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政石經》為儒家經典九經三傳,由於是以唐代大和本為底本,刻成後為後蜀的官方版本,亦是中國著名的儒家石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政石經
- 地位:儒家經典九經三傳
- 鐫刻時間:五代廣政元年(1938年)
- 鐫刻地點:四川
簡介,碑刻名匠,歷史背景,
簡介
《廣政石經》由於戰亂,南宋晚期石經已亡佚,即使流傳拓本也極為罕見。傳世最完整的一部,明初收藏於內府,鈐有朱元璋太子朱標的“東宮書府”印記,約在清中期流出宮禁,民國時為劉體乾所得,後遞藏於陳清華。吳昌碩、陸恢、林紓、顧麟士、蕭愻等著名書畫家在冊端繪圖,翁方綱、段玉裁、阮元、何紹基、王懿榮、羅振玉、王國維等著名學者百緇人題跋,1965年中國政府重金由香港購回,即一直保存於北京圖書館,為流傳有緒的國家級重要文物。陳師曾為北京畫壇領袖,見識高邁,超越時倫,在文人畫遭到“美術革命”衝擊時,高度肯定文人畫之價值。此繪《蜀石經閣圖》 ,構圖取俯視角度,有一覽無遺之胸襟;題字筆力蒼勁,楷中略帶隸意;山石、蒼松、棧道,鉤多皴少,略加渲染,一派生辣嶙嶙之氣。陳師曾出身名門,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為著名詩人,世稱散原老人。劉體乾在請陳師曾作此畫兩年之後,復請其父陳三立題詩塘,為敘緣由。此時離師曾的英年早逝已不足三年,而如此之父子合作,幾成絕響矣
碑刻名匠
陳德謙生卒不詳。曾刻《廣政石經》。該石經始刻於後蜀孟昶廣政元年(九三八),故名《廣政石經》或《蜀石經》 、 《後蜀石經》 。因地點在四川成都,故又稱《成都石經》 、 《益都石經》 。其經始刻時,只有《孝經》 、 《論語》 、 《爾雅》 、 《周易》 、 《毛詩》 、 《尚書》 、 《儀禮》 、 《禮記》 、《周禮》 、 《春秋左氏傳》 (只刻十七卷)等。後宋人田況補刻《公羊傳》 、 《穀梁傳》和《左傳》十八至三十卷;席貢補刻《孟子》 ;晁公武補刻《古文尚書》 ,同時並校諸經異同,著《石經考異》 ,一併刊刻於石。刻經時間長達一百八十六年,加上刻《考異》時間,更長至二百三十二年。石經至元明時不知下落。北京圖書館藏有一九六五年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從香港買回《蜀石經》一部,系宋元拓本,是現存《蜀石經》的最佳本。
歷史背景
後蜀廣政七年(944年),蜀相毋昭裔將唐玄宗注的《孝經》 、何晏集解的《論語》 、郭璞注的《爾雅》 、王弼等注的《周易》 、孔安國傳的《尚書》 、鄭玄注的《周禮》 、鄭玄箋的《毛詩》 、鄭玄注的《禮記》 、鄭玄注的《儀禮》 、杜預集解的《左傳》 ,合共十經,連同注文,一併開雕上石;並由張德釗、楊鈞、張紹文、孫逢吉、朋古、周德貞等上書丹。歷時八年,於廣政十四年(951年)全部刊刻完畢,成了著名的《廣政石經》,也稱《後蜀石經》 。據說石經「石凡千數」,屹立於後蜀京城成都。《廣政石經》的最大特點是經文與注文合刻在石上,因而倍受後人重視。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田況補刻了《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 ,前者用何休解詁本,後者則用范寧集解本。宋徽宗宣和間,席貢補刻了《孟子》 ,但其是否有注,則不詳。南宋孝宗乾道間,晁公武補刻了他搜求得到《古文尚書》 ,及他所撰寫的《石經考異》 。除補刻外,宋哲宗時,胡宗愈還建立了石經堂,以保護這些石經。如此浩大的工程,又備受後人重視的《廣政石經》,卻於南宋乾道以後神秘地消失了。著名金石學家馬衡先生說:「如此巨製,縱經兵燹,亦不至片石無存。乃自晁公武、張之後,闃然無聞,僅知明時有《禮記》數段在合州賓館,清乾隆間福康安修城時,有人於城址得殘石數十片而已。」(《凡將齋金石叢稿》 )其消失的原因,也可稱作「歷史之謎」了。
石經是中國古代刻於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經籍和佛、道經典。石經又可以分為太學石經和釋道石經兩類。
一、太學石經
又稱為“儒經”,歷史上共有七次大規模的刊刻,對於傳統的學術和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前三次刻的熹平石經、正始石經和開成石經。
1、《熹平石經》。西漢設五經博士後,經傳傳授都有嚴格的師法、家法,經文章句在長期傳抄過程中也多有舛誤。東漢桓、靈之際,諸經博士試甲乙科時,競爭激烈,有人甚至行賄來求得改易經籍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 (175)今文學家蔡邕、李巡等人主持訂正經籍文字,經靈帝許可,刊於碑石。至光和六年(183),歷9年刻成,立於太學講堂的東側。
