周圍存在行星候選體。經分析確定該褐矮星...
該領域內國際上競爭十分激烈,美國在結束第二代的MILAGRO實驗之後,從海拔2700米移師4100米的高山站址,藉此將靈敏度提高十幾倍,開始了HAWC實驗,已經完成建設任務,並於2014年底開始觀測。歐洲更加宏偉的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計畫,已經列入剛剛發布的歐洲天體物理發展路線圖,將耗資2億歐元對現有實驗升級換代,試圖...
感興趣的領域包括(1)黑洞吸積與噴流的理論研究;(2)高能天體觀測研究(如活動星系核、X射線雙星、伽馬暴和極亮X射線源等);(3)星系的形成和演化;(4)空間磁場和電漿研究; (5)引力波物理 部分研究結果:(1)發現黑洞雙星的X射線譜指數和愛丁頓比率在高吸積率和低吸積率時分別遵從正比和反比關係...
在航天時代,天體測量技術的提高與天體力學方法的改進更是相輔相成,互相推動。例如,研究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行器的軌道,研究地球和月球運動的細節,都需要天體力學與天體測量學的配合。對恆星的位置、自行和視差觀測所得到的恆星的空間分布和運動狀態的資料,是研究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研究恆星天文所需的基本資料。對銀河...
1986年底,25米口徑的卡塞格林式天線及整套VLBI觀測系統在上海佘山落成 1987年1月,上海天文台佘山VLBI系統通過了鑑定並正式投入使用,運行至今 初期的VLBI觀測研究主要是天體測量何天體物理米波(327MHz)VLBI觀測研究,經過幾年的實踐,獲得了一些初步的結果。在這基礎上,不斷發展國際合作,有中美VLBI合作計畫、中德測地...
2011年,光學近紅外太陽爆發探測望遠鏡(ONSET)安裝在雲南撫仙湖畔的太陽觀測基地中,構想和技術要求來自方成等人,由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建造的。南京大學天文系方成領導的研究太陽物理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國家天文台、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套用中心以及法國空間天體物理研究所等相關機構,合作研製太陽爆發...
史密松森天體物理台的星表是從早先編輯的天體位置表中匯整而成的,但只收錄到光度9.0等且自行運動已經精確測量過的恆星。天文簡介 他與HD星表有大量的重疊性,但沒有自行資料的就被刪除了。原本的恆星位置使用1950.0分點來標示,但最後一版已經改用2000.0分點。SAO星表較大的變動是增加了一些HD星表沒有的資料:...
望遠鏡的集光能力隨著口徑的增大而增強,望遠鏡的集光能力越強,就能夠看到更暗更遠的天體,這其實就是能夠看到了更早期的宇宙。天體物理的發展需要更大口徑的望遠鏡。但是,隨著望遠鏡口徑的增大,一系列的技術問題接踵而來。海爾望遠鏡的鏡頭自重達14.5噸,可動部分的重量為530噸,而6米鏡更是重達800噸。望遠鏡的...
9月中共北京天文台籌備處黨支部成立,肖光甲任支部書記。於是一手抓沙河站基建,一手抓作為重中之重、以程先生為核心的光學天體物理觀測站的選址任務。為北台籌建與發展培養人才 肖光甲認識到人才對新建的天文台特別重要,他為此付出了特別的努力。開始幾年,他每年都要親自跑科學院有關部門爭取多分配一些大學畢業生、...
恆星大氣中的爆發現象,在天體物理中是經常討論的重要課題。通過研究太陽耀斑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天體上的爆發過程。耀斑爆發還將影響行星際環境和地球環境,騷動電離層使地面的短波通信中斷,太陽宇宙線還會威脅空間飛行的安全。所以,研究太陽耀斑過程不僅有很大的理論意義,還有明顯的實用價值。長期來,人們用色球望遠鏡...
使用望遠鏡觀測天體,是天文觀測手段的一次大變革。十九世紀中葉,照相術、分光術、測光術套用到天文學中來,相應地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天文儀器,這是天文觀測手段的第二次大變革。這次變革產生了一門研究天體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等的新學科──天體物理學。二十世紀以來,光電和光電成像等新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和自動...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自1993年開始,和南京大學共同研製這台軌道望遠鏡。望遠鏡有三組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探測器,探測範圍涵蓋軟X射線至伽瑪射線的輻射。望遠鏡每92分鐘沿距離地面350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圍繞地球一周,所接收的數據會傳送回位於北京附近的密雲區地面接收站。三組...
1970年11月,上海天文台由中科院歸口,實行以地方為主的雙重領導。 1978年10月,上海天文台改為局級單位,直屬中科院領導。在學科學位授權點的建設上,1978年首批被批准為“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 1986年,“天文儀器與方法”專業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0年,“天體物理”專業自行審批通過為碩士學...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光學天文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文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計算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天文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天體結構與演化重點實驗室 觀測台站具體分布地點:河北興隆、密雲、懷柔、...
天線的數目和分布是根據重要的天體物理觀測研究課題的最最佳化而確定的。這些觀測課題要求很高的靈敏度和解析度,並要求能夠成像。30面天線中的14面比較密集地集中在大約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它們的分布或多或少有些隨機,這5平方千米區域成為綜合孔徑望遠鏡的中心。其他16面天線沿三條長軌分布,形成Y形。最大的干涉基線...
LAMOST將突破天文研究中光譜觀測的這一瓶頸,對上千萬個星系、類星體等河外天體的光譜巡天,將在河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以及河內天體物理和銀河系研究上作出重大貢獻。中科院常務副院長、LAMOST工程項目領導小組負責人白春禮在的落成典禮上說,LAMOST的建成和投入觀測,將使中國具備世界領先的主動光學技術和多目標光譜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