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溫室效應,是指生產牛肉時排放的溫室氣體會比其它肉類高得多,牛肉消費的迅速增長,會加速溫室效應。
牛溫室效應的定義,產生原因,研究,對策,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後果,面對溫室效應我們能做的,
牛溫室效應的定義
牛肉溫室效應,是指生產牛肉時排放的溫室氣體會比其它肉類高得多,牛肉消費的迅速增長,會加速溫室效應。就全球變暖效應而言,生產牛肉排放的溫室氣體是生產同樣重量的雞肉的13倍,是生產土豆的57倍。有研究表明生產1個普通美國人1年所需的牛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1輛轎車行駛超過2900千米的排放量。
產生原因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年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生活中的日常飲食,特別是肉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比運輸業或工業還多(溫室氣體吸收太陽能,使地球表面變熱。各種溫室氣體效應強度不同,它們使地球變暖的效應通常用二氧化碳當量來表示,也就是將它們換算成具有相同效應的二氧化碳量)。
FAO報告表明,全世界每年產生3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肉類生產大約占其中的14%-22%。為了提供一個半磅重(大約0.23千克)的午餐漢堡包,也就是中間那塊兩副撲克牌大小的肉餅,釋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一輛1,000磅重(大約1360千克) 的轎車行駛10英里 (大約16千米)路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
研究
科學家們說,生活消費的每種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都暗藏環境代價:運輸和冷藏食物、耕作使用的燃料,以及動植物排放的甲烷,都會增加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丹尼爾·J·摩根及合作者為美國西雅圖市撰寫了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在秘魯種植1千克蘆筍,就要排放150克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這是施用殺蟲劑和化肥、抽水灌溉作物,以及使用高油耗大型農業機械的結果。冷藏種出的蘆筍,並把它們運到美國人的餐桌上,還要排放約合400克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也就是說,總共會排放550克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
不過,與牛肉比起來,這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了。1999年,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生態經濟學家蘇珊·蘇巴克發現,按照不同的生產方式,每提供1千克牛肉會釋放160-290克甲烷。甲烷的溫室效應約為二氧化碳的23倍,因此每生產1千克牛肉,就相當於向大氣排放3.6-6.8千克二氧化碳。
對策
個人也可以在減少食物生產的全球氣候影響方面有所作為。畢竟從某種程度講,好、生活中的飲食大有文章可做。選擇更合理的飲食方式,便能使世界大變樣:食用本地生產的食物,可減少運輸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不過從附近農場用卡車小批量運輸食品效率低,能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有限。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人們可以少吃肉類,特別是牛肉。
溫室效應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溫室效應後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面對溫室效應我們能做的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儘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