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唯一一種產於中國蚓螈,已知分布於雲南、廣西和廣東,並可能分布於寮國緬甸和越南。體蠕蟲狀,缺四肢,背腹略扁平,環褶鱗存在。與雙帶魚螈主要區別在於本種第一頸溝距口角遠;從背面看不到第二頸溝的兩端;兩眼間頭寬大於吻眼距;頸溝後至尾端有環狀縊紋328-381個。通身皮膚光滑,富有粘液。生活時背面深棕色顯蠟光,腹面呈淺棕色;體側近腹面處,左右各有一條寬的乳黃色縱帶。體長350—417mm。棲於雲南熱帶海拔600m河谷盆地的溝塘及小溪中。5月中旬解剖,腹腔中有卵60粒,乳黃色近圓形,卵徑6.3-7.4×6.4-7.75mm。國內分布於雲南(盈江、景洪、勐臘)。

基本介紹

物種介紹,生態分布,生活習性,致危因素,生長繁殖,分析研究,保護措施,

物種介紹

蚓螈目又稱無足目,分布在熱帶地區,已知物種約有160種,而版綱魚螈是這一個目在中國的唯一代表物種。蚓螈目體形似蚯蚓,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和帶骨均退化消失,體表富有粘液腺,身體有些部位有鱗片的殘餘。繁殖方式為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種類的雌性有孵卵行為。版納魚螈無四肢,運動靠身體的環褶收縮從而達到進退自如。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睛退化,僅可見點狀殘跡。棲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喜居水草叢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邊池畔,營穴居生活。
版納魚螈的生活習性為晝伏夜出。喜食蚯蚓,也覓食其它昆蟲幼蟲。體形呈蠕蟲狀,乍看似蚯蚓,無四肢,尾部很短,幼體有尾鰭。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隱於皮下,已無視覺功能,只有光的感覺。眼鼻間有觸突,體具環褶360個左右,體背棕黑,體側具一黃色縱帶紋。成體全長約380mm。
版納魚螈幼體和成體皮膚的結構
採用光鏡和掃描電鏡,對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幼體和成體的皮膚進行形態學和組織學觀察。版納魚螈幼體和成體的皮膚均可分為表皮、真皮疏鬆層和真皮緻密層;皮膚中含有粘液腺和顆粒腺;在不同發育階段或同一個體的不同部位,其皮膚的各種組成成分在結構和厚度上存在著差異:成體和幼體都是頭部的表皮最厚,尾部的最薄;幼體表皮各層細胞分化不明顯,幾無角化現象,成體表皮的各層細胞分化明顯,表層細胞明顯角化;成體軀幹部皮膚最厚,頭部最薄,幼體則是頭部皮膚最厚,尾部最薄;幼體和成體的頭部皮膚都分布有大量的粘液腺,顆粒腺分布較少;幼體的軀幹部皮膚則主要分布著大量顆粒腺,尾部只有顆粒腺,未見粘液腺;成體軀幹部和尾部皮膚均分布有大量的顆粒腺和粘液腺。
版納魚螈消化道解剖學和組織學觀察
對我國特有珍稀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的消化道進行解剖和組織學觀察。結果表明,版納魚螈消化道呈直管狀,無盤曲;胃、腸分化明顯,腸可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大腸和直腸;黏膜上皮食管為復層柱狀纖毛上皮,胃後段為單層柱狀上皮,直腸為復層扁平上皮,其餘均為復層柱狀上皮;口咽腔黏膜含大量巨型杯狀細胞,有單泡狀頜間腺;食道中下段有團泡狀食道腺;胃體部含大量單管狀胃腺;十二指腸和空腸有單泡狀腸腺,絨毛髮達;口咽腔的黏膜下層不明顯,食道和直腸的黏膜下層為疏鬆結締組織,其餘均為細密的結締組織;肌層除口咽腔為骨骼肌外,其餘均為內環外縱兩層平滑肌,其中,在十二指腸和空腸的兩肌層間有細密的結締組織連線。
版納魚螈外周血細胞觀察
以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為材料,套用瑞氏-姬姆薩混合染色法與血細胞計數法觀察並統計了版納魚螈各種外周血細胞的形態特徵和數量比例。結果表明,版納魚螈的外周血液中紅細胞數量較多,呈卵圓形、橢圓形、梭形和梨形,平均含量為2.57×105個/mm3。白細胞數量較少,多呈近圓形,平均含量為0.72×103個/mm3。白細胞中,淋巴細胞最多,其次為單核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血栓細胞數量較少,常數個集合在一起。
版納魚螈的骨骼系統
以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為材料,採用傳統的脊椎動物骨骼標本製作技術與透明骨骼標本製作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其骨骼系統進行了形態學研究,並與其他無足目和兩棲動物相比較,探討版納魚螈的親緣關係和進化地位。結果表明,版納魚螈成體具頭骨41枚,椎骨108~115枚,肋骨101~108枚,無四肢骨。頭骨、椎骨和肋骨均具有適應於穴居、掘穴和夜行性習性的特徵。版納魚螈與雙帶魚螈(I.glutinosus)的頭骨極為相似,卻具有比Dermophis mexicanus的頭骨更原始的特徵。

