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始建於2001年,2004年晉升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2015年被工信部評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9年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規劃總面積17.85平方公里。

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地處於地處遼寧沿海經濟帶和遼寧中部城市群交叉點,營口沿海經濟區30分鐘經濟圈內;開發區科研基礎雄,已與遼寧非金屬礦工業協會、遼寧科技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達成戰略合作,建立“政產學研”合作平台,區內有營口菱鎂化工院士工作站以及遼寧津大、營口東邦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善,已建成15條主次幹道,形成了“四縱三橫”的 400 米間距路格線局,給水、通訊等綜合管網全域覆蓋,項目區基本達到 “七通一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
  • 外文名:Yingkou Dashiqiao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 行政區類別:省級開發區
  • 所屬地區: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
  • 面積:17.85 km 
  • 政府駐地: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正新大街南 
  • 電話區號:0417
  • 火車站:大石橋站
  • 車牌代碼:遼H
部門職責,領導信息,所獲榮譽,產業發展,合作意向,相關新聞,轉型升級新樣本,“保駕護航”,考核結果,基本概況,產業定位,基礎設施,融合新格局,

部門職責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是營口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機構規格為正處級,受營口市委、市政府委託,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營口市委和大石橋市委關於經濟管理、開發建設和投資服務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主要職責如下:
(一)負責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制定開發區發展目標、政策措施、運營模式,研究確定開發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負責開發區黨的組織、紀檢、宣傳、統戰、人事、人才建設及工會、群團工作。
(三)在全市總體框架下,結合自身經濟基礎、產業特點、資源和環境條件,組織編制開發區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空間布局、明確功能定位,並組織實施。
(四)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並組織實施開發區的各項管理規定、激勵措施、促進投資和生產經營的政策。
(五)負責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財政稅收政策,開發區財政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投資融資工作。
(六)負責開發區的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產業培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其他經濟活動等工作。
(七)負責規劃、建設和管理開發區內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
(八)負責開發區經濟運行分析、經濟發展平台建設,企業指標數據統計、科技創新發展、政產學研合作等經濟管理和服務工作。
(九)負責統籌推進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及監督檢查工作。
(十)負責行使上級下放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十一)負責開發區內企業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綜合監管工作。
(十二)指導、協調、監督有關部門設在開發區的派出機構工作。
(十三)協調配合鄉鎮街道及主管部門做好開發區範圍內土地徵用、報批和拆遷安置等相關工作。
(十四)完成營口市委、市政府和大石橋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領導信息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許華茂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勁峰、車達、陳化霖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殿豐

所獲榮譽

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市新增進出口企業40家,進出口總額列全省第3位。
大石橋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國家鎂質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產業發展

開發區現已形成了以高端鎂質產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裝備製造業、再生資源、精細化工的集群發展。已入駐企業164家,規模以上企業4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新三板上市企業3家。

合作意向

開發區依託中國“鎂都”產業基礎,改造升級“老字號”,尋求高端鎂質產業升級;深度開發“原字號”,尋求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培育壯大“新字號”,尋求配套地區固廢和危廢處置、資源再生,構建綠色循環經濟產業。

相關新聞

轉型升級新樣本

日前,“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再次成功通過商務部複審和考核認定,成為我省唯一一家通過考核的外貿轉型基地。
2019年,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獲商務部認定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以來,積極組織參加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基地交流會,聚焦“擴外貿搶訂單、擴外資強招引、擴外經促合作”三大方面,全力引進金屬製造、高新技術等產業,恢復化工園區功能定位,打造高端企業集聚地,著力推動一批外貿項目訂單早簽約、早落地、早達產。
今年以來,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多次參加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基地交流會、品牌企業培訓會,對園區19家對外貿易經營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進一步摸清家底。同時,全區建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包保機制,對園區內昌泰鋁材、宏宇元進、菱鎂化工、興福化工等重點出口企業的進出口情況進行分析調度,建立進出口經營台賬,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正常,出口業務順暢。
為進一步提升外貿企業發展環境,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搭建政銀企互通平台,在政策上、資金上、產業鏈上實現融通發展,增強企業活力。明確專人進行目標跟蹤,在鞏固現有外貿進出口存量的基礎上,多措並舉培育外貿增量。不斷拓寬利用外資領域,以挖掘存量提升利用外資規模,以做足增量擴大利用外資來源,做好招商、穩商、安商工作,深度開發歐盟、北美已開發國家市場。重點面向東歐、東亞、東南亞和西亞地區,以“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拓展沿線市場。積極主動為企業紓解“急難愁盼”,持續打造“‘親’上加‘清’清而有為”的政商關係。

