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宗,亦稱“牛頭禪”。中國佛教禪宗派別。以牛頭法融為初祖。因法融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幽棲寺北岩石室長期修習禪法,其弟子也均傳法於牛頭山,故名。
牛頭宗,亦稱“牛頭禪”。中國佛教禪宗派別。以牛頭法融為初祖。因法融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幽棲寺北岩石室長期修習禪法,其弟子也均傳法於牛頭山,故名。
牛頭宗,亦稱“牛頭禪”。中國佛教禪宗派別。以牛頭法融為初祖。因法融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幽棲寺北岩石室長期修習禪法,其弟子也均傳法於牛頭山,故名。...
《三宗論華嚴宗天台宗牛頭宗》是2006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其海。...
石頭宗,又稱石頭禪,與洪州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門下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分出,下開雲門、法眼、曹洞三宗。 ...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祖庭為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因據印度龍樹 《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 《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
《上牛頭寺》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前四句寫詩人登牛頭山拜訪禪寺的所見所感;後四句寫進入牛頭寺見到的幽美景象。全詩情景交融,動靜結合...
洪州宗,又稱洪州禪,與石頭宗並列為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由六祖惠能門下分出。始於南嶽懷讓禪師,但它的實際建立者,為洪州道一(又稱馬祖道一)法師。下開臨濟...
《三宗論:華嚴宗 天台宗 牛頭宗》論述了華嚴宗、天台宗、牛頭宗的佛教思想、教義旨趣、歷史沿革等,並從文化視角對佛學作了解讀。全書由“華嚴宗佛學導論”、“...
《覓宗記》是一部對中國佛教八宗一派遺蹟尋訪,作者韋力,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第四十五篇 牛頭宗 初祖 法融 幽棲寺 宏覺寺 第四十六篇 五祖 弘忍...
法融(593-657),禪宗牛頭派的創始人,俗姓韋,潤州延陵(江蘇丹陽縣延陵鎮)人。十九歲即盡通經史,因閱《般若經》,遂皈信佛法。後入茅山,依炅法師出家,二十年...
《祖堂集》中又記載了牛頭宗道欽禪師的弟子道林禪師的故事。 白居易拜訪鳥窠和尚 他因曾棲止在浙江紹興東南邊秦望山的古松樹上,因此世稱「鳥窠和尚」,剛好這棵...
左溪玄朗大師(673-754年)為天台宗第八祖,他三學兼通,解行相應,宴坐左溪,名重天下,是故求學者無遠弗屆,擁室填門,使沉寂多時的天台教門轉而鼎盛,也為後來...
徑山法欽禪師(714年-792年),俗姓朱。唐代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縣〉人,禪宗大師,為鶴林玄素門下,牛頭宗代表人物。唐代宗賜號國一,因此常被尊稱為國一禪師。唐德...
自達摩迄至道信、弘忍以來,有牛頭宗的興起和南宗北宗的對立,南宗內又有荷澤、洪州、石頭等諸宗的競起,洪州、石頭兩宗又衍出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
牛頭慧忠(682~769)唐代牛頭宗僧。潤州(江蘇)上元人,俗姓王。二十三歲時,受業於莊嚴寺,隨侍金陵牛頭山六世智威之左右,並嗣其法。後辭智威,行腳諸方,後...
鶴林玄素禪師〈西元668年-752年〉,俗姓馬,潤州延陵人(今江蘇省丹陽市),又被稱為馬素、馬祖,謚大津禪師,唐代禪宗大師,為牛頭宗代表人物之一。...
徑山法欽禪師(714年-792年),俗姓朱。唐代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縣〉人,禪宗大師,為鶴林玄素門下,牛頭宗代表人物。唐代宗賜號國一,因此常被尊稱為國一禪師。唐德...
布毛侍者】 唐代牛頭宗僧。法名會通。杭州人,俗姓吳,名元卿。唐德宗時,為六宮使。元和年間(806~820)乞求為僧,遂禮鳥窠禪師而落髮,居於杭州招賢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