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機構前身,合併發展,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學術期刊,科學普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活動,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機構前身
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開始於1998年。按照中國科學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建設國家知識創新基地的部署,經天文學界的努力,天文基地被列入首批啟動的知識創新基地之一。當時,中國天文學研究的布局集中在院屬五台三站一中心,其中的“五台”分別是:北京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雲南天文台和陝西天文台;“三站”分別是:
烏魯木齊站、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和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衛站;“一中心”是南京天文儀器中心。
1999年4月16日,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院屬五台三站一中心的基礎上,批准組建“國家天文觀測中心”。
國家天文觀測中心的定位是:統籌科學院天文學科發展的布局、大中型觀測儀器設備運行以及未來發展的大科學工程項目的立項實施;建立天文研究工作網路,由天文觀測中心負責科研工作的巨觀協調和指導,研究工作仍分布在各天文台站及與大學聯合成立的中心進行管理和實施;爭取在2000年末經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天文台和若干天文研究機構,組成中國科學院天文研究新體系。
1999年4月23日,國家天文觀測中心(北京天文台作為其總部所在地)舉行成立大會和掛牌儀式;5月19日,
艾國祥被任命為國家天文觀測中心主任,
汪景琇、王宜、楊福民、
嚴俊和羅國權被任命為副主任。
國家天文觀測中心確立了
宇宙大尺度結構等九大研究領域,重點支持了興隆等五大觀測基地和28個創新研究團組,組織了國家天文觀測中心首批首席研究員和研究員的公開招聘和聘任,開啟了在中國天文學領域每年一度的“十大天文科技進展”評選工作,形成了較為利於科學創新的必要的規章制度。至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已具雛形。
合併發展
2001年4月2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規定國家天文台是院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直屬事業單位,與研究所同等級別。
國家天文台組建後,原北京天文台融入國家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的法人資格被撤消;雲南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站和長春人造衛星觀測站一併整合到國家天文台,不再列為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成為國家天文台下設機構,保留原級別並具法人資格;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轉制為科技型企業,其中天文光學技術實驗室改建為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也成為國家天文台下設機構,具
法人資格;撤消廣州人造衛星觀測站,將其70名編制劃轉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和
上海天文台由於歷史悠久承擔著中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課題,並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繼續保留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其主要學科方向、大型設備的運行和觀測基地的建設受國家天文台巨觀協調和指導。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總部)共有在職職工1268人,其中科技人員1203人、科技支撐人員399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75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09人),包括
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數據均為2016年3月該研究所官網顯示信息)、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
千人計畫”)入選者2人、“
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6人、中國科學院“
百人計畫”入選者34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選者92人;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
姓名 | 性別 | 專家類別 | 學科類別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 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天文學 |
中國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名單不全):毛淑德、
李菂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名單(名單不全):武向平、趙剛、韓金林、顏毅華、陳學雷、張軍、張枚、吳宏、張洪起
科研部門
截至2014年底,中國國學院國家天文台(總部)建有七個中國科學院院重點實驗室,並與二十餘所大學、科研機構或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立聯合研究中心或實驗室;在中國河北興隆,密雲等地建有觀測台站。中國科學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依託在國家天文台。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光學天文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空間天文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計算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天文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天體結構與演化重點實驗室
觀測台站具體分布地點:河北興隆、密雲、懷柔、天津武青、昆明鳳凰山、麗江高美谷、澄江撫仙湖、新疆南山、新疆奇台、新疆喀什、新疆烏拉斯台、西藏阿里、西藏羊八井、內蒙古明安圖、吉林淨月潭
設施資源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總部)圖書館位於國家天文台總部A座1樓,與天文科普廳連為一體,是以天文為主題,為天文科研教學服務、文獻資料豐富的圖書館。根據2016年3月國家天文台官網顯示信息,該圖書館館藏6957冊天文物理相關藏書,2795冊(合訂本)天文物理相關期刊。圖書館還設立有專門的數字圖書館,為科研人員提供數字文獻。圖書館閱覽室配備了有線及無線網路,設有計算機信息點和文獻掃描列印設備供讀者查閱獲取文獻使用。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負責運行了國家大科學裝置—
