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隸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牡蠣科。是沿海最為常見的雙殼貝類,種類繁多,據說全球有100多種,我國已報導的有20多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牡蠣養殖
- 界:動物界
- 綱:,瓣鰓綱
- 科:牡蠣科
養殖技術
生活習性
牡蠣自附著開始終生營固著生活,不能脫離固著物而自行移動,僅有啟閉殼運動。左殼固著,只有右殼能啟閉張合運動。並依靠右殼啟閉運動進行呼吸、攝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動。在遇到不良環境條件時,緊閉貝殼以度難關。長牡蠣為廣溫性貝類,在0-32℃水溫中能生活,最適生長水溫為15-25℃。它對鹽度的適應範圍也很廣,在鹽度為10-40‰範圍內均有分布,鹽度低的海區生長快。牡蠣主要攝食單細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攝食無特殊的規律性,一般水溫在10-25℃時攝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攝食強度相對減弱。
繁殖特性
牡蠣滿1齡性腺就成熟開始繁殖。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種。長牡蠣為卵生型,體外受精。長牡蠣絕大部分為雌雄異體,小量為雌雄同體。性腺成熟時,雄性為乳白色,雌性為淡黃色。長牡蠣當自然海區水溫上升到16℃時性腺開始成熟,水溫達到24-25℃時為產卵盛期。在浙江省的樂清灣海區繁殖盛期為6-7月。牡蠣產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間進行。在水溫23℃時,受精卵經20-22小時發育形成D形幼蟲,在水溫23-26℃的條件下,D形幼蟲經過20天左右的培育,幼蟲平均殼長可達280μm以上,且有40%-50%幼蟲出現眼點,這時應投放附著基,好讓幼蟲變態附著。
苗種生產
目前牡蠣養殖有全人工育苗和半人工采苗兩種方式。全人工育苗的操作過程有:親貝暫養與促熟,采 卵、孵化和選優,餌料與幼蟲培育,附著基的製作、處理與投放,稚貝出池等工序;半人工采苗的操作過程有:采苗場選擇、親貝性腺發育檢查、浮游幼蟲的採集和調查、附著基的製作、處理與投放等工序。
養成
牡蠣的養殖方法較多,隨著養殖不斷發展,新的養殖方法和技術也不斷湧現。其中較常見的有插竹養殖、底播養殖、條石和立石養殖、垂下養殖等。其中垂下養殖又分為柵架式、延繩式和筏架式。不論是哪種養殖方法、方式,選擇養殖場地是關鍵,要根據牡蠣的生活習性和牡蠣對環境因子的要求並在其適應範圍之內來確定。此外,還要考慮工農業有害廢水污染程度等。任何品種養殖,管理是重要的一環。長牡蠣垂下式養殖的管理主要有:及時疏散養殖密度,調節養殖水層,加固防台、防沉(筏)等。
五、收穫
長牡蠣一般需養殖15-18個月可收穫。收穫時要考慮牡蠣軟體部的豐滿度及貯藏、運輸等因素予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