“保駕護航”

為進一步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主要工業原材料、產品和民生保障物資的有序流通,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統籌謀劃、穩步推進,在紮實做好疫情科學防控同時,持續提升為企業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成立車輛運輸工作專班,制定“全鏈條”服務措施,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高揚黨旗,統領戰“疫”方向
營口大石橋開發區黨工委把疫情處置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動搖,專門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和車輛運輸防控專班,嚴格落實《大石橋市貨物運輸領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每天動態化地做好車輛、司機監管、信息採集和調度工作,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和服務保障措施,確保園區貨物運輸領域防控舉措落地有效、執行到位。同時,開發區還號召轄區企業的每位黨員,做到“四帶頭”,即帶頭回響號召、帶頭擔當作為、帶頭宣傳引導、帶頭執行規定。
夯實堡壘,築牢抗“疫”戰線
此次疫情發生以來,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服務。設立了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交通服務站,運輸車輛防控專班每天24小時待命,對外省市入園區貨車實行閉環管理。制定“企業運輸車輛進入園區登記表”和“企業運輸車輛離開園區登記表”,企業填報登記表提前報備,開發區提前受理、提前服務,防控專班通過受理的信息與企業、交通局站點聯動,在開發區交通服務站等候已受理車輛,車輛駛離高速公路收費口即立刻啟動閉環管理程式,最大限度阻斷疫情輸入風險的同時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2022年4月2日以來累計監管入園貨車412輛。
衝鋒在前,扛起戰“疫”大旗
開發區黨員幹部堅持在疫情防控中踐行初心使命,亮身份、見行動、作貢獻,帶頭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園區越來越多的企業黨員開始行動起來,承擔起檢測體溫、防疫巡查等任務,積極參與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東邦環保科技、永利科技、安泰運輸、賽斯德型材、晟運實業為開發區交通服務站送去了水、速食麵等,共同助力園區疫情防控。
疫情見證初心,旗幟彰顯擔當。精準科學的防控措施,是園區企業職工安全和生產持續的最大保障。下一步,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指導園區企業採取精準有效防控措施,嚴格貫徹落實各項防疫政策,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切實做到防疫生產“兩手抓、兩手硬”。

考核結果

2023年2月24日,商務部發布2022年度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考核結果,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通過商務部考核,繼續保持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序列。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重點發展高端鎂質產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裝備製造等特色產業,經省、市商務部門組織申報,於2019年正式獲商務部認定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2022年,按照《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2年度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商務局組織該基地作為新認定基地首次參加商務部考核。
下一步,市商務局將加大力度做好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創建工作,發揮基地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支持企業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助力外貿提質增效,創新發展。

基本概況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作為大石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是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內的省級開發區,同時也是國家鎂質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精細化工產業、裝備製造產業及再生資源產業。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科研基礎雄厚,已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遼寧鎂合金工程技術中心、遼寧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達成戰略合作。轄區內擁有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產業定位