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負責在貴州省大窩凼組織實施國家大科學工程—500米口徑球冠狀主動反射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設工作,並擁有2.16米光學望遠鏡、2.4米光學望遠鏡、50米射電望遠鏡、40米射電望遠鏡、25米射電望遠鏡、1米太陽塔等一批中等口徑天文觀測設備。
合作交流
2001年國家天文台與德國馬普
射電天文研究所建立的中德射電天文夥伴研究小組;與美國
大熊湖太陽天文台、德國馬普太陽系研究所、
俄羅斯科學院多個研究單位、法國墨冬天文台等長期太陽物理合作研究計畫;2005年與
歐洲空間局的“
赫歇爾空間
紅外天文台”SPIRE載荷儀器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成為正式合作方;2005年與法國巴黎天文台簽署全面合作協定;2005年與日本國立天文台、韓國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台灣
中央研究院建立“
東亞地區核心天文台聯盟”;2006年國家天文台與阿根廷SanJuan大學天文台合作項目衛星雷射測距儀在阿根廷正式投入觀測運行;2006年中法兩國簽訂了《關於合作執行SVOM任務的諒解備忘錄》,國家天文台主持
有效載荷科學論證,並將承擔地面科學套用系統的建設任務;2007年與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
CNRS)草簽“中法
宇宙起源聯合實驗室”協定;2007年參與中俄聯合火星探測計畫,國家天文台主要承擔地面接收系統的任務和參與
VLBI的測軌任務;中俄航天合作項目“世界空間紫外天文台(WSO-UV)”等;2008年與美國
國立射電天文台簽署了中美射電天文全面合作協定。
國家天文台與歐美日韓等多國天文研究機構簽有各類合作協定20餘項,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有經常性人員互訪,並聯合舉辦各類國際學術會議。2004年,國家天文台被認定為中國科學院與
第三世界科學院獎學金學者培訓基地。2001-2007年,國家天文台總部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和訪問合作共1364人次,接待來訪的國外科學家1137人次。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13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共有在研項目803項(包括新增項目239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6項(新增1項),主持財政部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3項、承擔(或參加)課題24項(新增9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課題25項(新增9項),主持(或參加)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項(新增1項);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新增1項),主持(參加)重大項目課題5項(新增3項)、重點項目16項(新增5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新增1項)、創新群體研究項目1項、面上項目114項(新增36項)、聯合基金項目19項(新增4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2項(新增53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B類專項1項(新增1項,其中主持項目2項、課題12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課題2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原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課題26項(新增4項)、院級科研裝備研製項目1項,承擔院級國際合作項目3項(新增1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35項(新增9項);全年共發表學術論文642篇(含會議論文)、出版著作2部,全年新增專利受理44件、專利授權33件。
2014年,國家天文台共有在研項目1047項(包括新增項目371項),其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13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和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3項(新增1項)、承擔(或參加)課題17項(新增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含軍口)20項(新增9項),主(或承擔)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新增1項)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新增0項)主持(參加)重大項目課題4項(新增1項)、重點項目8項(新增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新增2681項)、創新群體研究項目1項、面上項目111項(新增32項)、聯合基金項目17項(新增6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79項(新增61項),主持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B類專項1項(新增0項,其中主持項目2項、課題12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課題14項(新增1項),主持(或承擔)院重點部署項目19項(新增5項)、(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財政部和院)重大儀器研製項目2項(新增1項),院級科研裝備研製項目1項,承擔院級國際合作項目4項(新增1項),承擔院地合作項目39項(新增4項),國家天文台全年共發表學術論文774篇(含會議論文)、出版著作6部,全年新增專利受理78件、專利授權32件。
2019年5月16日,在嫦娥四號落月4個多月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宣布,由該台研究員李春來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四號探測數據,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而此前,人們並不確定月球深處究竟有什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線上發布了這一重大發現。該發現為解答長期困擾國內外學者的有關月幔物質組成的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將為完善月球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支撐。
獲獎時間 | 獲獎類別 | 獲獎名稱 | 完成人(主要參加者) |
2008年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通過恆星豐度探索銀河系化學演化的研究 | 趙剛、陳玉琴、張華偉、施建榮、梁艷春 |
