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屬性,1)情報的知識性,2)情報的傳遞性,3)情報的效用性,作用,(一)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二)決定著市場的發展廣度、規模、方向,(三)制約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四)直接制約巨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
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國際經濟地位日益顯赫,對外貿易發展連續兩年實現“雙位”增長,這都必將帶動中國的國際物流實業的壯大。珠江三角物流群、長江三角物流群、環渤海物流群......的迅速崛起無疑是中國對外經濟發展、區域發展的新增長點。如:天津“自由港”綜合試點的確立,“天津貨運”必將承擔起歷史賦予他的光榮使命。
物流情報,作為企業市場開發決策的基礎工具必不可少。IT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產業也進入了爆炸時代,魚龍混雜,而作為支持企業興衰決策的基礎信息、情報信息的套用推廣至關重要。粗框式發展模式必將因其底效率、目標含糊的影響而最終被淘汰。建立在以科學為基礎、以貨運情報為依據的先機模式必是天津貨運先占鰲頭。
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使物流行業重新崛起,美國的物流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已遠遠超過了倉儲、分撥和運送等服務。物流公司提供的倉儲、分撥設施、維修服務、電子跟蹤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務日益增加。物流服務商正在變為客戶服務中心、加工和維修中心、信息處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據顧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觀念。相對於已開發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一是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己初露端倪,這說明中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二是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湧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走出以企業自我服務為主的物流活動模式,發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當務之急。
屬性
1)情報的知識性
2)情報的傳遞性
情報的傳遞性是說知識要變成情報,還必須經過傳遞。人的腦海中或任何文獻上無論貯存或記載著多少豐富的知識,如果不進行傳遞交流,人們無法知道其是否存在,不能利用它,就不能成為情報。情報的傳遞性表明情報必須藉助一定的物質形式才能傳遞和被利用。這種物質形式可以是聲波、電波、印刷物或網路,其中傳統最主要的是以印刷物等形式出現的文獻,現在網路中知識的傳播也占了很大的份額。
3)情報的效用性
作用
(一)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
物流是保證商流順楊進行,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我們知道,在商品流通中,商流的目的在於變換商品的所有權(包括支配權和使用權),而物流才是商品交換過程所要解決的社會物質變換過程的具體體現。沒有物流過程,也就無法完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就不能實現。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運輸、包裝、裝卸、儲存、配送等能力的大小強弱,直接決定著商品流通的規模和速度。如果物流能力過小,整個商品流通就會不順暢,流通過程就不能適應整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會大大影響國民經濟的協調、穩定、持續增長。因此,自古以來,就很強調"貨暢其流",這是很有道理的。
(二)決定著市場的發展廣度、規模、方向
物流是開拓市場的物質基礎,決定著市場的發展廣度、規模、方向。從市場發展史來看,正是由於商品運輸方式的變革為近代世界市場的開拓創造了物質前提,在16世紀前的長時期內,原始的商品運輸工具和運輸方式,使中國貿易難以發展,海上貿易很難進行,從而使國際市場難以擴大。16世紀後,隨著商品運輸工具的改善和新船線的發現,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發展。在當代,任何一個國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場中要擴大自己的市場開拓能力,就必須重視物流的改善,否則,就會在競爭中失敗。從中國市場來看,物流狀況直接影響市場商品供應狀況,並且接制約著人民民眾消費需求的滿足程度。
(三)制約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
物流直接制約社會生產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動,直接制約社會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配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產品的商品化程度。由於商品具有二重性,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這一基本特徵,使商品的流通範圍和流通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品使用價值本身特性的強烈制約,從而反過來對商品生產的增長速度和產品的商品過程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水果保鮮,在高水平的儲存技術沒有解決以前,水果的流通時間就有著很大的限制,特別是某些易腐的水果品種,其保管期往往只有幾天時間,從而對流通的範圍和速度形成近乎苛刻的制約條件。這時水果生產的增長和商品化程度便不能不,為物流狀況所決定。我們還可以從我國農村商品生產中看到很多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要由物流狀況來決定的例子。很多農副土特產品在運輸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只能白白地爛掉或者全部或部分地被生產者或自己所消費,而無法轉化為商品進入流通過程。這就說明資源優勢由於物流條件的限制而無法轉化為商品優勢進入流通過程,可見物流的組織狀況已經構成制約生產的發展和產品商品化程度的決定性條件之一。
(四)直接制約巨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
物流狀況如何,還對巨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制約作用。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用於物流的費用支出已越來越浩大,越來越成為決定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一些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對各種產品物流費用及其在零售價格構成中的比重的分析,看到了物流中存在的巨大潛力。物流被視為同人力、物力這兩個利潤來源並列的"第三利潤源",被視為"降低成本的最後邊界".從中國的情況來看,商業企業的物流費用大約占到流通費用支出的30-50%。具體到某些產品細化肥,燃料煤等,所占的比重還要大些。商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失也是十分驚人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物流損失每年不下百億元,這既說明了物流對巨觀和微觀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也表明了組織好物流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總之,物流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更好地發揮物流的職能,對我們加速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