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窯峪摩崖造像
- 所屬年代:明
- 出土地點:北京延慶縣舊縣鎮西北
- 所屬宗教:道教
- 造像數目:24
燒窯峪是延慶縣舊縣鎮西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平時很少有遊人光顧。然而在村北1 公里的山崖上,卻隱藏著一處鮮為人知的摩崖造像。那些神態各異的神仙無形中給這個小山村增添了幾分神秘。
燒窯峪摩崖造像位於燒窯峪村正北約1 公里的山崖二層斷崖上,坐北向南,距地表約100 多米,距崖頂6 米。盤山小路越來越窄,猛然間,右手邊突然變寬,眼前是一座長方形洞窟。洞窟不是很大,面闊3.5 米,進深3.3 米,高只有2 米,殿內石台上供奉著三尊圓雕造像,寬衣博帶,雙腿盤坐。中間造像雙手置於胸前,兩側一像手持石杵,一像手持法器。從方位上看,應該就是村民們所說的“三官殿”。所謂“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道教宣稱三官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人們對三官的信仰來源於原始社會宗教中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會,天、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它們,人類就無法生存,因此人們常懷敬畏之心,虔誠地頂禮膜拜。
燒窯峪摩崖石刻“娘娘殿”
上世紀60 年代,村裡的知青帶頭把石像推到山下,直到1997 年夏天,村民才將這三尊雕像再次搬運到殿里,但是三尊造像的頭卻再也找不到了。
從三官殿前行幾米就是中殿,洞窟坍塌得十分嚴重。殿前有一塊從崖頂塌落的巨大岩體。洞窟比較開闊,面闊4.85 米,進深2.1 米,高2 米。洞窟內造像殘損較為嚴重,現存高浮雕造像11 尊。從現存遺蹟分析,中殿具有一定的規模。洞窟後壁雕刻有仿木斗拱和飾以蓮花圖案的仿木構件。中殿俗稱真武殿,洞窟正中為真武大帝造像。像為坐式,頭部殘損,身著鎧甲、玉帶,左手放於左腿之上,掌心向上掐訣,右手空握。真武即為玄武,與青龍、白虎、朱雀同為古代四方之神。按古代星象學,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因此玄武常為龜蛇合體的形象。因其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按道教的說法,玄武生於黃帝時,為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為淨樂國太子,入武當山修煉,久而得道,被玉帝冊封為玄武真君。宋真宗時,改玄武為真武。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皇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同時,永樂皇帝還宣揚自己是‘真武’的化身,據說武當金殿真武金像,即按朱棣相貌塑成。在帝王的推崇下,真武信仰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
中殿雷公造像
西殿俗稱娘娘殿,與中殿相連,形制較為規整,面闊3.6 米,進深1.9 米,高2.35 米。殿內保存高浮雕造像10 尊。洞窟後壁中央端坐三尊石像,均為中年端莊婦女形象,雙手交於胸前。從形象和傳說分析,應為碧霞元君(泰山娘娘)、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神。
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內容之一。碧霞元君的來歷也十分複雜,有黃帝所遣玉女說、簡狄說和原始部落首領說等,一般來講,道教認為她是東嶽大帝的女兒,又稱為泰山奶奶、泰山老母。農村中常見的娘娘廟、奶奶廟等大多是為祭祀碧霞元君而建。“碧霞元君”封號始於宋代,明清時期有關碧霞元君的信仰得到較快發展。
燒窯峪石窟供奉的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 其神三位一體。或說皆為元君化身,或說系三姊妹, 或說眼光、送子兩神為元君的下屬。傳說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演化為無所不治。史載明神宗之母曾患眼疾,遣官禱神得愈,特鑄金闕、銅鐘答謝神恩。至今仍有不少香客於神前討香灰作“藥引子”。也有說眼光娘娘主光明,延伸為主宰人的前程,所以求富求貴求平安者不乏其人。而延慶燒窯峪也有類似傳說,在娘娘廟的石台上有一深0.25 米、直徑0.3米的水坑,當地的老鄉傳說,要是誰眼睛有毛病了,直接在坑裡取點水就可以治癒。“送子娘娘”,顧名思義即賜子的神,而且她還能保佑兒童健康成長。
碧霞元君作為泰山神體系中的一員,掌管著人間的生老病死,旦夕禍福,而尤為滿足女性信徒信仰的需要,成為古代婦女的守護神。燒窯峪娘娘殿除供奉三位娘娘外,還供奉著三位娘娘的侍女和書吏。
燒窯峪摩崖造像是目前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題材的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現存圓雕、高浮雕造像24 尊。在東側三官殿西岩壁上還保存著一處高0.9 米、寬0.61 米的摩崖石刻,字跡模糊不清,隱約可以看出有“萬曆”等字,可能記述了石窟的開鑿年代。明清時期道教雖然逐漸走向衰落,但在皇家和民間道教信仰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明代嘉靖皇帝篤信道教,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道教的發展。延慶地區至今仍然還保存著十多處真武廟、多處泰山廟、三官廟遺蹟,在千家店朝陽寺、花盆關帝廟等處至今依然保留著娘娘信仰習俗。此外,在延慶地區還有很多奶奶頂、奶奶廟、娘娘廟之類的古地名。這些古蹟雖然沒有燒窯峪摩崖造像完整,但從另一側面也反應出延慶地區明清時期道教傳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