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經(東漢太學石經)

熹平石經(東漢太學石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熹平石經》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後立於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太學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牆村)。

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塊石碑。每塊石碑高3米多,寬1米多。

太學就是當時的國立大學,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是用隸書一體寫成,字型方平正直、中規人矩,極為有名,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熹平石經後因戰亂毀壞。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歷代總共發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殘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館(491字),部分藏於洛陽博物館(24字)、及北京圖書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熹平石經
  • 館藏地點: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風景區
  • 所屬年代:漢
  • 所屬博物館:洛陽龍門博物館
  • 所屬地區:河南洛陽
歷史沿革,文化瑰寶,學術影響,石經損壞,石經保護,石經內容,後漢書記載,研究,

歷史沿革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後,儒家書籍被奉為經典,法定為教科書,設專門博士官講授,成為判斷是非標準與決策依據。
熹平石經 殘石 東漢熹平石經 殘石 東漢
儒學被定為官學,必須有一部標準本作為評定正誤的依據,然而,皇家藏書樓里的標準本“蘭台漆書”卻由於腐敗而遭偷改。鑒於此,蔡邕向漢靈帝提出校正經書、刊刻於石的奏請,獲許。
石經原石(1)石經原石(1)
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於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鐫刻四十六碑,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壋村)前。碑高一丈許,廣四尺。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除《論語》外,皆當時學官所立。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於後。《易》、《書》、《禮》三經校記不存,無可考;《詩》用魯詩本,有齊、韓兩家異字;《公羊傳》用嚴氏本,有顏氏異字;《論語》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諸家異字。共約二十萬零九百一十一字。這對糾正俗儒的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維護文字的統一,起了積極作用。

文化瑰寶

《熹平石經》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一稱“漢石經”。其字型俱為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熹平石經》規模浩大,氣勢恢宏,是東漢時期尊崇儒學、經學發達等諸多社會歷史原因所產生的文化瑰寶,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家經典石刻本,《熹平石經》對人們校對版本、規範文字提供了準確的範本。同時也對其後歷朝歷代以經典文獻為內容的大規模刻石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此外,石經精嚴端莊的字型結構也是研究漢代書法的珍貴資料。

學術影響

熹平石經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印刷術發明前的一種圖書編輯出版活動,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是訂誤正偽,平息紛爭,為讀書人提供了儒家經典教材的範本。
二是開創了我國歷代石經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經文範本的做法,自漢代創例後,又有魏三體石經、唐開成石經、宋石經、清石經。同時,佛、道等諸家也刻有石經,構成我國獨有的石刻書籍林。
三是啟發了捶拓方法的發明。捶拓技術是雕版印刷術的先驅,因此,石經對印刷術的發明也有間接影響。

石經損壞

《熹平石經》立後不久,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燒毀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始遭破壞。北齊高澄時將石碑從洛陽遷往鄴都,石碑卻在半路上掉到水裡,運到鄴都的已不到一半。隋朝開皇年間,又從鄴都運往長安,但營造司竟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貞觀年間,魏徵去收集殘存石經時,已幾乎毀壞殆盡。
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後又陸續在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兩地發現一些零碎殘石,至民國時期在太學舊址時有殘石出土,達數百餘塊之多,據統計共8275字。新中國成立後又發掘和收集了600餘字,總計共有8800多字。自宋代洪适在《隸釋》中著錄石經拓本以來,歷代文人學者收集、傳拓石經殘字以校勘經文、研究書法。現這些極為珍貴的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等,還有的已流散到國外,如日本中村不折氏書道博物館就收藏殘石數塊。

石經保護

1933年,于右任為搶救文物,慨然以四千銀元從洛陽一個古董商人手裡買來一塊略似三角形的東漢刻石。關中著名史學家張扶萬確認此石為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所出,是《熹平石經》的一部分。于右任所得石經殘石為兩面刻,一面刻《周易·家人》迄《歸妹》十八卦,存二百八十六字;另一面刻《文言》和《說卦》,存二百零五字。這是數十年來出土殘石中字最多的一塊,向來為書法界、考古界所珍視。1940年,抗日戰爭形勢緊張,于右任為確保碑石安全,將其由上海轉運至西安,後捐贈於西安碑林,現陳列於西安碑林第三室。
石經原石(2)石經原石(2)

石經內容

儒家經典本為古文篆字所寫,歷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後損失巨大,存世極少,世傳多為隸書所記,故稱今文經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夾牆內發現一批以古文書寫的儒家書籍,被稱為古文經
由於今、古文經在篇章、文字上都有較大出入,因而產生兩大學派之間的爭論。
對經文的解說不同,是兩大學派之間的根本分歧所在:
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其中寓含著他的政治理想和思想精華,可以垂教萬世,所以解經多著意於闡發其中的“微言大意”。
古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聖人,六經不過是他將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作為傳授弟子後人的教科書而已,所以解經多側重說解章句訓詁、名物典章。
蔡邕主持校定六經工作結束後,以小字八分將校正的經文書於石碑,因始刻於熹平四年,故稱熹平石經。歷時9年,共刻7部經典於46塊石碑之上,字型一律採用隸書,故又稱“一體石經”。
王國維考證,熹平石經的內容,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二傳。

後漢書記載

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鹹取正焉。及碑始立, 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填塞街陌。——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研究

趙秋成,男,49歲,遼寧瀋陽人,工程師,研究專業人士。潛心研究漢熹平石經多年,基本完成了漢熹平石經的五經恢復。當前正以石經研究為基礎,進行漢代今文經文本及經義研究。
趙秋成熹平石經研究是以文獻和出土文物為基礎,對東漢時期的一字石經——熹平石經的刻立、流傳到損毀的過程進行詳細研究,對漢代今文經學的流傳源流作了梳理,並且對石經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價值及影響作了比較公允的評價。在業界具有重要影響。
相關論文
《熹平石經簡論》
《關於正本<論語>追尋》
《 新出土漢熹平石經<魯詩校記>“·痑”字釋》
《 <隸釋>載漢石經<論語>考證及跋語釋》
《“作主”、“作社”,漢石經張矦<魯論>當作“作社”》
《 翫吾家鐵寒《讀熹平石經殘碑記》札記》
《魏三體石經本<金縢>》
《讀岡村繁<毛詩正義註疏選箋>(外二種)札記》
《清華簡<金縢>集釋》
《唐石經本<金縢>》
《章406<尙書>拓為偽拓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