熹平石經據記有46碑,刻有《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種經文。石經碑面無縱橫界格,系一字隸書直下行文,故也稱一體石經。每石行數、每行字數各不相同。經文自右至左,每經自為起訖,先表后里,每經的每篇小題在上,大題在下,占一行。根據王國維考證,每碑一面約35行,每行75字左右,為標準的四分體隸書,每10字約合“建初尺”一尺許。
董卓毀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遭破壞。熹平石經東魏自洛陽遷鄴,北周又遷返洛陽,隋開皇年間復運入長安,以後被用作柱礎。民國時洛陽有殘石殘片出土。其大塊者現分別由上海博物館和西安碑林等處收藏。
2、《正始石經》。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復立太學於洛陽,正始二年(241)又立正始石經於太學講堂西側。特立古文經石以補之,所刻的石經只有《尚書》、《春秋》2部。經文用古文、小篆和隸書3種字型書寫,故也稱《三體石經》。
正始石經在每一碑面刻有縱橫線條為界格。一字三體直下書刻,每面約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數各不相同。王國維經推算認為最可能是35碑,馬衡根據1922年洛陽太學遺址出土的一塊石經,推斷正始石經應是28碑。
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迭遭破壞,原碑已不復在,自宋代以來時有石經殘石出土。自宋洪适在《隸釋》中著錄石經拓本以來,歷代有人傳拓收集石經殘字以校勘經文、研究文字書法之用。對於經學和學術史研究而言,這批資料彌足珍貴,也值得作更為全面而細緻的研究。
3、《開成石經》。又稱《唐石經》,因共刊物12種經典,還稱《石刻十二經》。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開成二年(837),用楷書刻《易》、《書》、《詩》、《三禮》、《春秋三傳》、《孝經》、《論語》、《爾雅》十二經於長安太學,並以唐張參《五經文字》、唐玄度《九經字樣》為附麗,是為開成石經,今存西安碑林。明代嘉靖年間因為地震多有斷裂損字,王堯典就其缺字別刻小石立其旁,多有謬誤。清康熙時巡撫賈漢復又補刻《孟子》。
6、南宋高宗時刻,御書,《易經》、《書經》、《詩經》、《中庸》、《左傳》、《論語》、《孟子》共七篇。現存浙江杭州,已殘缺,存八十七石。
二、釋道石經
佛教經文刻石的風氣盛行於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所刻經典以《金剛經》、《心經》、《般若經》、《華嚴經》、《陀羅尼經》、山東鄒縣的《四山摩崖》、北京房山的《房山石經》。
??北京房山區石經山(原名白帶山)和雲居寺,因其洞穴中藏有石刻佛教大藏經而名聞遐爾。房山石經及碑刻,始刻於隋唐,經遼、金、元、明至清,歷時千科載,刻經1100多部,3600多卷,各種碑刻180餘種。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學術價值。
??道家經典常刻石的一般為《道德經》、《消災護命經》。有趙孟頫所書,三次上石的茅紹之木,墨池堂本和安素軒本《道德經》,有傳為柳公權書的《消災護命經》。
始刻於後蜀孟昶廣政元年(938年),故稱“廣政石經”或“蜀石經”、“後蜀石經”,因地點在成都,故又稱《成都石經》、《益都石經》。
其經始刻時,只有《孝經》、《論語》、《爾雅》、《周易》、《毛詩》、《尚書》、《儀禮》、《札禮》、《周禮》、《春秋左氏傳》(只刻17卷)等。其後宋人田況補刻《公羊傳》、《穀梁傳》及《左傳》之18至30卷;席貢補刻《孟子》;晁公武補刻《古文尚書》,同時並校諸經異同,著《石經考異》,一併刊刻於石。
蜀石經的特點:一是經文和注文同刻,與過去只刻經文者大異,從而保存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史料;二是歷時久遠,刻經時間長186年,加上刻《考異》的時間,更長至232年,可見其工程之浩大,刻辦之艱難。
該經所用底本與開成石經同。刻石確數不可考,每石行數亦不詳。可知者,據“周禮”、《左傳》等每石分為若干層,每層可能為13或14行;《公羊傳》、《谷粱傳》,每石若干層,每層約10至20行不等,每行之字數,大字13—16字,小字10—23字。據《石經考》估計,該經所刻字數共為127254字。
蜀石經書人有張德釗、楊鈞、孫朋吉、周德貞、張紹文、田況、席旦、彭慥等。校刊刻石者為毋昭裔。鐫石者為陳德謙、武令升、張延族、陳德超等人。
經刻就後立於成都府學石經堂,南宋前期尚完好,至元明之際不知下落,現在拓本也極罕見。
該石經拓本,拓說宋時有96冊,明萬曆年間內閣大庫猶存全部,清時內府藏《毛詩》半部,其餘多在私人手中。