新材料產業園規劃面積約794公頃,重點圍繞鎂鋁等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等相關產業產品門類,重點發展輸電導電系統、鋁合金整體家居、鋁合金汽車配件、交通用工業鋁材等,目前已形成熔鑄、壓延加工、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生產體系。園區已擁有再生鋁及汽車用鋁合金錠生產企業遼寧萬泰鋁業有限公司、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營口賽斯德型材有限公司、汽車整車線束生產單位遼寧中盛汽車線纜有限公司以及營口昌泰鋁業、營口三三鋁業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屬加工企業20餘家。
裝備製造產業園規劃面積約328公頃,重點發展以鎂鋁為基礎原材料安全智慧型裝備和鎂鋁合金設備等;煙氣淨化、污水處理、噪音控制等為主的環保設備;耐高溫、耐高壓、耐腐蝕性質的特殊材料設備以及特殊用途的中小型零部件、工業配套模具及生產機械。新三板上市企業遼寧環宇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鐵水脫硫槍、鐵水脫硫用攪拌頭、鈍化顆粒鎂三項國家標準起草單位營口東邦冶金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營口孚拉瑞斯塑膠防腐設備有限公司等30餘家機械設備製造類企業相繼落戶園區。
精細化工產業園規劃面積約341公頃,重點發展具備傳統優勢的硼化工、鎂化工等無機化工;環保型的新型生物肥料;高分子材料;高品質、低毒性、環保型精細化工產品。目前已入駐的化工企業有全球最大的聚醚醚酮聚合物單體供應商營口興福化工有限公司、全國最大的硫酸生產、回收利用企業營口久源實業有限公司、硫酸鎂國家標準起草單位營口菱鎂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精細化工企業10家。
再生資源產業園規劃面積約551公頃,作為營口地區一家再生資源產業園,產業園重點發展機動車、廢舊金屬、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等一般廢物再生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及鋁泥、鋁灰、v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 利用和處置。遼寧綠源再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遼寧鑫光再生油品有限公司、營口市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大石橋市威宸再生資源利用開發有限公司等以入住園區。

基礎設施

營口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已建成 “四縱三橫”的400米間距路網,污水處理廠、電力設施、燃氣供應配套完備,綜合管網全域覆蓋,達到“七通一平”。