生態分布

版納魚螈主要分布雲南西雙版納,廣西自治區十萬大山大容山,廣西、廣東交界的雲開大山一帶,廣東省肇慶。1922年Mell曾記廣東羅浮山產魚螈,未確定種名,未得證實。筆者1985年帶標本到羅浮山訪問老農,老農說曾見過此種動物,迄今未獲標本。

生活習性

2006年對30條版納魚螈進行飼養觀察,發現版納魚螈生長速度緩慢,在非冬眠期體長月增長5.84mm±3.0mm,體重月增長1.31g±0.92g;活動規律受溫度影響大,食性單一,具有冬眠和蛻皮的現象。
版納魚螈版納魚螈
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生活於水草叢生的山溪、小河水流緩慢土質肥沃適於蚯蚓生活的岸邊或水生作物的田邊、池邊。營穴居,自己以頭在坭里鑽洞,形成互相溝通的隧道;洞口、隧道位於水平面上,洞口有離水面50 cm高者,白天伏於洞內,夜間外出覓食,有時晝間可見於附近的菜園或田邊。冬季氣溫降至15℃以下進入冬眠,次春氣溫回升維持20℃以上後,出來活動。生長緩慢,在飼養條件下每年平均增長3 cm。雌體全長35 cm左右成熟,4~5月在溪邊水平面上作徑約10cm的穴,產卵其間;卵數30個左右;卵徑8 mm,外包膠囊,膠囊一端延長成絲,卵由膠囊的絲纏繞成團,雌體卷於卵團周圍以保護之。孵化後幼體即進入水中,藏於水底卵石之下,有時亦游至水面呼吸,比成體活動敏捷,起初取食藻類浮游生物,逐漸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生長期相當長,全長達18cm始變態為成體,成體只捕食蚯蚓,在飼養情況下拒食其它任何食料。
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對版納魚螈的冬眠進行初步研究,發現5條版納魚螈(包括成體和亞成體)在4個冬眠洞穴內冬眠,其越冬地選擇在距離水源不遠的溪流岸邊或者平緩的山坡,能夠自行打洞或者利用其他動物廢棄的洞穴進行冬眠。版納魚螈主要是以單棲的方式冬眠,身體呈S形或者圓形。

致危因素

魚螈長期以來不為民眾所了解,且傳說芋苗蛇很毒,咬後沒有藥治,若吃了它連骨頭都被化掉,所以過去沒有人當作食品等資源加以殺害。由於生態失調和人類的濫捕殺害,魚螈的天敵(、鱉、、鷺等)大量地縮減,故對魚螈的威脅也不大。主要是人口迅速增長,耕地嚴重的缺乏,農民極力向山地開荒,大量毀滅森林;各地林場把原始水源林代以針葉的杉、松樹林和農作物,斷絕土壤腐植質的來源,致使溪旁的坭土貧瘠,蚯蚓不易繁殖,間接影響魚螈生存;開荒之地引起水土流失,大雨來臨,山洪暴發,一面把溪旁肥沃土壤沖走,一面替以山上流來的沙石,這樣就直接摧毀魚螈的棲所。由於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天雨使化肥、農藥流入溪中,水裡的幼體立刻死亡,農藥隨溪水上漲淹沒溪邊隧道,成體也就遭到毒殺。森林毀滅引起乾旱也是要因。
版納魚螈

生長繁殖

版納魚螈生長緩慢,在飼養條件下每年平均增長3cm。雌體全長35cm左右成熟,4-5月在溪邊水平面上作徑約10 cm的穴,產卵其間;卵數30個左右;卵徑8mm。
版納魚螈幼體版納魚螈幼體
1980年6月廣西醫學院生物教研室開始對16條100~160 mm的幼體進行飼養,1981年5月有5條相繼完成變態,飼養過程中部分由於病害(病因未明)死亡,剩下幼體3條和成體6條,尚未達成熟產卵。

分析研究

筆者到魚螈產地向老農了解,60年代以前,夏季的晚上到河溪燈光捕魚時,很易在岸邊遇上,白天在附近菜園也有時碰上,在溪邊肥沃坭挖泥鰍時經常發現。按生境面積計算,三省區可達5000條,近幾年來則很少遇見。1986年和老農到原來較易遇到的地方採集,4公里長的溪流才採到3條幼體。原來溪邊肥沃地帶已變成沙灘或被洪水沖刷乾淨,魚螈不能生長,估計已減至400條。
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為材料,採用傳統的脊椎動物骨骼標本製作技術與透明骨骼標本製作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其骨骼系統進行了形態學研究,並與其他無足目和兩棲動物相比較,探討版納魚螈的親緣關係和進化地位。結果表明,版納魚螈成體具頭骨41枚,椎骨108~115枚,肋骨101~108枚,無四肢骨。頭骨、椎骨和肋骨均具有適應於穴居、掘穴和夜行性習性的特徵。版納魚螈與雙帶魚螈(I.glutinosus)的頭骨極為相似,卻具有比Dermophis mexicanus的頭骨更原始的特徵。

保護措施

版納魚螈在中國發現較晚,所以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版納魚螈已經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封山育林,尤其是保護水源林,防止乾旱和洪水暴發。魚螈主要產地建立自然保護區。
版納魚螈版納魚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