2008年 |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繞月探測工程數據接收系統 | 張洪波(1) |
2008年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甚長基線干涉測量套用於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精密測軌 | 張洪波(10) |
2008年 | 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 | 繞月探測工程 | 歐陽自遠(4)、李春來(9)、鄒永廖(23) |
2009年 |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繞月探測工程 | 歐陽自遠(4)、李春來(9)、鄒永廖(23)、張洪波(42) |
2009年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太陽磁場結構和演化研究 | 汪景琇 |
2010年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近鄰星系的多波段觀測性質 | 吳宏、夏曉陽、邵正義、曹晨、郝彩娜、鄧祖淦 |
2010年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太陽活動區磁場研究 | 張洪起、包曙東、劉煜、王海民 |
2010年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我國第一個海外高精度人衛雷射測距站成功建立 | 韓延本、王譚強、劉衛東、瞿鋒、鄧建、尹志強 |
2010年 | 國防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 轉發器式衛星測軌定軌方法與技術 | 施滸立(2) |
2010年 | 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套用協會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轉髮式導航衛星測定軌方法與技術 | 施滸立(2)、艾國祥(3) |
2011年 |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利用強雷射成功模擬太陽耀斑的環頂X射線源和重聯噴流 | 仲佳勇(1)、王菲鹿(11)、趙剛(15) |
2011年 | 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 | 嫦娥二號工程 | 嚴俊(4)、李春來(9)、劉曉群(10) |
2012年 |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嫦娥二號工程 | 嚴俊(4)、李春來(9)、劉曉群(10)、劉建軍(36)、劉建忠(50) |
2012年 | 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 “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全月影像圖發布 | —— |
2012年 |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地球靜止軌道大面陣凝視相機技術 | 姜愛民(3) |
2013年 |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阿根廷SanJuan站衛星雷射測距系統的設計、集成與實現 | 劉衛東(2)、韓延本(6) |
2013年 | 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基於移動通信廣播網路的高精度位置服務關鍵技術與套用 | 施滸立(5) |
2013年 |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創新成果獎 | 星地一體室內外無縫位置服務平台與套用 | 施滸立(4) |
資料來源: |
學術期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創辦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核心英文學術期刊《Research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RAA),還辦有中文核心期刊《國家天文台台刊》、《天文研究與技術》和現代科普刊物《中國國家天文》。
《Research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RAA)獲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百強報刊”獎。
科學普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利用原有的專業天文設施、天文儀器設備的作用,把沙河站的天文觀測區建設為國家天文台天文科普教育基地並對外開放,2002年科學技術部、中宣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將該基地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3年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等單位聯合命名為“
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教育基地”,2004年為北京市
海淀區和
朝陽區政府命名為“天文科普基地”。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一級學科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天文學
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天文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總部)共有在學研究生495人(其中碩士生265人、博士生230人)、在站博士後58人。
2001年到2009年間,國家天文台畢業研究生為177人,其中博士生99,碩士生78人。研究生中多人獲得各種省部級獎學金,其中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2人、院長獎學金優秀獎8人、中科院冠名獎學金7人、2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在2004年的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國家天文台獲得全國天文學科排名第一的成績。該台2006年培養的博士獲COSPAR“青年學者傑出論文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徽由天文台形象外弧和國家天文台的英文簡稱“NAOC”構成。
文化活動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工會成立有國家天文台工會足球協會、研究生部成立有研究生會等各類協會,會定期舉辦職工運動會、足球比賽、棋牌比賽、廣播操比賽、書畫展覽等文體活動。
在2015年5月21日,為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營造“健康生活、快樂工作”的氛圍,國家天文台工會在該台園區籃球場舉辦了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來自該全台8個分工會的8支參賽隊總計120餘人參加了該次比賽。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副台長:趙剛
副台長、黨委副書記:鄭曉年
紀委書記:石碩
歷任領導
國家天文台第一任台長:
艾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