融合新格局

(一)提升港口服務能級,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骨幹節點。
港口是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推動港產城融合的關鍵。要全面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港口核心競爭力,為產業和城市發展提供強勁的發展動力。
一是最佳化港口功能布局。著力最佳化鮁魚圈港區及臨港區域空間布局,推動鮁魚圈港區和仙人島港區集約、集中發展,提升資源整合利用效率,推動港口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促進港口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推動營口港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粗放資源投入向創新驅動、集約聚合轉變。
二是創新港口管理經營模式。充分發揮“港產城”融合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與招商集團和遼港集團溝通協調,共同探索營口港管理與服務於一體的體制創新,推進港區由單一裝卸功能向綜合物流服務功能轉變,培育新興業態,搭建臨港產業上下游協同平台,支撐臨港產業強鏈聚鏈。
三是加快現代港口建設。充分發揮港口重點建設項目協調溝通機製作用,加大同招商局集團、遼港集團對接合作,積極推動營口港鮁魚圈港區鋼雜泊位改造一期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化升級,大力提升營口港碼頭等級,儘快補齊港口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港口通過能力,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實現港口基礎設施達到國際一流海港標準。
四是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實施鮁魚圈、仙人島港區疏港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強化港區與外圍幹線公路網及腹地之間的銜接,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大力拓展港口航班航線,深化國內港口合作,深度參與海上國際運輸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海鐵聯運物流鏈條,積極推進貨櫃多式聯運一單制試點,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骨幹節點,打通港產銜接“最後一公里”,為產業在港集聚提供便利條件。
五是提升港口服務功能。加快智慧港口建設,進一步完善營口港融大數據平台、營口港多式聯運智慧服務平台和遼寧省貨運車輛運輸綜合管理平台建設,推進港口數字賦能升級,提高作業效率。對標國內先進港口,簡化通關流程,壓縮船舶、貨物在港時間,提高“大通關”效率和口岸部門服務水平,實現港口從裝卸服務型向物流服務型轉變。
(二)壯大臨港產業,培育港口經濟新動能。
臨港產業是促進港產城深度融合、推動通道經濟升級為港口經濟的有力支撐。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加快集聚臨港製造業、臨港物流業與港口海洋文旅產業的多重合力,做大做強臨港產業,增強城市經濟新活力。
一是最佳化臨港產業空間布局。依託港口布局,加速構建“一核引領、三區示範、多區聯動”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推動各區實現錯位發展、聯動發展。“一核”是以“蓋鮁同城”為主體的港產城融合發展核心區,主要是建設形成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大樞紐、高端產業集聚地、宜業宜居濱海樞紐新城,構建港產城融合發展新平台。“三區示範”是依託仙人島臨港新型能源化工集聚示範區、遼河歷史文化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示範區、北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濱海旅遊康養示範區,打造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的重點載體平台。“多區聯動”是以產業集聚為目標,聯動營口域內自貿區、沿海產業基地、遼河經濟開發區、大石橋經濟開發區、南樓經濟開發區等重點開發開放平台,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形成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是培育特色臨港產業。堅持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打造臨港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糧食生產、倉儲、流通、加工、貿易等全鏈條糧食產業,打造“北糧南運”樞紐城市,堅決扛起保障國家“北糧南運”通道暢通的政治責任。紮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傳統企業智慧型化升級改造,大力培育壯大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特色臨港產業鏈條,全方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紮實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扶持域內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織牢輻射東南西北陸海結合的聯運物流網路,加快建設大豆、糧食等大宗物資集散、交易、交割中心和礦石、煤炭等儲運基地,全面構建“一核、七心、五點、五通道”空間發展格局。
三是推動海洋經濟“補鏈延鏈強鏈”。儘快編制完成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構建以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為基礎,以濱海旅遊、海洋休閒體育等為龍頭,以臨港石化、海洋裝備製造、海洋保健食品為中堅,以海上風電、清潔能源等海洋新興產業為發展方向的海洋產業體系,打造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增強城市發展動能。
四是打造與一流港口配套的航運業。積極引導航運業做大做強,培育發展本土航運企業,吸引外省航運企業入駐營口,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經濟高效船舶,積極發展原油、液化天然氣、貨櫃、滾裝等特種運輸船隊;積極推進傳統航運服務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航運諮詢等高附加值現代航運服務業,補齊航運服務業短板,為貨值落地謀劃新路徑。
(三)彰顯濱海魅力,釋放城市發展品質活力。
城市是港口和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載體。突出“河海交匯、山泉交融”的海濱城市魅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濱海樞紐城市,推動產業集聚、港口功能拓展,形成港產城三者的良性循環與發展合力。
一是建設高水平開放城市。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水平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全面落實自貿區深化方案,加強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載體建設,促進全域開發開放,釋放沿海優勢,挖掘外貿新增長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打造對外開放交流中心。
二是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推進中試基地等創新平台建設,構建以企業為“盟主”的實質性產學研聯盟,促進科技成果本地產業化。大力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建設數字營口,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完善城市綜合功能。以完善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為重點,統籌主城區規劃、建設、管理,提升高端要素、優質產業、先進功能、規模人口集聚承載能力。強化金融、商務、商貿、信息、法律等綜合服務功能,最佳化城市綜合體和商業設施功能和創業創新環境,增強對港口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蓋鮁同域推進工程等城市各組團一體化步伐,統籌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促進港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精細化、智慧型化管理上下功夫,加快補齊城市發展短板,提升綜合承載和服務保障能力。
四是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充分發揮“山、海、林、泉、寺”資源稟賦,整合全域旅遊資源,做好相融相襯文章,加快打造環渤海休閒旅遊中心。加強特色城市文化內涵建設,加大對遼河文化等保護傳承與合理利用,延續河海城市文脈。最佳化城市功能品質,做優做實民生工作,建設創新、綠色、智慧的高品質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